APP下载

我国制造业发展低碳物流之路探析

2016-12-26李创高震

现代管理科学 2017年1期
关键词:政策措施制造业

李创+高震

摘要:文章首先通过低碳物流的特点解析低碳物流的重要性,然后就我国制造业物流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最后分析解决这些问题所需要的政策措施。总体认为我国制造业物流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相比欧美国家的低碳物流发展相差甚远,因此,研究如何实现我国制造业与物流业的良性互动,实现从粗放型的高碳模式向精细的低碳模式转化,进而推动我国制造业物流的发展步伐,将是未来研究的努力方向。

关键词:制造业;低碳物流;政策措施

一、 引言

制造业作为我国的支柱产业,其发展前景被大众所关注。“made in china”曾让国人引以为傲,但我们需要客观公正的看待我国制造业在世界大潮流中的发展地位。不可否认,我国地大物博,人口基数大,劳动力丰富,这些成为了中国制造业发展的有利因素,随着日新月异的市场经济的进程,各国经济的碰撞和交流,我国制造业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发展之路需要我们共同去探索,资源,劳动力优势只是一方面因素,在现代企业的发展中,物流业作为企业成本的重要产生点,对企业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物流降低了企业的成本,提高了利润,同时,物流提高了对客户的服务水平,增强了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低碳”是近几年来兴起的新兴词汇,低碳无处不在,低碳外出,低碳衣着,低碳饮食,低碳办公等,这种理念的转变源于大家自身素质的提高和对环境的重视,从你我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践行社会主人翁的义务。低碳物流通过一系列的合理化、现代化的措施使企业大大降低运营成本,同时迎合环保降耗的大前提,在我国制造业发展过程中起重大而艰巨的作用。

二、 我国制造业物流的特点

1. 制造业物流的需求量大。我国制造企业数量众多,制造企业产量占世界第一,约占25%。制造业的物流涉及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回收物流、废弃物流等环节。合理的物流,有利于改善生产环节中的不合理,进而提高企业的综合实力。不合理的物流,会造成整个生产过程的延迟与退后,增加时间成本,一道生产工序的完成不能及时顺利的运输到另一个生产工序,造成时间的消耗,以及随之而来的搬上搬下等的重复物流运输,延长整个生产周期。在制造企业物流体系中,强调小批量、多批次以及快速响应的物流供应体系。尤其是,我国制造企业数量众多,产量大,与之对应的物流业要顺应实际需求,满足制造业的发展要求,提供配套、合理、满足需求的物流服务。

2. 制造业物流的空间布局要合理。制造业物流要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企业总体或局部的物流格局不清晰会造成原料的浪费以及物料处于停滞、迂回、倒流的状态,重复搬运,多次搬运,消耗劳动力,浪费时间。要科学的对物流设施选址,采用先进的仓储规划技术,合理规划仓储布局,实现仓储空间的高效利用,优化路线设计,减少动力浪费。从整体上看,我国制造业物流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对物流各环节的改善并不能带来整体效率的提高。各环节有效,总体不一定有效,即1+1并不一定大于等于2,也可能出现小于2的情况。这就警示我们,合理的布局物流空间,不是简单的对各个环节进行优化,而是把各个环节从整体的角度去看待,从整体的层面去合理布局,优化物流格局,统一规划,统一组织,从而实现物流资源的合理利用,降低生产成本。

3. 制造业物流过程的复杂性。物流是一个系统的行业。对市场的预测,运输车辆的性能与安全以及物流监管能力等为物流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首先,制造业物流要利用市场规律,提高市场的预测性,合理制定运输合同及相应的运价,实现企业效益。其次,制造业要促进物流运输装备的升级,按照低碳物流的要求,对运输车辆实现标准化。另外,依据货物的性质不同,要选用不同的运输车辆。可见,制造业物流需要考虑方方面面因素,在综合各因素的基础上,选出适合货物特点,符合市场规律的物流方案。最后,制造业各部门,环节,为保障货物准时、安全、顺利的到达目的地,要统一调配、部署、监管,要通力合作,形成合力。这样,才能保证制造业物流的顺利实施。

三、 我国制造业物流中存在的问题

1. 制造企业物流专业化水平低。物流基础设施低下是我国制造企业的软肋,装备落后,主要依靠反复的人工搬运。主要表现在:使用破旧落后的敞式货车,或者将一般车辆改为运输车,专业化,标准化的货车缺乏。大量使用劳力搬运,费时又费力。物流系统各部分处于分散的状态,各自为营,缺少统一规划布局,货运调配没有科学的预测市场情况,更多依赖于工作经验丰富的老师傅来规划路程,无法形成系统性的流程。仓储管理较为粗放,一些企业仓库堆放杂乱,没有分门别类,造成使用时的耗时耗力,一些仓库空间过大,没有合理有效的利用空间,造成仓库空间的浪费。仓库的设计与选址不科学,仓库的设计不仅要考虑原材料的特性,还要综合考虑使用时的便捷等因素,仓库的选址并不是仅仅考虑成本这一个因素,还要综合是否能快速有效的送达目的地,是否处于重要的物流节点等因素。物流信息网络的建设还需要完善,尚未建立起全国的物联网,网络技术的应用较为缺乏。

2. 制造企业物流专业人才缺乏,从业人员业务素质普遍偏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人才作为科学技术的发明者、使用者,在企业的发展进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企业要想做强做大,稳步长足的发展,离不开人才。而纵观我国制造企业的现状,不难看出从业人员的素质很难满足现阶段的要求,这跟我国制造业刚刚从产业分散向产业集成化发展有一定关系。物流人才并不能一概而论,并不是专业知识水平、学历高就符合企业要求。要有的放矢,根据不同的情况区别对待。对于处于一线的物流工作者来说,他们并不需要很多的物流知识,只需要对基础的实际操作工作熟练,就能符合一线物流工作的基本要求。对于企业的物流运营者来说,作为企业的大管家,对企业运行中的方方面面都要精通和熟练,这方面人才是制造企业普遍缺乏的。这方面人才首先需要有较广的知识面,其次需要熟练的运用物流知识并且合理预测市场变化,及时准确地做出正确的应对反应。比如在日常物流运行当中,根据市场的变化,合理及时的做出调整,更加顺应市场的形态,并且积极运用物流知识对市场做出合理预估。

3. 制造企业物流能源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制造企业物流的环境污染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交通工具的污染。在我国的能源消耗比例中,煤炭、石油的消耗比重仍然很大。制造业作为我国的第二大产业,需求量大,货运物流较多,公路运输在制造企业物流中占较大比例。汽车的物流运输中以燃油燃烧为主,燃油燃烧会产生较多的二氧化碳,污染较大。而清洁能源汽车在我国使用范围较小,尚未普及,相对于公路运输,水路、铁路的碳排放量及污染相对较低,但使用率也较低。第二,废弃物的污染。制造企业生产时,会使用大量的原材料以便于加工,就会产生原料废弃物。原料废弃物不分门别类的加以区分,粗放的随意堆积,低污染的废弃物与高污染的废弃物堆放在一起,造成二次污染,增加了生产的成本。一些制造企业的废弃物如油类,放射性物质等对环境的污染较大,但考虑到回收成本较高,放弃绿色回收,直接排放入大自然。对废弃物的再利用较少,缺乏对废旧物资的改造,包装材料使用浪费。

4. 制造企业发展低碳物流认识欠缺,宣传力度不够。随着现代化的进程,制造企业大多开始重视发展物流业,现代物流逐渐走入大众的视野。现代物流标榜的低碳物流,虽然口号新颖,但是实际理解与贯彻中却有偏差。低碳物流并不是简单的理解为运输过程碳排放的降低,合理规划运输路径等。低碳物流是一个系统的工程,贯穿于物流活动的始终,它是各部分的优化与整合。低碳物流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物流,主要表现为低耗能、低排放、低污染。很多企业认为发展低碳物流要引进先进的环保设施和过滤设施,会增加企业的成本,对低碳物流望而却步,对发展低碳物流投入不足。同时认识不足,观念落后,对新鲜事物缺乏革新精神,墨守成规,认为现阶段企业的物流模式就足以满足企业的发展要求,不需要做出任何改变。政府部门对低碳物流的宣传欠缺,推力不够。在贯彻低碳物流的过程中缺乏实施细则和相应的奖惩措施,低碳物流没有政府的坚实后盾,只是一纸空文,纸上谈兵。

5. 发展低碳物流的政策体系不健全,制度落后。国外低碳物流发展较早,发展较为迅速,这都得益于国外政府对低碳物流的大力支持。在法律、政策、制度上为低碳物流的发展提供保障。比如专门制定相应的法律来规范企业的行为,引导企业开展低碳工作。我国自上世纪末,也逐渐重视对环境生态的保护,低碳经济逐渐兴起。但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困难重重,推广乏力,主要还是因为政府的政策法规不健全,缺乏强有力的后盾支持。我国在发展低碳经济的过程中也做出了一些努力,比如先后制定和修订了有关气候变化的国家法案,煤炭法,循环经济促进法等一系列法案,但这些法律只是从更高的层面阐述,对低碳经济具体落实过程中的规范和要求的论述却少之又少,落实仍然困难。另外,物流系统涉及很多部门,各个部门沟通不畅不及时,导致物流园区的重复建设,物流资源的浪费,物流系统的调配不合理等现象频发。这些政策因素的制约都不利于我国低碳物流的快速发展。

四、 促进我国制造业发展低碳物流的政策措施

1. 积极引进先进的低碳物流技术,提高物流的专业化水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企业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支持保障分不开。低碳经济兴起以来,我国一些企业在绿色包装、低碳物流、低碳运输等方面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对低碳物流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减轻了对生态环境的危害。相对于制造企业来说,原料品种多而杂,如何快速的得到所需的原材料是许多企业考虑的首要问题。建立一个原材料的交易平台,企业可以快速的获取原材料,解决了供应难的问题。逐步完善我国物流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公路、铁路、水路等的建设,完善覆盖全国的交通网络,做到“全覆盖,无缝隙”。积极推进运输车辆专业化建设。逐步淘汰落后、碳排放量大、不符合要求的运输车辆,使用专业化、低碳化的运输车,严格执行车辆尾气排放的高标准,对违规使用的运输车辆加大惩罚力度。完善全国的物流信息系统,加快推进物流信息化建设,比如仓储信息管理系统,条形码录入系统,货物分拣系统等。建立物流的一体化建设,各部门、各领域要接受统一调配,各司其职,形成合力,这样才能筑成一股强大的推力,逐步淘汰落后的传统的物流模式,稳步推进我国物流业的低碳化发展,推陈革新。

2.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物流从业人员素质。管理之道,唯在用人。企业的发展根本在人才。好的领导者善于用人,只有唯贤是举,唯贤是用,才会使企业在激烈的大环境中始终矗立不倒。要通过多种媒介(网络、多媒体、电视),采用多种形式(以老带新、以一带多、实践演习)对物流人员加强培训教育,提高业务素质,全面熟悉物流各环节的操作与实施。对于处于一线的物流工作者来说,以上这种简单的方式,就可以熟练掌握物流操作,满足物流企业基本的需求。对于企业的物流运营者来说,他是一种新型的复合型人才,也是目前我国物流业十分缺乏的人才。他必须具有相关国际物流知识以及相关法律知识,仓储运输专业知识,财务成本管理知识,外语知识,安全管理知识等并且可以融会贯通,并且还需要拥有一定的基本素质和能力,比如:严谨周密的思维方式,团队合作和奉献精神,高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异常事故和应急作业的处理能力,物流质量的持续改进能力等。可见,企业物流运营者是我们当下急需的人才,这种复合型人才首先需要企业加大对自身员工的培训投入,提高现有职工的职业技能,其次,企业要努力提高自己在市场中的综合实力,提高知名度,对外吸纳优秀的人才融入到企业当中,为企业的发展贡献一份光和热。

3. 推进低碳物流体系建设,促进生态环境的和谐。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素质的提高,环保成为大家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关注的重要问题。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需要我们每个人为之努力。发展制造企业低碳物流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改进:首先,低碳运输。汽车的排放物中主要是二氧化碳,减少碳排放量对环境的改善有很大作用,推广清洁能源车辆的使用,逐步淘汰污染严重的车辆。运输路线要提前合理规划,缩短精简路线,避免重复路线。对运输车辆加装GPS定位系统,随时追踪运输车辆,及时做出调整。对于共同区域的货物安排共同运输,减少运输成本减少碳排放量。其次,低碳仓储。仓库的选址要科学合理,要利于满足客户的需求,在满足客户需求的基础上,实现企业的利润最大化,从而,实现企业与客户的共赢。同时,物流的仓储空间要合理,过大或小都不正确,要合理利用规划空间。最后,废弃物回收。废弃物要分门别类,制造企业加工剩余的原材料很多可以二次加工后重复利用,这时候扔掉就十分浪费,同时,也要避免对剩余物的二次污染,这样才能做到最大限度的节约成本,逐步完善我国制造企业低碳物流体系的架构。

4.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对低碳物流的认识。目前,我国很多的制造企业严重缺乏低碳物流的向心力,没有主动意识。政府要发挥对低碳物流宣传的主体意识,在制造企业中逐步贯彻落实低碳物流的措施,创建“人人发展低碳物流”的积极氛围,提高制造企业低碳经营的主观能动性。同时,由于低碳物流在我国刚刚兴起,可以通过媒体等各种途径对低碳物流进行广泛宣传。政府各部门引导市场发展低碳经济的同时,可以制定相关的奖惩激励措施,对于低碳物流普及度高,落实到位的企业予以超额的奖励,并在税收、信贷等方面予以政策支持。对于实施低碳物流较差的企业,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对资源造成了浪费,政府要进行惩罚,予以警告和提醒并限期整改。由环保部门牵头,制定我国的碳排放标准,推进低碳企业认证工作。另外,要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多种媒体途径,面向广大民众进行宣传。让广大民众充分了解低碳物流的真谛,真正认识到低碳经济的重要性,发自内心的践行低碳生活,自行抵制高碳污染,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只有每个人都深刻认识到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这样低碳经济的发展才会水到渠成,顺利畅快的推展开来。

5. 创建宽松和谐的政策环境,建立完善的低碳物流制度。政府部门要从国家的高度出台有关低碳物流的法律,对低碳物流的实施予以总方向的指导,同时地方性规章制度等要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只有这样,当企业在遇到实际问题时才能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同时,在各地试行,在运用的过程中不断的修订和改进,不断完善我国的现有法律,使之与我国低碳物流的发展相辅相成。目前我国的法律建设的基础还很薄弱,仍有很大的完善空间,通过借鉴国外先进的经验,大力发展社会化低碳物流。政府可以建立发展低碳经济的专项资金,对于低碳实施较好的企业,予以资金支持。政府要设立专职部门监督低碳物流工作的开展。对企业的物流过程进行监管,对重点企业进行抽查,真正把低碳物流落实到位。另外,物流行业的制度尚未建立起来。物流业是一个庞大的系统,涉及的行业多,部门多,要建立一个统一的指导中心,对总体进行规划和指导,统一领导,统一负责。这样有利于资源的集中以及高效利用,避免由于运行过程中的环保问题而增加的负担。

参考文献:

[1] 段向云,陈瑞照,李建峰.美、日、德低碳物流经验探析及启示[J].环境保护,2014,(13).

[2] 赵建宁.低碳经济下发展低碳物流所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山东社会科学,2014,(5).

[3] 温蕾.基于低碳经济下的低碳物流发展研究[J].经济问题,2012,(10).

[4] 钟新周.发展低碳物流的影响因素及对策[J].改革与战略,2012,(1).

[5] 张明志,余东华.新工业革命背景下“中国制造2025”碳减排路径和产业选择[J].现代经济探讨,2016,(1).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项目号:16YJA790017);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人文社科类,项目号:2017-cxrc-022);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项目号:162102310428);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项目号:2015GGJS-072);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项目号:16B790003)

作者简介:李创(1975-),男,汉族,辽宁省辽阳市人,河南理工大学能源经济研究中心副教授,上海交通大学管理学博士,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国内青年骨干教师访问学者,研究方向为环境经济与企业竞争力;高震(1987-),男,汉族,山西省晋城市人,河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低碳物流。

收稿日期:2016-11-14。

猜你喜欢

政策措施制造业
2019长三角制造业企业100强
2018上海民营制造业企业100强
天津市出台38项政策措施
发达国家数字经济政策措施及比较
苏南地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与空间合理布局政策措施研究
太阳能光伏建筑的经济外部性及政策研究
川渝城市群产业发展现状、趋势及对策研究
2016上海民营制造业企业50强排行榜
2016上海制造业企业100强排行榜
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管理模式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