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川渝城市群产业发展现状、趋势及对策研究

2017-01-06张广萌

大经贸 2016年11期
关键词:政策措施产业

张广萌

【摘 要】 如今西部地区经济处在快速发展时期, 而川渝城市群是推动西部地区发展的核心主体, 是西部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 本文在通过搜集资料和统计数据,论述川渝城市群产业发展所面临的趋势的基础上,提出针对现阶段川渝城市群产业发展的现状、面临的问题及今后发展方向和政策措施。

【关键词】 川渝城市群 产业 政策措施

从二十一世纪开始,城市数量不断增加和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群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它对区域联动发展产生的影响和作用日益突出。我国目前拥有十个以上的城市群,而川渝城市群是我国今年年初刚刚纳入的国家级城市群,是我国西部人口最为集中、城镇最为稠密、综合发展水平较为快速的地区之一。川渝城市群产业发展对西部经济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辐射带动功能,但目前整体产业发展水平还不高,其未来产业发展应选择适合发展的思路与具有特色的途径,以加快其健康有序发展步伐。

一、川渝城市群产业发展现状

1.分布密度

2012年,川渝城市群总人口约为9千万,以西南地区约3%的土地面积承载着25%的人口数量,是西南地区人口密集度最高的区域。同年,GDP总额为32122 亿元,经济发展水平较快。这就奠定了川渝城市群其整体发展水平较高,经济综合实力相对较强,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2.城市规模结构

绵阳、南充、泸州、乐山等9个大城市,城镇人口超过600万人,约占城市总数的三分之一,但其城镇人口却只占总人口的四分之一,承载人口有限;资阳、简阳、广安、雅安等12个中等城市,占城市总数的44.4%,而城镇人口却只有200万人,人口吸纳能力较差;绵竹、华蓥等4个小城市,占城市总数的14.8%,城镇人口仅为23万人,吸纳能力弱小。

3.产业结构

一是城市间三次产业结构差异化。成都和重庆市的第一产业比重分别为8.24%、4.28%,远低于城市群第一产业平均值10.57%,而第三产业比重分别为39.39%、49.46%,远高于城市群第三产业平均值36.55%。二是功能定位尚不清晰。目前,大多数城市功能较为综合,同质化现象严重,分工不明确,特色不明显。

二、川渝城市群产业发展所面临的形势

(一)全球化趋势明显加速

作为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首要动力的跨国公司,已成为全球经济的核心,使全球经济联系的密切程度急剧增长。世界500强企业几乎都是跨国公司。川渝地区是中国西南地区经济发展中心,有利于将其建成为内联祖国内地、外通东南亚、南亚国家的区域经济枢纽,形成国内外资本、人才、技术、产品等经济要素的集散中心,激活全地区经济活力和竞争力、有效扩大经济活动半径、延伸市场空间、扩张市场容量。

(二)产业结构调整加快

从全国来看,我国工业模式现阶段仍主要依靠大量消耗自然资源,生态环境难以支撑,发展不可持续。当前我国经济进入“三期叠加”时期,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趋凸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已迫在眉睫。当前金融与经济数据的不协调现象,归根究底是在于结构性问题。中国经济进入中低速增长的“新常态”,以及国际金融危机的长期化,增强了我国用市场机制倒逼经济结构调整的紧迫感。

(三)产业集群化趋势明显

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工业特色区域和产业集群以其完整的产业链和较强的配套能力形成了新的竞争优势。工业特色区域和产业集群在发展中,逐步形成了集群内上下游较完整的产业链,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运行效率,在综合竞争力方面形成了新的优势。为此,川渝地区产业发展就需要在产业配套方面需要大作文章,增强产业园区配套能力,提供基础设施服务,发挥协同效应,降低生产成本,加速我省轻工业向集群化方向发展。

三、政策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一要建立一个省级推进组。学习借鉴其他城市群发展经验,负责全城市群发展的统筹协调工作,定期不定期召开协调会,研究解决城市群发展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组织、指导、拟订重大城市建设项目实施计划和相关产业政策。二要编制一个产业规划。在摸清川渝城市群城市发展状况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发展经验,组织编制川渝城市群发展规划,统筹协调、优化产业布局,促进城市群工业转型升级发展。

(二)搞好重点园区建设

一要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根据基础设施建设周期长、要求标准高的特点,分轻重缓急,紧扣阶段性需求,找准薄弱环节,加快推进以高新技术为主的特色工业园区建设步伐。二要打造一批专业化园区。各市要紧紧依托自身区位优势与自然资源特点,把建设专业化产业园区作为优化产业布局的突破口以促进城市群发展。

(三)增强对内外开放程度

一要做好招商引资工作。建议成立川渝城市群发展招商引资领导小组,组织领导四川省及重庆市实施招商引资促进调整发展工作,研究确定招商引资和产业调整转型发展的重大事项及配套政策。二要增强对内合作。充分利用泛珠三角经济合作等重大会展和商务活动,加强与国内各省产业合作,高起点、有针对性地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

(四)强化科技创新

一是构建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围绕川渝地区工业调整转型发展所急需的共性、关键性技术,针对工业小企业多、技术力量薄弱的实际,依托地区轻龙头企业,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加强创新服务平台和资源共享平台建设,进一步提升川渝地区企业整体实力。二是加强产学研用。鼓励支持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学校联合组建技术研发平台,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加快推动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充分依托四川大学、西南电子科技大学、重庆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机构丰富的技术、智力、知识、信息和装备资源,促进已有成熟科研成果的产业化。

【参考文献】

[1] 孟祥林,西南地区成渝城市群发展研究[J],西部经济管理论坛:原四川经济管理学院学报,2015,26(2):5-10.

[2] 李诗涵,贺红林,蒋青苧,成渝城市群的产业发展分析[J],中国商论,2015,(21):136-138.

猜你喜欢

政策措施产业
《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
《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节选)
《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节选)
《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节选)
12项移民出入境便利政策措施
产业协同创新生态系统运行模式探究
美丽乡村要靠富民产业支撑
从产业发展看日本1920年经济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