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部控制视域下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防范的研究

2016-12-23底圣鸿

商场现代化 2016年29期
关键词:信贷风险不良贷款商业银行

摘 要: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金融业的逐步开放以及银行监管机制的改善,我国商业银行渐渐融入了世界经济体系,改革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一些中小型企业仍然存在一些固有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集中在财务、经营时好时坏等方面,这就使商业银行在放款时有很大风险,不良贷款也逐渐增多,这些风险是我国商业银行健康发展的巨大阻力。银行有很多风险,主要包括利率风险、信贷风险、市场风险和道德风险等,信贷风险是最重要的风险之一,然而,对信贷风险的管理也离不开内部控制,因此,加强商业银行自身的内部控制建设是十分重要的。本篇论文从内部控制方面出发,根据不良贷款逐年增加的趋势,研究商业银行在信贷风险防范方面所存在的缺陷,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此加强商业银行自身的内部控制管理,降低风险,减少不良贷款,增强内部控制有效性。

关键词:商业银行;信贷风险;不良贷款;内部控制

商业银行作为信贷风险管理中一个特殊的企业,各种社会经济活动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商业银行的信贷质量,已发放的贷款不能按期收回是商业银行最大的隐患,因此,信贷风险一直是商业银行防范与控制的较大难题。根据近几年商业银行发展的情况可以看出,中国经济正在转型,这对于商业银行来说,信贷风险所带来的压力将进一步加大,银行盈利能力迎来严峻考验,不良贷款持续增长成为了商业银行改革发展的巨大阻力,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商业银行必须采取各种措施,增强内部控制有效性,降低信贷风险。

一、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现状

近几年,国内经济发展速度放缓,优质贷款难寻,不良贷款增加是银行业的普遍现象。从下表可以看出,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信银行和兴业银行都存在不良贷款率和不良贷款额双升的现象,其中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和农业银行是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数额巨大,都突破了一千亿元,农业银行甚至达到了2129亿元。作为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中信银行和兴业银行不良贷款数额虽然比国有商业银行少,但是根据近几年数据来看,增速也是比较快的。不难看出,随着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增加,信贷风险也随之增加。

信贷风险的增加既有外部宏观政策的因素,也有商业银行自身的主观因素。从外部看,国内经济发展速度放缓,“调结构、转方式、去产能”的措施导致一些高消耗高污染的企业关停并转,企业经营困难,影响了贷款的按期归还。从内部看,不良贷款双升主要是银行自身内部控制不到位、制度执行不严格造成的。因此,改善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制度是十分重要的。

二、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内部控制的原因分析

从近几年不良贷款的变化趋势可以看出,我国商业银行越来越关注并且着手解决这种现状,首先就是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和改进。商业银行通过对这部分的改革,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仍有很多不足之处,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点。

1.信贷风险内部控制环境不完善

第一,组织结构不合理。我国商业银行按照部门职责设置来安排对信贷业务管理和对风险控制的工作,很容易就能造成在工作过程中互相推卸责任的局面,最终使信贷风险控制出现漏洞,很不利于相关部门及时掌控风险。

第二,内部控制文化不健全。商业银行的大多数员工对内部控制的理念等有关方面认识不足,不能按照制度和规矩办事情,甚至出现了违规操作的现象。例如先办业务放款、后补手续,领导经常会按个人意志办事,滥用职权,对违规现象视而不见。

第三,内部控制的制度建设适应不了经济环境的变化。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往往跟不上社会经济和金融环境的发展,很多情况是一项新的信贷业务已经开始推行,但是相关内部控制制度的不完善甚至缺失,使员工缺乏相应的指导,很容易造成该项信贷业务风险失控。这些现象在中小商业银行尤为突出。

2.信贷风险评估水平相对落后

首先,风险评估认识不足。相对于对未来偿债能力等一些指标的评估,更侧重于对过去的评估,对信贷风险的评估偏好注重对企业财务数字进行形式上的分析,对报表信息的真假缺乏防范意识。

其次,风险评估手段缺乏。风险评估水平不高除员工对贷款风险认识不足,另一个主要原因是风险评估手段不足,员工缺乏有效的评估手段,即使认识到风险,也很难对风险大小有一个良好的判断。很多商业银行缺乏优秀的、符合本行经营特点的风险评估模型,尤其是中小银行金融机构的评估手段还停留在简单的比例分析和报表分析上。这样,就使虚假、不公正等不良现象出现,可能会造成指标细化的程度不够以及企业给银行提供的财务报表和有关的指标与实际的数值有较大的差距等情况的出现,影响银行操作人员的判断。这导致了信贷风险管理的专业化程度和效率较低,降低了信用评级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3.信贷内控制度执行力度不够

从信贷风险内部控制活动看,主要是业务操作存在众多风险隐患,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贷前的调查和放贷时的审查中客观程度不够,存在着很多风险。银行客户经理对企业调查有的流于形式,只关注企业提供的财务报表等静态书面文件,对企业提供信息的真假缺乏足够防范。对企业缺乏实地调研,或者仅仅到企业办公室通过聊天等听企业管理人员的口头介绍,不能深入了解企业生产、销售以及经营的实际情况。或者有些信贷人员为了眼前利益,主观意识上忽略贷款调查。

第二,贷款审批存在风险。我国商业银行目前在信贷方面的审批流程主要是把申报材料作为整个项目流程的基础,但是材料是否完整,是否客观真实则能够直接影响审查审批甚至是决策等环节。在实际操作中有些客户经理的业务素质不高以及业务态度不认真,在放贷前不仔细调查企业的经营状况,向上级申报的材料有时候不能清晰并全面的显示出企业的真实情况,影响上级的正确决策。

第三,贷后检查存在缺陷。信贷业务在管理方面缺乏明确并且硬性的规章制度,更多的是定性的判断,大多数客户经理在放贷后的检查中更容易把主观的想法加入其中,而不深入实际去检查,经常会忽视放贷后对企业的检查等工作,而这项看似简单的工作其实是很重要的,其结果就是不能及时发现贷款后的一些风险,从而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

第四,对责任究查的力度过轻。大多数商业银行的贷款责任终身追究制只是形式,在一些环节中,各部门的有关人员所必须担负的责任过于模糊,不能细化。例如,不良贷款是怎么出现的,是由于客户经理的不认真调查,还是由于一些外部经济变化所形成的或者是其他原因,在这方面的具体细化还是有待提高的。还有的商业银行滥用贷款集体审批规则,造成人人负责等于人人无责的现象。

4.信贷风险预警体系不完善

近几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逐渐发展和成熟,信贷风险预警体系软件的开发离不开这个技术,包括对一些基本资料采集、信贷业务的信用评级、信用额度的测算、审贷分离的审批、独立的放款管理等业务流程均在计算机系统内完成。这种技术同样也可以用在对一些后续的业务所出现的风险的管理以及监控等方面,良好的信息技术也可以及时反馈错误的信息。对信贷等一系列工作来说,计算机技术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管理手段,对于风险预警机制的建立也依赖于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目前,信贷业务对计算机技术越来越依赖,并且取得了一些很好的成绩,但是对于信贷风险预警体系方面的建设还不够完善。我国商业银行在对风险的监控上需要更为先进的手段,来保证监控的及时性和全面性,虽然对于一些贷后的指标计算机技术可以作为风险监控的其中一种手段,但这通常都是事后处理,是对贷款现状的静态分析,是对贷款情况的局部分分析。

5.内部稽核独立性不足,监督力度不够

目前,我国部分银行都存在一个普遍的现象:内部稽核独立性的不足,主要原因是我国商业银行的内部稽核部门普遍都设置在经营层内,与信贷的经营、审核和放款等工作是同一级别的,从其对信贷业务的影响上看,商业银行还是更看重可以带来盈利的操作性强的信贷等部门,对稽核的重视度太低,这样,对于内部控制和内部监督等部门来说,他们的工作就单纯的是出现事故后通过一些措施来补,而不是预防和控制风险。

三、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内部控制应采取的措施

1.加强内部控制环境建设,培育内部控制文化

首先,对商业银行的经营来说,业务流程是及其重要的一部分,如果存在缺陷,就会影响商业银行的健康发展。因此,商业银行的改革要把优化业务流程放在最主要的地位,业务流程再造的深入实施,要把业务流程放在主要地位,而不是仅仅以经营管理为中心。只有这样才能消除部门管理模式所造成的画地为牢、各自为政、部门利益、揽利推责等不良现象。

其次,作为商业银行的最高领导阶层,要起带头作用,首先自己要深入了解内部控制体系,然后要在全行树立“业务发展、内控先行”的内部控制的文化理念,带动全行深入了解内部控制机制,通过各种形式和手段,建设“充分重视,全员参与,全面覆盖,完全控制”的内部环境和管理文化。

2.加强技术创新,完善信贷风险评估手段

完善信贷风险评估手段,首先,要以完善信贷评价模型的内部评级为基础,通过对违约概率和损失等一系列指标的计算,使信贷风险评估更具自动性、准确性和科学性。其次,推进内部评级方法的普及,在对贷款的审查和批准、信贷风险的防范和控制、风险的管理以及客户价值管理等方面,可以深入推行这种方法。需要注意的是:不能盲目建立风险量化模型,要深入考虑这种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并且必须要与商业银行内部的实际经营情况相符合,最大限度提高效益。再次,要加强对信贷员工的上岗教育,使信贷工作者重视该定量研究方法在信贷审核中的作用。

要降低信贷操作风险,第一,在贷前必须深入调查需要贷款的客户,看是否符合放贷的条件,这是信贷操作最关键的一步,以分析、预防和避免不必要风险的出现。第二,要严格把关贷款审批,坚决杜绝无权放款或越权放款的现象。第三,要对放款是否符合规定加大审查力度。第四,在放贷后,必须要加强相关的检查工作。第五,要明确信贷人员对其产生不良贷款的职责,优化责任追究制度。

3.优化信贷风险预警体系,提高信贷风险管理水平

提高对信贷风险的预防与控制有多种方法,国外有不少优秀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措施,我们可以加以借鉴,但是必须要从我国商业银行的实际内部情况出发,借鉴国内外科学的技术方法,建立健全信贷风险预警监控体系,这个体系主要分为指标系统、评估系统和决策系统三部分。

要逐步来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对于信贷风险的防范,我国的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完善相应的信贷指标来实现。依据相关的统计数据,商业银行在放贷前对企业进行整体评价,可以使用定量和定性这两种方法相结合的层次模型分析法,同时进行各项指标的整体分析,确定权重和风险因素的水平,对每一个指标的加权平均成绩,通过计算贷款的综合风险指数进而了解对企业放贷的风险状况,对风险大的项目要及时预警并做相关处理。

4.加强内部监督独立性,提高监督水平

第一,内部监督的组织设计是依据独立性的要求来设置的。商业银行的稽核部可以分成三个层次,一是在总行设立,二是在地区设立,三是在分行设置专员办,在总行设立的直属董事会管辖,各级设立的由总行派遣人员,各个工作人员的工资均经考核决议。

第二,提升稽核人员素质。必须要提高稽核人员的专业素质水平和工资待遇等方面,以防消极工作的现象出现。不管是总行、地区还是分行专员办,其人员的设置必须与其经营管理水平和业务水平相统一,以保证审计的合理和真实。

第三,完善稽核方法和程序。对非现场信息系统的建立,可以弥补传统的事后审计的缺点,从而变为事前审计。规范化管理的审计检查方案的实施,规范和统一审计检查的方法和程序,可以减少人员的操作风险。完善的内部审计报告制度,对一些重大事项,基层稽核机构可以直接向董事会做汇报,来确保及时纠正银行内部的高管层在意识上的偏差,让内部监督最大限度来发挥自我改正的作用。

四、结论

一个企业优秀的内部控制制度对企业的改革发展是十分重要的,总的来说,商业银行就是一个特殊的企业,在改革的道路上同样需要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作为商业银行,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信贷业务。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作为商业银行经营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保证信贷资产的安全性,就需要健全的信贷管理制度,同时也需要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是保障商业银行进行改革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商业银行必须要把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落到实处并且坚持执行,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进而防范信贷风险。

参考文献:

[1]朱晓龙.关于提升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控制能力的探讨[J].财经论坛,2014(10):100-101.

[2]伍铁林.商业银行信贷风险业务控制研究[J].财税统计,2014(1):68-70.

[3]郑新婕.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控制分析[J].金融视线,2015(7):195-196.

[4]蔡美珠.基于内部控制视角的国有商业银行信贷业务操作风险及防范[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2015(3):65-70.

[5]常有新,官金华.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内部控制探究[J].内部控制,2015(14):42-45.

作者简介:底圣鸿(1992- ),女,回族,河北石家庄人,学生,研究生,青海民族大学,研究方向:会计

猜你喜欢

信贷风险不良贷款商业银行
金融科技助力防控信贷风险研究
2020中国商业银行竞争里评价获奖名单
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管控思考
基于因子分析法国内上市商业银行绩效评
基于因子分析法国内上市商业银行绩效评
2018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结果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形成的内部因素
用活“三字经”密织不良贷款防控网
不良率农行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