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味地黄汤合缬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探讨

2016-12-23王松耀刘泽平

光明中医 2016年24期
关键词:黄汤缬沙坦肾病

王松耀 刘泽平



加味地黄汤合缬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探讨

王松耀1刘泽平2

目的 探讨加味地黄汤合缬沙坦胶囊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78例糖尿病肾病(DN)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给予糖尿病基础药物治疗方案,同时对照组给予缬沙坦胶囊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加味地黄汤。结果 治疗组显效9例,有效2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7.18%;降低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 加味地黄汤合缬沙坦胶囊治疗早期DN有较好的疗效。

消渴;糖尿病肾病(DN);加味地黄汤;缬沙坦胶囊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特有的肾脏并发症,该病的发生与糖代谢异常、肾脏血流动力学改变和血管活性因子、生长因子、细胞因子及遗传等因素有关。目前DN在糖尿病患者中的患病比例逐年增加,约占1/3,它导致的肾功能衰竭是Ⅱ型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是继心血管并发症的第二大死亡原因。中医认为本病因疾病迁延,气阴两伤,阴损及阳,渐致血脉痹阻,邪毒内生,损伤肾络而成[1]。西医尚无特效方法。家父王箴三主任中医师从医多年,经验丰富,自2007年以来,采用中医辨证论治,应用自拟加味地黄汤合缬沙坦胶囊对本病进行干预,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我院门诊确诊的DN病人78例,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9例)和对照组(39例)。治疗组:男22例,女17例,年龄42~70岁,平均(52.71±2.65)岁,糖尿病病程5~18年,合并高血压7例。对照组:男20例,女19例,年龄44~68岁,平均(53.22±1.98)岁,糖尿病病程8~19年,合并高血压4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及并发症等一般情况经比较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①符合WHO糖尿病诊断标准;②根据Mogensen DN分期诊断标准[2]:所有患者DN分期属于临床期肾病(Ⅳ期糖尿病肾病),即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在20~200 μg /min(3个月连续2次尿检结果);③符合《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气阴两虚型症状及体征。排除标准:①原发性及其他继发性肾脏疾病;②孕妇及哺乳期妇女;③严重心脑血管与肝脏疾病;④肿瘤、有急性并发症者;⑤对本方中药物过敏者。

1.3 治疗方法

1.3.1 基础治疗 所有病例均按照糖尿病肾病一般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血糖控制:根据病情选用促胰岛素分泌剂(格列奈类、磺酰脲类等)或非促胰岛素分泌剂(噻唑烷二酮类、双胍类等)控制血糖;饮食控制管理:低盐、优质低蛋白饮食;另外注意控制血压和进行适量运动。

1.3.2 在基础治疗的同时两组患者分别采取以下治疗措施 对照组:采用缬沙坦胶囊,每次80 mg,qd,饭后30 min口服。治疗组:采用加味地黄汤加减合缬沙坦胶囊治疗。治疗原则为益气养阴、活血化瘀、补肾降浊。使用我院自拟配方:加味地黄汤加减,基础方:熟地黄24 g,山药15 g,山萸肉15 g,牡丹皮9 g,茯苓15 g,黄连10 g,黄芪50 g,葛根20 g,知母15 g,薏苡仁30 g,大黄10 g,川芎15 g,鸡血藤30 g,制水蛭5 g。加减:阴阳俱虚者加枸杞子20 g,淫羊藿20 g;气阴两虚者加太子参30 g,西洋参10 g;血瘀脉络者加丹参50 g,红花15 g;四肢麻木者加三七20 g,木瓜20 g;阴虚燥热者加赤芍30 g,地骨皮20 g;血肌酐(SCr)和尿素氮(BUN)不降加芦根15 g,白茅根20 g。以上诸药,水煎服,bid,每次400 ml。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观察疗效。

1.4 疗效标准及观察指标 参照《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并结合临床检查制定。显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或消失,UAER正常或下降50%以上;有效:临床症状减轻,UAER下降<50%;无效:治疗后临床症状无变化或加重,UAER基本无变化。分别于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进行常规血、尿、B超等检测,UAER以及各项生化检测:包括SCr、BUN、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

2 结果

2.1 2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2.2 2组患者UAER以及各项生化检测指标比较 治疗前2组患者各项指标无差异(P>0.05);治疗后2组患者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或P<0.01),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见表2。

表1 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1)P<0.05

表2 2组患者UAER及生化检测指标比较 (例,

注:与治疗前比较,1)P<0.05,2)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3)P<0.05,4)P<0.01

3 讨论

DN归属中医“消渴”“溺毒”“癃闭”等范畴,多属气阴两虚,常兼有血瘀[3]。发病早期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可延缓肾衰进程,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微量白蛋白尿是DN的早期标志,患者一旦出现持续性白蛋白尿,肾功能将开始减退,病情很难逆转[4]。针对DN这一特点本研究采用补肾降浊、益气养阴、活血化瘀之中药加味地黄汤合缬沙坦胶囊进行联合治疗。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黄芪具有调节免疫、防止逆转尿蛋白及降血糖之功效,对DN的发生有一定的预防作用;川芎能有效降低DN的蛋白尿,降低DN的血浆内皮素水平。大黄可以通过降低血糖,改善脂质代谢、抑制肾脏纤维化等多种途径保护肾脏。水蛭改善微循环,消除蛋白尿[5]。经过中西医联合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UAER显著降低(P<0.01),其他各项生化指标也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0.05或P<0.01),该治疗方法控制肾功能衰竭的进程,改善了病人生活质量,是治疗早、中期DN的理想方法。

临床研究证实,加味地黄汤加减合缬沙坦胶囊治疗早期DN相对于单用西药治疗,其改善肾功能及调节代谢的作用较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1] 吕玉慧. 2型糖尿病肾病的中医辨证与肾功能衰竭客观指标的相关性研究[J].中医学报, 2013, 28(4): 563-564.

[2] 李泽宇, 刘栋, 袁文明, 等. 糖尿病肾病危险因素及血压控制临界值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 2014, 17(20): 2325-2328.

[3] 姚国媛, 王明初, 邹懿, 等. 缬沙坦联合胰岛素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干预作用评价[J].海南医学院学报, 2013, 19(8):1067-1069, 1072.

[4] 王凤丽, 陈志强, 王月华. 益气养阴消癥通络方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2, 32(1): 35-38.

[5] 陈丽萍, 崔云竹. 单味中药及提取物在糖尿病肾病中的应用[J].光明中医,2015,30(1): 180-181.

1.河南省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漯河 462002);2.河南省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郑州 450052)

10.3969/j.issn.1003-8914.2016.24.034

1003-8914(2016)-24-3610-02

�卫红

2016-05-16)

猜你喜欢

黄汤缬沙坦肾病
当归六黄汤治疗假体周围骨折术后低热疑似感染1例
从缬沙坦结晶母液中回收缬沙坦
预防肾病,维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肾病防治莫入误区
“重女轻男”的肾病
当归六黄汤 传承七百年
缬沙坦和雷公藤多苷联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的效果
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高血压合并蛋白尿46例疗效观察
黄芪片联合缬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24例
三黄汤合当归六黄汤加味治疗糖尿病合并肺炎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