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发散学生思维的方法

2016-12-22孙吉保

新一代 2016年17期
关键词:发散设疑质疑

孙吉保

摘 要:发散思维是指不依附常规,寻求变异,对给出的材料、信息从不同角度,向不同方向,用不同的方法或途径进行根系和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思维的积极性、求异性、广阔性、联想性等是发散思维的特性,在数学教学中有意思的抓住这些特性进行培养和训练,既能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有能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那么,如何发散学生的思维能力?下面是笔者的几点看法。

关键词:发散;思维;提高;设疑;释疑;质疑

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的中心环节,是教师工作的具体表现。那么,如何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呢?我认为教师通过导入时设疑,新授时释疑,读书时质疑等方法,引发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主动的学习是优化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途径。下面就来谈谈笔者在这几方面的一些教学体会:

一、导入时巧妙设疑,诱发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学习上会变得主动,在数学教学中,根据课堂实际情况,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教学内容,适当设疑,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好数学有很大的作用。好奇是儿童的天性,因为出于对某一问题的好奇,想急于求得解决,进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在教学中可设计一个学生不易回答的悬念或者一个有趣的故事,激发学生强雷的求知欲望,起到良好的诱导作用。如我在教数学“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时采用了猜数法诱发学生的好奇心,导入新课。开始上课,我要求学生画一个三角形,再量出这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由学生分别报出自己所量的这个三角形中任意两个角的度数,我猜第三个角的度数,结果我一一猜中,这时恰当设疑:“我是怎样猜出来的呢?你们也想掌握这个本领吗?”这样就诱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大家都迫切地想知道老师猜数的奥秘所在,从而以高度的积极性进入了新知识的学习。

二、新授时直观释疑,引导思维

小学生年龄小,感性认识少,抽象思维的能力较差,在进行抽象思维的时候,还得依靠形象思维来帮助。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向以抽象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具体形象思维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抽象逻辑思维具有很大的具体形象性。”在小学数学的教学大纲中指出:要通过直观教学,引导学生从大量的感性认识中,逐步抽象出数学概念特征和认识规律,搞好直观教学,以使学生学号数学知识。根据这一思维特点和教学大纲要求,我充分发挥教具的作用,利用直观演示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激发情趣,自我发现规律。

如:在教学长方形周长公式时,我采用了直观演示法进行释疑,先将用铁丝围成的长方形打开拉直让学生思考:拉直的这段铁丝的长是长方形的什么?长方形的周长是几条边长度的和?应怎样计算?然后,我又取出另一相同的长方形铁丝圈,从一组相对的顶点处剪开,并问大家:这时长方形的周长分成了几部分?每部分怎样求,周长怎样计算?然后请大家比较,这两种方法哪种在计算上更简便?第二种方法中括号里求出来的是什么?为什么要乘以2?通过这样演示、议论,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突破了难点,把学生的感性知识转化为了理性知识,增强了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三、读书时质疑,促进思维发展

在教学中,我通常在讲完新课后,引导学生去阅读课本,使学生通过阅读课本对不理解或不懂的地方提出质疑,从而养成学生多思善问的习惯。如:在学习商不变的性质后,我让学生看书阅读其内容时,有个学生质疑:“老师,被除数和除数加上或减去相同的数行不行?为什么?”学生质疑后我并没有直接回答行不行,而是引导他们用“具体数字试试看”,这样通过试验、讨论,学生自己解决了疑问,从而对商不变性质的外延和内涵有了更准确的理解。

四、精心设计课堂练习,强化思维

课堂练习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数学课堂教学经常采用的一种教学形式,学生认识结构的形成发展并得以巩固和神话,不是仅靠短时间的讲解就能奏效,必须通过一定质量的联系。它可以使学生更牢固地掌握数学知识,形成熟练的技能、技巧。精心设计多样化的练习,不仅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巩固,而且对学生智力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在设计练习时,除内容的目的性、针对性、层次性外,还必须注意形成的多样性和趣味性。注意做到了练习的科学性、系统性、典型性、启发性,使学生能练一题,议一组、会一串。

数学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我通过教学中的多种尝试,使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得到训练并不断提高,培养他们不断实践创造性思维,逐渐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才。

猜你喜欢

发散设疑质疑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导入方法浅探
和谐的课堂应充盈学生的声音
于“平常”处设问,在“无疑”中生疑
对《老人与海鸥》的一点质疑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预设与生成动态平衡的点滴做法
让数形结合浸润数学课堂
高中作文教学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探析
《透镜》说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