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自信:凸显英语教学的时代特点

2016-12-21苏天仪

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 2016年11期
关键词:文化性全球性人文性

【关键词】英语教学;文化性;全球性;人文性

【中图分类号】G63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54-0059-02

【作者简介】苏天仪,江苏省天一中学(江苏无锡,214000)英语备课组长,一级教师,无锡市锡山区“教书育人优秀共产党员”。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对外交流的日益频繁,英语教学不能只关心语言知识和语言技巧,更应该关注语言本身承载的文化和思想,关注语言学习中学生思想和思维的发展。因此,笔者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立足中国文化,通过设计多样化的活动和利用互联网,帮助学生形成国际视野,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倡导凸显人文性、信息化的新型学习模式,努力构建起更适应时代发展和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英语课堂。

1.文化交融:英语课堂+多样化活动。

说起我国的文化,人们想起的是唐诗里的清风明月,伯牙的琴鸣与杜甫诗中的猿啼。但说起文化意识的培养和素质的养成,这些责任往往立刻落到了语文教学的肩上,英语教学对本土文化的传承作用常常被教师忽视。其实英语课堂上展示的文化可以是西方的,也完全可以是中华传统的。在语言教学中,通过东西方文化的呈现和比较,给学生更多清晰认识民族文化的机会,从而增强文化自信。

如今,一到西方节日,南瓜灯、圣诞老人等比比皆是,这些元素对年轻人来说既新鲜又有趣,以至于许多学生发出了“我们的节日真无聊”这样的感叹。在我的英语课堂教学中,我一方面给学生介绍西方节日的宗教背景,让他们对“圣诞老人”有更全面的了解;一方面也用英语介绍中国的传统节日,并布置一些小“任务”来让学生体会传统文化的精神,品味传统文化的味道,受到学生的喜欢。

每一种语言都有自己独特的魅力。通过语言的互译,我们能更深刻地感受到语言之间不同的特点或者共同的吸引力。每周一的听力课上,我们安排学生欣赏经典的视频资料或者是最新的演讲。学生在欣赏完美国总统奥巴马激情澎湃的就职演说之后,需要将一些段落译为中文。学生各显神通,翻译得青涩也好,通顺也罢,大多体会到了英文的节奏感,也同时感叹自己对母语驾驭之不熟练。随后教师又呈现了一篇文言文版的翻译作品,精炼的语言、排比的气势、强大的感染力令学生拍案叫绝,直呼过瘾,也惊叹中英文之间竟有如此旗鼓相当的文章。除了演讲之外,学生还有机会欣赏到中国古诗词的翻译甚至是语文课本上经典散文的英文翻译。这些翻译欣赏活动让学生感受到两种语言的异同,也更加体会到汉语语言的独特魅力。

我校开发的英语校本课程也尽量为学生展示语言背后的文化。我们开设了“英乐‘碟中碟”校本课程,以“经典传唱”“动画集萃”“流行巨星”“奥运传承”“儿童吟诵”等几大系列为主,结合教材相关内容,介绍西方流行音乐的概况。学生听课报名踊跃,反响热烈。此外,我们还开设了“英美电影与文化”“英美名著导读”“中华名小吃英文翻译研究”等一系列的选修课程,大大丰富了英语教学的内容,使学生感受到中外文化的碰撞。教师就这样在“课堂”这一方天地中,将中华文化的基因慢慢地植入学生的生命中。通过多年的努力,我们明显感受到学生对待欧美文化由以前的仰视到如今能自信地平视。

2.全球互联:英语课堂+互联网技术。

互联网技术将重新定义学校和教师。互联网时代,教育可以完全突破时空限制。一台连接互联网的终端可以链接全世界的教育资源,这在很大程度上缩短了不同地区的教育代差。英语教学和互联网的结合已不可逆转,我们的英语课堂教学也要顺应当下全球化的趋势。

首先,我们尝试了“教学互联网”。为了摆脱英语教学枯燥、低效的状况,我们制作了大量与教材配套的PowerPoint课件。经过几届新老教师的集体努力,不断修改优化,我们拥有了完整的、系统的并且可以共享的资源库,有效丰富了教学活动,提高了教学效率。此外,我们引进了“极课”大数据系统,采集学生作业数据,迅速分析,跟踪学情。学生学习状态的起伏、学习成绩的进退都有及时反馈。教师根据采集到的数据能更有针对性地采取教学策略,给学生更有效的指导,也得到了家长的积极评价。

其次,我们努力推进“互联网教学”。网络的作用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课件演示、作业信息化,而是重新考虑如何把网络作为手段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性思维。在课堂上,利用网络资源,我们给学生补充了很多与教材主题相关的信息,并且引导学生做更多的调查研究。比如,讲到“Bill Crystal(比尔·克里斯托)”和“stand-up comedy(单口相声)”这一单元时,我们在课堂上补充播放了由Bill主持的奥斯卡颁奖典礼视频,并且跟学生解释了典礼上设计的笑话背后的缘由,一下子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班上还有三分之一的学生回家后搜索了其他几届颁奖典礼的资料。甚至还有一位学生做了一个类似风格的个人英语“脱口秀”,在同班学生中引起轰动,也给其他学生树立了很好的榜样。

在课堂之外,我们还与英国的一所中学建立了沟通机制,通过互联网完成一个“文学共读(Better Sharing Means Better Education)”的项目。该项目鼓励双方学生阅读经典文学作品,并且形成自己的判断和观点。两校学生将在互联网上实时联系,就作品中的某个主题或者某个角色进行独立的讨论。这一活动对学生是个巨大的挑战,他们最直接地感受到差距、也感受到冲击。但也正是互联网技术,加速了他们的成长。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给学生最大的正面刺激和鼓励,推动他们主动、自主地学习、思考,并用英语与西方的同龄人进行交流。这种交流大大地拓宽了学生眼界,也使他们感受到了英语作为“媒介”的重要性。

3.人文情怀:英语课堂+丰富性设计。

互联网加教育不等于教育的全部,在网络上可以获得知识,但教育不等同于知识的灌输。甚至可以说仅有专业知识对于培养合格的社会建设者来说是残缺的。英语教学一度因其过度“专业化”“技巧化”而失了魅力。在许多师生、家长眼里沦为纯粹的“工具”,乃至英语教学被等同于“死记硬背”。其实,在高中课堂上,通过精心的设计,我们完全可以给学生更多的思考动力和空间,给课堂注入真正的活力。

译林版《牛津高中英语》模块四的话题是“sports events(运动项目)”。该单元的Project有两篇文章,以其为基础,我让学生思考了“How do you feel when your team loses a game?”“What is sportsmanship?”两个问题。这两个问题从教材出发,学生在回答这类“factual questions”时感觉毫无压力,但同时也毫不费劲,没有积极的思维参与,更别说有独立的思考。于是笔者引导学生思考第三个问题“Is sportsmanship absent off the filed?(赛场之外运动员精神是否缺失?)”当话题延伸到教材之外,学生就明显感觉到表达的困难。这种困难来自两方面,一是缺乏独立的见解,二是有话也无法用英语表达。在帮助学生讨论了该话题后,笔者又提供了一份美国中学生对待失败的态度调查和两篇关于体育精神的文章,使学生产生了讨论兴趣。这些话题让学生在英语课堂上也体会到了深度思考的乐趣,并接受了更多与话题相关的地道的表达。

类似的例子有很多,例如根据“Howard Carter(霍华德·卡特)”和“King Tutankhamen(图坦卡门国王)”的课文,引导学生探讨“What do you think is the best way to preserve the ancient treasures?(你认为怎样保存古代宝藏最合适?)”;根据“Fog(雾)”一文,组织学生讨论“What are the causes of smog in our country?(我们国家雾霾问题的起源是什么?)”,“What can developing countries do to reduce the smog?(发展中国家该如何减轻雾霾的问题?)”等话题,都激发了学生思考和表达的欲望,也给了他们运用英语的乐趣。

复旦大学校长杨云良曾经呐喊:“我希望在这个新世纪,将知识的时代转换成为一个思想的时代。”因此,我们认为,英语课堂就是一架桥梁,要将文化送到彼岸,也就是用英语表达观点、传达思想、分享文化。

猜你喜欢

文化性全球性人文性
民族地区幼儿园空间的全球化与民族性判读
基于网络计量学的大学排行榜影响力研究
跨境电子商务交易全球性网上争议构建体系设计
工具性与人文性结合的俄语专业实践教学
由《星际穿越》看科幻电影的人文性
译林版英语教材的人文特点研究
全球广播电视的新进展和技术趋势
文化遗产旅游发展研究以大足石刻为例
从《丽水金沙》看民族歌舞发展中商业性与文化性的博弈
论新型技术环境下电子游戏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