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新技术

2016-12-21张焕忠魏祥法成建国

家禽科学 2016年8期
关键词:尸体工艺流程无害化

张焕忠 ,魏祥法 ,成建国

(1.山东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莘县分校,山东 聊城 252400;2.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家禽研究所,山东 济南 250023;3.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所,山东 济南 250023)

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新技术

张焕忠1,魏祥法2*,成建国3

(1.山东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莘县分校,山东 聊城 252400;2.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家禽研究所,山东 济南 250023;3.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所,山东 济南 250023)

炎热季节病死畜禽极易腐烂变质,污染环境,传播疾病,对病死畜禽的无害化处理是防止畜禽养殖污染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目前,对病死畜禽的无害化处理新技术有生物发酵池技术、生物降解处理技术、化尸池处理技术、化制机处理技术、焚尸炉处理技术、掩埋深坑处理技术。

1 生物发酵池处理技术

生物发酵池技术是利用一定比例的稻壳、锯末、米糠、微生物菌种拌匀放入发酵池内,病死猪在发酵池内被自然降解。生物发酵法处理病死畜禽需要的基本条件是建设发酵池、遮雨棚,填充发酵原料。发酵原料2~3年更新一次,发酵池、遮雨棚可长时间使用。

1.1 生物发酵池设计建造 发酵池可建在猪场无害化处理区内,以地上建设为宜,处理池围墙四周留通气孔。一般池深1.5m,长度为宽度2倍的长方形砖混结构水泥池,墙宽24cm,分别在墙体离地面30cm和60cm处留12~15cm的通气孔,左右孔间距以50~100cm为宜,内外墙皮用水泥抹平,池底不抹水泥地面,水泥池上方建彩钢瓦遮雨棚,高度2m左右,棚檐四周跨度要超出水泥池口50~100cm以上,防止雨水滴落池中,影响发酵处理,四周建设隔离围墙及通风窗,达到隔离防护的目的。

1.2 发酵原料制作 选择无霉烂变质的锯末、稻壳、细米糠及发酵菌种,按30:60:8:2的比例混合(菌种用量可按照使用说明调整),加水拌匀,水分控制在以手握成团不出水、松手即散为宜,放在池中发酵一周使用。

1.3 病死畜禽发酵处理 将病死畜禽装在事先准备好的塑料袋内,运至处理场,倒入处理池一侧,盖上事先备好的发酵原料,厚度不低于30cm,顶面盖一层塑料薄膜既可发酵。一般死胎等软嫩尸体、母猪胎衣、家禽经5~7d发酵处理即可全部发酵分解,仔猪、育成猪需 10~15d,肥猪、母猪和种公猪需20d左右,尸体过大,可以肢解4~6份,20kg左右一块。

1.4 病死畜禽发酵处理工艺流程 见图1。

图1 病死畜禽发酵处理工艺流程

生物发酵法处理病死畜禽属有氧发酵,发酵原料主要为发酵菌提供碳原,病死畜禽尸体主要提供氮原,发酵菌在充足的碳、氮组合环境中,迅速增殖发酵,产生温度,持续升高,温度达到80°C左右时不再继续升高,并保持相对恒定,直至病死畜禽尸体全部分解后,温度逐渐下降。病死畜禽通过发酵处理后,尸体和骨骼全部分解,与发酵原料充分混合后,形成有机肥,处理效果非常好。

2 生物降解处理技术

2.1 高温生物降解处理技术 利用微生物可降解有机质的能力,结合特定微生物耐高温的特点,将病死畜禽尸体及废弃物进行高温灭菌、生物降解成有机肥的技术。

2.1.1 高温生物降解设施 利用有机废弃物处理机对病死畜禽尸体进行分切、绞碎、发酵、杀菌、干燥五大步骤,经过添加专用微生物菌,使其在处理过程中生产的水蒸气能自然挥发,无烟、无臭、环保,将有机废弃物成功转化为无害粉状有机原料,最终达到批量环保处理、循环经济,实现“源头减废,消除病原菌”的功效。

2.1.2 技术原理 在密闭环境中,通过高温灭菌,配合好氧生物降解处理病害畜禽尸体及废弃物,转化、产生优质有机肥原料,进一步加工可制成优质有机肥料,达到灭菌、减量、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的目的。

2.1.3 高温生物降解处理流程 高温生物降解无害化处理设备使用操作便捷,自动化程度高,其工艺流程见图2。运行时注意把好四个步骤:第一步是将处理物进行计重,然后放到设备罐内并按死亡动物总重量的25%添加辅料,后关闭罐盖;第二步是选择自动启动按钮,设备开始进行对处理物进行降解;第三步是当被处理物温度达到140℃,操作2~4h进行降温,再加入降解菌,开始生物降解;第四步是操作24~48h后,将处理后产物卸出,对处理后的物料进行降解,便可作有机肥料使用。

2.2 堆肥法生物降解处理技术 堆肥发酵法是指利用堆肥原理和设施,对病死畜禽进行生物发酵处理。即将动物尸体置于堆肥物料内部,通过微生物降解动物尸体并利用降解过程中产生的高温杀灭病原微生物。目前动物尸体堆肥多采用静态堆肥和发酵仓堆肥。澳大利亚普遍采用这种方法。

2.2.1 仓箱堆肥间的建设 基本参照车库建设方法,一般建成长 5~6m、宽3m、墙体高2m、顶棚高3.5m左右的长方形堆肥间,地面硬化,墙体砖混结构,表面刷漆,墙体以上部分最好做成钢架结构,利于通风,南方地区务必考虑防雨,须加盖顶棚。墙体上留出架设木头或支架的孔或墙,搭板架桥,方便由上到下倾倒木屑等垫料,便于工人操作。

仓箱堆肥间应依据地势,建成进口高、出口低的模式,进口高方便将死猪拖曳至堆放处往下扔,出口低方便小型铲车或人员进出翻动或出肥。

建设点最好有水源或直接在仓箱内安装喷淋设备,方便喷水保持湿度。根据饲养量及死亡率估算建设间数,一般每间堆放病死猪(按平均50kg/头计)250头左右,考虑封存时间、周转等因素,一般每出栏1000头以内猪场建2间以上,1000~3000头猪场建3间以上,3000~5000头猪场建4间以上,5000头以上猪场建5间以上,同时还须建一间堆放木屑等填充料的仓库。选址最好在猪舍下风向,避开水源,不能选择低洼地带及有渗水处。

在防雨的发酵棚中,做好防渗地平,做好垫料预发酵,例如采用米糠和鸡粪,混匀、添加菌液、堆成小山状,3~6d后,垫料温度升到50℃以上,即可作为无害化处理垫料使用。在发酵棚指定区域先铺设10~15cm发酵后的垫料,然后将剖检后的病死畜禽平铺在垫料上,再盖上10~15cm发酵后的垫料,确保尸体能够全部被覆盖。该方法可将病死鸡处理与粪便处理、有机肥生产相结合。

为确保动物尸体能完全降解,通常在堆肥进入高温阶段一段时间后进行翻堆,以保证通风供氧。在染疫动物体内病原微生物未被完全杀死前,翻堆可能导致病原微生物的扩散,另外频繁翻堆会扰乱动物尸体周围菌群,干扰动物组织降解。此法可用于养殖场或农户进行无害化处理畜禽尸体。

2.2.2 堆肥法处理的原理 染疫动物尸体的堆肥法处理是动物尸体被大量养殖业废弃物等填充物所掩埋,微生物活动使堆体升温,在高温条件下杀灭大部分病原体并通过微生物的作用降解尸体组织的过程。动物尸体具有水和氮含量高、碳含量低、质地密度大的特点,与高碳氮比、低水含量、高孔隙率的填充物混合使堆体处于发酵的适宜条件。动物尸体堆肥一般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动物尸体在分层放置的静态堆肥中杀灭病原微生物的过程;随后的第二阶段中尸体软组织被完全降解;第三阶段是翻堆混匀进一步降解尸体的骨头等残留物质,形成稳定无害、有一定肥效价值终产物的过程。

2.2.3 操作运行 选择填充料,由于木屑的空隙度及碳氮比较好,所有试点猪场均使用木屑作为填充料。初期地面铺一层30cm厚的木屑,靠墙留30cm的空隙,尸体表面覆20cm以上木屑,后面死猪在原基础上逐层堆积覆盖。20kg以下猪和胎衣,死胎可一起堆放后覆盖,100kg以上猪要留30cm以上间距排放,50kg以上猪须剖腹再覆盖。整个堆积高度一般不超过1.8m,否则造成底层缺氧。

日常管理,确保覆盖厚度。填充料覆盖太薄会导致臭气外扬,同时苍蝇及其它昆虫易进入滋生蝇蛆。保持箱内湿度。堆肥箱内湿度应保持在40%~60%之间,手捏木屑不成团也挤不出水分。干燥时在堆肥填充料表面喷洒一些水,水分含量不合适堆肥效果就不理想,湿度不够达不到发酵所需温度,尸体分解速度慢,不能有效杀死病原微生物;湿度太高,易造成污水外流,增加臭味滋生苍蝇。控制箱内温度,理想温度应控制在37.7~65℃,要经常用温度计插入测量发酵温度,正常温度50~65℃,过高要翻动,过低要覆盖新木屑。定期翻动,据资料介绍,封存熟化的堆肥有50%的填料可再次利用,堆肥期为3个月、6个月左右机械翻动一次,引入新的氧气,效果更好。

2.2.4 堆肥降解处理工艺流程 见图3。

图3 堆肥降解处理工艺流程

3 化尸池处理技术

化尸池就是一个无害化处理动物尸体的密封容器,有干式和湿式。化尸池有的用化学剂如烧碱之类制剂,有的用细菌发酵制成肥料(时间长些),通过投入、密封、化学或生物反应,最后达到灭杀的效果。

3.1 池址选择 化尸池地址应选择在养殖场下风向,地势较低处;池址的土质以透气、透水性较好的砂、壤土较为理想,透气性好,不利于病原微生物的繁殖;干式化尸池地下水位线应低于池底,湿式化尸池可不考虑这些因素,雨季时地面泾流不能淹到进料口,以保证池内外的彻底隔离。

3.2 化尸池的建设 池的构造分为池底、池身、弧形拱顶、进料口、防臭型投料口及锥形盖等部分;池的形状首选圆形,根据养殖场的地质情况及采用的处理方式,可建成干式化尸池也可建成湿式化尸池;化尸池的直径和高度根据容积要求及地理情况,结合施工实际及后续使用管理,应采取科学的比例。

化尸池是在养殖场建一个水泥池子,将猪的胎衣、胎盘、病死畜禽都可以丢到里面去,撒点石灰或者烧碱,然后盖上盖子等待尸体自然腐烂。池子做成圆的或者方的,做法有两种:一种是全部用水泥密封;另一种是只留底部不密封,让死畜禽与土壤接触,尸体腐烂后渗入地底。

4 化制机处理技术

所谓化制法,就是将病畜用密封的尸体袋包装消毒后密封运至化制处,投入专用湿化机或干化机进行化制,化制后形成肥料、饲料、皮革等有用资源。通常进行化制的原料不仅仅局限于病死的牲畜,还包括从畜牧场、屠宰场、肉品或食品加工厂和传统市场产生的下脚料。

利用化制机,在高温高压的方式将病死猪彻底灭菌,然后经过烘干脱水、压榨脱脂、粉碎成分等程序完全分解为油脂和骨肉粉末的一种方法。

4.1 工艺原理 化制分为干化和湿化两种。

干化原理:将废弃物放入化制机内受干热与压力的作用而达到化制的目的 (热蒸汽不直接接触化制的肉尸,而循环于夹层中)。

湿化原理:利用高压饱和蒸汽,直接与畜尸组织接触,当蒸汽遇到畜尸而凝结为水时,则放出大量热能,可使油脂溶化和蛋白质凝固,同时借助于高温与高压,将病原体完全杀灭。

湿化机就是利用湿化原理将病害动物的尸体或病变部分利用高温杀菌的机器设备。经湿化机化制后动物尸体可熬成工业用油,同时产生其他残渣。

4.2 化制工艺流程 一般情况下,将病死畜禽进行化制处理必须经过以下工序:集中收集病死畜禽,绞碎处理,高温蒸煮,翻炒,油骨分离,半成品与残渣处理,包装,出厂。流程见图4。

图4 化制工艺流程

5 焚尸炉处理技术

焚烧法是一种高温热解处理技术,即以一定量的过量空气与被处理的病死畜禽在焚烧炉内进行氧化燃烧反应,在800~1200℃的高温下氧化、热解而被破坏。

5.1 无害化焚烧炉工艺流程 其基本工艺流程是:人工或自动进料→焚烧炉本体→喷淋洗涤,烟气经高温烟气管或其它处理后排放,灰烬掩埋,流程见图5。

图5 无害化焚烧炉工艺流程图

5.2 设施建设与运行 选址应远离公共场所、居民住宅区、村庄、动物饲养和屠宰场所、建筑物、易燃物品,周围要有足够的防火带,并且要位于主导风向的下方。处理时要求焚烧完全,避免燃烧产生的废气对居民造成影响。该方法的相关设施设备一般造价在1万~2万元,有条件的可利用沼气进行焚烧。

在养殖业集中地区联合建立病死畜禽焚化处理厂进行集中处理、焚烧,是目前国内外比较先进的一种处理方法。对于确认为口蹄疫、瘟疫、炭疽、高致病性禽流感等严重危害人畜健康的病死畜禽尸体一般需采用焚烧法。

6 掩埋深坑处理技术

掩埋深坑深埋法是一种挖深坑掩埋病死畜禽的方法,坑深不得少于2m,坑底铺2~5cm厚的石灰,将尸体放入,将污染的土层、捆尸体的绳索一起抛入坑内,然后再铺2~5cm厚的石灰,用土覆盖,覆盖土层厚度不少于1.5m。尸体掩埋后,与周围持平,填土不要太实。

6.1 操作方法 将煮熟后病死畜禽放入坑中,所堆积的病死畜禽距离坑口1.5m处时,先用40cm厚的土层覆盖尸体,再铺上2~5cm厚的生石灰,最后填土夯实,并在地表喷洒消毒剂。生石灰或其它固体消毒剂不能直接覆盖在尸体上,因为在潮湿环境下熟石灰会减缓病死畜禽尸体的降解。

6.2 掩埋地选址 掩埋地应远离学校、公共场所、居民住宅区、村庄、动物饲养和屠宰场所、饮用水源地、河流等。本方法适用于地下水位低的地区,以防造成地下水污染。养殖场主要在生产区下风向的偏僻处进行深埋处理。

6.3 设施建设与运行 深埋法只需要挖深坑和石灰,运行费用低。操作简易、经济,但占用土地,操作不当容易产生二次污染或滋生其它问题。深埋后需定期对深埋井进行检查,以便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X713.1

C

1673-1085(2016)08-0021-04

2016-07-12

*通讯作者。

猜你喜欢

尸体工艺流程无害化
湖北出台磷石膏无害化处理技术规程
化工工艺流程题中常涉及的考点
两种高温法无害化处理病死动物灭菌效果比较
“四步”解答中学化学工艺流程题
打败仗
生命的起源,也许只是一具尸体?
捡尸体
高值无害化利用 废白土大有可为
活着的尸体
完善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