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检人群血脂异常患病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2016-12-21郑流波胡德峰令狐颖谢峰龙贵平俞晓松

贵州医药 2016年9期
关键词:异常者患病率血症

郑流波 胡德峰 令狐颖 谢峰 龙贵平 俞晓松

(贵州省人民医院,(1.心内科;(2.体检科,贵州 贵阳 550004)



体检人群血脂异常患病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郑流波1胡德峰2令狐颖2谢峰2龙贵平2俞晓松2

(贵州省人民医院,(1.心内科;(2.体检科,贵州 贵阳 550004)

体检人群; 血脂异常; 影响因素

血脂异常及其代谢紊乱作为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越来越受到医学界的重视。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目前已经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而动脉粥样硬化是引起心脑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为了解体检人群中血脂异常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下一步体检后健康管理措施提供依据,本文在对体检人群的血脂异常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6月来我院参加体检及健康管理的人群6 126例,其中男性3 731人 (60.90%),女2 395人(39.10%),年龄13~84岁。

1.2 方法 问卷调查:由我院体检科经过专业培训的医务人员采用杭州希和健康管理软件综合平台设计的健康风险评估调查表进行一对一、面对面问卷调查。内容包括生活方式、心理、疾病家族史等。甘油三脂(TG)及胆固醇(TC)测定:采用氧化酶法进行测定。要求检查前1 d晚上10点后不再进食,所有体检者于清晨空腹采血,体检者取坐位采血,室温下放置 30~45 min后离心,放置时间≤3 h,血清吸出后保存,取血后12 h内完成检测。

1.3 判定标准 血脂水平分类标准参照2007年《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1],确定TC值以5.18~6.21 mmol/L为TC边缘性增高(或临界增高)、>6.21 mmol/L为高TC血症; TG值以1.70~2.25 mmol/L为TG边缘性增高(或临界增高)、>2.25 mmol/L为高TG血症;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值以<1.04 mmol/L为低HDL-C血症、1.04~1.54 mmol/L为合适水平、1.54 mmol/L以上为高HDL-C水平;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值以3.37~4.12为LDL-C边缘性增高(或临界增高)、>4.12为高HDL-C血症。以上任何一项异常即诊断为血脂异常。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调查数据由专业人员进行记录并核对输入电脑,采用SPSS统计软件,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危险因素筛选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2 结 果

2.1 血脂异常患病率 调查人数6 216人,血脂异常1 280人(20.89%)。其中甘油三酯升高者712人(11.45%),占血脂异常者比例55.63%;胆固醇异常者733人(11.79%),占血脂异常者比例57.27%;甘油三酯及胆固醇均有一项以上异常者165人(2.65%),占血脂异常者比例12.89%。

2.2 不同分布人群血脂异常患病情况 不同性别血脂异常患病情况:男性3 731人,血脂异常858人(22.30%);女性2 395人,血脂异常422人(17.62%)。患病率男性高于女性(χ2=25.510,P=0.000)。不同年龄血脂异常患病情况:年龄18~<45岁,总人数3 358人,血脂异常402人(11.97%);年龄45~<65岁,总人数2 175人,血脂异常622人,患病率37.48%;年龄≥65岁,总人数683人,血脂异常256人(37.48%)。

2.3 血脂异常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以调查表中可能的影响因素指标为自变量,以血脂异常为二分因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排除可能的混杂因素,筛选导致血脂异常的主要危险因素。结果提示血脂异常与超重肥胖、运动时间少、高脂饮食密切相关。见表1。

表1 血脂异常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 论

血脂是人体中一种重要的物质,有许多重要的生理功能,但血脂含量应该在一定的范围内,如果血脂过高,容易造成血液黏稠,逐渐在血管壁上沉积并造成血管堵塞,使血流变慢,从而引发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脑中风等疾病的发生[1]。血脂异常指的是脂代谢紊乱导致血中TC、TG、LDL-C升高,HDL-C降低。由于血脂在血液中都以蛋白形式存在,所以临床上将血脂异常称为高脂血症或高脂蛋白血症。血脂异常作为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一个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动脉粥样硬化又可以引起冠心病、心肌梗死、脑血栓等许多疾病,使人致死致残。我国的心脑血管病发病率、死亡率已跃居死因首位,血脂异常问题已普遍受到重视,血脂异常既是代谢综合征的主要组分之一,也是进一步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险因素之一[1]。

本次调查血脂异常患者总患病率为20.89%,低于国内学者[2-3]报道,高于我们2007年的调查[4],这是否与各地区生活水平及饮食习惯差异有关,尚需进一步观察。此次调查结果血脂异常患病率男性高于女性,差异有显著性。不同年龄血脂水平随年龄增加呈上升趋势。影响血脂异常患病情况的危险因素很多,但与行为因素有关的属于可干预的因素主要有膳食、运动、烟酒、体质量及心理状态等,其中因膳食而发生的肥胖、膳食高脂、长期过量饮酒是血脂异常的主要行为因素已经形成共识[5]。本研究对体检人群血脂异常患病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研究发现,超重肥胖、运动时间少、高脂饮食成为主要危险因素,其Logistic回归分析的OR值及其95%可信限均>1。预防血脂异常,应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倡导合理膳食;加强体育锻炼;保持乐观情绪,树立正确的健康理念,注重心理健康,及时合理地预防和治疗自身疾病或疾病前兆。

[1] 孙若东.临床血脂测定的主要种类及意义[J].中国实用医药,2010,18(5):100-101.

[2] 秦枫.重庆市体检人群血脂和血糖异常情况的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 (35):91-92.

[3] 赵艳,周林,柳欣欣.扬州地区体检人群血脂与尿酸异常率及相关性分析[J].重庆医学,2014,43(2):211-213.

[4] 郑流波,潘仰中,蔡运昌,等.贵州省社区人群高脂血症流行病学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07,34(22):4220-4221.

[5] 赵水平.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要点及解读[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08,5(3):3-6.

R589.2

B

1000-744X(2016)09-0969-02

2016-04-19)

猜你喜欢

异常者患病率血症
2020年安图县学生龋齿患病率分析
高尿酸血症的治疗
糖代谢异常者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病率及其相关因素
昆明市3~5岁儿童乳牙列错畸形患病率及相关因素
论“血不利则为水”在眼底血症中的应用探讨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甲状腺激素变化
糖尿病患者如何筛查并发症
针灸治疗对多发性神经炎患者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研究
Ⅱ型冷球蛋白血症肾脏损害1例
428例门诊早泄就诊者中抑郁焦虑的患病率及危险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