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急管理视域下领导干部安全心智模式优化策略选择

2016-12-20袁书杰

领导科学论坛 2016年15期
关键词:心智过度突发事件

□ 袁书杰

应急管理视域下领导干部安全心智模式优化策略选择

□ 袁书杰

安全心智模式决定着领导干部在应急管理处置中的安全认知、思考、决策和行动。本研究从分析安全心智模式的作用机理出发,探索影响领导干部应急管理能力发挥的认知、经验、过度自信等因素,并以改变心智模式的循环为视角提出加强学习、情景预演、深度对话和责任共同体建设等合理化的策略选择建议。

领导干部;应急管理;安全心智模式;策略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马斯洛曾提出经典的需要层次理论,他指出人的安全需要是仅次于生理需要,是人类非常重要的需求之一。在经济发展迅猛的今天,食品安全、交通安全、环境安全事故的频发让我们笼罩在缺失安全感的“新雾霾”当中。

据统计,2014年以来我国发生了数十起重大级及以上的安全事故。在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的同时,如何进一步降低突发事件的危害,不仅要重视对突发事件的发生原因、发生过程以及所产生的负面影响的科学分析,还要重视应急管理过程中领导干部安全心智模式(Mental Models)。安全心智模式是其整体心智模式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指个体在安全管理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关于自身安全、他人安全、组织安全的思维方式和心理定势。

一、安全心智模式的作用分析

图1 心智模式的作用机理示意图

左图为1992年考夫曼(Kofman)提出的OADI循环,被视为经典的心智模式图。它的主要观点就是一个人的学习过程可以描述为“见—解—思—行”的循环。心智模式主要通过三种途径,即认知框架、思想路线和行动导向来影响一个人的观察、思考和行动。就应急管理而言,除了健全的应急管理制度和完整的应急预案之外,领导干部的安全心智模式为他们提供了观察周围世界的“框架”,就像一个“滤镜”,会影响他们所“看见”的安全或者不安全的事物。紧接着,领导干部就会根据从周围环境获取的有关安全的信息进行解读,并做出假设和推理,直至做出安全与否的判断和行动决策。因此,领导干部的安全心智模式因个人的文化层次、认知水平、个性心理及社会经历的不同而不同。领导干部的安全心智模式决定着他们在应急管理过程中对安全的认知、思考、决策和行动。

二、影响领导干部应急管理能力发挥的心智模式

1.认知错误

领导干部的认知水平直接影响其判断的准确与否及决策的正确与否。在应急处理中,一般有多种方案可供选择,如何选择正确的方案,对于领导干部有效应对突发事件至关重要。领导干部要有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突出人本领导,把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作为自己首要的价值目标取向,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各种损失。

2.经验思维

利用经验思维可以有效地解决同类性质的实际问题,并且可以迅速地对实践活动进行指导,但是该种思维在环境和条件发生变化后,如果还凭“老经验”,必然造成失误。所以,在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复杂的现实情况,各级领导干部都要与时俱进。就应急管理而言,与时俱进的意义更为深远,因为每一次突发事件都有其特殊性。另外,领导干部不能被动地等待突发事件的发生,要利用经验优势进行前瞻性的观察和研究,提前做好各种防范准备,通过预警机制来应对突发事件。

3.过度自信偏差

研究表明,人对其自身知识的准确性过度自信,即对自己的信息赋予的权重大于事实上的权重。许多研究发现,管理者的过度自信程度普遍要高于一般大众。应急情景下的领导干部对可获外部支援能力的过度自信,不仅会损害系统应急绩效,还会削弱监管部门的惩罚或补贴等措施对系统能力恢复的正向刺激效果,从而加大了运作系统的应急监管难度。当系统运营能力因突发因素受损急需修复时,管理者可能出现两类过度自信:一是高估系统维修部门的抢修能力;二是对修复过程中遇到的干扰因素过度乐观。这些过度自信偏差必将造成应急投入不足,导致应急决策失败。

三、应急情景下领导干部安全心智模式的优化

1.改变心智模式的机制

心智模式隐匿于无形,固化于心,难以改变。彼得·圣吉指出,改善心智模式的过程,从本质上是镜子转向自己,试着看清楚自己的思考与行为如何形成,并尝试以“新眼睛”获得新的信息,以新的方式对其进行解读、思考和决策。它主要包括浮现、检验、改善和植入四个环节。观察是改变的前提,当个体觉察到内心深处的成见、假定、印象等“浮现”出来,才能产生改变的动力。人们通过新视角或新获取的资料来审视原有事物,就需要用新的规则或逻辑对其进行解释,进而检验其有效性。最后,在不断实践中将新的习惯或理念固定下来,成为牢固的信念,内化于心。事实上,心智模式的改变缓慢且复杂,非常微妙。

2.领导干部安全心智模式的改善途径

改善领导干部安全心智模式,笔者认为,需要在以下四个方面下功夫。

一是学习。中央非常强调建设学习型党组织,鼓励各级领导干部多学习。其主要目的就是领导干部通过学习获取新的知识、新的信息,开阔了自己的视野,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民。领导干部既要向实践学习,也要向理论学习;既要向自己学习,也要向他人学习。当领导干部掌握了新的安全知识资料,他们的知识结构也就会悄然发生变化,更多地思考反思安全要素,通过借鉴新的观念,形成新的习惯,进一步修正自己的“安全价值导向”。

二是情景预演。情景预演又叫情景规划,是学习型组织的切入点。它是指一种理清扑朔迷离的未来的重要方法。如果设计出诸多可能发生安全事故的情形,然后再去想象会有哪些出人意料的突发事件发生。这种分析方法可以有充分的时间进行讨论,可以分析下一步或者下几步的工作安排和战略部署,提高自身的安全心理预警,以独特的视角或方式观察周围世界。当想象过的情形真正出现时,体验式的参与会让领导干部保持清醒的头脑,进而从容、周密地加以应对。

三是深度对话。深度对话就是站在安全本位的角度,通过深入、高层次、高质量的沟通、倾听和共享,使领导干部在安全管理过程中产生积极的情感,能对突发事件问题有深入思考,继而在对话中进行碰撞交融,建立“共同的意义”,最终促进安全领导力的提升。深度对话的内容最终指向的是安全本质和领导干部的内心深处,而内心深处直指的就是领导干部的情感和思维。它要求领导干部发掘微妙的话题,摒弃个人成见,悉心倾听,并通过深入的理性思考,对人们认为理所当然的一些经验、工作程序、方法或假设提出质疑,借以发现隐藏在事物背后的真正规律。

四是责任共同体建设。责任共同体不仅是说制度设计上的责任要求,更指互惠共生的责任感。安全无小事,系统的责任体系对领导干部形成硬约束。同责、双责、追责,就像一个完整的闭合回路,警醒着领导干部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而共同的责任感强调成员之间强烈的合作意识,建立这种合作意识就要通过建立责任群来实现。因此,依靠责任群引导整个团队自我管理是科学安全文化观培养的关键。责任共同体的终极目标是命运共同体,通过有效合作既要学会团结协作,又要懂得优势互补,让责任群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1]郝云宏,等.决策者过度自信对运作系统应急能力恢复的影响研究[J].软科学,2014,(12).

[2]殷西乐.大型运作系统应急决策中的偏差研究——管理者过度自信、模糊规避和声望寻求视角[D].杭州:浙江工商大学,2014.

责任编辑:吴雁玲

本文系2015年度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项目编号:AHSKQ2015D95)的研究成果。

袁书杰,黄山学院党委组织部讲师,国家行政学院领导科学专业博士生。研究方向:领导心理及胜任力。

C933

A

2095-5103(2016)03-0043-02

猜你喜欢

心智过度突发事件
塑造心智教师 构建心智课程 长春市朝阳区宽平小学校
《发现大脑:谁开启了我们的心智之旅》书评
默:从人生态度到审美心智
中药煎煮前不宜过度泡洗
过度减肥导致闭经?
希望你没在这里:对过度旅游的强烈抵制
甘露珠宝 匠心智造,创新引领未来
过度加班,咋就停不下来?
突发事件
你会如何应对突发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