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米易设施大棚苦瓜栽培技术

2016-12-19

四川农业科技 2016年11期
关键词:甲霜苦瓜苗期

唐 燕

(四川省攀枝花市米易县撒莲镇农业服务中心,四川 米易 617200)



米易设施大棚苦瓜栽培技术

唐 燕

(四川省攀枝花市米易县撒莲镇农业服务中心,四川 米易 617200)

通过探讨设施大棚苦瓜种子处理、育苗、田间管理、摘收过程等栽培技术要点,分析了设施大棚苦瓜种植的特点,按此栽培技术可取得较好种植收益。

大棚;苦瓜;栽培技术

米易县地处四川省西南角,是国家级南菜北运基地县,全县早春蔬菜种植面积4667hm2,其中大棚设施面积1867hm2。苦瓜种植面积668hm2,单产5000~8000kg/667m2,按现市场价格计算,产值可达25000~40000元/667m2。现将其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 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

1.1 品种选择

选用优质、高产抗病虫、抗逆性强、商品性好、适应冬春大棚栽植的品种,如蓝山长白苦瓜、成丰一号等。

1.2 种子处理

1.2.1 消毒、浸种、磕种 有两种方法可任选其一:①用2‰高锰酸钾浸种10~15min,用清水洗净后,常温下用清水浸泡10~12h。②播种前将种子用55℃左右的温水浸泡15min,种子倒入温水时要不断搅拌,不停加入温水,保持温度,使其消毒均匀。自然冷却后继续浸种10~12h,洗净种皮上的胶状物质,稍晾干即进行磕种。可用钳子(或摄子)将种皮捏裂,剥开露出胚根即可。

1.2.2 催芽 苦瓜种子育苗方式不当易造成发芽率低,出苗不整齐的现象,这与种子休眠有关,可经过一段时间的预处理来提高发芽率。催芽有以下3种方法:

1.2.2.1恒温箱催芽 经处理的种子拌上细沙,装入盘中,浇透水置于恒温箱中,前48h温度控制在30~33℃,以后2~3d温度控制在28~30℃。如果后期温度过高,胚根顶端形成圆盘状,以后须根发根量少,造成生长不良。种子露白后播于营养盘内。

1.2.2.2 冷床直播盖膜催芽 将浸种后的种子密播于冷床上,盖土2cm,再盖上稻草,然后平覆地膜,边缘不要压严,否则易造成烧芽。常检查,幼苗破土后,在傍晚揭去地膜、稻草,防止高脚苗。种子露白后播于营养盘内。

1.2.2.3 电灯催芽 将处理后的种子置于下铺湿毛巾的瓷盆内,上覆湿毛巾,内装15W电灯泡1个,温度保持28~30℃。催芽时应每天早晚检查,看盆内温度低则增加灯泡瓦数,如温度偏高则减少灯泡瓦数。每天检查湿度,种子干燥时应喷水。注意电灯不要紧贴湿毛巾。苦瓜种子经浸种加温催芽30h就开始发芽,2~3d可发芽完全,种子露白胚根长至0.5cm时即可栽于育苗盘中。

2 育苗设施的规格要求

2.1 塑料小棚

高0.6~1m,跨度1~1.5m,长度不限。

2.2 育苗盘

50目黑色软塑料穴盘(嫁接苗用32目)、育苗基质、2m长拱杆、0.8mm塑料膜、3针遮阳网等。

3 培育无病虫壮苗

3.1 育苗场地选择

育苗场地应和生产田隔离,实行集中育苗或专业育苗。苗床要向阳、背风,床土翻耕后,用稿秆烧土,温度越高越好。

3.2 育苗土配制

用3年内未种过瓜类作物的园土与优质腐熟有机肥混合。一般有机肥含量不低于30%,草木灰2%左右,适量的磷肥,并施入清粪水拌匀,堆沤20d左右。在施入厩肥的同时,可施入适量的阿维菌素防止根结线虫,然后装入穴盘或营养钵内,在穴植芽苗的前2d灌足水待播。也可直接购买育苗基质(90%泥炭土与10%珍珠岩的混合物)育苗。

3.3 育苗床消毒

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与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按比例1∶1混合,或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与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按9∶1混合,1m2苗床用药8~9g与15~30kg的细土混合均匀,浇透底水再播种。播种时2/3铺于床面,1/3盖在种子上。

3.4 育苗方式

采用穴盘基质育苗,育苗器具需用福尔马林300倍液或0.1%高锰酸钾溶液喷淋或浸泡消毒。

3.5 播种时间、播种量及播种方法

米易县大棚苦瓜栽培一般于9~10月播种。一般大田用种量750g/667m2左右。播种方法有两种:

3.5.1 直播 催芽露白后,直接将种子点播于育苗盘,每穴1粒种子。播后覆育苗基质或营养土0.8~1.0cm,浇透底水,然后拱小棚,用塑料薄膜覆盖。在膜上再覆盖一层遮阳网,苗长到2叶1心时定植到大棚中。

3.5.2 苗床播种 播种前苗床浇足底水,湿润至床土深10cm,水渗下后用营养土薄撒一层,整平床面,将苗床切块成棋盘格,每格为10cm×10cm左右的方块。然后做窝,将苦瓜种子播于窝内,注意胚根芽向下播种,播后覆营养土,然后拱小棚,盖塑料薄膜后再覆盖一层遮阳网。苗长到2叶1心时定植到大棚中。

3.6 苗期管理

种子植于育苗盘后,盖拱膜3~4d缓苗。拱膜两端白天揭开通风,太阳落下时盖上,注意温、湿度管理,及时追肥提苗。苗期要“促”、“控”结合,使苗健壮,若发现病虫苗,应及时拔除,并用石灰在病穴处消毒。定植前6~7d逐步揭开拱棚炼苗,2叶1心带土(基质)定植。

3.7 苗期防病措施

苗期病害发生前,第1次用药使用广谱性的有治疗兼保护作用的恶霉灵·甲霜灵(恶·甲)喷淋1次,7~10d后用保护性杀菌剂按使用说明剂量喷植株和苗床土。出现病情后改用对路的有治疗、铲除作用的杀菌剂。

3.7.1 猝倒病 可选用普力克、恶霉灵·甲霜灵、恶霜灵锰锌(杀毒矾)、甲霜灵锰锌、烯酰吗啉锰锌(安克锰锌)等,每5~7d按使用说明剂量喷植株和苗床土1次,轮流用药,每种药只用1次。

3.7.2 立枯病 可选用恶霉灵、恶霉灵·福美双、恶霉灵·甲霜灵、梧宁霉素、多抗霉素等药剂。猝倒病、立枯病并发可用恶霉灵·甲霜灵,每5~7d按使用说明剂量喷植株和苗床土1次,轮流用药,每种药只用1次。

定植前用对多种有害真菌有治疗、铲除作用的广谱性杀菌剂喷施结合灌根1次,可选用多抗霉素、恶唑菌酮锰锌(易保)、恶霉灵·甲霜灵等。预防病毒病在幼苗定植前2~3d,喷1次菇类蛋白多糖(抗毒丰)或菌毒清药液。此外,苗期还要注意防鼠害。

4 整地、施基肥、起垄、覆盖地膜

底肥用农家肥和化肥结合施用,最好开施肥沟施用。底施按667m2施优质腐熟有机肥5000~6000kg、尿素25~40kg(或硫酸铵40~60kg)、过磷酸钙60~80kg、硫酸钾15~20kg。施肥后要及时覆地膜,将地膜拉紧盖严。苦瓜忌氯,不要施含氯的化肥。施肥后将土壤犁翻20cm,然后扣棚高温晒棚7d。采用单行单株定植,按90cm开厢,厢沟深20~25cm,厢面沿定植行铺设一根滴灌带。采用双行单株定植,按115~120cm开厢,畦面宽90~100cm,厢沟深20~25cm,厢面沿定植行铺设2根滴灌带。

5 定植

5.1 保护设施

5.1.1 大棚规格 米易县大棚设施保护大多数采用钢架水泥桩立柱大棚,一般按南北方向建棚。大棚肩高1.8~2.0m,顶高2.8~3.2m,棚的长度大于50小于80m,单棚宽8~10m。棚膜用0.06~0.08mm的长寿无滴膜。

5.1.2 灌溉系统 采用水肥一体滴灌系统,包括蓄水池、真空水泵、过滤装置、干管、毛管、旁通和水表等。干管采用薄壁PE管带,毛管r滴头间距应与株距相一致。

5.2 棚室消毒

整地拉厢15d后可定植,在棚内定植苦瓜壮苗。在定植前一般要注意适当控水,并喷施杀菌剂。按667m2用80%敌敌畏乳油250g拌250g锯木面,与2000~3000g硫磺粉混合,分10处点燃,密闭1夜,放风无味后,再用50%的农利灵(乙烯菌核利)干悬浮剂400~500倍液喷地面、立柱。在定植时将苗和土团一起取出定植,较易缓苗。定植后马上浇足定根水,缓苗后可用30%的清粪水灌窝。

5.3 定植时间

苦瓜一般在10月中旬播种,11月中下旬定植,定植后5d内补齐苗,地膜覆盖栽培,育苗、栽植均在大棚进行。

5.4 栽植密度

采用单行单株定植,按90cm开厢,畦面宽50cm,株距40cm,每667m2可种植1600~1800株。采用双行单株定植,按115~120cm开厢,畦面宽90~100cm,行距50~55cm,株距50~52cm。密度为667m2种植2600~2800株。浇透定根水,在浇水时加入土壤消毒杀菌剂,如多菌灵、敌克松或农地乐等。定植后闭棚缓苗4d。

5.5 定植后管理

5.5.1 水肥管理

5.5.1.1 沟灌方式的肥水管理 定植后7~10d结合浇水开沟追施尿素10~12.5kg/667m2、硝酸钾3~5kg/667m2;进入抽蔓匍匐生长期后,每7~10d追肥1次,采收期每采收1~2次结合浇水追肥1次。追肥应是化肥和有机肥(腐熟饼肥、人粪尿)交替使用。按667m2每次开沟追施硫酸铵15~20kg(或尿素7.5~10kg)、饼肥50kg。选晴天浇水,小水勤浇,切忌阴天傍晚浇水和大水漫灌。

5.5.1.2 采用滴灌方式的肥水管理 采用滴灌系统的,定植后及时浇定植水,苗定植成活10~15d后进行水肥一体化供水供肥。灌水周期为开花前每10d灌水量10~12m3/667m2(40~50min),开花结果期每5d灌水量13~14m3/667m2(60~70min),全生育期灌水量为350~400m3/667m2。施肥周期:苗期为每10d滴灌复合肥1.0~2.0kg/667m2+尿素1.0~2.0kg/667m2,开花结果期每5d滴灌复合肥3.0kg/667m2+尿素2.0~3.0kg/667m2+硝酸钾2.0kg/667m2+磷酸二铵2.0kg/667m2。每1个月施用1次沼液肥100kg/667m2。施肥时,先打开滴灌系统滴清水10min,再将尿素、滴灌复合肥、硝酸钾、磷肥等可溶性化肥分别溶于施肥灌中,通过文丘里式施肥器,随滴灌系统施入作物根部。施肥后,再用清水滴灌10min(详见表1)。

表1 膜下滴灌苦瓜生育期推荐肥水用量 单位:t/m2·次、kg/m2·次、m3

5.5.2 温度管理 苦瓜缓苗期和生长初期一般白天棚温维持在30~32℃,夜间维持在10~15℃;缓苗后白天棚温维持在25~30℃,夜间维持在10℃左右。

5.5.3 整枝引蔓 当苦瓜主蔓长到30~40cm时,选择晴天中午前后及时吊蔓。棚架的形状多采用“人”字形、篱笆形,大棚内也可以用吊绳引蔓,即在每行植株上端沿厢方向拉一道铁丝,在每棵植株上方拴一根尼龙绳下垂至根部,将绳系在苦瓜的根茎上,使吊绳与茎蔓互相缠绕在一起。

5.5.4 植株调整 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在4~5节打掉主蔓顶尖,保留2枝强壮侧枝作为结果枝;另一种是在2~3节之前留1~2个健壮侧蔓,主蔓留下,1m以下其余侧芽全部摘除。同时及时进行中耕除草,摘除枯黄病叶、老叶,加强通风透气,并结合蘸花进行疏花。

5.5.5 保花保果 苦瓜具有单性结实能力,人工授粉可提高坐果率。由于冬春季节温度低,大棚内昆虫活动少,因此需要进行人工授粉。每天上午摘取当天开放的雄花,取出花药轻轻将花抹在雌花柱头上,一朵雄花可对6朵雌花授粉。也可用40mg/L的防落素溶液蘸花托。

5.5.6 病虫害防治 苦瓜大田主要病害有霜霉病、白粉病、细菌性叶斑病、疫病、枯萎病、蔓枯病、褐斑病、斑点病、病毒病、灰霉病、根结线虫病;主要虫害有蚜虫、粉虱、斑潜蝇、瓜绢螟、红蜘蛛、茶黄螨,蓟马,地下害虫有蛴螬、地老虎、蝼蛄。防治上实施“绿色防控”策略,即尽可能使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方法,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频率和剂量,优先使用生物农药,科学合理使用低度、低残留化学农药,控制或尽可能不使用中毒农药,禁用高毒、高残留违禁农药,从而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危害程度,确保产品符合国家无公害标准。

6 及时采收

苦瓜以采食嫩果为主,米易县采收期一般为2~6月,12~13d采收1次,温度高时7d采摘1次。花后12~15d是苦瓜采收适期,此时条状瘤状突起饱满、果皮有光泽、果顶色开始变淡。过早采收影响产量,过迟采收食用口感差,品质下降。

猜你喜欢

甲霜苦瓜苗期
大葱苗期耐低磷品种的筛选
手性农药甲霜灵在土壤微生物中降解的研究*
种植苦瓜 如何科学管理
蔬菜苗期发生猝倒病怎么办
种植苦瓜抓哪些管理
茄子苗期怎样蹲苗,需要注意什么?
雷帕霉素联合甲霜·噁霉灵对马铃薯早疫病菌的抑制效应
吃苦瓜
玉米苗期注重管 丰收高产有基础
生物法拆分外消旋甲霜灵制备R-甲霜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