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草莓教授”:土地上的荣光与梦想
——记山东省科技特派员姜卓俊

2016-12-19王雯慧

中国农村科技 2016年9期
关键词:草莓栽培科技

本刊记者|王雯慧

“草莓教授”:土地上的荣光与梦想
——记山东省科技特派员姜卓俊

本刊记者|王雯慧

姜卓俊获得山东省科技兴农先进个人。

有这样一位教授,在近30年的时间里,他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种”草莓,人称他为“草莓教授”。他就是山东省科技特派员姜卓俊。

2016年8月11日,北京雨后转晴,这是立秋后的第二天,微微转凉的天气让人舒适惬意。姜卓俊从青岛到来北京转机,他即将飞往加拿大魁北克参加第八届世界草莓大会。在转机的间隙,记者见缝插针地采访了姜卓俊。

在中国科技会堂的咖啡厅里,第一次见到姜卓俊,他身材匀称、个子很高,脖子上挂着一副眼镜,在需要看书或看手机时才把眼镜架起来。交谈中,记者能感受到姜教授散发出的坚定而执着的光芒。

与草莓结缘

近十几年来,中国草莓产业发展迅速,为主产区带来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益,我国草莓栽培面积已经超过200万亩,成为世界第一草莓大国,草莓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再常见不过的水果。但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我国的草莓种植面积只有区区几千亩,草莓品种单一、种植面积小,更别提草莓产业了!

这巨大变化的背后,是那些积极推动我国草莓行业发展的人,他们用辛劳与汗水耕耘着我国的草莓事业,姜卓俊就是其中的一员。

用姜卓俊自己的话说,他已经“种”了近三十年草莓,近三十年来,无论四季更替、阴晴雨雪,他将全部心血与汗水倾注在草莓事业上。追溯起姜卓俊与草莓的缘分,时间的齿轮倒回到二十多年前。

早在1988年,在莱阳农学院工作的姜卓俊,受山东省政府派遣,赴日本山口县农业试验场(现为日本山口农林试验中心)蔬菜研究室研修蔬菜栽培及加工贮藏。在日本,草莓被划分在蔬菜类,当时草莓研究是山口县农业试验场的优势项目,姜卓俊在日本的指导老师山本熊慈对他说:“中国的草莓种植目前还很落后,搞好草莓将来是可以大有作为的。”正是因为山本老师的这一句话,姜卓俊意识到我国草莓产业与国外的差距。“那时候咱们国家的草莓种植还没有形成规模,草莓品种单一落后,只能在春季短短的十来天吃到草莓……”从此,他打定主意,要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来发展我国的草莓产业,为中国草莓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丰香”与“冬季草莓栽培技术”

说起“丰香”草莓,也许爱吃草莓的人并不陌生。丰香草莓在我国的草莓栽培市场风靡了二十多年,曾是我国草莓第一大栽培品种,占我国草莓栽培总面积的80%以上,给我国的草莓市场,尤其是北方草莓市场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效益。但很多人也许并不知道,丰香草莓其实是由日本引进而来,引进这个品种的人正是姜卓俊。

1989年姜卓俊从日本回国,面对我国草莓品种单一,草莓品质落后的现状,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从国外引进优良草莓品种。他将“丰香”和“女峰”等草莓新品种引进来,进行了品种特性、物候期及适应性、品种比较等试验。1993年,通过试验明确了“丰香”“女峰”等草莓品种在北方地区的定植期和保温期的基础上,他系统总结提出了以丰香草莓为代表品种的冬季无加温条件下的早熟丰产栽培技术,在国内首次实现了北方草莓在12月份收获上市,填补了我国北方地区冬季无早熟草莓生产的空白。他所研究确立的大棚草莓栽培的关键技术过程——“适宜的定植时间”和“保温时间”,作为草莓栽培的重要依据于2005年被载入中国果树科学的巨著《中国果树志·草莓卷》。

“我是第一个引进丰香草莓的人,也是在全国最早搞冬季草莓栽培技术的。”回忆往事,姜卓俊又多了几分精神,他把挂在脖子上的眼镜架到鼻梁上,翻出旧时工作的照片。

多年来,丰香草莓以其配套技术在全国各地得到普及,丰香成为国内草莓的名优品种,冬季草莓生产这项技术也不断得以发展,现在我国百分之九十的草莓栽培都是设施大棚栽培。正是新品的引进和草莓种植技术的不断改进,这二十多年来草莓行业有了巨大发展,丰香的引进和“冬季草莓栽培技术”为山东成为全国的草莓生产大省和我国成为世界第一草莓生产大国作出了重要贡献。

第一亩秋草莓的诞生

“冬季草莓栽培技术解决了,但是以前每年7~11月,市场上就没有新鲜草莓,超市里的草莓都是进口的,价格还很高。我国每年仅从新西兰就进口5000~6000吨草莓,需求量如此巨大,草莓断档期技术却一直没有突破。”姜卓俊告诉记者,从2005年开始,他又把目光瞄向了超早熟无公害草莓栽培。

经过反复试验和坚持,历时6年之久,2011年“超早熟草莓无公害栽培技术”研究成功,我国第一亩秋草莓在青岛诞生。该项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是我国草莓栽培技术的重大突破,是草莓栽培技术研究方面的一项标志性成果。姜卓俊说,在这项技术中,他和他的团队做了大量理论研究。“草莓要想早上市,就必须进行花芽分化,什么时期进行花芽分化得有个参照。当时我们就把整个草莓花芽分化的过程全部做出来,将来要做草莓的花芽分化的检测也好,镜检也好,都有据可循……”

“随着草莓栽培技术的解决,如今草莓鲜果从秋天到冬天并持续到春天都有上市,技术进步的结果促进了草莓产业的发展,也促进了观光农业的发展。草莓是最适宜采摘的水果,生长周期短,易采摘。”姜教授说,在国内很多草莓大棚内,市民直接进大棚体验采摘乐趣,既能吃到新鲜草莓,又能学到园艺知识。而农户则省下了采摘、运输成本,两相得益!

“草莓功臣”:土地上的荣光

“农民太需要技术了,不依靠技术,农民没法致富。”在不断钻研草莓技术的路上,姜卓俊做的更多的其实是技术的推广。他把科技的火种撒向农村,把知识教给农民,千千万万的农民因小小的草莓脱贫致富,位于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向阳村就是其中一个典型。

1994年的夏天,姜卓俊放暑假后回到老家文登度假。一天,一位风尘仆仆、素不相识的壮年汉子来到了姜卓俊的家里,原来这位壮汉正是当时向阳村的书记石增武。石增武从电视媒体上得知姜卓俊首创了我国冬季草莓栽培技术,千里迢迢开着一辆小货车赶到文登来,一路打听到姜卓俊老家……

看到书记诚恳的样子,姜卓俊坐上他的小货车就上了路,足足颠簸了一天,晚上八九点钟才到达向阳村。第二天,在大队院子里姜卓俊给村民们讲授冬季草莓栽培技术。姜卓俊回忆道,“老百姓的热情都很高,整整讲了一个上午,记得我还特意从莱阳路过给他们捎去一些丰香草莓种苗。”

从最早去向阳村讲课,把草莓种苗和草莓栽培技术带给村民,到现在已经二十二年过去了,如今向阳村已经发展成一个草莓专业村,其所在的郯城县也成为临沂市最大的草莓栽培大县,连毗邻几公里的江苏南港上镇都成了江苏省最大的草莓产区。不用说临沂市业已成为山东省的草莓大市,草莓栽培面积达12万多亩,占山东草莓栽培面积的三分之一,为山东省成为我国最大的草莓大省立下汗马功劳,筑起半壁江山。

近三十年来姜卓俊的足迹遍及全国十几个省份,他马不停蹄地走在传播科技的路上,在土地上写在属于自己的荣光。为扩大推广效果,他先后十几次走进山东电视台“乡村季风”《专家热线》栏目,开展技术讲座和咨询,借助电视媒体,使大棚草莓种植技术在我国得到迅速推广。在他的技术推广和悉心指导下一个个闻名全国的草莓专业产业区相继产生,这些村、镇、县,如星星之火,辐射带动周边的草莓业越来越红火。2008年在第三次中国草莓文化节上,姜卓俊被授予了“中国·长丰草莓功臣”的荣誉称号。

科技特派员是一种责任

潘林香是山东省莱芜市嬴泰有机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也是莱芜市草莓产业联盟盟主,她的基地在莱芜市颇有名气,以种植、养殖为主导,还融合产品加工、休闲观光、特色采摘、农事体验等项目。但在几年前,潘林香可算是走过弯路的人。当时潘林香不懂草莓种植技术,一腔热血地投身农业,栽种的第一批草莓就没有成功。后来,潘林香听说青岛农业大学有一位教授是种草莓的行家,于是通过别人介绍认识了姜卓俊。在姜卓俊的指导下,潘林香的草莓种植技术解决了,基地做得越来越红火。谈及姜卓俊,潘林香说:“我的的基地多亏了姜教授指导,不然我可要真要走不少弯路,姜教授指导很耐心,人也很好!”

姜卓俊说,农业科技推广的工作他做了二十多年,但是“科技特派员”的身份让他更有责任感了。“我身上肩负着传播农业科技的使命,这是身为科技特派员的责任。”

2012年,由科技部、中宣部、中国地震局等十一个部委和青海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科技列车青海行”在青海西宁举行。姜卓俊作为专家宣讲团的一员前往青海,青海独特的高原冷凉气候,非常适合种植草莓,但当地人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在这次“科技列车行”活动上,姜卓俊提出适合在青海发展高原草莓,在此后,姜卓俊又去了三次青海,对当地的气象条件进行调研,2013年,他再次去青海,并无偿支持了一万两千棵适宜当地栽培的草莓苗。在姜卓俊的观念疏导和技术指导下,现在青海的草莓已经做得红红火火。

2015年,在科技特派员联合会会长关慧明的邀请下,姜卓俊又把“高原草莓”种植概念引到了内蒙古。“内蒙古当地的气候非常适合种草莓,我白天观察,晚上连夜写策划方案……”在策划出内蒙古发展草莓的思路后,便开始在乌兰察布院士工作站搞起实验。实验一举成功,内蒙古的夏季草莓开始栽种,不但为消费者提供了美味可口的夏季草莓,也为当地农民打开了致富之路。

“草莓教授”趣事

时光荏苒、风雨更替,姜卓俊已经在“草莓地”里奔波了二十多年,二十多年来,他在草莓研究上取得了一项项科研成果,把科技带给农民。在对待科研上,他严谨认真,与农民打交道,他耐心而又温和,在捍卫草莓行业健康发展上,他态度坚决!

姜卓俊(左一)实地指导草莓栽培技术。

2015年,一篇名为《乙草胺超标7倍,草莓还能吃吗?》的文章曝光,有关草莓的一些观点谣言四起,导致草莓滞销,很多草莓种植户的草莓都烂在了地里。“看到农民辛辛苦苦种出来的草莓却卖不出去,我非常难受,但是光难受是没有用的”为了维护草莓行业的健康发展,几十家受损单位联合起诉了相关媒体。这一次姜卓俊代表“草莓界”出庭抗辩。针对这些问题他又写了《这些草莓的流言,你“中招”了吗?》对流言个个击破。草莓种植户们说:“平时跟谁都笑脸相迎的草莓教授,这一次可真威风呀!”

一年一年的栉风沐雨,岁月在他脸上留下皱纹,草莓教授已不再年轻,2014年姜卓俊从青岛农业大学退休。退休后的姜卓俊反而更忙了。用他爱人的话说,“以前总是忙,就盼着他退休后去旅旅游、打打乒乓球、锻炼锻炼身体……他倒好,就喜欢去草莓园。”每当这个时候,姜卓俊总能搬出自己的理由,“这几年我国政策向农业倾斜,草莓种植户多了起来。但是很多农民雇不起专家,如果我不去给他们指导,草莓就坏了……”

为了更好地服务农民,姜卓俊成立了草莓工作室。说是工作室,其实主要是他自己,外带着几个以前的学生给农民无偿做技术指导。姜卓俊说:“在草莓这条路上,我要走到走不动了为止。”

猜你喜欢

草莓栽培科技
圣女果高产栽培六步曲
夏秋栽培番茄 要防早衰
油麦菜栽培要点
科技助我来看云
草莓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大豆要高产,该如何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