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碳审计技术标准及其应用的比较

2016-12-17张薇

会计之友 2016年22期
关键词:技术标准

张薇

【摘 要】 企业碳审计建立在其碳足迹评价的基础上,包括企业碳足迹审计和产品碳足迹审计。通过对温室气体核算体系、商品和服务在生命周期内的温室气体排放评价规范、碳中和承诺新标准、产品碳足迹国际标准及其在各国(地区)应用的比较,建立了我国企业碳审计技术标准体系的基本框架。

【关键词】 企业碳审计; 技术标准; 碳足迹

【中图分类号】 F23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5937(2016)22-0115-04

一、我国企业开展碳审计的必要性

温室气体减排已成为环境保护的首要事件,随着公众环保意识的增强,温室气体的过度排放将影响人们对消费产品的选择,影响企业的未来。对企业或其产品实施碳足迹审计,首先可以为社会公众提供企业组织或产品的碳足迹信息,引导公众理性消费,使消费模式转向低碳化,大量减少碳排放。据调查,美国每位消费者购买及使用消费品和电器的碳排放占碳排放总量的20%(Carbon Trust,2006)。其次,碳足迹审计提供的碳排放信息将使企业更有成效地在自身和供应链中采取碳减排措施,开发新的低碳型产品和生产工艺,选择能源节约型的新材料,且企业计量和降低碳足迹的能力可以提升其市场形象,增强投资者信心。

二、企业碳审计的分类

企业碳审计建立在企业碳足迹评价的基础之上。碳足迹是指归属于某一特定组织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Carbon Trust,2008)。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氢氟碳化合物、全氟碳化合物、六氟化硫这些气体会吸收太阳能量并形成再辐射,从而使地表和低层大气温度增高,这一现象即温室效应。自工业革命以来,向大气中排入的二氧化碳等吸热性强的温室气体逐年增加,温室效应的增强导致全球变暖。通过碳足迹评价得到企业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以后,即可开展企业碳审计。

企业碳审计从其审计客体可分为两类:企业组织碳审计和产品碳审计。企业组织碳审计旨在识别温室气体排放源,以防范企业的违规排放风险。产品碳审计则为消费者提供产品在形成过程中所排放的温室气体信息,以帮助消费者进行理性消费。如果企业为非循环经济下的企业,独立享有碳排放权,其碳排放独立核算,则其企业及其产品碳审计的范围可参考图1。如果企业为循环经济下的企业,则其企业碳足迹的确定应结合整个循环经济企业圈,运用科学合理的方式来分配。此时,其最终碳足迹的确定需要考虑上游和下游企业的剩余碳排放权和可抵减的碳排放量(范围三 ①)。

三、碳审计技术标准的比较

企业碳审计的技术标准以碳足迹评价为核心,采用的基本方法是生命周期法(LCA)。根据ISO(2006)的定义,生命周期法研究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即从摇篮到坟墓)中,从原材料的获取到生产、使用和处置过程中对环境的现实和潜在的影响。现有的碳足迹计算方法多数是基于生命周期法的,可通过计算个人日常生活或组织运营中所实际消耗的热能、电力、原材料等的实际数量来估计碳排放量。当前国际上对碳足迹评价的主要技术标准包括温室气体核算体系(GHG Protocol)、商品和服务在生命周期内的温室气体排放评价规范(PAS2050)、碳中和承诺新标准(PAS2060)、产品碳足迹国际标准(ISO14067),这些标准的适用范围、制定机构、报告形式、核算方法的比较如表1所示。

各类碳足迹评价国际标准的共同点在于无论是针对产品还是实体层面,其碳足迹核算均以生命周期法为基础,以便对产品或企业的碳足迹进行全面的清单分析与过程计量。运用生命周期法需要考虑以下因素:第一,没有哪一种生命周期法可以适用于所有企业、产品和服务的碳足迹计算。企业、产品和服务的性质各不相同,相同行业存在相似性,但仍需个别进行碳排放清单的编制和碳足迹的计算。如Matthews et al.(2008)[ 1 ]的研究表明,碳排放在范围一至范围三的分布情况行业与行业之间差异巨大,如发电业中,范围一和范围二的碳排放占到93%,但在图书出版业中,这一比例只占6%。第二,生命周期法要求收集完整的数据,Wiedmann & Minx(2007)[ 2 ]指出这种以过程分析为主的碳足迹计算需要关于边界的确定,必须考虑现场的、一手的数据,如果数据收集存在现实困难,其准确性难以保证。第三,生命周期的阶段划分不同,对排放源和温室气体范围的界定不同,结论也不同。第四,生命周期法用于碳足迹计算存在内在复杂性和非精准性,这与消费者所要求的简单明了的方法容易产生期望差距。

四、企业碳审计标准应用的比较

(一)企业碳足迹审计标准及其应用

1.英国

早在2009年,英国的环境、食品和农村事务部(Defra)和能源与气候变化部(DECC)就公布了“温室气体排放计量和报告指南”,具体说明了各类规模的企业、公共组织和志愿者组织进行碳审计的一般原则和具体要求[ 3 ]。该指南将温室气体归为直接的、间接的和其他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对于范围三的温室气体采用选择性报告。核定温室气体时,其排放因子应当以环境、食品和农村事务部或能源与气候变化部的温室气体转换因子为参考依据,计算工具有Defra/DECC的电子表、碳信托的在线碳计算工具等。

根据英国的《气候变化法案》(2008)第85条,受2006《企业法案》第385(2)条款调整的上市企业董事会报告要将企业范围内经营活动所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情况包含在内。英国企业的碳足迹强制性规范《温室气体排放条例——董事会的报告(2013)》规定董事会报告中关于碳排放信息必须陈述每年直接由以下企业任何活动导致的排放物的CO2当量吨数:(1)由企业所拥有或控制的任何设施、运营的机器设备所需要的燃料;(2)年度报告中关于排放数量的陈述必须是直接或间接从上述活动中产生的泄漏或溢出的排放量;(3)必须呈报企业外购电、热、蒸汽或冷却所排放的CO2当量吨数,并陈述用于计算CO2当量的方法。此外,还必须陈述企业遵循了以下准则/法规:气候变化协定(合格的设施)条例(2006)、温室气体排放数据和国家履约措施规定(2009)及CRC能源效率计划订单(2010)。同时,还必须呈报强度比,即一家企业每年的排放物经量化因子转化后与企业活动之间的关联度,且在第一年以后的后续年度均披露上年比较信息和计算规则。

英国碳排放的相关法规、标准、指南的发展,上市公司碳信息报告制度的完善,企业碳审计的会计确认与计量基础和技术计量基础的逐步夯实,使英国的企业碳审计从自愿性、选择性迈向法制化、强制性。

2.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国家温室气体和能源报告法案(2007)》(NGER Act)要求所有的控股企业一旦其集团温室气体排放或者产生或消耗的能源达到或超过指定财年的规定水平,必须申请在温室和能源数据局注册。气候变化部颁布了《国家温室气体和能源报告指南》(2008)及《国家温室气体和能源报告(计量)技术指南》(2009)[ 4 ]。同一部门发布了《国家碳中和标准》(NCOS)[ 5 ],于2010年1月开始施行,这一标准建立在澳大利亚ISO14064系列标准、国际标准ISO14040和ISO14065、《国家温室气体协定》和《国家温室气体和能源报告法案》的基础上,旨在为愿意通过采取措施减少碳排放、成为碳中和组织或开发碳中和产品的企业提供指南。

根据《国家温室气体和能源报告法案(2007)》,企业应计算京都协定书所规定的六类温室气体的排放,这些排放物的归类同温室气体协定的范围一、范围二、范围三相似,但要求企业对范围三的排放源计算时至少应当包括员工开展业务所需要的商务交通、企业废弃物资的处置以及业务活动中纸张的使用。该法案建立了国家温室气体和能源报告系统,为企业集团的温室气体排放、能源消耗和能源生产活动提供了一个全国性报告框架。根据该法案第10(3)条,2008年发布了《国家温室气体和能源测定》标准,提供了对温室气体排放、能源生产和消耗进行测量的辅助方法或方法的标准。按此标准,对范围一温室气体排放计算时,可选择的方法包括:(1)从最新版本的《国家温室气体计量因子》中获取排放因子;(2)运用行业抽样或《国家温室气体和能源测定(2008)》标准所列出的国际标准加以分析;(3)运用前述标准中关于燃料及原材料的选样与分析方法;(4)对持续或按时间段进行监控的排放物进行直接测量。该标准要求碳中和方法、项目和碳足迹的计算应当由合适的具有合法资格的审计师来实施审计。

澳大利亚还开发了国家温室气体和能源报告系统计算器,为已注册企业进行《国家温室气体和能源报告法案(2007)》遵循情况的自我评估提供在线工具。企业只要注册即须通过在线系统中的全面活动报告系统(OSCAR)提交报告,可以通过网络数据工具获取其能源和排放数据,计算温室气体的排放。

(二)产品碳足迹审计标准及其应用

1.日本

TS Q 0010——产品碳足迹评价与碳标签总则,2009年4月由日本标准协会(JSA)发布,只是一项技术规范,而非正式标准,包括产品碳足迹量化和沟通基本准则(TS Q 0010:2009)及产品分类规则(PCR,2009),前者是对产品碳足迹量化方法和过程加以规范性指导,后者则是使产品碳足迹量化保持一致性的支撑性文件,两者均可用于所有的商品和服务项目。TS Q 0010适用于所有产品和服务,计量范围仍为京都协定书所包括的六种温室气体;对生命周期的划分包括了B2C和B2B两类;参考的标准包括ISO14040和ISO14044;对于温室气体排放的计量采取下式:GHG排放量=∑(活动水平i×GHG排放因子i),i表示某一特定过程;对于获取的二手数据应当注明所收集数据的产生阶段和范围、收集的地点和所属时间;根据产品分类规则选择分配方法;产品碳足迹标签应标明某一产品排放的CO2当量的绝对值。

2.中国台湾

自2009年4月开始对产品碳足迹的国际标准和规范与相关成果进行研究,对产品碳足迹方法收集数据并分析,通过多次专家技术咨询会议,在2010年1月公布台湾产品碳足迹规范的最终版本,包括一般原则、产品碳足迹方法、排放源和碳中和、数据和计算、报告和鉴证。该规范适用于一切产品和服务,包括六类温室气体。生命周期的分类包括B2C、B2B和其他,其制定依据包括ISO14040/14044、ISO14025、ISO14064-1、PAS2050。对温室气体进行计算的方法是GHG排放物×全球增温趋势GWP(100年的时间范围)。分配方法有三类:一是根据单元过程分配,二是采用扩大产品体系的分配法,三是根据产品和功能之间的关联进行分配。产品碳足迹的结果可由第三方鉴证,也可进行自我或他方评估。产品碳足迹的计量过程与PAS2050基本类似,包括清单编制、边界设定、数据收集、计算和报告五个基本步骤。与PAS2050的不同之处在于,台湾的这一规范不包括直接或间接的土地使用变化引致的温室气体排放物的增长,这一不同可能会影响到农产品和食物的碳足迹评价。

五、我国企业碳审计技术标准体系

2013年,我国深圳、上海、北京、广东、天津先后建立了碳交易市场,允许企业与企业之间通过碳交易来流通碳减排量指标。交易市场有强制性市场和自愿市场之分。前者是指制定了温室气体排放上限的国家或地区,控排主体为达到合规目的而进行的碳交易,包括两大类:一是基于配额的交易,买方在“总量管制与交易”前提下购买排放配额,这一配额由管理者制定、分配或拍卖;二是基于项目的交易,在“总量管制与交易”的前提下,控排主体向可证实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项目购买经核证的减排量指标,作为自身排碳量的抵扣,从而达到合规性目标。后者是指企业出于社会责任、品牌树立等目的,自愿减排,产生减排量指标,而另一方自愿购买形成碳交易。目前,我国碳交易主要是总量管理与交易下的强制交易,由央企和国企引领,也有少数自愿购买减排量的企业,如大成食品亚洲有限公司自2009年开始邀请第三方对其产品进行碳排放分析,并推出碳足迹标识产品,沃尔玛和乐购也推出了碳足迹标识产品等。因此,我国企业碳审计的技术标准建设体系应同时适用于强制市场和自愿市场,主旨在于为碳交易市场提供碳排放信息的第三方鉴证,从而维护碳交易市场的良性秩序,从而引导低碳产业的发展,优化产业布局。

根据前文对碳审计标准在全球应用的比较分析可知,我国企业碳审计的技术标准建设体系应涵盖企业组织的碳足迹审计、产品碳足迹审计。借鉴国际碳足迹评价标准及已有审计准则,审计标准分别应当涵盖表2所列示的企业组织和产品的碳足迹审计。由此,不同类型的企业均可以有适合遵循使用的碳审计技术标准。

【参考文献】

[1] MATTHEWS H S, CHRISTOPHER W H.Chris,estimating carbon footprints with input-output models,international input output meeting on managing the environment,oct.10-11,2008[C/OL].http://www.upo.es/econ/

IIOMME08,2008.

[2] WIEDMANN T,MINX J.A definition of“Carbon Footprint”:ISA Research Report[R/OL]. UK:ISA Research and Consulting,http://www.Isa-research.co.uk,2007.

[3] Department for environment food and rural affairs,guidance on how to measure and report your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department for the environment food and rural affairs[S].UK: London,2009.

[4] Department of climate change, national greenhouse and energy reporting system measurement: technical guidelines,department of climate change[S].Australia,2009.

[5] Department of climate change, national carbon offset standard,department of climate change[S].Australia,2010.

猜你喜欢

技术标准
浅析科技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
关于发布行业标准《装配式内装修技术标准》的公告
深海采矿船技术标准的研究与制订
对特高坝抗震设计及相关技术标准的探讨
网络文学IP化的“技术标准”——以《琅琊榜》为例
一图看懂《“十三五”技术标准科技创新规划》
促进国外技术标准消化吸收的措施研究
国内外医用手术衣的使用现状、发展趋势及技术标准
企业技术标准编写常见问题分析与对策
我国技术标准发展的对策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