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实施效果评价

2016-12-17王芳卢晓芳宁先会刘淑航宁星博

经营者 2016年18期
关键词:对策建议

王芳 卢晓芳 宁先会 刘淑航 宁星博

摘 要 2009年,国务院决定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并发布《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新农保)。自新农保政策正式实施以来,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然而,新农保政策在实施过程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在建立了新农保政策实施效果评价体系的基础上,以河南省郑州市荥阳县、洛阳市偃师县、商丘市梁园区、漯河市郾城区四个县(区)为切入点进行实地考察,发现新农保总体实施效果与政府预期效果存在一定差距。并且,就新农保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给出了提升新农保政策实施效果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实施效果评价 对策建议

一、河南省新农保政策实施情况及样本情况

(一)河南省新农保政策实施情况

河南省老龄化人口基数大、增长快。自1980年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老年人口占有的比重迅速上升。到2000年为止,完成了由成年型社会向老年型社会的转变,正式步入老龄化社会。国务院指导意见出台后,河南省根据其指导精神颁布了新农保的相关制度政策。河南省于2009年确定第一批试点县。2010年建立第二批试点县,覆盖地区包括登封、兰考等22个县市区,覆盖农村人口1311万。2011年设立第三批试点县。此时,河南省已有101个县(市、区)纳入国家试点,覆盖人口6100万,全省参保人数达1500万人。2012年,新农保全省推广后,据初步测算,制度全覆盖后,全省受惠人口将达到7000万人。截止到2015年,河南省部分县在全面完成上级政府下达的年度新农保任务后,参保率有了很大的提升。其中,开封市通许县、兰考县等县参保率已逾95%。

(二)样本县(区)新农保政策实施情况

本组选取河南省郑州市荥阳县、洛阳市偃师县、商丘市梁园区、漯河市郾城区四个县(区)为切入点进行实地考察,共计发放问卷400份,实际回收问卷373份,对回收的问卷进行审核,剔除缺答的废卷后,得到有效问卷共计344份,问卷有效率86%。被访农民性别比例为男性占比46.5%,女性占比53.3%;年龄层次在30~44岁的有27.9%,45~59岁的有40.7%,青年及以上者居多;文化程度在初中及以下的占比90.7%,基本符合河南省农村年龄结构层次与教育状况。调查数据显示,被访者参保率达到了94.7%,其中缴费层次为100元档的占近96%。

二、河南省新农保政策实施效果评价

(一)新农保政策实施效果评价体系的构建

由于对新农保政策效果评价具有强烈的主观性,要准确把握相关信息,必须建立测评模型。在本文中,我们将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政策视为产品,农民视为顾客。在阅读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参照常见的顾客满意度模型SCSB,ACSI,ECSI和CCSI与吴建南(2007)从我国公共部门现实出发,借鉴美国顾客满意度指数模型(ACSI),构建适合我国公共部门的公众满意度测评模型与指标体系,建立了新农保政策实施效果评价体系。(见表1)

测评体系可以划分为四个层次,即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四级指标,每个层次的测评指标都是由上一个层次的测评指标展开,而上一层次的测评体系是通过下一层次的测评结果反映出来的。并将四级指标体现在问卷上,使用李克特量表对每项指标进行评分,非常满意为5分,满意为4分,无意见为3分,不满意为2分,非常不满意为1分。根据专家打分,认为所选指标权重并无明显差异,最后将各项评分取均值,进而对新农保政策实施的总体效果进行评价。

(二)河南省新农保政策实施效果总体评价

根据问卷调查所得数据,将有效问卷评分进行分组并绘图,得图1。数据显示,被调查农民对新农保政策实施效果的评分均值为3.25,标准差为0.501,即总体评分集中在2.749~3.751分。因而,新农保政策某些方面实施效果并未达到政府预期效果。分析调查数据,也发现新农保政策实施确实存在一些问题,其实施效果有待提升。

三、新农保政策实施存在的问题

(一)新农保政策保障水平有待提高

第一,缴费年限的长短对参保人员个人账户养老金的金额影响小。以100元缴费档次为例,缴费15年、40年,60岁后每月领取的养老金额分别是77元、139元。缴费年限比为2.67,而月领取的养老金额比为1.8。缴费年限的长短仅对参保者的个人账户养老金额产生影响,且影响的程度较小。第二,政府补贴不分个人缴费档次的高低。新农保政策参保缴费的标准分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五个档次,但政府补贴政策却不区分个人缴费档次的高低。参保者均享有30元补贴,缴费档次越低,则政府补贴占个人缴费的比例越大。这项补贴政策鼓励农民选择较低的缴费标准,所以参保者的个人账户养老基金较少,这种情况必然影响农村居民未来的养老水平。第三,养老金的金额不足难以保障居民养老生活。农民参保缴费15年后五个缴费档次领取的养老金分别为每月77元、90元、103元、115元和129元。约2/3的农民认为维持老年生活的最低生活保障为300元,即使不考虑通货膨胀,仅以养老保险金也满足不了居民基本养老需求。第四,集体筹资及政府补助有限。新农保基金包括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三部分,由于集体补助不是强制性规定,据调查数据显示,河南省被调查地区基本没有集体补助,且存在政府补贴资金不到位的现象。

(二)农民对新农保政策的了解程度低

首先,政府宣传力度不够。根据调查可知,新农保宣传未达到理想效果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宣传方式形式化。政府的宣传方式仅是采用标语、横幅和宣传单形式,未向农民详细解释和说明新农保政策,导致农民对新农保了解不深。二是宣传内容过于简化。由于政策宣传者对新农保的描述为缴费15年,60岁后每月领取养老金,造成村民对新农保政策的不信任,不敢轻易参保。少数农民认为,政府只是为政绩而强制农民参保,从而农民对新农保政策产生排斥心理。其次,农民参保意识薄弱。一方面,农民对政策存在模糊认识甚至怀疑态度,对政策的兑现表示担忧;另一方面,农民无法区分商业保险、养老保险,加上我国长期不注重农村社会保障工作的建设,老农保的失败教训,使新农保虽对农民有利,农民仍不愿参保。

(三)政策设计缺乏细节

我国农村保障政策碎片化现象严重,新农保政策和特殊农民群体的社会福利政策有重叠部分。例如,农村五保供养政策中规定政府对五保户的吃、穿、住、衣、葬给予帮助。五保户的主要受益人群是无依靠的农村老人。而新农保政策规定符合条件的参保者均可以领取基础养老金,造成五保老人享受双重补贴。再如,我国对失地且贫困的农民采取的补偿方式是一次性的货币补偿,但是失地农民也可以参与新农保,这样就会出现重叠补贴。此外,政策细则缺乏与其他社保政策衔接的具体规定,使得出现重叠补贴。

四、提升新农保政策实施效果的对策

(一)提高保障水平

首先,调整补贴政策。政府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补贴激励措施。高档次的缴费获得更多的政府补贴,从而提高个人账户的养老金额,有效鼓励农民选择较高的缴费档次。其次,提高养老金待遇。新农保虽对农民养老起到一定的作用,但远不能满足农民养老的最低保障需求,地方政府可在中央财政补贴基础上,适当增加养老金的补贴金额,实现新农保对农民的真正保障。

(二)加大政府宣传力度

首先,各级政府要把新农保作为一项真正惠民的政策,大力开展,切实为农民着想,而不是将其看作一种财政负担。其次,在宣传方式上,采用农民易于接受的形式进行宣传,如针对村民的不同情况,制定适合的养老计划,充分调动村民参保的积极性。最后,各级政府,特别是基层乡镇政府需要通过各种媒体渠道,帮助村民转变传统的养儿防老观念,树立起风险意识,加强农民对新农保政策的信心。

(三)增加农民收入,增强其缴费能力

大部分农民选择较低的缴费档次源于其较低的缴费能力,这就需要从多方面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其缴费能力。例如,政府可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因地制宜地推进由多种农业形式相结合的发展方式。发展地方农产品加工业及服务业,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业附加值,从而提高农业收益,进而提高农民缴费能力。

(四)促进基金保值增值

第一,拓宽基金来源渠道。目前,新农保基金基数的规模小,可以采取恰当可行的措施,拓宽新农保基金筹集的渠道,增加基金基数。一方面,可以引入社会捐助、公益金为新农保筹集资金;另一方面,可以采用多渠道融资手段,如发行新农保养老债券。第二,完善基金运营模式。新农保资金的保值、增值方式:一是在银行存定期的基础上,适当抽取部分资金投资于风险较低且收益高于银行存款的政府国债;二是投资于国家政策支持的大型固定资产项目;三是将部分基金投资于大型的正处于成长期的实业投资,确保低风险。第三,加强对基金的监管。加大对新农保资金投资的监管力度,做到基金投资透明,投资方向及收益公开,发挥社会群众的监督作用。处罚私自挪用资金等违法现象,确保新农保基金良性运作。

(作者单位为东北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 尚长风.破解农村养老保险困境的创新制度及评价[J].财政研究,2007(9):48-51.

[2] Hempel D J . Consumer satisfaction with the home buying process:Conceptualization and measurement[J] . Marketing Science Institute,1977(6):7-21.

[3] 李小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满意度评价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

[4] 吴建南,张萌,黄加伟.基于ACS丁的公众满意度测评模型与指标体系研究 [J].广州大学学报,2007(1):13-17.

猜你喜欢

对策建议
县级电力财务稽核管理研究
关于师范类高校植物景观文化建设的调查报告
大学生网络参政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推动机制
财政支出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文献综述
农村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
职校学生手机使用状况调查报告
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关于惠城区发展农业的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