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婴幼儿反复下呼吸道感染影响因素病例对照研究

2016-12-17刘卫娟杨佩珊李小力游素娥陈德晖

护理学报 2016年20期
关键词:早产儿儿科婴幼儿

刘卫娟 ,杨佩珊 ,李小力 ,姚 意 ,游素娥 ,邵 霞 ,陈德晖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a.儿科;b.信息科,广东 广州 510120)

【临床护理研究】
※儿科护理

婴幼儿反复下呼吸道感染影响因素病例对照研究

刘卫娟a,杨佩珊a,李小力b,姚 意a,游素娥a,邵 霞a,陈德晖a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a.儿科;b.信息科,广东 广州 510120)

目的探讨婴幼儿反复下呼吸道感染相关影响因素,提出预防护理对策。方法选取412例住院的下呼吸道感染婴幼儿,发生反复下呼吸道感染为观察组,未发生反复下呼吸道感染为对照组,对反复下呼吸道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孕周、哮喘史、食物的质地和性状是婴幼儿反复下呼吸道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对反复下呼吸道感染患儿需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合理搭配饮食,增强患儿体质;早产儿需定期到儿科保健门诊随访,确保早产儿的存活质量;避免过敏原接触,减少反复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

反复下呼吸道感染;家庭照护;婴幼儿;影响因素;护理

随着现代临床医学技术水平的提高,既往严重影响儿童健康的感染性和营养性疾病已显著下降,但随着抗菌药物的滥用、耐药菌株的出现、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导致呼吸道感染疾病仍是儿科的常见病、多发病[1]。儿童反复下呼吸道感染 (recurrent low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RLRTIs)是指1年以内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的次数频繁超出正常范围,反复下呼吸道感染是儿科临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发病率可达20%[2],若治疗不当可致婴幼儿哮喘、心肌炎、肾脏疾病等,严重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与身体健康[3-5]。由于反复下呼吸道感染的病程长,患儿需接受长时间的家庭照护,本研究回顾性分析反复下呼吸道感染患儿资料,探讨患儿发生反复下呼吸道感染相关因素,提出预防对策,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2年1月—2015年8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住院的下呼吸道感染的婴幼儿412例。纳入标准:3月至3岁;患儿家属同意接受问卷调查。排除标准:年龄>3岁;生长发育迟缓;合并先天性心脏病及先天性免疫缺陷;患儿家属不同意接受问卷调查者。反复下呼吸道感染诊断标准[6]:1年内反复感染至少2次以上,且2次感染间隔时间至少7 d以上,肺炎须有肺部体征和影像学证实,2次肺炎诊断期间肺炎体征和影像学改变应完全消失。根据反复下呼吸道感染诊断标准,发生反复下呼吸道感染的患儿为观察组,未发生反复下呼吸道感染的患儿为对照组。

1.2 方法 回顾性分析2组患儿的一般资料 (年龄、性别、居住地、孕周、喂养方式、湿疹史、父母的文化程度)及家庭照护行为资料,分析其对婴幼儿反复下呼吸道感染的影响。通过查阅文献[6-9],筛选出与反复下呼吸道感染有关的家庭照护行为:喂养行为(包括添加辅食时间,食物性状和质地,饮食种类结构,进食习惯)、手卫生、环境因素(包括与呼吸道感染患者接触史、受凉史、被动吸烟)、户外活动时间、家属就医行为。(1)喂养行为,共4个评估项目,①添加辅食时间[10]:4~6个月添加辅食为适宜,早于4个月为过早,晚于6个月为过晚;②食物性状和质地[10],合理食物性状和质地包括:患儿0~4个月喂养纯母乳或液体奶;4~6个月喂养液体奶,添加泥状食物;7~9个月喂养液体奶、末状食物;10~12个月喂养液体奶、碎食物;1~3岁不限食物质地(包含固体状食物)。过早的添加固体食物、过晚添加固体食物、长期以泥糊状食物、软食为主者均为不合理;③饮食种类结构[11]:包含奶及奶制品、肉类、水果类、蔬菜类、豆及豆制品、谷物类等6种,其中≥4种为均衡饮食,≤3种为挑食或偏食;④进食习惯[12]:合理进食习惯包含纯母乳喂养患儿按需喂养、定时进餐、独立进食、一日进餐次数、固定的就餐环境、与大人同桌就餐、专心进餐。其中,不定时进餐、1~3岁患儿每日进餐超过6次、年龄达3岁的孩子仍由家长喂食、家长追着喂食、不与大人同桌进餐、边吃边玩均为不良进食习惯;(2)手卫生,2~3岁患儿吸吮手指、不剪指甲、餐前、大小便后、接触宠物后、从公共场合回来后不洗手等视为手卫生不良习惯;(3)环境因素,包含有无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有无受凉、有无被动吸烟;(4)户外活动时间[10]:每天 1~2 h 户外活动为适宜,每天<1 h为活动量少;(5)家属就医行为:家属不遵医嘱给药或自行在药店买药,视为不良就医行为。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进行数据录入与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先进行单因素分析,将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婴幼儿反复下呼吸道感染相关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412例患儿反复下呼吸道感染206例,年龄(1.36±0.94)岁;普通急性下呼吸道感染206例,年龄(1.37±0.99)岁。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孕周、喂养方式、哮喘史、添加辅食时间、食物性状和质地、饮食的种类结构、进食习惯、家属就医行为、被动吸烟是反复下呼吸道感染的影响因素,见表1。

表1 婴幼儿反复下呼吸道感染相关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2.2 婴幼儿反复下呼吸道感染相关因素的多因素分析赋值情况 以是否发生反复下呼吸道感染为因变量,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差异的因素作为自变量,对自变量赋值,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具体赋值方法见表2。

表2 婴幼儿反复下呼吸道感染相关因素的多因素分析赋值情况

2.3 婴幼儿反复下呼吸道感染相关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对上述单因素赋值后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孕周、哮喘史、食物性状和质地是婴幼儿反复下呼吸道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

表3 婴幼儿反复下呼吸道感染相关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论

3.1 婴幼儿反复下呼吸道感染影响因素分析 反复下呼吸道感染是儿科临床常见病症,发病原因尚未明确,可能与机体免疫功能(体液免疫,细胞免疫)缺陷或低下、呼吸道解剖结构异常、患先天性及慢性疾病、营养紊乱、治疗及抚育不当等有关,是由一种或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13]。本研究结果显示,孕周、哮喘史、食物性状和质地是婴幼儿反复下呼吸道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

3.1.1 孕周 随着新生儿医学科发展早产儿及低出生体质量儿存活率明显提高,早产儿反复下呼吸道感染发生率为5%~10%[14]。早产儿肺脏及其他器官发育不成熟,缺乏免疫球蛋白IgA、IgM。免疫球蛋白IgG虽可通过胎盘,但胎龄越小,其体内IgG含量则越低,故早产儿易患感染性疾病且反复发作[15]。王宜芬等[16]研究发现在婴儿期早产儿比足月儿更易发生反复下呼吸道感染。本研究结果显示,早产儿反复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高于足月儿,这与侯俏珍等研究结果一致[17],这可能与早产儿出生时肺功能尚未完全发育、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不成熟有关。

3.1.2 哮喘史 哮喘属变态反应性疾病,是以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为主的多种炎性细胞、炎症介质共同参与、相互作用的气道慢性非特异性炎症[18]。儿童哮喘,尤其是婴幼儿哮喘与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等引起的慢性感染密切相关。哮喘患儿肺通气功能较差,细胞免疫功能存在缺陷,易发生呼吸道感染,同时抗菌药物和糖皮质激素的使用进一步破坏患儿免疫系统,增加反复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风险。张侃[19]研究表明哮喘患儿合并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达35.63%,明显高于非哮喘患儿 (P<0.05)。本研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哮喘史(OR=3.067)是婴幼儿反复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与陈汶等[20]的研究结果一致,究其原因,这可能与哮喘发作后气道上皮损伤和脱落暴露了气道神经末梢,并使之受损或处于易感状态有关[21]。

3.1.3 食物性状和质地 婴幼儿营养不良、微量元素缺乏、缺铁性贫血等都与家长的喂养行为密切相关[22]。本研究结果显示,喂养行为中食物性状和质地是反复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OR=8.500,P=0.042)。饮食对生长发育期的婴幼儿至关重要,不健康或不合理饮食会增加多种儿童疾病的患病风险[23]。食物的性状和质地不合理可致婴幼儿咀嚼功能退化、消化不良、挑食/偏食,最终导致营养不良、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缺乏。维生素能调节免疫细胞的增殖分化,研究认为维生素A缺乏影响B淋巴细胞转化,致体液免疫功能下降,呼吸道分泌型IgA产生减少;维生素D不足使免疫细胞分化增殖受损和婴幼儿抵抗力下降,易致反复下呼吸道感染[24-25]。微量元素锌、铁、钙缺乏和铅元素升高是反复下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因[26]。Brown等[27]研究发现补锌可降低儿童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发生率和改善免疫反应;Ali等[28]研究表明反复呼吸道感染与缺铁性贫血相关。

3.2 婴幼儿反复下呼吸道感染的预防对策 定期产前检查,加强围生期保健,及时发现胎儿异常情况,避免早产发生。发生早产后根据早产儿的胎龄及相应的并发症进行合理及时治疗,确保早产儿的存活质量,减少后遗症的发生。早产儿出院后需定期到儿科保健门诊随访,追踪早产儿的生长发育情况。提倡母乳喂养,研究发现母乳喂养对婴儿哮喘的发病具有保护作用。母乳中含有大量的免疫细胞和免疫因子,对婴儿免疫系统存在调控作用。此外,母乳影响肠道菌群,调节肠道微生态,形成对致病微生物的防御屏障[29]。适时适量添加辅食,帮助家长建立均衡膳食的营养观念,婴幼儿应多摄入蛋类、肉类、鱼类、乳制品及新鲜蔬菜、水果,保持膳食均衡;指导患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家长帮助患儿从糊状食物逐步过渡到固体食物,避免进食单一食物质地[30]。同时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注意监测微量元素含量,预防微量元素缺乏。过敏原会引起儿童哮喘发作。因婴幼儿活动范围有限,接触的过敏原如蟑螂、宠物毛发与皮屑、毛毯及尘螨等多来自室内。消除室内过敏原对防控婴幼儿哮喘发生具有重要意义。家长要做好室内的布置与清洁工作,尽量避免使用地毯;经常开窗通风,利用除湿设备,降低室内潮湿程度,抑制尘螨的繁殖,同时要定期清洗窗帘、床垫、枕头套,有效消除尘螨,为儿童创造良好的室内环境。

[1]李廷玉,丁宗一,杨锡强,等.儿童是世界的未来-第24届国际儿科大会简介[J].中华儿科杂志,2004,42(12):942-944.DOI:10.3760/j.issn:0578-1310.2004.12.016.

[2]樊春慧.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研究进展[J].工企医刊,2008,21(4):56-57.DOI:10.3969/j.issn.1001-814X.2008.04.050.

[3]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550-551.

[4]黄建亚.匹多莫德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19):12-13.DOI:10.3969/j.issn.1674-6805.2012.19.008.

[5]胡金平,李文莉,王 超,等.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特点及治疗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32):147-149.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3.32.072.

[6]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概念和处理原则[J].中华儿科杂志,2008,46(2):108-110.DOI:10.3321/j.issn:0578-1310.2008.02.008.

[7]卫重侠,席卫平,杨建平,等.3~6岁儿童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J].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10,6(1):15-18.DOI:10.3969/j.issn.1673-5250.2010.01.005.

[8]刘卫红,徐雯洁,张会娜,等.北京市平谷区3~6岁幼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发病情况及影响因素调查[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11,32(6):43l-435.DOI:10.3969/j.issn.1006-7795.2011.03.026.

[9]麻利娟,倪广林,郑慧雅,等.幼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相关因素的调查研究及预防[J].中国妇幼保健,2011,16(26):2498-2500.

[10]沈晓明.儿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11]中国营养协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及平衡膳食宝塔[J].营养学报,1998,20(4):387-397.

[12]王 芳,蔡文秀,鲁巧珍,等.长宁区1-6岁儿童饮食行为现状分析与探讨[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1,22(3):282-284.DOI:10.3969/j.issn.1673-5293.2011.03.010.

[13]郑伯强,王桂兰,王冰洁.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病因相关性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4,29(17):2745-2747.DOI:10.7620/zgfybj.j.issn.1001-4411.2014.17.37.

[14]金汉珍.实用新生儿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387-389.

[15]薛辛东,李永柏.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99-100.

[16]王宜芬,杨 莉.早产儿在婴儿期发生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12,28(18):2740-2742.

[17]侯俏珍,何丽雅,邓 力,等.广东珠三角地区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31):133-135.

[18]吴爱民,陈 强,刘建梅.支气管鼻病毒感染与儿童哮喘发病的关系[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9,24(16):1230-1232.

[19]张 侃.小儿支气管哮喘与反复呼吸道感染相关性研究[J].临床肺科杂志,2014,19(8):1454-1456.DOI:10.3969/j.issn.1009-6663.2014.08.035.

[20]陈 汶,卢亚陵,郑 红,等.103例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病因分析及临床意义[J].重庆医学,2008,37(7):759-761.DOI:10.3969/j.issn.1671-8348.2008.07.037.

[21]李明华.哮喘病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85-100.

[22]王淑华,叶彩霞,郭元伟,等.婴儿添加辅食与微量元素铁、锌关系的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2,9(17):186-187.DOI:10.3969/j.issn.1673-7210.2012.17.082.

[23]Kourlaba G,Kondaki K,Grammatikaki E,et al.Diet Quality of Preschool Children and Maternal Perceptions/misperceptions the GENESIS Study[J].Public Health,2009,123(11):738-742.DOI:10.1016/j.puhe.2009.10.005.

[24]钱 力,鲁继荣.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IgG亚类及维生素A水平的关联研究[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7,9(6):557-558.DOI:10.3969/j.issn.1008-8830.2007.06.011.

[25]曲 辉,康 凯,付姝丽,等.血清维生素 D水平与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关系[J].实用儿科杂志,2012,27(22):1738-1739.DOI:10.3969/j.issn.1003-515X.2012.22.013.

[26]赵芳兴,马 岩.400例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病因分析及防治探讨[J].中国妇幼保健,2010,25(15):2091-2092.

[27]Brown K H,Peerson J M,Baker S K,et al.Preventive Zinc Supplementation among Infants,Preschoolers,and Older Prepubertal Children[J].Food Nutr Bull,2009,30(1 Suppl):12-40.

[28]Ali N S,Zuberi R W.Association of Iron Deficiency Anemia in Children of 1-2 Years of Age with Low Birth Weight,Recurrent Diarrhoea or Recurrent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A Myth or Fact?[J].J Pak Med Assoc,2003,53(4):133-136.

[29]Obihara C C,Marais B J,Gie R P,et al.The Association of Prolonged Breastfeeding and Allergic Disease in Poor urban Children[J].Eur Respir J,2005,25(6):970-977.

[30]孙聪颖.婴幼儿喂养知识现状与健康教育[J].中国妇幼保健,2010,25(8):1029-1030.

R473.72

B

10.16460/j.issn1008-9969.2016.20.060

2016-03-27

广州市中医药科技项目(20152A010006);广东省医学科研基金项目(A2014298)

刘卫娟(1984-),女,湖南郴州人,硕士,主管护师。

方玉桂 谢文鸿]

猜你喜欢

早产儿儿科婴幼儿
早产儿长途转诊的护理管理
我们真的懂孩子吗?——一个教育工作者谈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
晚期早产儿轻松哺喂全攻略
儿科常见病,贴敷更有效
图解婴幼儿窒息紧急处理
逆境商 从婴幼儿开始培养
圆梦儿科大联合
儿科医联体的共赢思路
早期护理干预对脑损伤早产儿预后的影响
李发枝教授治疗儿科疑难杂症验案4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