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肿瘤患者对护士的角色期望与角色行为评价的调查分析

2016-12-17王淑清丘晓芳刘瑞磊

护理学报 2016年20期
关键词:内科维度住院

王淑清,李 练,丘晓芳,刘瑞磊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防癌体检中心,广东 广州510060)

肿瘤患者对护士的角色期望与角色行为评价的调查分析

王淑清,李 练,丘晓芳,刘瑞磊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防癌体检中心,广东 广州510060)

目的调查肿瘤住院患者对护士的角色期望和角色行为评价的情况,分析患者对护士角色期望与角色评价存在差距的原因,为制定相关对策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广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的142例肿瘤住院患者,根据护士角色理论编制护士角色期望及护士角色行为评价问卷,对患者进行调查。结果农村患者对护士专业知识的期望值高于来自乡镇和城市的患者;女性患者对护士服务与态度的期望值高于男性患者;来自内科、外科和放疗科3个科室的患者除了在对护士角色期望的思想品格维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其他6个维度上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来自不同住处的肿瘤住院患者对护士在义务与权力角色评价方面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不同文化程度的肿瘤住院患者对护士仪表与语言、服务与态度2个维度评价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内科、外科和放疗科肿瘤住院患者在对护士角色行为7个维度的评价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住院患者对护士角色期望和护士角色行为的评价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差异最大的是护士专业技术水平和服务态度2个维度。结论肿瘤住院患者对护士的角色期望较高,护士角色行为7个维度评分均低于患者的期望,造成了护士的角色期望和角色评价的适应不良。护理管理者应注重按需提高护理服务水平,提升护士的角色形象。

护士;肿瘤患者;角色期望;角色行为

近年来肿瘤发病率和病死率呈现年轻化和 “三线”走高的趋势,2012年中国肿瘤登记年报公布我国每分钟有6人被诊断为癌症[1],肿瘤的高发病率和病死率对医疗和护理提出了迫切的需求,培养适应社会与医疗需求的肿瘤科护士是和护理管理者和教育者关注的焦点。角色期望指社会或是他人(或是自我)对某一社会角色所应具有的一组心理与行为特征的期望。角色评价是人们对角色行为的评论与估价[2]。当角色期望与角色行为的差异越小,人们对角色评价也越高。有研究显示:护士与患者在评价服务行为方面的观点存在差异[3]。现代医学模式正在从“以疾病为中心”向“以患者为中心”转变,本研究调查了肿瘤住院患者对护士角色期望和角色行为评价的特点和差异,旨在以患者的期望为根本,社会的需求为向导,为提高护士的工作能力和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提出建议,并且为护士角色的完善和改进提供理论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2014年3-4月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在广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抽取142例肿瘤住院患者进行调查。纳入标准:内科抽取以化疗治疗为主的患者;外科抽取以手术根治的患者;放疗科抽取以放疗治疗为主的患者为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150份,回收有效问卷142份,有效回收率94.7%。

1.2 调查工具 在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4-7],编制了“护士角色期望和护士角色行为评价问卷”,问卷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分数越高说明肿瘤住院患者对护士角色期望或评价越高。问卷的一级指标包括7个维度:专业技术水平、身心素质、思想品德、专业知识、仪表与语言、服务态度和义务与权力;二级指标共35题。通过在30例患者中进行预试验,问卷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81,表明问卷内容具有一致性。

1.3 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 19.0对回收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护士角色期望与角色评价情况采用均数、标准差进行描述性统计;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性别、年龄、来源地、文化程度和科室的住院患者对护士角色期望与角色评价的差异;应用配对t检验进行肿瘤住院患者对护士角色期望和角色评价差异分析。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肿瘤住院患者的一般资料 本研究共调查142例肿瘤住院患者,其中男性53例(37.3%),女性89例(62.7%);农村户籍 38 例(26.8%),乡镇户籍 45 例(31.7%),城市户籍 59 例(41.5%);17岁及以下者 12例 (8.5%),18~34岁 59例 (41.5%),35~64 岁 59 例(41.5%),65岁及以上者 12 例(8.5%);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23例(16.2%),中学或中专55例(38.7%),大专 25例(17.6%),本科 33例(23.2%),本科以上 6例(4.2%);来自内科者 52例(36.6%),来自外科者46例(32.4%),来自放疗科者 44例(31.0%)。

2.2 不同特征肿瘤住院患者对护士角色期望的比较 结果显示,女性患者对护士服务与态度的期望值高于男性患者;农村患者对护士专业知识的期望值高于来自乡镇和城市的患者;不同年龄段、文化程度的患者对护士的角色期望各因素均未出现统计学差异;内科、外科和放疗科3个科室除了在对护士思想品德期望值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对护士角色期望的其他6个因素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不同特征肿瘤住院患者对护士角色期望的比较(±S,分,n=142)

表1 不同特征肿瘤住院患者对护士角色期望的比较(±S,分,n=142)

变量 n 专业技术水平 身心素质 思想品德 专业知识 仪表与语言 服务与态度 义务与权力性别男53 4.66±0.36 4.53±0.37 4.65±0.45 4.55±0.45 4.51±0.50 4.70±0.43 4.46±0.52女89 4.64±0.36 4.59±0.44 4.78±0.32 4.67±0.45 4.44±0.62 4.81±0.38 4.56±0.53 t 0.43 0.79 1.80 0.72 0.24 1.08 1.08 P 0.67 0.43 0.11 0.47 0.81 0.02 0.28户口所在地农村 38 4.73±0.30 4.64±0.43 4.82±0.24 4.72±0.46 4.47±0.86 4.76±0.42 4.67±0.54乡镇 45 4.60±0.37 4.52±0.41 4.69±0.38 4.52±0.44 4.52±0.38 4.72±0.27 4.44±0.52城市 59 4.63±0.39 4.55±0.41 4.70±0.43 4.64±0.45 4.42±0.49 4.66±0.46 4.49±0.52 F 1.41 0.96 1.55 2.16 0.39 0.69 2.15 P 0.25 0.39 0.22 0.02 0.68 0.50 0.12年龄(岁)≤17 12 4.74±0.27 4.55±0.40 4.75±0.37 4.75±0.26 4.54±0.47 4.83±0.40 4.47±0.78 18~34 59 4.58±0.40 4.49±0.47 4.61±0.45 4.61±0.44 4.39±0.69 4.64±0.48 4.51±0.50 35~64 59 4.70±0.29 4.63±0.36 4.83±0.28 4.58±0.51 4.48±0.50 4.73±0.32 4.51±0.52≥65 12 4.61±0.49 4.60±0.41 4.77±0.29 4.79±0.33 4.67±0.41 4.82±0.26 4.64±0.46 F 1.36 1.09 3.62 1.03 0.91 1.32 0.24 P 0.26 0.36 0.11 0.38 0.44 0.27 0.87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 23 4.67±0.45 4.66±0.41 4.78±0.32 4.70±0.49 4.64±0.50 4.78±0.38 4.61±0.59中学或中专 55 4.68±0.31 4.58±0.39 4.80±0.31 4.67±0.42 4.50±0.70 4.79±0.37 4.58±0.56大专 25 4.59±0.34 4.47±0.39 4.60±0.48 4.54±0.43 4.25±0.58 4.52±0.48 4.29±0.50本科 33 4.65±0.42 4.55±0.48 4.70±0.40 4.55±0.49 4.44±0.41 4.65±0.38 4.55±0.42本科以上 6 4.50±0.15 4.56±0.42 4.63±0.41 4.75±0.42 4.55±0.25 4.73±0.24 4.50±0.55 F 0.50 0.67 1.53 0.88 1.52 2.48 1.51 P 0.73 0.61 0.20 0.48 0.20 0.05 0.20科别内科 52 4.63±0.35 4.53±0.46 4.65±0.45 4.71±0.38 4.35±0.75 4.68±0.49 4.62±0.45外科 46 4.50±0.41 4.42±0.40 4.68±0.36 4.43±0.52 4.35±0.47 4.61±0.33 4.27±0.59放疗科 44 4.83±0.22 4.75±0.29 4.87±0.24 4.73±0.40 4.71±0.36 4.84±0.29 4.67±0.45 F 10.54 7.97 4.63 6.67 6.39 4.16 8.79 P<0.01 <0.01 0.11 <0.01 <0.01 0.02 <0.01

2.3 不同特征肿瘤住院患者对护士角色行为评价的比较 结果显示,来自不同住处的肿瘤住院患者对护士在义务与权力角色评价方面存在统计学意义;不同文化程度的肿瘤住院患者对护士仪表与语言、服务与态度2个维度评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性别、年龄段的患者对护士角色行为评价各个因素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科、外科和放疗科肿瘤住院患者在对护士角色行为7个维度的评价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不同特征肿瘤住院患者对护士角色行为评价的比较(±S,分,n=142)

表2 不同特征肿瘤住院患者对护士角色行为评价的比较(±S,分,n=142)

变量 n 专业技术水平 身心素质 思想品德 专业知识 仪表与语言 服务与态度 义务与权力性别男53 4.05±0.61 4.10±0.65 4.20±0.65 4.00±0.77 4.08±0.66 4.13±0.72 4.27±0.71女89 3.95±0.64 4.10±0.66 4.30±0.60 4.00±0.89 4.07±0.64 4.06±0.83 4.26±0.76 t 0.97 0.44 0.96 0.04 0.52 0.06 0.06 P 0.33 0.66 0.34 0.97 0.09 0.95 0.95户口所在地农村 38 4.09±0.52 4.17±0.69 4.36±0.47 4.00±0.91 4.12±0.80 4.33±0.79 4.66±0.49乡镇 45 3.96±0.69 4.16±0.67 4.19±0.68 4.00±0.90 3.96±0.64 3.95±0.81 4.12±0.75城市 59 3.94±0.65 4.06±0.62 4.25±0.64 4.00±0.75 4.13±0.53 4.03±0.75 4.02±0.66 F 0.68 0.39 0.78 0.09 1.01 2.63 8.00 P 0.51 0.68 0.46 0.91 0.37 0.08 <0.01

续表2

2.4 肿瘤住院患者对护士角色期望和角色行为评价的差异分析 肿瘤住院患者在7个因素上对护士角色行为的评价均低于对护士的角色期望。而在角色行为评价中专业技术水平与服务态度得分与期望值的差距较大。见表3。

表3 肿瘤住院患者对护士角色期望和角色行为评价的差异分析(±S,分,n=142)

表3 肿瘤住院患者对护士角色期望和角色行为评价的差异分析(±S,分,n=142)

项目 护士角色期望 护士角色行为评价 差值 t P专业技术水平 4.65±0.36 3.99±0.63 0.66±0.64 12.29 <0.01身心素质 4.56±0.42 4.12±0.65 0.44±0.57 9.25 <0.01思想品德 4.73±0.38 4.26±0.62 0.47±0.65 8.63 <0.01专业知识 4.63±0.45 4.06±0.84 0.57±0.86 7.88 <0.01仪表与语言 4.46±0.58 4.07±0.65 0.39±0.56 8.40 <0.01服务态度 4.71±0.40 4.08±0.79 0.63±0.71 10.51 <0.01义务与权力 4.52±0.53 4.27±0.74 0.26±0.71 4.31 <0.01

3 讨论

3.1 肿瘤住院患者对护士角色期望分析

3.1.1 女性患者对护士服务与态度的期望值高于男性患者 调查结果显示患者除了对护士业务技术方面有要求外,也对非技术方面如仪表、态度、情感等综合素质方面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这与王丽琴[8]的研究结果一致。女性患者对护士服务与态度的期望值高于男性患者,相比于男性患者,女性患者更期望护士在进行护理工作时能够得到护士的尊重、理解和平等对待,可能是由于肿瘤严重威胁着女性健康的同时由于手术、药物治疗以及化疗的不良反应等容易使女性外观发生巨大的变化,使患者失去自尊、自信、产生悲观绝望等情绪,因此女性患者会对护士非医疗性行为的期望更高[9]。护士应针对不同性别肿瘤患者治疗的特殊性多给予患者健康宣教和康复指导,重视和尊重患者,给患者以最大程度的人文关怀。

3.1.2 来自农村患者对护士专业知识的期望高于来自乡镇和城市的患者 结果显示,来自农村的患者对护士专业知识的期望较高。这与杨红瑞等[9]的调查结果具有一致性,可能是因为居住于城市的患者接触的医疗及护理服务比中小型的城镇和农村更加多样性和优质,护理理论和技术的发展也较快,而农村地区正好相反,患者在当地医疗机构接触到的护理服务相对局限,而且护理人员的知识水平也比较低,这导致农村地区的患者对护士专业知识产生了更多的渴望。然而生活和医疗条件都处于中间水平的乡镇患者对护士的角色期望就相对稳定,对护士专业知识的需求偏中等。随着医疗和护理的发展,应该要大力加强对基层医疗机构护理人员素质的培养,提高基层护理水平,同时利用城市优质的护理资源对护理理论和技术进行不断的研究和探索,以满足患者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的护理需求,得以推进护理专业的进步和发展。

3.1.3 放疗科肿瘤患者对护士角色期望值较高放疗科患者在对护士专业技术、服务态度、专业知识和仪表语言4个方面的期望显著高于外科和内科的患者。放疗作为肿瘤患者治疗的特色治疗手段,放疗科在肿瘤医院和肿瘤患者的心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放疗科患者在各个因素上的期望相对较高。而对于注重化疗治疗的肿瘤内科与注重手术前后护理的肿瘤外科而言,这2个科室的患者在对护士的角色期望各有特点。有研究表明:患者管理是专科护士重要的工作角色,但具体侧重点要根据专科护士本身的职务和专科疾病特点而定,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明确角色职责[10]。显然内科患者比外科患者更加希望护士在行使角色职能时更加专业化,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理论知识以满足内科患者对于内科治疗的需求。

3.2 肿瘤住院患者对护士角色行为评价分析

3.2.1 来自农村的患者对护士义务与权力方面的评价高于来自乡镇和城市的患者 来自农村的患者由于受文化水平的影响,对护士应履行的权利和义务并不了解,在住院治疗过程中可能会更加注重护士的专业水平,对护理服务态度以及护士应履行的义务和权力并不关注。在乡镇和城市等地区,伴随着护理服务的多样化、复杂化,患者对护理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护患之间产生纠纷的可能性也高于农村地区。因此,强化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提高服务态度,在发展专业能力和道德水平的同时,寻求完善的法律支持与保障[10],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3.2.2 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患者对护士仪表与语言、服务与态度2个维度的评价较高 结果显示,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患者对护士仪表与语言、服务与态度2个维度的评价高过其他文化程度的患者,其中2个维度评价最低的患者是本科以上文化程度。大专以下文化程度的患者会更加注重在住院期间的医疗、护理效果,对护士的仪表与语言、服务与态度的期望值相对较低,因此对这2个维度的评价也相对较高。而对于本科以上患者,其文化水平较高,除了要求医疗、护理服务外,更加注重人文关怀,对医护人员的服务态度、仪表语言有较高的要求。因此在该2个维度的期望值较高,故而评价得分较低。

3.2.3 不同科室患者对护士的角色行为评价存在差异 对护士思想品格和专业知识的评价方面外科患者高于内科和放疗科患者,在专业技术水平以及仪表与语言方面评价高过内科的患者。外科和放疗科患者对护士服务态度、身心素质和义务与权力3个因素的评分高过内科患者。外科患者在护士角色各个因素上的评价较高,内科护士专业角色评分较低。外科手术作为根治肿瘤的一种最有效手段,与护士的护理服务水平也分不开。外科的术前、术后护理系统相对全面,护理观察和操作也比较集中,护士的工作能够得到较为显著的体现,故而评分较高。内科护士正好相反,内科的护理注重于化疗药的护理,并发症和疼痛的防治及观察等方面,实际的专科护理操作少于外科,大量的基础护理工作,对于患者而言,内科护理的特殊性和重要性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就内科护理的特点而言,专科护士对患者的教育应贯穿整个疾病护理过程,直接或间接护理中都贯穿着健康教育内容[3]。应提高内科护士健康教育的能力,找到内科护理的重点,以健康教育为中心,基础护理为辅助,促进护士在患者心中的专业角色形象。

3.3 肿瘤住院患者对护士角色期望和角色行为评价存在差异 肿瘤住院患者对护士7个维度的角色期望都在较高的水平,7个维度的角色评价均低于患者的期望,这说明了肿瘤患者目前对护士角色期望和角色行为评价适应存在不良,与孙平等的研究结果一致[11]。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从局部被动护理转向主动的整体护理的内涵在不断丰富,护士的职能在扩大,与此同时患者对护理方面的需求和内涵也不断的深化和拓展[12]。护士具有的人文科学相关知识不足、社会心理支持不足、医院管理体制不完善、没有对整体在职护理人员的认证机制以法律的形式设一致性规定,重医疗、轻护理的医疗环境等原因[4,11],对护士的角色期望与角色行为评价的适应造成了阻碍和滞后。在实际工作中,护理人员对患者的需求的认识也更多站在护士自己的角度上而忽视了患者的实际需求[13],这更加促使了护士角色期望和角色行为评价适应不良的发生。另外患者越来越重视非技术服务的价值,而护士作为这项服务的主角,护士提供技术性和非技术性服务是否周到直接决定患者对护士的评价[14-16]。护士要不断适应自己的角色变化和患者的角色要求,以达到护士角色期望和角色行为评价的适应和调整,以构建合理现实的护士角色期望。

[1]郝 捷,陈万青.中国肿瘤登记年报[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12:1-12.

[2]王海芳,杨惠花,眭文洁.临床护士对护士长角色期望的质性研究[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3,30(23):6-9.DOI:10.3969/j.issn.1008-9993.2013.23.002.

[3]凌 健,夏海鸥,贾守梅.我国专科护士角色表现的质性研究[J].护理研究,2013,27(1A):38-40.DOI:10.3969/j.issn.1009-6493.2013.01.016.

[5]尹一桥.澳门护士的角色功能与护理立法[J].中国护理管理,2009,9(7):74-76.DOI:10.3969/j.issn.1672-1756.2009.07.029.

[6]张晓萍.护士的角色化及角色人格探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2):311-312.

[7]张 岚.护士角色责任问卷调查分析[J].吉林医学,2011,32(1):148-149.DOI:10.3969/j.issn.1004-0412.2011.01.099.

[8]王丽琴.病人对护士角色的期望[J].中国中医药资讯,2012,4(2):453.

[9]杨红瑞,陈 瑜.48例乳腺癌患者对护理行为关怀性评价的调查[J].护理学报,2015,22(4):18-21.DOI:10.16460/j.issn1008-9969.2015.04.018.

[10]展承英.当今护士的角色特征探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4):758-759.DOI:10.3969/j.issn.1009-6647.2007.04.078.

[11]孙 平.关于护士角色期待与适应不良的思考[J].卫生职业教育,2006,24(8):115-116.DOI:10.3969/j.issn.1671-1246.2006.08.082.

[12]彭 艳,李继红.肿瘤患者家属对医务人员角色期待和社会需求[J].现代医院管理,2011,9(3):42-44.DOI:10.3969/j.issn.1672-4232.2011.03.017.

[13]骆海燕,杨 辉.医院相关群体对护士长角色期望的调查[J].护理研究,2009,23(5B):1243-1245.DOI:10.3969/j.issn.1009-6493.2009.14.010.

[14]江艳球.试析当前护士角色功能的延伸[J].青海医药杂志,2007,37(5):52-53.DOI:10.3969/j.issn.1007-3795.2007.05.032.

[15]于翠香,王俊峰,王 维.护士及患者对好护士行为表现认知差异性调查[J].广东医学,2010,31(14):DOI:10.3969/j.issn.1001-9448.2010.14.040.1864-1866.

[16]周婷婷,史 平,王春生,等.21世纪新型护理观念下护士形象的调查与分析[J].临床护理杂志,2009,8(5):7-8.DOI:10.3969/j.issn.1671-8933.2009.05.003.

R192.6

B

10.16460/j.issn1008-9969.2016.20.044

2016-03-03

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174803)

王淑清(1981-),女,广东梅州人,本科学历,护师。

10.3969/j.issn.1006-7256.2011.15.067.

吴艳妮]

猜你喜欢

内科维度住院
妈妈住院了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昆明市2012~2020年HIV/AIDS住院患者的疾病谱
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
呼吸内科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治疗体会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精神病人住院自缢 医院担啥责
急诊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治疗
Alzheimer’s patient’s heart doesn’t forget a mother’s day tradition
PBL教学法在中医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