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诊剖宫产手术即时心理护理干预措施的探讨

2016-12-17陈玮洁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手术室剖宫产胎儿

赵 洁,陈玮洁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麻醉手术科,福建 厦门361003)

急诊剖宫产手术即时心理护理干预措施的探讨

赵 洁,陈玮洁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麻醉手术科,福建 厦门361003)

目的:探讨急诊剖宫产手术即时心理护理的干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急诊剖宫产手术的即时心理护理干预措施的体会及经验。结果:对急诊剖宫产产妇进行即时心理护理,有效缓解产妇的紧张焦虑情绪,适应手术环境,以最佳心理状态接受手术。结论:通过即时心理护理干预措施,使产妇产生安全感及信任感,主动配合麻醉及手术,使手术安全顺利实施,确保母婴安全。

急诊;剖宫产;即时心理护理

剖宫产是产科处理难产和分娩期严重母婴并发症的重要手段,直接涉及产妇及胎儿的安危。急诊剖宫产的母胎危险性比选择性剖宫产大,如不及时进行处理,会危及胎儿及新生儿的健康,增加产妇的并发症和病死率。此时产妇心理变化处于高度应激状态,需要对急诊剖宫产产妇进行即时心理护理,使产妇情绪缓解,积极配合麻醉及手术,顺利通过剖宫产的围手术期[1]。我科于2013年9月至2014年6月对260例急诊剖宫产产妇进行即时心理护理干预,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我科2013年9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260例急诊剖宫产产妇,年龄 23~36岁,平均年龄30.5岁,其中胎儿宫内窘迫132例、臀位胎膜早破55例、头盘不称、产程延长73例。

1.2 即时护理干预措施

1.2.1 术前评估 手术室护士在接到病房送达的剖宫产急诊手术通知单时,根据医生对患者做出的诊断,即时评估患者的急危状况程度。尤其要针对比较危急的状况,如头盘不称、产程延长、胎儿窘迫的患者,其心理波动大要予以特别关注。

1.2.2 入室评估 待产妇接入手术间后,手术室护士应立即按规范予以核对其身份信息,同时进行疼痛评估、用药评估(有无药物过敏),及时进行生命体征监护。手术室护士通过与产妇之间的沟通交流,了解目前患者所处的焦虑状况,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1)有研究认为随着手术临近,患者的应急状态趋于加剧,导致其体内的下丘脑-肾上腺素轴异常分泌[2]。由于环境的改变及没有亲人的陪伴,即使是有心理准备的产妇还是会感到陌生、恐惧、不适应,同时患者还会担心胎儿的安全,临床表现为血压升高、心率加快等应激反应,导致术中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手术室护士应在患者待手术麻醉前的这段时间,通过即刻分析产妇的性格、气质和心理特点,注意他们不多的语言涵义。使用具有说服力的案例做为切入点,语言尽可能简单易记,增加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与配合。(2)个别产妇处在情绪波动大的状况时,护理人员与产妇进行良性沟通,让其了解良好的配合可以缩短术前准备时间,尽快进行手术,保证胎儿顺利娩出。由于患者的紧张状态易导致呼吸急促并以胸式呼吸为主,胸式呼吸会引起胸腔迷走神经高度反应。护理人员可以给予指导产妇采用腹式呼吸,阻断这种循环,稳定和控制生理指标[3]。

1.2.3 手术过程中舒适护理 我们应重视这一短暂的焦虑期,有研究表明护理人员采取以舒适护理为中心的护理方案可有效降低患者术前负性情绪,协助其度过暂时性的术前心理焦虑期。

1.2.4 手术结束 及时评估患者,对手术过程中心理波动或其他特殊情况的患者进行重点关注,与病房护士做好交接班,有病房责任护士做好后续的心理护理,必要时进行术后随访,给予心理干预。

2 结果

经过上述即时护理干预,本组260例急诊剖宫产产妇和胎儿未发生1例死亡,手术时间45~90 min,平均手术时间68.5 min。术后无1例产妇和胎儿出现严重并发症。

3 讨论

3.1 手术前和手术中的心理特征及影响

3.1.1 手术作为个体生活中较强的应激源,导致个体生理和心理产生强烈的生理或心理波动,既不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也易给术后带来隐患[4]。对于急诊患者而言,突如其来的手术状况会给其带来强烈的紧张恐惧等负性情绪。而剖宫产患者由于各种急危的原因需要紧急手术,而手术的成败直接关系到产妇及胎儿的生命安全。在没有任何心理准备的情况下,产妇的心理压力极大,不仅是对手术的紧张不安,还在于担心孩子的生命状况。

3.1.2 产妇在进入手术室后,手术室的陌生环境、紧张气氛以及医务人员忙碌的身影、严肃的表情都在不同程度上使产妇产生恐惧的心理。她们在承受自身的痛苦时,还要担忧孩子的状况,她们迫切需要得到最快、最佳的治疗护理,以尽快地解除她们的痛苦状态。特别是一些宫缩痛比较敏感的产妇,其同时承受生理及心理的痛苦,所产生的恐惧感更为严重。

3.1.3 应激状态强烈的产妇其交感神经兴奋,血液内的去甲肾上腺素与肾上腺素浓度增高,生理反应为心率增快、血压升高、血糖增高、免疫力及痛阈降低等,还有一些行为异常(如与医务人员的合作性变差、躁动不安等)[5]。这些都增加了麻醉处理的风险和难度。产妇往往无法很好的配合麻醉置管的体位摆置。在麻醉穿刺过程中,产妇由于疼痛敏感性的增加导致无法理会医务人员的指导,影响麻醉的顺利实施及后续的手术工作。术前负性情绪的加剧还可能导致术中、术后持续焦虑,导致疼痛敏感性增加及对镇痛药物强烈需求。

3.2 手术室护理人员要理解患者所处的应激状态,通过评估患者存在焦虑主要清晰因素后,酌情将手术麻醉的相关情况、如何应对所面临的不适等,用恰当的语言与患者沟通。给予患者个性化的护理干预,使患者在接受手术时能建立对医护人员的信心及配合度,为母子的生命安全和手术顺利进行赢得宝贵的时间[6]。

3.3 剖宫产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个性化心理干预措施可较好的转变患者的认知态度、水平,满足患者术前的心理需求,有效降低患者的焦虑水平,其形式及作用优于常规的护理措施。

[1] 郭斐,杨艳梅.剖宫产围手术期心理护理820例[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5):265-265.

[2] 李建荣,樊锦春,杨韵歆.36例妊娠期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剖宫产围术期临床观察与护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14):106-109.

[3] 吴筱荣.护理干预对产妇分娩方式及产后并发症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2,5(13):1172-1173.

[4] 周智维,庄飞行,崔静.急诊剖宫产245例术中的护理问题分析及护理[J].护理与康复,2012,11(11):1035-1036.

[5] 冯宪凌.人性化护理模式在剖宫产术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9):42-43.

[6] 李晓萍,于建萍,高章萍,等.剖宫产妇的心理状态及临床护理[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31(1):175-177.

2015-07-02)

陈玮洁

猜你喜欢

手术室剖宫产胎儿
手术室细节护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双主动弓1例
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在高危妊娠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剖宫产后怎样加强护理
精益管理工具在手术室耗材管理中的应用
妊娠期连续细致化护理对高危妊娠初产妇不良情绪及对剖宫产率的作用
手术室优质护理实践分析
胎儿三维超声科普知识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作用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38例回顾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