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种防胶屑套叠式加药针头的研制

2016-12-16赵志勇吴清美米元元

护理学报 2016年10期
关键词:针筒配药针头

赵志勇,吴清美,徐 筱,米元元

(建德市第一人民医院,浙江 杭州311600)

一种防胶屑套叠式加药针头的研制

赵志勇,吴清美,徐 筱,米元元

(建德市第一人民医院,浙江 杭州311600)

设计和改良一种新型的加药针头,为1组双套叠式的大小2个针头,通过尾部螺纹环固定,通过针栓尾部开立网格孔,起到滤过作用。应用时大针头刺入溶液瓶,旋转螺纹角度卸下,再使用带有溶液的针筒小针头刺入溶剂瓶,抽吸混悬液,而小针头上的网孔能有效阻隔橡胶屑等微粒,最后回套针头,回旋螺纹环,固定2个针头,而后整个拔出,完成药液配置。该双套叠式不锈钢网孔加药针头克服了传统配药针头多次穿刺橡胶瓶塞易产生胶屑的不足,加药过程中,不会产生胶屑或者致使玻璃碎屑被带入输液袋中,保证了配药及用药的安全性,从而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

配药;医用针头;基础护理

静脉输液在临床上一直是最广泛的治疗方式,主要由护士将需要注射用溶剂通过工具溶于医用溶液中,并通过身体静脉输入到患者体内,以达到快速治疗的目的。所以,确需进行静脉输液前,使用针筒配药是不可或缺的一步。不过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在配药过程中,容易出现玻璃或橡胶屑等杂质随配药针头传输并随着输液进入人体。它将带来潜在而持久的危害。国内多项研究[1-2]结果显示:无论是使用侧孔针头还是使用斜面针头的注射器配药,出现堵塞、玻璃碎屑或橡胶屑等杂质进入药液都在所难免。当出现类似情况,患者的人生安全将无法保障,或者是更换新的药品,这不仅造成患者不必要的经济负担,还会使患者产生紧张、焦虑、不信任等不良情绪[3],以及造成医院医疗成本的浪费,从而增加护患矛盾。同时,传统的加药针头多位16号,抽吸阻力过大,也增加了护士手部的疲劳感。鉴于在临床配药中护士遭遇的一系列不可避免的问题,笔者研制出一种双套叠式不锈钢网孔加药针头,克服了传统配药针头无法进行终端过滤胶屑等杂质的不足,因其结构简单、操作简便,保障了患者的用药安全,具有较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已获得国家专利,介绍如下。

1 材料与制作方法

1.1 材料 本双套叠式针头由塑料针头套、大不锈钢针头、锥形抽药口、螺纹环1、小不锈钢针头、网格孔、螺纹环2部件组成,除针头采用不锈钢材质制作外,其余针头套、针栓由全新聚丙烯塑料制作而成。

1.2 制作方法 双套叠针头规格不同,主要结构为在原有的一次性加药针头进行改进:该双套叠式2个针头为一大一小可拆卸状态,由印在两针头针栓部的螺纹环正向及反向旋转角度固定,或者分离;大不锈钢针头为长4 cm圆柱空心管状,管最前端开立有一个三角锥形尖头抽药液口;小不锈钢针头为长3 cm圆柱空心管状,但管前端至后1 cm都为密封状态,而针管的近末端两侧,分别开立2个网格式网孔,网孔采取微工艺设计,直径在1 mm以上的固体杂质颗粒将无法通过。见图1。

图1 双套叠式不锈钢网孔加药针头结构示意图

2 使用方法

2.1 准备过程 以医嘱配置250 mL针剂混悬液为例,介绍其规格与制作方法。首先,按照配置粉针剂到溶液中要求,首先打开要配置药物的外包装盖,裸露橡胶塞穿刺部位,消毒。双套叠式不锈钢网孔加药针头出厂包装如传统包装一样套于20 mL注射器针筒上,只需去除针头塑料套即可使用。

2.2 使用与拆卸步骤 先用不锈钢大针头穿刺入生理盐水250 mL软袋橡胶塞,抽吸20 mL生理盐水,将双套叠式不锈钢网孔加药针头向顺时针方向转30°脱出螺纹环卸下大针头留在胶塞上。继续持针筒上的不锈钢小针头刺入粉剂瓶橡胶塞,注入溶解药物,然后抽吸混悬液,设置在小针头两侧的网孔能阻隔大小1 mm以上的固体颗粒,保证了药液的安全性。最后,将小针头插回软袋瓶塞上的大针头里,将混悬液注入生理盐水软袋,再握紧针筒逆时针方向旋转30°,使小针头旋入螺纹环从而固定整个针头,拔出加药针头,药液配置完成。

2.3 使用注意事项 在使用前先试着旋转针头尾部,确保固定紧密再操作。脱离针头后,带大针头的溶液瓶需要放置于无菌盘中。使用小针头回抽混悬液时,因网格孔在针头尾部,需将针剂瓶连同针筒整个倒立竖起,与视线相平,这样剩余药液就能顺利抽回。这个过程中,基本不会产生胶屑或者使玻璃碎屑等杂质被带入溶液中。

3 优点

目前,国内也有溶药加药注射器的改良报道[4-6],但与已有的报道相比,本研究的制作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本实用新型的医用加药针头,旨在解决在传统的加药过程中,一个注射器针头反复穿刺安瓿或输液袋橡胶胶塞而出现玻璃碎屑或橡胶屑等微粒进入药液的问题,该新型加药针头,为临床配药提供了一种安全的媒介物。改进后的双套叠加药针头操作简单,护理人员不需要培训即会使用;双针头保护,可以防止针头外露被污染;旋转固定的2个针头可以牢固地被固定而不会因为外力的牵拉脱落;适用于所有输液人群;双套叠加药针头较普通的针头大,加药更快捷,减少抽吸时给使用者带来的手指阻力,有更高的临床使用满意率;针管的末端开立网格网孔,能很好地阻隔液体中的胶屑,进一步减少了胶屑进入静脉的可能,保障了医疗行为的安全性。该双套叠式不锈钢网孔加药针头,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操作性强,克服了传统配药针头的不足,有效地保障了医疗行为安全,避免了药液配制过程中产生的微粒以及由此造成的药液浪费和成本损失,减轻了护理操作者的工作强度,明显提高了工作效率,具有较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值得在临床应用。

[1]刘秋垣,李红翠,李健华.探讨减少配药时针头切割胶塞掉屑的方法[J].吉林医学,2013,11(34):6849-6850.

[2]陈美琴.使用侧孔针头与斜面针头配药对胶塞落屑形成的实验观察[C].中华护理学会,全国静脉输液治疗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2012:3.

[3]熊碧文.配药技术对静脉输液中不溶性微粒污染的安全控制研究[J].护理研究,2008,22(12C):3351-3353.DOI:10.3969/j.issn.1009-6493.2008.36.038.

[4]徐雪芬,傅新文,刘 勇,等.医用一次性新型溶药器的研制与实验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07,7(3):51-52.DOI:10.3969/j.issn.1671-315X.2007.03.021.

[5]谢南莎,李莹莹,叶素琪.输液器针头切割器装置的制作[J].护理学报,2015,22(3):75-76.DOI:10.16460/j.issn1008-9969.2015.03.075.

[6]刘灿红,陈 玲.一次性输液器穿刺针头防脱落功能改进[J].护理学报,2015,2(4):73-74.DOI:10.16460/j.issn1008-9969.2015.04.073.

R471

B

10.16460/j.issn1008-9969.2016.10.070

2016-01-20

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计划项目资助(2016KYB256);建德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医疗卫生专项资助[建科2015(23)号]

[专 利 号]国家实用新型发明专利(CN204798374U)

赵志勇(1987-),男,浙江建德人,本科学历,护师。

江 霞]

猜你喜欢

针筒配药针头
具有喇叭口结构的防刺伤针头帽的设计与评价
小小针头不迷路
胰岛素针头可以重复使用吗
奇妙的针筒画
智能配药机器人在化疗药物配制中的应用效果
中班科学区游戏活动设计:好玩的针筒
医院门诊西药房智能配药发药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单剂量静脉配药服务模式在门诊药房针剂发放中的应用探讨
报复
改良配药车在配药工作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