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有效政府理论的不动产统一登记分析

2016-12-15吴建军贾建斌

经济师 2016年11期
关键词:制度变迁

吴建军+贾建斌

摘 要:中国不动产管理制度经历了历史的变迁,从《物权法》等法律法规的正式实施开始,我国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逐步完善、确立,登记逐渐回归市场化,登记机构由管理者向服务者转变,登记职能逐渐由管理向物权公示本能发展。在制度变迁、完善中,充分体现了有效政府理论。

关键词:有效政府 不动产统一登记 制度变迁

中图分类号:F29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11-059-02

一、不动产登记的制度变迁

从1907年中国第一部民法典草案《大清民律草案》开始,到2007年《物权法》颁布,再到2015年《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正式实施,我国不动产登记制度逐步完善确立。在制度变迁、完善中,充分体现了有效政府理论的作用。

不动产登记制度,既是法律制度,也属于新制度经济学中的正式制度,不动产登记是公示不动产权利及其变动的制度,对保护财产权利和维护交易安全、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不动产登记制度历经了停滞、混乱的过程。1978年以后,中国不动产登记制度逐渐回归市场化,登记机构逐渐由登记管理者向登记服务者发展,登记职能逐渐由管理职能向物权公示本能发展。

二、有效政府理论

诺斯在《制度、制度变迁及经济绩效》中提出,制度的演化会创造出一种良好的环境,将有助于通过合作完成复杂的交换,从而促进经济增长。1997年,世界银行发表了《1997年世界发展报告——变革世界中的政府》,明确提出了“有效政府”的概念,报告强调“如果没有有效的政府,经济的、社会的和可持续的发展是不可能的。”国内学者张曙光等人从政府职能方面研究有效政府,胡家勇从经济学角度分析政府的有效性。毛寿龙指出,技术效率、配置效率、制度效率与动态效率是有效政府的必要条件,有效政府应该采用先进的组织技术,高效组织人力等资源。吴开松指出,政府的有效性决定于政府与市场的耦合度及政府是否充分衔接市场,把关注重点转移到政府职能与干预上来。还有许多专家研究表明,有效政府最主要是以市场为导向的政府,由市场去生产和供给竞争性的物品和服务,在生产和供给方面选择多样化的机制。

三、政府有效性的维度分析

从以上角度研究,政府集中于顶层设计及营造激励环境,并促进市场的有序运行。一个有效的政府可从价值定位、运行过程、顶层构建、运行效果等四个主要维度分析。

(一)价值定位

有效政府作为一种价值定位(包含评价标准)将市场为导向的思想贯穿到管理中,体现在技术效率、配置效率和制度效率三个方面。技术效率的目标就是要提高政府的组织、人事和财政能力;配置效率要求政府以市场为导向,高质量的提供公共服务,使政府与市场发挥各自的优势;制度效率要求政府有合理的制度激励机制,从而使人、财、物能够充分发挥作用,使资源得到充分配置。

(二)运行过程

有效的政府运行过程包括政府角色明晰、坚强能力、监督完善三方面。明晰政府角色,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应当充当宏观调控器和管理员的角色,以保证政府权力运作的有效性。领导坚强有力,不断提高政府全局调控能力,增强政府经济功能的有效性,不断促进经济发展,有效地实现政府职能;完善监督机制:政府权力必须置于阳光监督之下,建立在民主意志之上,有效减少寻租行为所带来的腐败现象、资源浪费和管理低效的状况。

(三)顶层构建

对于有效政府来说,适当的制度基础是一个顶层构建,应拓宽政府服务的内涵,以市场为基础,集中于规则的制定和实施上,促进市场有序,培养公民的自力精神和治理公共事务的能力,有效降低施政成本,提高运转效率。

(四)有效政府的运行效果

有效政府的运作结果包括政府行政的科学化和政府组织的法定化。科学行政,依法行政,行政坚强有效,价值取向正确。政组织合理合法化,组织机构合理、高效,方便大众生活工作,边际成本低,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四、不动产统一登记的有效政府理论分析

长期以来,我国对房产和土地、林地等不动产分别管理、分别登记,造成不动产登记的混乱状况。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完善,从制度变迁来看,我国的不动产登记制度要求政府从行政审批向管理服务转变,做到统一和完善。从有效政府理论来分析我国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

(一)从价值定位来看

我国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的构建体现了方便群众,有效保护产权人的利益,促进不动产市场发展。例如2014年5月国土资源部不动产登记局挂牌成立,使不动产登记制度有了组织实施保障。不动产统一登记一体化办公,对国土、房产、林地合并统一,解决了群众办证难的问题,降低了行政成本,符合节约型社会的要求。

(二)从运行过程来看

我国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的构建方便登记机关的实际操作,让政府真正扮演服务员,而不是市场的发令枪。登记职能逐渐由管理向物权公示本能发展,类似于德国的物权登记公示制度。例如不动产统一登记要进一步完善信息公开查询系统,建设国家赔偿机制和信息公开查询机制,阳光行政,为大众提供更多的制度保障。

(三)从顶层构建和运行效果来看

统一的不动产登记机关,提高行政效率。不动产登记程序、登记效力,提高了资源配置,更好地保护了产权人合法权。在此基础上,建设一个廉洁高效的登记机关和执行有力的登记人员队伍,从而保障不动产权利安全,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五、结论

综上,我国不动产统一登记顺应了时代潮流,回应了人民大众的期盼,体现了有效政府的特性,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登记逐渐回归市场化,登记机构由管理者向服务者转变,登记职能逐渐由管理向物权公示本能发展,充分体现了有效政府理论。将在中国政府执政为民,依法行政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参考文献:

[1] 黄克伟.不动产登记的理论与实务[M].北京:国家行政出版社,1998

[2] 诺斯.制度、制度变迁及经济绩效[M].上海:格致出版社,2008

[3] 安莉.世界不同体制国家政府质量研究——兼论中国政府质量优化问题[D].吉林大学,2004

[4] 张曙光.市场主导与政府诱导[J].经济学,2013(12)

[5] 胡家勇.构建有效政府[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6] 毛寿龙.有效政府的基本价值[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3(1)

[7] 吴开松.有效政府理论与当下中国的选择[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7(1)

(作者单位:吴建军,太原市不动产登记中心 山西太原 030021;贾建斌,太原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 山西太原 030009)

(作者简介:吴建军,中共党员,毕业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管理学院,管理学硕士,现在太原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工作,长期从事转移登记业务,中级房地产经济师;贾建斌,毕业于太原理工大学土木工程系,工程硕士,现在太原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工作,长期从事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中级工程师。)

(责编:贾伟)

猜你喜欢

制度变迁
我国青少年运动员培养制度的解构与建构路径
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的第三方教育评估制度环境研究
两种制度变迁理论的比较及现实启示
古代中西方城市比较
晚清师范教育发展的制度变迁分析
路径依赖视角下我国政治发展的透析
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农业生产组织创新
我国土地储备机构组织管理体系重构研究
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
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制度的变迁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