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对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的影响①——以江苏省中小企业为例

2016-12-15南京城市职业学院郭诣遂滕静涛

中国商论 2016年31期
关键词:跨境贸易加工

南京城市职业学院 郭诣遂 滕静涛

“互联网+”对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的影响①——以江苏省中小企业为例

南京城市职业学院 郭诣遂 滕静涛

本文首先从理论出发,论证了“互联网+贸易”模式对贸易的促进作用,提出经济新常态下,跨境电商这种“互联网+贸易”的新模式将给中小加工贸易企业一个重塑贸易价值链的机会。其次从中小加工贸易企业的角度出发,试分析中小微企业在跨境电商转型中遇到的问题,并给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新常态 跨境电商 加工贸易企业 转型升级

1 经贸发展的“新常态”

“新常态”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经济转入中高速增长。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包括美国、德国、日本在内的发达国家都是尽量地从技术创新找出未来经济发展的道路,而我们忙于高速增长,耽误了时间。不仅如此,高速增长带来了五方面的不利影响:一是资源过度消耗;二是生态恶化;三是部分产业产能过剩;四是经济运营普遍低效;五是为了促进高速增长我们错过了技术创新和结构调整的最佳时机。正因为如此,经济转入了中高速增长,这符合中国当前的实际情况。

“新常态”的另一个重要表现就是,贸易发展进入“新常态”。国际市场的不稳定给我们的出口、对外贸易造成了一些不利影响。我们遇到了两个困难:日本在高科技产品方面是我们的对手;东南亚国家在低端产品方面是我们的对手,他们的劳动生产率虽然比我们低,但是他们的工资便宜。所以,我们处于这样的环境中应该认识到,在新一轮科技改革和出现新的转型增长动力之前,外贸行业缺乏突破性的发展动力,低速增长已然成为外贸“新常态”。

2 中小企业定义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江苏省的中小加工贸易企业。通过对国家统计局设管司发布的《统计上大中小微型企业划分办法》的整理,我国部分行业对中小微型企业划分如表1所示。

3 互联网影响国际贸易的理论分析

经济学家们一直致力于对影响国际贸易的各种因素的研究。从早期的“国际分工”理论、“比较优势”理论、“要素禀赋”理论到战后研究人力资本、技术革新、产品生命周期等对贸易的影响。近年来,规模经济贸易理论对国际贸易理论影响最大,而汇率变动和信息技术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已然成为经济学家们关注的新焦点。随着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中的广泛运用,“互联网+贸易”已经引起多数学者的关注。

表1 统计中小微型企业划分标准

首先,建立一个国际贸易的基本模型。假定相邻两个国家,一个是本国D,一个是外国F。有一种产品,由处于两国临界位置的企业生产,并同时供给本国D使用和出口到外国F,同时满足本国市场和外国市场的需求。此时,企业根据本国需求量DD和外国需求量DF进行生产,边际成本C固定不变。假设需求函数相同,都是

Q=a-bP,a>0,b>0 (1)

随着运输工具和运输手段的进步,贸易成本也会随之变化。假定将运输成本看作为物流成本,除物流以外的其他成本,例如信息搜集成本、商务谈判成本、以及签订合约的成本视作为商流成本。在不考虑其他影响因素(如贸易壁垒等)的前提下,可以认为冰山成本g主要由物流成本CL和商流成本CB构成,即

g=f(CL,CB) (2)

根据克鲁格曼在《克鲁格曼国际贸易新理论》中对g的解释,可以得到

g=P/(P+C)= P/(P+CL+ CB), 0≤g≤1 (3)

将用于满足本国需求的产品所产生的冰山成本用gD表示,出口外国所产生的附加成本用gF表示,那么国内销售的实际边际成本为C/gD,同理国外销售的实际边际成本为C/gF,假设F为企业固定成本,则企业的利润π为:

π=πD+πF=PDQD-C/gD QD+ PFQF-C/gF QF-F (4)

企业通过调整产量来获得利润最大化,即对公式(4)求一阶导,得到:

∂π/∂QD=(∂ PD/∂QD)×QD +PD- C/gD=0 (5)

∂π/∂QF=(∂ PF/∂QF) ×QF +PF- C/gF=0 (6)

由(1)可得:

P=(a-Q)/b,即∂ P/∂Q= -1/b (7)

将公式(7)代入公式(5)和公式(6),可得QD和QF的均衡解是:

QD=1/2×(a-cb)/gD

QF=1/2×(a-cb)/gF

由得出的均衡产量我们可以看出,销往国内的数量和销往国外的产品数量都和g正相关。也就是说,gD上升会导致QD的增加,gF上升会导致QF的增加,从而导致总产量Q的增加。

由公式(3)看出,g与C负相关。所以随着互联网+贸易模式的不断深入,传统贸易方式里的商流成本CB,例如信息搜集成本、商务谈判成本、以及签订合约的成本的减少,会导致g增加,从而引起Q产量的增加。将其总结得到以下三个结论。

(1)如果将“互联网+”模式应用于本国贸易,则gD上升,gF不变,QD增加,Q增加。

(2)如果将“互联网+”模式应用于出口贸易,则gD不变,gF上升,QF增加,Q增加。

(3)如果将“互联网+”模式同时应用于本国贸易和出口贸易,则gD上升,gF上升,QD增加,QF增加,Q增加。

将Q代入公式(1),可得结论P和g负相关:

PD =1/2(a/b+C/gD)

PF =1/2(a/b+C/gF)

即如果将“互联网+”模式同时应用于本国贸易和出口贸易,则gD上升,gF上升,商品均衡价格P下降。

用SD、SF分别表示国内贸易额和出口贸易额,可得:

SD =1/4(a2/b-c2b/gD2)

SF =1/4(a2/b-c2b/gF2)

将其总结得到以下三个结论。

(1)如果将“互联网+”模式应用于本国贸易,则gD上升,SD增加。

(2)如果将“互联网+”模式应用于出口贸易,则gF上升,SF增加。

(3)如果将“互联网+”模式同时应用于本国贸易和出口贸易,则gD上升,gF上升,S增加。

综上所述,“互联网+”模式对本国贸易额起增加作用;对出口贸易额起增加作用;可以将“互联网+”模式同时应用于本国贸易和出口贸易。

4 江苏省中小加工贸易企业在“互联网+贸易”模式中的现状和问题

通过理论论证,“互联网+贸易”模式对贸易有促进作用。经济新常态下,传统的外贸模式严重制约着国际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对外贸易的发展,对中小加工贸易企业更是负面影响巨大。传统外贸方式中买家需求信息闭塞、订单周期长、汇率和风险大、利润空间低等问题一直是中小加工贸易企业无法解决的问题。当前,通过跨境电商推动中小加工贸易企业改革正逢时机。而跨境电商这种新的“互联网+贸易”的模式将给中小加工贸易企业一个重塑贸易价值链的机会。下文从江苏省中小加工贸易企业的角度出发,分析跨境电商的现状,以及小微企业在跨境电商改革转型中遇到的问题。

4.1中小企业跨境电商发展现状

跨境电商在我国发展非常快,早些年所提出的关于“信用安全体系、法律法规以及物流体系等宏观环境和设施不完善”的宏观问题已经基本解决。

比如信用安全体系,关于支付方式。早前就有paypal第三方支付平台,现在阿里巴巴建立信保,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宝alipay也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再比如2015年发表的文献里提到跨境物流发展滞后,“互联网虽然实现了全球经济的无边界,但我们还是需要像联邦快递那样的全球速递网络”。事实上,联邦快递已经远不如UPS(寄美国最快)和DHL(寄欧洲最快),甚至联邦快递寄往美国时,客户可能还会被收取一定的上门费。2016年的今天,中国邮政的EMS,特别是针对寄往美国、澳大利亚和俄罗斯的2公斤以下包裹特别开辟的新航运方式E-PACKET已经做得非常好。不仅价格低,还提供上门收货服务,用户只需在网上填写相关资料,支付费用即可,而且每一份邮件都有可查询的追踪号码。这无疑大大方便了中小微企业,也符合跨境电商订单的周期短的特点。

这些变化都是这一两年发生的,这种改变速度相当惊人。从宏观层面上说,跨境电商目前遇到的问题已经基本解决,真正摆在企业面前的是微观层面上的问题。

4.2中小企业发展跨境电商的问题

4.2.1跨境电子商务人才缺乏

跨境电商不仅是一种新的贸易方式,更是一个综合性、系统性的工程,涉及领域非常广泛。不仅需要从业人员具有国际贸易货代、营销、商务英语等传统国际贸易方式都需要的素质,还要掌握如互联网技术、摄影、修图、美工等电子商务基本技能,同时还要对主流跨境交易平台非常了解,对客户需求非常敏感,能敏锐快速捕捉不同地区、不同市场的产品需求变化。企业急需这类同时掌握多项技能、能够通晓多领域的复合型人才。即使是大多数对传统外贸业务非常娴熟的外贸业务员对跨境电商也是比较陌生的,他们往往倾向于传统交易方式,依靠原有的销售渠道,依赖外贸公司和国外代理商。而跨境电商的交易对象大多数是终端消费者,对产品需求更个性化,甚至定制化。而当前多数外贸从业人员还不能适应跨境电商的交易规则和交易模式。

4.2.2订单小而需求多样

江苏省跨境电商的出口市场结构主要以B2B和B2C为主。省内加工贸易企业由于本身客观条件如资金能力的限制,不太可能建立自己的跨境交易平台,往往依托第三方交易平台。第三方交易平台用户终端主要以个人消费者或境外小代理商为主。这就造成订单金额小,而需求多样。传统的出口加工方式显然不能满足跨境电商的这个特点。

4.2.3仓储物流管理混乱

目前省内发货的中小卖家,日均单量过千的不在少数,可是笔者通过对从事赛兔OMS跨境电商EPR的调研发现,大多数中小卖家却真的成为了“国际搬运工”——仓储管理混乱、拣货效率低下。由于跨境电商贸易存在周期短,货量小,产品多属性的特点,很多企业在发货时无法做到及时准确拣货,经常出现货源充足却始终找不到货的情况,时不时还会出现库管找不到问销售,销售找不到问采购,采购也找不到问老板的混乱场面。跨境电商的仓储管理绝不仅仅是简单的打包发货,如果发货需要反复核对,将消耗大量人力和时间,发货效率受到严重影响。

5 对江苏省内中小企业发展跨境电商的建议

5.1培养复合型人才

正是跨境电商对新型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催生了一批新岗位。不仅增加了就业机会,也改善了就业结构。高职院校作为职业教育人才的摇篮,更应加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践行“智教实学合一、能力素质并重”的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应注重专业师资团队培养,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加强跨境电商校企合作。通过让学生在敦煌网、速卖通、阿里巴巴等交易平台上与加工贸易企业合作实习,培养全方位的跨境电商人才。加工贸易企业可以以这种类似“订单式”的方式,从职业院校招聘符合要求的人才,另外企业也可以通过内部培训,解决其人才短缺问题。

5.2实施模块化生产

用户需求决定生产制造,传统供应链向柔性供应链转变。以江苏地区众多服装加工中小企业为例,以前生产服装从设计到打板,到定型,再来回反复确认,然后进料加工或来料加工或采购物料,进入生产流程,最后到出口,基本需要几个月流程。可是跨境电商面对的终端客户,这就反映了加工企业是否具有对潮流趋势快速反应的能力,在最短的时间内捕捉时尚潮流,将自己的原创或者模仿创新的服装直接送到消费者手中。现在“50件起订,7天快速生产”已经成为不少中小服装加工企业的生产口号。再比如省内其他制造业加工企业,可以改变原先生产方式,实施灵活多变的模块化生产。这种小而快的生产模式通过将产品的生产过程按用途或者性能分为若干模块,按照消费者要求生产出多样化的产品,以最快的速度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

5.3规范仓储物流管理

作为中小微企业,一般在规范管理方面做得不足。传统贸易中,中小加工企业依赖外贸公司、代理商出货,订单种类比较单一,出货量往往比较大。而跨境电商是B2B,甚至更多的是B2C模式。订单多而复杂,商品丰富,这时候仓储物流的规范化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第一,仓储空间货架要规范。可以采用统一标识标上顺序号码,并作出明显标记。科学合理的货架位信息有利于对库存商品进行科学的保管,并在商品的出入库过程中,根据货架位信息可以迅速准确地完成货物挑拣,提高效率减少误差。第二,商品信息要规范。包括商品名称、商品的SKU信息、商品规格尺寸、中英文报关信息的条理化和规范化。商品信息的规范有利于对库存商品的科学管理,同时有利于准确拣货,提高效率。

[1] 何勇,陈新光.互联网影响国际贸易的理论与实证研[J].经济经纬,2015(4).

[2] 樊文静.跨境电子商务发展与我国对外贸易模式转型[J].对外经贸,2015(1).

[3] 冯芳.跨境贸易B2C企业运用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影响因素研究[J].商业经济,2015(3).

[4] 刘阳.基于跨境电子商务的中小企业竞争力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5.

[5] 周柱龙.中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影响因素研究[D].辽宁大学,2015.

F752

A

2096-0298(2016)11(a)-064-03

①江苏省教育厅2012年度高校“青蓝工程”资助(苏教师〔2012〕39号);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课题“高职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研究——以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为例”(B-b201503055);江苏省第四期“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科研项目“基于区域产业发展的高职院校专业设置预警机制研究”。

郭诣遂(1982-),女,汉族,江苏南京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国际贸易学、外贸英语方面的研究;滕静涛(1975-),女,汉族,江苏南京人,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国际贸易学方面的研究。

猜你喜欢

跨境贸易加工
认识“超加工食品”
后期加工
“2021贸易周”燃爆首尔
跨境支付两大主流渠道对比谈
在跨境支付中打造银企直联
贸易融资砥砺前行
复杂三维微细加工技术创新与研究
关于促进跨境投融资便利化的几点思考
贸易统计
贸易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