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科研工作与应用型大学办学体系建设

2016-12-15韩宪洲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北京联合大学应用型办学

韩宪洲

(北京联合大学,北京 100101)

论科研工作与应用型大学办学体系建设

韩宪洲

(北京联合大学,北京 100101)

为促进高等教育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2015年10月,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颁发了《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为应用型大学的建设和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在应用型大学的发展过程中,要注重发展应用型大学的科技工作,认清应用型大学科技工作的特点,把握应用型大学科技工作与人才培养的关系,重视应用型大学科技工作的内在要求。在积极做好高等学校的科技工作中,要优化和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努力探索应用型大学的办学体系,积极探索、大胆试点,创新应用型大学的办学实践。

应用型大学;高等教育;科研工作;办学体系

“十二五”以来,中国的高等教育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按照《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要求,深化教育领域的综合改革,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促进高等学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取得了巨大成绩。但在全球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同时面临着实现中国高等教育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的挑战。 在“十三五”的开局之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伴随着“四个全面”治国理政总体框架的形成,着力改革人才培养体制,改革教育教学的内容方法,创新办学体制和管理体制,建立现代高等学校制度,扩大教育开放,促进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奠定坚实基础,已经成为新时期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主题。必须全面准确地认识高等教育在国家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并更好地发挥高等教育的作用。

为促进高等教育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2015年10月21日,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联合颁发了《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出:“紧紧围绕创新驱动发展、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大众创新万众创业、‘一带一路’等国家重大战略,找准转型发展的着力点、突破口,真正增强地方高校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为行业企业技术进步服务的能力,为学习者创造价值的能力。”[1]为此,必须对高等教育结构实施战略性调整,从教育模式、教育机制到人才培养模式,均以就业为导向[2],特别是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如何坚持应用型大学的办学定位,是我们必须回答的问题。本文以北京市属高校为例谈谈这个问题。

1 “十三五”时期应用型大学建设 面临新的机遇

当前有许多“热”词,从国家层面看有:“创新驱动发展”“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互联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等。具体到北京市属高校,当前我们面临的两件大事儿:一是北京“四个中心”的城市功能定位,二是京津冀协同发展。

这些背景,尤其是北京“四个中心”的城市战略定位和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的战略目标,要求我们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学科专业结构,要及时向着与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相适应的方向进行调整,与首都产业结构调整的需求、与京津冀协同发展相适应、相一致,这些都是“十三五”期间应用型大学发展必须面对的新形势和必须回答的新问题。

近期高等教育发展的新举措也为应用型大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2013年1月教育部部署了“应用科技大学改革试点战略研究项目”,全国13个省、市、自治区的30余所本科院校入选该项目的研究工作。在教育部的推动下,由35所地方本科院校发起的应用技术大学联盟于2013年6月28日在天津成立,该联盟围绕建设应用技术大学的目标,探索如何推动中国高等教育分类办学和特色发展[3]。在2014年“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演讲中谈到,中国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重点是1999年大学扩招后新设立的600多所地方本科院校[4]。在培养模式上,这些高校将淡化学科,强化专业,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2015年10月,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中国教育科学院受教育部委托,正在研究制定应用型高校的准入标准和评估标准。这些,都为应用型大学的建设和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2 关于应用型大学的科技工作

2.1 认清应用型大学科技工作的特点

应用型大学同样要重视科研,抓好科研,这是我国《高等教育法》赋予所有高校包括应用型高校的社会责任和功能。应用型大学的科技是反映应用型大学“应用”特征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具有“应用”特征的科技又能促进、推动大学总体办学水平的提高,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各高校的领导、职能部门以及教师,都必须紧紧抓住“应用”不放手,这样才能有自己的特色,有发展。

2.2 把握应用型大学科技工作与人才培养的关系

应用型大学的人才培养同样离不开具有应用型背景的师资队伍和具有应用型特征的科学研究的支撑,应用型大学的科技工作要有浓郁的应用型氛围。高校要鼓励学生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多动手、勤实践,尽可能参加到教师的项目研究中去。同时也要在政策上鼓励、支持教师在课下指导学生社团,指导学生创新、创业。

2.3 遵循应用型大学科技工作的内在规律

要推动应用型大学建设,就要探索、遵循应用型大学自身建设发展的特点和规律。要推动高校科技工作的发展,就要有有效的政策予以保证。高校要针对创新、创业的新形势,结合学校的实际,制定和实施有利于激励应用型科研工作发展的政策和措施。

目前,我国应用型高等教育的评价体系和机制尚未建立,应用型大学科研工作的评价办法和考核机制还处于不完善或缺失状态。要边实践边研究,着手改变这一状态。如在教师的职务晋升、岗位聘任和业绩考核中,对于一线应用研究与学科前沿研究、学术论文与技术应用和创新成果,要给予同样的甚至更高的重视程度和价值评判。要逐步改变只以论文和课题数量论英雄的局面,制定鼓励教师开展与应用型大学建设相适应的教研和科研评价办法,至少要建立起相应的通道。

要创造条件、聚集力量,例如北京的普通高校,要用好北京市大学科技园、学生科技园、创业孵化基地、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校内创新实践基地等创新创业平台。

要广开渠道,通过高校自身能力,自行筹集资金,采取校企合作、风险投资等多种形式,扶持本校毕业生创新创业,对毕业生要切实做到离校不离心、服务不断线,让学校有应用特长的毕业生在创新创业的起跑线上继续得到学校的支持。

3 积极做好高等学校的科技工作,为建设应用型大学助力

以北京联合大学为例,北京联合大学在建校之初,就提出了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目标。经过30多年的改革发展,在发展应用性教育、培养应用性人才、建设应用型大学等方面,积累了很多宝贵经验,取得了一定成果。在当今创新创业的新形势下,北京联合大学坚定不移地恪守“学以致用”的办学宗旨,为我国应用型高等教育的发展继续做出新贡献。

在新形势下,如何推进应用型大学建设,是普通地方高校当前在制订学校“十三五”规划过程中要研究和回答的问题。

3.1 优化和调整学科专业结构

以北京联合大学为例,要围绕“应用”、立足北京,建设应用型大学,需要我们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根据首都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需求,积极优化学校的学科和专业结构。把应用型大学建设落在实处。比如,浙江省对即将建设的41所应用型高校提出明确要求:应用型专业占所在院校专业数的70%以上,在应用型专业中就读的学生占所在院校在校生人数的80%以上[5],排名前8位的应用型专业就读学生占所在学校在校生人数的30%以上。辽宁省提出:应用型大学试点学校要建立紧密对接产业链、创业链的学科专业体系,应用型专业占比要达到70%以上。我们要从中得到启示。如果学校、学院的“十三五”规划不回应专业调整这个问题,就不能说该规划是从当前学校面临的形势、从学校的实际出发的。

3.2 努力探索应用型大学的办学体系

当前,国家开始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各省市也在制定自己的办法,鼓励、指导、督促高校按照应用型大学的特点、模式积极探索。应用型是北京联合大学建校之初就确立的办学定位,但目前对应用型大学特征、规律的研究还不够。现在,要借国家大力推进部分高校进行应用型转型的东风,加快行动,否则,过去仅有的一点优势也会很快失去。

在职称评审方面。我们总说现有的评价标准不能准确评价应用型教师,应该建立相应的评价标准,我们搞了这么多年的应用型,如今能提出一套自己的体系吗?可能还提不出来,这也反映了我们应用型教育发展的实际。浙江省提出应用型教育在师资、聘任、薪酬、考核和评价等各方面都要尽快明确自己的模式,这也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在教学改革方面。应用型大学的教学计划是什么样的?有的省提出,学生在专业学习阶段要有30%~50%的课时不再采用传统的课堂讲授方式。尽管不同的专业在教学实施上有所不同,但从总体上应该能看出应用型教学的特征。北京联合大学这几年试点的“德毅机器人实验班”在这方面有所创新,在教学安排上课堂讲授和实际动手的学时比为:第一年是7∶3,第二年是5∶5,第三年就成了3∶7。这就是试点的意义。

在管理体系的保障方面。推进应用型大学的建设,相关制度和机制十分重要,管理要先行。人事部门、教学管理部门、科研管理部门等要有先进的理念、积极的态度、有效的措施,这是推进应用型建设的必要保障,否则不是推进,而是拖后。

3.3 积极探索、大胆试点,创新应用型大学的办学实践

浙江省提出了对应用型大学的评价。要注重考查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契合度,高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毕业生对自身职业发展现状的满意度,用人单位对学生的满意度,这就把应用型大学建设落在了实处。

2015年,教育部同意在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的基础上,建立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主要培养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以适应和服务经济转型、产业升级、技术创新的需求,这是优秀的高职院校升格办应用型高等教育的典型,它们有自己的优势,对已有的应用型大学也是挑战。如2014年,李德毅院士在北京联合大学提出了在该校组建机器人学院的想法,我们认为,如果组建机器人学院的提议能够得以实现,这所学院应该是全新机制的学院,在体现创新、体现应用型特征上,都应该是学校办学的典范,反映出学校发展和改革的方向。

在应用型大学的发展中,科技工作是建设应用型大学的前进动力,科技工作要适应人才培养定位的要求,把科技工作看作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支撑和必要条件,做到学以致用和研以致用。在应用型大学建设中,要聚焦方向、聚集资源、聚合力量、聚变成果,要坚持创新发展、应用导向、人才培养、协同开放,用任务带学科是一条可行的应用型大学改革创新的途径,应用型高等教育应立足今日、开启未来。

[1] 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EB/OL].(2015-11-16)[2015-11-28]http://www.chinanews.com/gn/2015/11-16/7624837.shtml.

[2] 鲁昕. 600多所本科院校转做职业教育[EB/OL].(2014-03-22)[2015-11-28]http://learning.sohu.com/20140322/n397039059.shtml.

[3] 于洪良.对当前高校联盟化发展的审视与展望[J].中国高等教育,2013(18):34-36.

[4] 郭永松.应用型本科:我的理解与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5(1):1-3.

[5] 李剑平.浙江41所大学消除“应用型建设等于职业院校”误解[EB/OL].(2015-07-28)[2015-11-28]http://edu.china.com.cn/2015-07/28/content_36161748.htm.

(责任编辑 柴 智)

On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Running-system of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y

HAN Xian-zhou

(Beijing Union University, Beijing 100101, China)

To promote higher education and its better adaptation to the needs of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the 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 and the Ministry of Finance jointly issued “The Guidance for the Transition of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application-oriented Mode”in October 2015, which brought new opportunities for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i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ies, attentions need to be paid to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work.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work in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ies should be clarified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work and talent cultivation should be grasped. Also, emphasis needs to be laid on the inner requirements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work in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ies. To develop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work, the discipline structure need to be optimized and adjusted, and the running-system of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ies needs to be explored, so that innovative school-running practice can be created.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y; Higher education; Scientific research; School-running system

10.16255/j.cnki.ldxbz.2016.01.002

2015-12-05

韩宪洲,E-mail: xianzhou@bun.edu.cn

G 644

A

1005- 0310(2016)01- 0005- 04

猜你喜欢

北京联合大学应用型办学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应用型高校混合式新型网络课堂教学改革
从校址变化看北京联合大学办学理念的变迁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校企协同技术技能积累机制的实现路径研究
岗位需求视角下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及其缺口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