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信息化角度重新认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2016-12-14马启龙徐亚强

甘肃科技 2016年22期
关键词:要素信息化信息技术

马启龙,徐亚强

(1.甘肃民族师范学院西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甘肃 合作747000;2.甘肃民族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系,甘肃 合作 747000)

从信息化角度重新认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马启龙1,徐亚强2

(1.甘肃民族师范学院西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甘肃 合作747000;2.甘肃民族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系,甘肃 合作 747000)

在“大课程观”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包含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促进、生发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课程系统中引入信息技术因素,用其统摄课程系统的各要素,使课程系统达到一个全新的形态——信息化课程的过程。从信息化角度来认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在教育领域全面应用信息技术的中观层次,最终目的是实现课程系统的整体优化。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信息化

作者在学习、工作中发现,国内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偏差,本文通过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内涵原有认识的分析,在厘清课程与教学关系的基础上,重新界定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并着重从信息化角度探讨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1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内涵的原有认识

作者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为关键词检索了中国知网的新版出版平台——“数字出版物超市”,发现引用较多的是以下定义:

1.1 李克东定义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1]。

1.2 何克抗定义

所谓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就是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新型教学环境,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方式,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较充分地发挥出来,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从而使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2]。

1.3 黄甫全定义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质上是一种基于信息技术的课程研制(或开发)理论和实践,它针对教育领域中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存在的割裂和对立问题,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的互动性双向整合,促进师生民主合作的课程与教学组织方式的实现和以人的学习为本的新型课程与教学活动样式的发展,建构起整合型的信息化课程新形态,进而使信息文化与儿童学习生活整合而成为有机的连续体和统一体[3]。

1.4 南国农定义

所谓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将信息技术以工具的形式与课程融为一体,将信息技术融入课程教学体系各要素中,使之成为教师的教学工具,学生的认知工具,重要的教材形态,主要的教学媒体[4]。

2 分析

从上述定义可以看出,原有的这些认识,概念名称采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而其内涵则是“信息技术融入教学的各要素(如教师、学生、教材、教学媒体等)”,即实质上是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而并非是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

2.1 课程不等同与教学

“课程与教学的关系问题是困扰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重大问题。”[5]总结起来,大致有三种认识[6]:

①教学包含课程,可称之为“大教学观”,认为课程是教学的内容,这种观念源远流长,从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到赫尔巴特的教学思想都体现了这样的观点;②课程包含教学,可称之为“大课程观”,认为教学即课程实施,这种观念自20世纪中期以来盛行与欧美,奥恩斯坦与哈金、马什与威利斯、米勒与塞勒等课程专家均持这种观点;③课程与教学整合,认为教学不仅仅是课程的实施过程,更是课程的创生过程,二者是一个有机、共生的整体,这种观念发端于20世纪初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之后西方课程论专家在课程与教学整合上做出了持续努力。

从以上论述可以得知,课程与教学是一个事件的两个方面,但为了研究的方便和深入,可以将二者分别加以研究和分析,教学论研究可采用“大教学观”,课程论研究可采用“大课程观”。那么在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研究时应采用哪种观念呢?有学者认为从整个基础教育改革的角度出发,“课程等同于教学”的观念是符合当前的发展趋势和实践要求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特别需要关注教学实践层面的问题[7]。

2.2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也不等同于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

若按以往的认识,将整合视为信息技术与某一系统各要素的融合,则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信息技术与课程系统各要素的融合,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是指信息技术与教学系统各要素的融合。教学系统的要素包括教育者、教育信息、教育技术和学习者[8],信息技术与这些要素的融合是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如将信息技术作为教育者的演示工具、教育者和学习者之间的交流工具、个别辅导工具、学习者的信息获取及加工工具、学习者之间的协作工具、教育者或学习者的研发工具等,并最终实现教育内容、教育目标、教学组织架构等的改革[9]。

而课程系统的要素包括课程内容、课程设计、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信息技术与这些要素的融合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如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融合是信息技术课程化、以及与其他要素融合实现课程设计信息化、课程实施信息化、课程评价信息化等。

3 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内涵的重新认识

准确认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3.1 分层次认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分层次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即依次从整合、课程整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三个层次来认识。

整合是指使系统内各要素实现整体协调,相互渗透,使系统各要素发挥最大效益的过程,即由系统的整体性及其在系统核心的统摄、凝聚作用而导致的使若干相关部分因素合成为一个新的统一整体的建构、程序化的过程[10]。作者认为,整合有三种方式,一是将系统原有的要素优化组合,使其协调完善,以期产生最优的效果;二是将系统作为一个开放的整体,从其外部引入一个新的因素,利用这一因素统摄原有要素,以期达到一个新的状态;三是系统与外部环境(其他系统)的相互协调与配合,以期该系统适应外部环境。

课程整合并不是当代教育研究领域的新名词,其发展经历了一段很长的历史,西方课程整合的理念首先由赫尔巴特提出,在以杜威为代表的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运动中被改造进而发扬光大[11]。其原意是指“使学习计划中分化出来的各个部分比较紧密地联系起来的专门努力”[12],包括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的整合,宏观层面指课程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自然的整合,比如“科学—技术—社会”课程;中观层面指性质相近的课程之间的整合,比如政治、历史、地理整合形成的“人文与社会”课程,物理、化学、生物整合形成的“科学”,课程,美国的“全语言”课程等等;微观层面指课程内部知识内容之间的整合,包括两个层级:一是相邻知识模块之间的整合,比如几何与代数的整合,二是相邻知识系列的整合,比如平面几何与立体几何等知识系列的整合[13]。从整合的三种方式看,宏观层面、中观层面的课程整合属于课程系统与外部环境或另一课程系统的整合,微观层面的课程整合属于课程系统内部的整合,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所强调的是课程系统与信息技术这一因素的整合,与教育学领域所提倡的课程整合是有所区别的。

从以上对课程与教学的关系、整合与课程整合概念的分析,作者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应该采用一种“大课程观”,同时,不仅把教学看作是课程实施的过程,还看作是课程创生的过程,即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包含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促进、生发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并且认为,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课程系统中引入信息技术因素,用其统摄课程系统的各要素,使课程系统达到一个全新的形态的过程,同理,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是指在教学系统中引入信息技术因素,用其统摄教学系统的各要素,使教学系统达到一个全新的形态的过程,进而可以推广到信息技术与教育整合,信息技术与教育整合是指在教育系统中引入信息技术因素,用其统摄教育系统的各要素,使教育系统达到一个全新的形态的过程。由于在此采用“大课程观”,课程包含教学,所以“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信息技术与教育整合”是一个在教育领域全面运用信息技术的逐步深化的过程。

3.2 从信息化的角度认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信息化”是当前使用非常广泛的一个术语,其内涵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总结起来可以概括为:信息化是指在社会各个领域广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以提高和加速实现现代化的过程。相应地,在教育领域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加速实现教育现代化的过程即为教育信息化[14],同样地,在课程领域广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以提高和加速实现课程现代化的过程即为课程信息化。祝智庭教授认为,教育信息化的结果必然是形成一种全新的教育形态——信息化教育[15],同样课程信息化的结果必然是形成一种全新的课程形态——信息化课程,教学领域亦有同样的结果——教学信息化。

从信息化的角度认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它是一个课程信息化的过程,是信息技术如何改造和创新课程,是教育技术专家们站在信息技术发展应用的立场上所特别关注的问题,追求的是“信息技术→课程”的单向整合。而从原有的整合、教育学角度认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它是一个信息技术课程化,是课程创新中如何开发和利用信息技术,是课程专家们站在课程变迁创新立场上所格外重视的问题,追求的是“课程→信息技术”的单向整合。课程信息化和信息技术课程化是同一事件、同一过程,最终目的是在信息技术与课程互动性双向整合过程中实现两者的整体化和一体化,建构信息文化背景里整合型的信息化课程新形态[16]。

4 结论

4.1 概念界定

在“大课程观”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包含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促进、生发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并且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课程系统中引入信息技术因素,用其统摄课程系统的各要素,使课程系统达到一个全新的形态——信息化课程的过程。

4.2 信息化角度下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从信息化角度来认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在教育领域全面应用信息技术的中观层次,而在教育领域全面应用信息技术的微观层次是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宏观层次是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全方位整合。教育技术专家们站在信息技术发展应用的立场上,关注的是教育、课程、教学等信息化的过程,教育学、课程论及教学论专家们站在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创新的立场上,关注的是信息技术在教育、课程、教学中的整合过程,信息化与整合是同一事件、同一过程,最终目的是实现系统的整体优化,形成一个全新的形态——信息化教育、信息化课程、信息化教学,如图1所示。

图1 全新形态下的教学过程优化

[1] 李克东.数字化学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核心(上)[J].电化教育研究,2001,(8):46-49.

[2] 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理论与方法[J].电化教育研究,2005,(1):7-15.

[3][16]黄甫全.试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策略[J].电化教育研究,2002,(7):24-29.

[4] 南国农.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几个理论和实际问题(上)[J].电化教育研究,2002,(11):3-6.

[5][6]张乐天.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70-171

[7] 唐文和,刘向永,徐万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J].中国远程教育,2003,(3):54-58.

[8] 马启龙.论信息化教学要素[J].2007,6(7):51-53.

[9] 马宁,余胜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层次[J].中国电化教育,2002,(1):9-13.

[10]黄宏伟.整合概念及其哲学意蕴[J].学术月刊,1995,(9):12-17.

[11]亢宇坤.课程整合:问题与对策[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3:22.

[12]AriehLewy(ed).Th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Curriculum [M].Oxford:Pergamon Press,1991:160.

[13]钟柏昌,付小连,李艺.课程整合的多向渡解析[J].教育探索,2005,(1):17-18.

[14][15]祝智庭.现代教育技术:走向信息化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257.

G622.3

2011年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甘肃藏区信息化教育资源与环境建设研究”(项目编号:11YJC880131);甘肃民族师范学院西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科研项目“乡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研究”(编号:GMYMYZHX[2016]006)

猜你喜欢

要素信息化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观赏植物的色彩要素在家居设计中的应用
论美术中“七大要素”的辩证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