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铁车站公共区域火灾应急处置

2016-12-13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16年4期
关键词:中心站换乘站台

奚 苍

(上海地铁第四运营有限公司,200071,上海∥工程师)



地铁车站公共区域火灾应急处置

奚 苍

(上海地铁第四运营有限公司,200071,上海∥工程师)

提出了地铁车站火灾应急处置的原则和主要内容,以上海地铁东方体育中心站为例,详细分析了车站火灾应急处置方案。将车站公共区域火灾细分为站台和站厅不同层面,根据其具体人员布岗和环控设备响应情况,对公共区域不同位置火灾应急处置的差异进行了分析。

地铁车站; 火灾; 应急处置

Author′s address Shanghai No.4 Metro Operation Co.,Ltd.,200071,Shanghai,China

在地铁突发事故中,火灾发生频次最高,约占30%,故火灾是地铁建设与运营过程中不容忽视的问题。地铁车站大多为地下站,且客流量大、人员集中,一旦发生火灾,有毒烟雾和封闭的环境将给疏散及救援工作造成困难。因此,发生火灾时及时做好运营调整工作,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至关重要。制定完善的车站火灾应急处置方案并在平时加以演练,可以有效提升车站的火灾应急处置水平。

本文从实际运营出发,对车站火灾应急处置进行细化,并以上海轨道交通东方体育中心站为例,研究车站公共区域火灾时的应急处置方案。

1 地铁车站火灾应急处置的原则及主要内容

1.1 地铁车站火灾应急处置原则

(1) 统一指挥。当地铁车站发生火灾时,必须遵循统一指挥的原则。一旦存在多头指挥,就易造成应急处置混乱、岗位人员难以迅速进行应急响应的状况。因此,实际运营中车站发生火灾时会有一名现场指挥人员,负责现场指令的下达工作。

(2) 以人为本,抢救优先。在以人为本的原则下,安全、及时疏散人员是地铁车站火灾时一切处置措施的根本出发点。遵循这一出发点,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

(3) 配合协同,减少危害。地铁车站发生火灾时的应急处置不仅涉及到车站内的不同岗位,还需要公安、消防等单位的配合,做好不同单位之间的配合协同,才能更好更快地对火灾进行处置,从而最大程度减少危害。

1.2 地铁车站火灾应急处置主要内容

地铁车站火灾时的应急处置内容主要包含客运组织调整和行车组织调整两个方面。

1.2.1 客运组织调整

客运组织调整主要涉及客运服务设备、环控设备、消防设备、岗位人员等方面的调整。例如,关闭AFC(自动售检票)系统,令进出站闸机转换为常开通道,以进行人员疏散;相关环控设备如风机、防火阀等动作;相关消防设备如水喷淋系统响应;人员布岗从工作状态转换为应急疏散布岗模式。

1.2.2 行车组织调整

车站火灾时列车的行车组织调整方式主要为列车在车站进行跳停,但当火灾车站已不具备列车安全通过的条件时,就需要通过改变列车运行交路的方式避开事发车站运行。

车站是应急处置的第一线,其客运组织和行车组织的应急处置调整不仅关系到本站,还可能影响到邻站、本线、邻线,甚至整个路网。因此,在进行调整时需要从路网层面统筹操作,做好信息的上传下达工作。这也是车站应急处置工作的重要部分。只有车站及时准确地将现场处置情况向上级部门反馈,并且及时执行上级指令,才能让应急处置的效果更理想。以上海城市轨道交通线为例,在发生火灾时的信息传递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上海城市轨道交通线火灾时的信息

2 东方体育中心站火灾应急处置方案分析

东方体育中心站是上海轨道交通6、8、11号线三线换乘特大站,并且是目前上海轨道交通线唯一的不同线路利用同一站台进行换乘(6号线换11号线)的车站,对其火灾时的应急处置方案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针对性。

2.1 车站概况

2.1.1 车站结构

东方体育中心站为地下三层结构,地下一层为6、8、11号线的换乘大厅,地下二层为8号线的岛式乘车站台,地下三层为6、11号线站台(侧式站台,6号线与11号线同站台换乘),形成三线换乘的立体结构(见图2)。车站设有东、西2个服务中心(东客服中心暂时未使用),现开1号、4号、5号、6号出入口。各出入口分别依托耀体路两侧分布。其中,1号出入口旁设有174、84路道路公交站点;5、6号出入口紧邻东方体育中心;4号出入口临近为东方体育中心停车场和P+R停车场。

2.1.2 车站客流特征

根据2016年1月18日和1月23日的客流统计分析,得到东方体育中心站日均进出站客流量(见表1)和日均换乘客流量(见表2)。各出入口中,1号口全天出入客流量最高,4号口全天出入客流量最低。

图2 东方体育中心站立体结构图

日期日均进出站客流量/(人次/d)进站高峰小时客流量/(人次/h)出站高峰小时客流量/(人次/h)2016-01-1821932111912016-01-2311386945

表2 东方体育中心站换乘客流量

根据东方体育中心站工作日及节假日客流统计表分析可以发现,东方体育中心站客流呈现以下特点:

(1) 该站进出站客流量不高,或是说极低,但作为三线换乘车站,车站的换乘客流量远大于进出站客流量,车站每天承担近10多万人次的客流组织压力。

(2) 在所有换乘客流中,8号线与11号线互换客流极大,占每日总客流的近80%,但由于8号线是C型车且站台为岛式站台,11号线是A型车且站台为侧式站台,故当发生突发情况时,8号线站台的客流组织压力更大。

(3) 该站每2条线路间每日相互换乘客流较均衡,说明线路的不可取代性较强,乘客较为“忠诚”,对车站熟悉度较高,为日后乘客应急疏散带来了便利。

2.1.3 车站日常组织人员构架

东方体育中心站日常工作人员由地铁员工、民警、保安员、安检员及保洁人员等组成。各岗位人员数量及相应的岗位职责如表3所示。

表3 东方体育中心站日常人员组织架构

2.2 车站公共区域火灾应急处置方案

根据火灾发生的区域不同,地铁车站大致可分为公共区域、办公区域、设施设备区域三大块。公共区域包含乘客进出站、票务处理、上下车及换乘等诸多功能,是乘客办理客运作业的必经场所,且区域内乘客人数众多不确定因素大幅提升,所以针对此区域的火灾防范和突发事件处置是车站火灾预案中至关重要的环节。本文着重探讨东方体育中心站公共区域发生火灾时的应急处置。

根据《地铁运营处置突发事件总体预案》及《火灾、爆炸、毒气事故(件)处置预案》的要求,一旦车站发生火灾,需立即起动应急处置措施。各岗位人员根据自身岗位职责,积极投入到火灾现场的抢险救灾工作中去。东方体育中心站为客流换乘大站,在发生火灾事件时,首先重要的是确保乘客人身安全,积极妥善处理现场情况及列车折返或调整任务,将事件影响及损害降至最低。笔者认为,在东方体育中心站公共区域任一位置发生火灾时,车站应急处置应包含以下内容。

2.2.1 客运组织

(1) 岗位人员处置:

• 值班站长根据上级指令起动车站火灾预案,并在现场进行指挥,适时调整人员岗位,保证应急处置效率;

• 车站值班员负责与公安、消防及上级部门联系,并做好站内各岗位的信息传递、广播及实时监控工作;

• 机动人员携带应急物品发放给各岗位人员,并根据值班站长指令进行应急处置;

• 客服中心服务人员保管好票款,开启专用通道,引导人员疏散;

• 站台站务员做好站台监控和接发车工作,并做好乘客引导工作;

• 安检员停止安检,在出入口做好乘客的只出不进引导;

• 保洁员在客流集中点协助工作人员做好乘客的引导工作。

(2) 设施设备调整:

• 车站消防设施设备响应:FAS(火灾报警系统)报警,起动相关消防系统灭火。

• 车站环控设施设备响应:防火阀、风阀、风机动作,排烟及防止火势蔓延。

• 车站AFC系统响应:进出站闸机常开,自动售票机停止售票。

• 车站客运服务设施响应:切断三类负荷(包括一般照明、广告照明、无障碍电梯等)电源。

正常状态下上述四种设备响应可以自动完成,若自动响应失灵,则车站值班员人工调整相关设备状态。2.2.2 行车组织

火灾应急处置时,车站主要负责及时将火灾影响情况向线路控制中心汇报,行车值班员及时与行车调度联系,由线路控制中心进行行车调整。根据现场情况,一般会采取以下调整措施:当火势未影响到行车安全时,列车在车站办理通过作业,此时车站做好广播解释工作;当火势影响到行车安全时,站台关闭,列车调整运行交路,本站退出运营,车站做好人员疏散清场工作。

2.3 车站公共区域不同位置火灾应急处置差异

当车站的不同位置发生火灾时,在基本处置方案的基础上,针对车站人员布岗和环控设备响应情况,采取的应急处置方案略有不同。鉴于东方体育中心站为三线换乘车站,且客流以换乘客流为主,本文着重关注不同站台间换乘客流的组织方案。将东方体育中心站的公共区域火灾细分为换乘大厅火灾、8号线站台火灾、6/11号线站台火灾三种情况,来分析火灾应急处置方案的差异。

2.3.1 换乘大厅火灾时的应急处置

(1) 人员布岗:服务中心站务员应及时汇报火情,并立即按照指令做好票款保护和乘客引导;8号线站台站务员、6/11号线站台站务员在原接发车位置做好最后一列列车的接发作业,作业完毕后有效引导站台乘客快速疏散至站厅;机动人员协助站厅站务员做好乘客的疏导工作,并在8号线站台至6/11号线站台换乘通道处进行客流单向疏导,以便在最短时间将乘客有效引导至站厅并疏散。

(2) 环控设备的响应:回排风机在换乘大厅面向人员逃生的方向送风,向反方向排风;在8号线站台和6/11号线站台进行送风。

2.3.2 8号线站台火灾时的应急处置

(1) 人员布岗:8号线站台站务员及时汇报火情;8号线站台站务员关闭自动扶梯,并在站台扶梯附近引导乘客至站厅层进行疏散;6/11号线站台站务员做好列车的接发车工作,告知站台乘客由于突发情况,车站停止与8号线的换乘作业,并积极做好安全监控工作;当火势进一步蔓延时,根据车站命令疏散相应侧站台乘客至站厅层;机动人员关闭8号线通往6/11号线的换乘通道,并协助8号线站台站务员做好乘客的引导疏散工作。

(2) 环控设备响应:回排风机在换乘大厅进行送风;在8号线站台停止送风进行排风;在6/11号线站台送风。

2.3.3 6/11号线站台火灾时的应急处置

(1) 人员布岗:8号线站台站务员做好列车的接发车工作,告知站台乘客由于突发情况,车站停止与6/11号线的换乘作业,并积极做好安全监控工作;当火势进一步蔓延时,根据车站命令疏散相应侧站台乘客至站厅层;6/11号线站台站务员及时汇报火情;6/11号线站台站务员关闭自动扶梯,并在站台扶梯附近引导乘客至站厅层进行疏散;机动人员关闭6/11号线通往8号线的换乘通道,并协助6/11号线站台站务员做好乘客的引导疏散工作。

(2) 环控设备响应:回排风机在换乘大厅进行送风;在8号线站台进行送风;在6/11号线站台关闭送风,进行排风。

3 结语

本文以地铁车站火灾应急处置方案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地铁车站火灾应急处置的原则和主要工作内容。根据上海地铁东方体育中心站的特征制定了详细的车站火灾应急处置方案,同时针对具体人员布岗和环控设备响应的不同,对车站公共区域不同位置火灾应急处置的差异进行了分析,为地铁车站火灾应急处置提供技术参考。

由于车站火灾应急处置的复杂性,今后还需对应急处置过程中乘客的响应特征进行研究。除了不同位置的火灾外,不同火势大小的火灾应急处置也会有所差异,也需进行细化研究。

[1] 王彦富,蒋军成.地铁火灾人员疏散的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7,17(7):26.

[2] 姚斌,徐晓玲,左剑,等.自动扶梯运行方式对地铁站台人员安全疏散的影响[J].火灾科学,2008,17(1):19.

[3] 姚斌,徐晓玲,王汉杰.基于安全等级的地铁车站火灾人员安全疏散方案及其工程应用[J].火灾科学,2009,18(1):26.

[4] 谢灼利.地铁车站站台火灾中人员的安全疏散[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4,14(7):21.

[5] 刘晨赟,韩雪峰,蒋军成.地铁站火灾人员疏散时间评估方法探讨[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5(10):79.

Fire Emergency Handling in the Public Areas of Metro Station

XI Cang

The principles and main contents of fire emergency handling at metro station are put forward. Base on the case study of Shanghai Oriental Sports Center Station, the fire emergency solutions are analyzed in detail. In which, the fire happened in the public areas of metro station are classified into different layers like platform fire and concourse fire, then according to the station staff distribution situations and the responses of environment control equipment, the differences in fire emergency at different locations are discussed and analyzed.

subway station; fire; emergency handling

U 231.96

10.16037/j.1007-869x.2016.04.022

2016-01-03)

猜你喜欢

中心站换乘站台
为黑恶势力站台撑腰的县委常委
人生的站台
新型有机玻璃在站台门的应用及有限元分析
八号站台的那只狗
天津地铁红旗南路站不同时期换乘客流组织方案研究
一带一路
添加带外控制设备网不通
党旗引领铸铁军 挥洒青春展风采——湖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第二党支部党建工作侧记
城市轨道交通三线换乘形式研究
重庆轨道交通换乘站大客流组织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