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X0铝锂合金铸锭双级均匀化工艺研究

2016-12-12滕明和

铝加工 2016年2期
关键词:铸锭晶界电导率

滕明和,张 敏

(西南铝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重庆 401326)

20X0铝锂合金铸锭双级均匀化工艺研究

滕明和,张 敏

(西南铝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重庆 401326)

研究了双级均匀化制度对20X0铝锂合金组织的影响,并对均匀化效果进行了综合评价。确定该合金的双级均热制度为470℃/8h+495℃/24h,在工业化生产中已经得到了应用。

晶内偏析;共晶组织;过烧;晶格畸变

0 前言

20X0铝锂合金是2011年4月在美国铝业协会注册的可代替传统2X24系列合金的一代铝锂合金,主要应用于飞机机身和下翼蒙皮制造,是我国实现飞机轻量化制造的重要备选材料。众所周知,由于溶质重新分配和非平衡结晶,合金在凝固时存在枝晶偏析,在晶界和晶内各组元分布不均匀,必须通过均匀化处理消除或降低晶内化学成分和组织的不均匀性,从而提高合金的塑性,改善合金的热加工性能和最终使用性能[1、2]。本文通过研究双级均匀化制度对该铝锂合金组织的影响,并通过金相法、面扫描、电导率等方式对均匀化效果进行了综合评价,制定出该合金合理的双级均匀化制度,为该合金的工业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1 试样材料及方法

试验所用材料为自产的20X0合金半连续铸造方铸锭,铸锭尺寸为300mm×1200mm×4000mm,合金的化学成分见表1。

表1 20X0合金的化学成分(质量分数/%)

在已经预先退火的铸锭上切取25mm×25mm×25mm的小块试样,先后进行铸锭过烧试验、一级均热后过烧试验、双级均匀化试验。铸锭过烧试验制度:485℃/2h、495℃/2h、505℃/2h、515℃/2h、525℃/2h。一级均热后过烧试验制度:470℃/8h+485℃/24h、470℃/8h+495℃/24h、470℃/8h+505℃/24h、470℃/8h+515℃/24h。双级均匀化试验制度:470℃/8h+485℃/24h、470℃/8h+495℃/24h。以上试验均到温装炉,到温计时,出炉空冷。

过烧试验和均热试验在高温均热炉内进行,用扫描电镜、能谱分析仪、金相显微镜进行检测。

2 试验结果及分析

2.1铸态组织特征

图1是20X0合金分别通过扫描电镜和金相观察得到的微观组织。从图1可以看出,大量的非平衡共晶组织沿着晶界富集,枝晶偏析明显。图2是20X0合金的面扫描元素分布。从图2可以看出,铸锭中的Mg、Mn、Zn、Ag元素基本均匀分布,而Cu元素则在晶界处富集。由以上分析结果可知,20X0合金存在着严重的元素偏析,对合金的热加工性能有着极为不利的影响,必须通过均匀化退火予以消除或降低其影响。

图1 铸态显微组织

图2 元素面扫描元素分布

2.2过烧温度分析

2.2.1铸态过烧温度分析

图3和图4分别为20X0合金的DSC分析结果和金相检测结果。从图3可以看出,试样的吸热峰值温度为507.15℃,有融化迹象的温度约为497℃。从图4(b)可以看出,试样在495℃保温2h后,出现了过烧。由于试验误差和检测手段不同的影响,DSC分析结果和金相检测结果有所差别。结合二者检测结果得出,20X0合金的过烧温度范围为490℃~495℃。

图4 金相检测结果

2.2.2一级均热后过烧温度分析

图5为20X0合金经470℃/8h均热后的DS C分析结果。从图5可以看出,试样的吸热峰值温度为520.83℃,有融化迹象的温度约为500.58℃。与图3比较可知,有融化迹象出现的温度向后推移了约3℃,吸热峰值向后推移了约13℃。图6为金相检测结果。从图6可以看出,试样经470℃/8h均热后,第二级均热温度为505℃时出现了过烧。

图5 DSC分析结果

结合二者检测结果可以得出,20X0合金经一级均热后的过烧温度范围为500℃~505℃。与未进行一级均热的分析结果比较可知,20X0合金经一级均热后,过烧点向后推移了约10℃。

图6 金相检测结果

2.3均匀化效果评价

2.3.1通过金相法评价均匀化效果

从图6(a)、(b)可以看出,当第二级保温温度为485℃时,晶界富集的非平衡共晶组织逐渐溶解,但由于均匀化温度偏低,元素扩散缓慢,在晶界处仍有明显的非平衡共晶组织;当第二级保温温度为495℃时,晶界残留化合物数量较少,晶界变得更加清晰平直,表明合金已充分均匀化。

2.3.2通过面扫描评价均匀化效果

考虑到铸锭组织中的Mn、Mg、Zn、Ag元素基本均匀分布,而Cu元素在晶界处富集,因此,面扫描时只考虑Cu元素分布的变化。从图7可以看出,随着第二级均匀化温度的提高,富集于晶界处的Cu原子逐渐向晶内扩散,第二级均匀化退火温度为485℃时,Cu元素扩散不充分,第二级均匀化退火温度为495℃时,Cu元素基本均匀分布。

图7 不同均热制度均匀化后Cu元素分布

2.3.3通过电导率评价均匀化效果

表2 电导率检测结果(MS/M)

从表2可以看出,电导率随着均匀化温度的提高逐渐增加。这是因为在均匀化过程中,铸造应力进一步消失,晶内的合金元素偏析程度逐渐减小,减弱了基体点阵的晶格畸变程度,使得基体点阵中电子散射源的密度减小,导电电子的平均自由程增大,从而合金电导率增大[3、4、5]。因此,在表2均热制度中,在确保铸锭不发生过烧的情况下,470℃/8h+495℃/24h均匀化效果最好。

3 结论

(1)铸态20X0铝锂合金组织中存在严重的元素偏析,铸锭中的Mn、Mg、Ag、Zn元素基本均匀分布,而Cu元素则在晶界处明显富集。

(2)结合DSC分析和金相检测综合判断,20X0合金的过烧温度范围为490~495℃,经一级均热后过烧温度范围为500~505℃,过烧点向后推移了约10℃。

(3)通过金相法、面扫描、电导率等方式对均匀化效果进行了综合评价,确定20X0铝锂合金的最佳均热制度:470℃/8h+495℃/24h,目前该工艺已经应用到工业生产中。

[1]王祝堂,田荣璋.铝合金及其加工手册[M].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0

[2]《铝合金热处理》编写小组.《铝合金热处理》[M].冶金工业出版社,1972

[3]李成侣,潘清林.2124合金双级均匀化工艺研究[J].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10. 2

[4]李松瑞,周善初.金属热处理[M].中南大学出版社,2003

[5]李荐,钱晓明.6061铝合金均匀化热处理效果评价及工艺优化研究[J].材料热处理技术,2011. 11

(编辑:杨毅)

Research on Two-stage Homogenization Process for 20X0 Al-Li Alloy Ingot

TENG Ming-he,ZHANG Min
(Southwest Aluminum(Group)Co.,Ltd.,Chongqing 401326,China)

Effect of two-stage homogenization system on microstructure of 20X0 Al-Li alloy was researched,and homogenization effectiveness was evaluated. It was determined that homogenization system of the alloy was 470℃/8h+495℃/24h,which had been applied in industrial production.

grain segregation; eutectic structure; overburning; lattice distortion

TG166.3

B

1005-4898(2016)02-0027-05

10.3969/j.issn.1005-4898.2016.02.05

滕明和(1985-),男,贵州思南县人,大学本科。

2016-01-20

猜你喜欢

铸锭晶界电导率
晶界工程对316L不锈钢晶界形貌影响的三维研究
基于截断球状模型的Fe扭转晶界的能量计算
运动晶界与调幅分解相互作用过程的相场法研究*
大规格纯钛铸锭脱氧现象及对策
浅析锆合金β淬火组织差异
Sc对7028铝合金铸态组织和性能影响研究
东华大学在碳纳米纤维孔隙率及电导率方面取得新进展
基于比较测量法的冷却循环水系统电导率检测仪研究
低温胁迫葡萄新梢电导率和LT50值的研究
酯类微乳液的相变过程中电导率和黏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