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子商务公司盈利质量的评价与分析
——以阿里巴巴集团为例

2016-12-09高伟浩

重庆开放大学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盈利阿里巴巴电商

高伟浩

(江西师范大学 财政金融学院,江西 南昌 330022)



电子商务公司盈利质量的评价与分析
——以阿里巴巴集团为例

高伟浩

(江西师范大学 财政金融学院,江西 南昌 330022)

电商企业在迅猛发展的同时,财务管理问题日益突出,盈利质量的评价是客观反映企业绩效的方法。电商企业盈利质量的评价研究亟须以典型案例分析为先导。本文致力于通过构建一般性盈利质量评价指标分析阿里巴巴集团的盈利质量,发现电商企业存在的一般性问题并给出相应的建议。

电商企业;盈利质量;阿里巴巴集团

一﹑引言

据媒体报道,截至2014年,全国涉农电子商务平台超过3万家,其中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已达3000家。然而,农产品电商亏本运营却是行业现状。总的来说,亏损的基本上是自主式销售的B2C电商,如京东商城、新蛋、一号店、凡客等。淘宝网作为平台式的电商,通过广告费、管理费的收入以及对支付宝的沉淀资金的运作,还是盈利的。不少电商企业由于长期没有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盈利模式,再加上资本高业绩增长的驱动,造成了中国电商高销售和负利润的两极化脱节的局面。

近几年来,电子商务公司在我国发展极为迅速。不少电子商务公司快速崛起,也有不少电商公司在昙花一现之后就销声匿迹,究其原因往往是企业决策者对企业财务状况的误判而导致的。特别像电商公司这种初期需要大量投资,依赖后期壮大后靠资金运作的模式极易引起决策者在企业几个关键环节上对财务绩效产生误判,导致企业陷入财务危机。尤其在对公司盈利质量的评价与分析上,盈利的真实可靠是企业做出正确财务决策、经营决策的重要依据,而电商行业的特殊性却给决策者带来了这方面抉择的困难,同时这也为电商行业内渴望成功者提供了机遇。事实证明,电商行业是一个充满不稳定因素的行业,不少项目看似可以盈利,实际上可能只是被舆论一时的热捧所致。例如,做生鲜食品的电商在一段时间内曾备受关注,但终因成本﹑外部条件不成熟等因素而失去了吸引力。如何正确认识企业的盈利质量、看到潜在的问题成为电商决策者制胜的必备条件。

利润最大化是企业存在的本质,企业存在的根本就是逐利。随时关注企业的盈利质量是企业不容忽视的日常重要工作。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问题一直以来都受到广大投资者、债权人、政府部门等利益相关者的高度关注。盈利信息作为会计信息的核心组成部分,也就显得更加重要。当前,在盈利质量方面的研究多有涉及财务管理的整个过程,尽管相关研究极为丰富,但针对电商企业的分析稍显欠缺,因而选择一个较为典型的电商企业并通过对其盈利质量进行评价与分析,可以为当前中国电商企业财务管理决策提供一些参考。

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商企业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合理分析评价企业的经营绩效至关重要。电商企业的异质要素资本种类要比传统的实体企业种类更多,只有电商企业的各种异质要素资本配置比例比较合理时,其资本收益率才能不断增长。本文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发现若干一般性问题,从而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为电商行业盈利质量评估与其他日常财务工作的开展提供一点思考。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国外在盈利质量这方面的研究大多是结合盈余管理、会计信息含量以及盈余反应系数的研究而进行的,其研究的时间也要大大早于我国[1]。国外在20世纪30年代就形成了盈利质量的概念,最早的相关研究至少可以追溯到Fabozzi在1978年的研究。他将企业产品销售增长是否伴有应收账款与存货不成比例的增长作为衡量盈利质量好坏的标准。而到了20世纪90年代,盈利质量研究成为美国学术界研究的重点问题之一,此后,通过未来会计盈利﹑本年应计利润等来评估盈利质量的方法层出不穷。20世纪90年代,盈利质量评价方法成为美国经济学研究的重点问题之一。至今,在学术界和实务界也没有对盈利质量有统一的定义,对其评价的研究,除了角度各有不同外,评价方法也各有异同。

在美国财务分析专家奥特洛夫出版了颇具影响力的投资咨询报告《盈利质量》后,对盈利质量的研究逐渐增加。Klein 等人(1993)[2]引进现金流概念进行盈利质量评估。他们评估盈利质量的手段是测试盈利公布期间现金流量和年度应计利润的关系。Bernstein等人(1998)[3]采取的方法是将企业产品销售增长量与应收存货及账款的增长量是否成比例,作为盈利质量好坏的衡量标准。Ariel Markelevich等人(2008)[4]将短期应计项目与滞后一期、当期现金流和下一期现金流回归,回归所得残差作为应计质量的度量。残差越大则说明应计项目的质量越差,即盈利质量越差。

国内有关盈利质量的研究工作虽然起步较晚,但针对我国的上市企业盈利质量评价体系具有较好的适应性。王安武等(2000)[5]以国内264家上市公司为例,对比分析了应计制与现金制下的每股收益、总资产收益率、销售利润率及净资产收益率等8个财务指标。根据这8个指标归纳总结上市公司的盈利状况分布,可以看出盈利质量好和盈利质量差的公司所占的比重要远远多于盈利质量一般的公司。因此,只有伴随现金流入的盈利才能够实现高质量的盈利。叶国英等人(2002)[6]在对国内上市公司在1996—2001年的业绩进行分析时得出如下结论:“用现金流分析,能够有效地检验上市公司的盈利质量。”

盈利质量在评价任何一个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时都是一个很重要的衡量指标。通过对文献的回顾可以看出,国内外学者从多方面对盈利质量评价体系进行了研究,主要包括主营业务利润、净现金流量、二者在利润总额中的比重,以及公司的组织结构等。这些因素均对企业的盈利质量有较大的影响,也就意味着这些因素与企业的盈利质量有很大的相关性。

在研究方法多样化的同时,对盈利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研究也在被不断完善。迄今为止,除了频率较高的经营现金流量、总资产回报率、盈余变化率等,劳动力缩减变化、审计结果变动、非经常性项目等其他项目也都被纳入其中。随着研究方法的演进,指标体系也随之日趋完善。目前,国内有关盈利质量的评述较多,其中影响比较大且具有一定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以下几种:利用利润表中的账面收益来评价盈利质量,通过研究净利润和现金流量的差异来评价企业的盈利质量,通过引入经济增加值指标来评价企业的盈利质量,政策引导型分析,通过经验判断法分析企业的盈利质量[7]。虽然目前国内外对盈利质量评价的研究出现了较为丰硕的成果,形成了多种盈利质量评价方法,但始终在盈利质量概念的理解上未形成统一的观点,仅存在以下几点共识:第一,强调盈利的持续性;第二,强调盈利的现金保障性;第三,从两方面来论述盈利质量,一是盈利是否伴有现金流入,二是盈利是否能够保持持续性[8]。本文对盈利质量的理解就是基于以上的共识而展开。

三﹑基于各要素财务指标分析阿里巴巴集团的盈利质量

阿里巴巴集团最初主要通过网上交易市场“阿里巴巴在线”提供商用电子公告服务,发布买卖商机讯息。目前,阿里巴巴集团的主要业务包括消费者电子商务、网上支付、B2B网上交易市场及云计算等,其目标是建成一个开放、协同、繁荣的电子商务生态系统。2005—2012年间,阿里巴巴集团的主要三大股东有雅虎、软银和阿里巴巴集团管理层。由于以马云为首的管理层与雅虎之间的矛盾日趋激烈,阿里巴巴集团8年间先后发生了雅虎收购阿里巴巴集团股权、支付宝股权转让、阿里巴巴集团回购股权等重大事件,其实质是股东与管理层对阿里巴巴集团控制权的争夺。2012年9月,阿里巴巴集团和雅虎完成股份回购计划,马云等管理层最终获得阿里巴巴集团的控制权。阿里巴巴集团于2014年9月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开发行股票,筹资约250亿美元,成为全球融资额最大的IPO公司。

目前国内外认可的公司财务管理的最优目标是企业价值最大化或者股东财富最大化,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对盈利质量的正确判断和评估。本文通过综合各类文献后,针对当前研究的不足,拟采用较为通用的指标进行案例研究。通过文献的整理与筛选,构建指标体系如下(见表1):

表1 盈利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1.盈利的现金保障性指标分析

(1)净资产收益率

净资产收益率(ROE),又称股东权益报酬率或净资产利润率,是衡量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也是指利润额与平均股东权益的比值。该指标越高,说明投资带来的收益越高;净资产收益率越低,说明企业所有者权益的获利能力越弱。该指标体现了自有资本获得净收益的能力。

从基本的财务学公式中可知,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净资产×100%。其中,净资产即指公司扣除负债后的自有资本,而公式所反映的就是公司利用自有资本可以创造出多少收益。根据阿里巴巴集团近3年的年报数据整理结果看,2014年的净资产收益率最高,企业盈利质量也就相对较好。根据阿里巴巴集团2013—2015年年报数据,笔者自行整理后所得下表:

表2 净资产收益率

(数据来源:根据阿里巴巴集团2013—2015年年报自行整理后所得。)

(2)普通股每股收益

每股收益反映了普通股的获利能力,对于投资者而言,其具有良好的决策有用性,是投资者进行投资时的主要参考指标之一。通过比较公司之间的每股收益,可以评价不同公司的相对盈利能力。对于单个公司,通过分析其历年的每股收益,可以对该公司的未来盈利能力做出判断,从而帮助投资者进行决策。每股收益与企业的盈利只能是正相关,即每股收益越大,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

依据基本的财务学公式可知,普通股每股收益=(净利润-优先股股利)÷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数,整理数据后发现,阿里巴巴集团每股收益在2014年度是最高的。

表3 普通股每股收益

(数据来源:根据阿里巴巴集团2013—2015年年报自行整理后所得。)

(3)销售净利润率

销售净利率是指净利润与销售收入净额的比率。销售净利率能够分解成为销售毛利率、销售税金率、销售成本率、销售期间费用率等。该比率越高,说明企业的获利能力越强,企业盈利质量相对较好,但实践表明该指标受行业特点影响较大,在分析时应该结合不同行业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

依据基本的财务学公式可知,销售净利润率=净利润÷销售收入净额×100%,整理报表数据后可见,阿里巴巴集团在2014年的销售收入是一个高峰。

表4 销售净利润率

(数据来源:根据阿里巴巴集团2013—2015年年报自行整理后所得。)

2.盈利的持续稳定性指标分析

(1)主营业务利润贡献率

主营业务利润比重与公司的价值存在正相关关系,即主营业务利润占利润总额的比例越高,上市公司的市场价值也越大。主营业务收入以及主营业务利润比重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公司的盈利质量,主营业务利润贡献率波动性越小,净资产收益率就越稳定。

依据基本的财务学公式可知,主营业务利润贡献率=主营业务利润÷利润总额×100%,2014年依然是对阿里巴巴集团有着相对较高贡献率的一年。

表5 主营业务利润贡献率

(数据来源:根据阿里巴巴集团2013—2015年年报自行整理后所得。)

(2)非经常性损益比率

公司如果发生非经常性收益,则会导致公司经常性活动产生的净利润要低于利润表中所反映的当期净利润,从而在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等盈利指标就会小于按照当期净利润计算所得出的结果。如果发生非经常性损失,则会导致公司经常性活动产生的净利润要高于利润表中所反映的当期净利润,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等盈利指标就会高于按照当期净利润计算所得出的结果。因此,非经常性损益比率越低,对企业来说越好,表明盈利能力越强。

依据基本的财务学公式可知,非经常性损益比率=本年度非经常性损益÷利润总额×100%。同样,整理数据后可知,阿里巴巴集团的盈利能力在2014年处于最佳状态。

表6 非经常性损益比率

(数据来源:根据阿里巴巴集团2013—2015年年报自行整理后所得。)

(3)资产权益比率

资产权益比率是所有者权益与资产总额的比率,该比率反映企业资产中有多少是所有者投入的,反映了企业的投入与负债情况。一般,资产权益比率应当适合该企业的模式,与所处外部实际情况结合考虑。如果权益比率过小,表明企业过度负债,容易削弱公司抵御外部冲击的能力。而资产权益比率越大,期末总资产中负债所占比率就越小,企业偿债能力也就越强。

依据基本的财务学公式可知,资产权益比率=期末股东权益÷期末总资产×100%,由下表可见,阿里巴巴集团的资产权益率逐年上涨,可见其有一定资金运营风险的可能性。

表7 资产权益比率

(数据来源:根据阿里巴巴集团2013—2015年年报自行整理后所得。)

3.盈利的成长预测性指标分析

(1)营业收入增长率

营业收入增长率是指企业本年营业收入总额同上年营业收入总额差值的比率。主营业务增长率表示与上年相比,主营业务收入的增减变动情况,是评价企业成长状况和发展能力的重要指标。营业收入增长率是衡量企业经营状况和市场占有能力、预测企业经营业务拓展趋势的重要标志。不断增加的营业收入,是企业生存的基础和发展的条件。该指标若大于0,表示企业的营业收入有所增长。指标值越高,表明增长速度越快,企业市场前景越好。若该指标小于0,则说明可能存在市场份额萎缩,前景不明朗的情况。

依据基本的财务学公式可知,营业收入增长率=(本期营业收入-上期营业收入)÷上期营业收入×100%。显然, 2014年的财务情况较好。

表8 营业收入增长率

(数据来源:根据阿里巴巴集团2013—2015年年报自行整理后所得。)

(2)现金流量增长率

现金流量增长率的指标若小于0,则表示本期较上期现金流有所降低,未来的盈利状况会受到一定的影响,盈利质量不佳;当指标大于0时,则说明企业预期有良好的现金流保障,相对来说有着不错的盈利质量。

依据基本的财务学公式:现金流量增长率=(本期现金流量-上期现金流量)÷上期现金流量×100%,由数据可知,2015年阿里巴巴集团的财务状况极佳。由此不难解释为何阿里巴巴集团2016财年电商交易额突破3万亿元人民币(阿里巴巴集团2016财年的起止时间为2015年4月1日至2016年3月31日)。这意味着,阿里巴巴在该财年内极有可能超越沃尔玛,成为全球最大的零售平台。

表9 现金流量增长率

(数据来源:根据阿里巴巴集团2013—2015年年报自行整理后所得。)

(3)销售毛利率增长率

毛利率越小,则表示企业没有足够的毛利额来补偿期间费用,盈利水平也将随之受到影响。如果销售毛利率增长率较低,则表示未来企业盈利能力成长性较差,盈利质量不高;反之,则表明企业有较好的前景和成长性。

依据基本的财务学公式可知,销售毛利率增长率=(本年销售毛利率-上年销售毛利率)÷上年销售毛利率×100%。根据阿里巴巴集团财务报表数据整理后发现,2014财年仍旧是绩效最好的一年。

表10 销售毛利率增长率

(数据来源:根据阿里巴巴集团2013—2015年年报自行整理后所得。)

四﹑结论与建议

从以上分析结果看,相对来说2014年是阿里巴巴集团盈利质量最好的一年,而这也许要归功于2014年阿里巴巴集团的成功上市。可以看到,上市以后阿里巴巴在2015年部分指标并未能保持良好状态。可见,尽管上市对盈利质量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还是需要关注其长期的稳定性,在日常经营中做出调整才能保证盈利质量的稳定。总的来说,阿里巴巴集团面对的问题也正是我国不少电商企业已经面对或将要面对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净资产收益率的可持续性。从投资的角度而言,投资人更愿意持有一家能持续盈利并不断保持增长的公司的股票,而不是盈利短期暴增但缺乏持续性的公司。就这方面来说,长期而又稳定的净资产收益率本质上还是需要依靠企业“内功”的强大,只有具有了拿得出手的盈利绩效,才能保证盈利增长的潜质。上市企业往往会期望通过增发股票提高不可持续的盈利增长速度,这一点如果发生在上市电商企业身上或将更具风险。因而,企业应当“戒骄戒躁”,无论短期内出现任何情况都应当从长期考虑,将企业的营运基本功做扎实,这是保持可持续而健康的净资产收益率的最大前提。

其次,现金流管理风险程度较高。一方面,电子商务企业的现金流波动幅度往往较大,现金流的稳定性有限,现金流风险较大,尤其是在特定的企业生命周期阶段或采用特定的企业战略及盈利模式的情况下。另一方面,电子商务企业的风险预警体系不够完善,不完善的风险预警会导致难以及时识别及预测其在现金流方面存在的风险,从而难以及时采取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防范及消除该现金流风险。电商企业的虚拟性质导致其对现金流的监测和控制难度加大,企业现金流风险预期往往难以奏效。因此,解决现金流管理问题应当是长期性和动态的。电商企业在向传统企业学习其理财模式的同时,应当结合本企业的业务特性不断开发和吸纳新的财务管理方式,在企业初期应当稳扎稳打,而具有一定规模后则需要通过摸索新的现金流管理思路来应对这一复杂的问题。

最后,盈利模式风险的防范。为了适应当前多元经济的发展格局,电商企业需要制定一套多层次、相互补充、互相依存的盈利模式。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是众所周知的投资方式,但投资的风险预期管控有时却十分容易被忽略。电商企业需要认真地走自己的盈利质量管理之路,更应该学会选择适合自己的优良路线,夯实基本功。电商企业盈利模式的风险防范应当直面自身业务需要,多元化的模式也应当是动态地契合市场的具体发展。总的来说,电商企业相对于传统企业更应注重灵活性和动态性的企业营运模式,只有这样才不会错过盈利良机。快速的动态盈利响应模式是唯一应对盈利风险的方法,电商企业需要在不断成长中自我发掘。

[1]赵勤.上市公司盈利质量评价分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9):53-55.

[2]Todd Klein.The Market Variation of Earnings and Cash Flows,Earnings Quality[C].New York:The Center for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Research,1993:115-137.

[3]Siegel J.Bernstein.Directors and Fraud[J].The CPA Journal,1998(4):56-58.

[4]Charles A.Barragato,Ariel Markelevich.Earnings Quality Following Corporate Acquisitions[J]. Managerial Finance, 2008,V5(34):304-315.

[5]王安武,窦洪波.从现金流量分析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0(2):38-42.

[6]叶国英,居振华.1996—2001年中国上市公司业绩分析[J].证券市场导报,2002(4):34-38.

[7]杨明增.我国上市公司盈利质量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当代财经,2004(3):104-106.[8]柳木华.上市公司盈余质量研究[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8:18.

(责任编辑 虹 谷)

10.3969/j.issn.1008-6382.2016.05.006

2016-08-06

高伟浩(1990—),男,江苏苏州人,江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产业经济学研究。

F724.6

A

1008-6382(2016)05-0043-07

猜你喜欢

盈利阿里巴巴电商
电商助力“种得好”也“卖得火”
农村电商怎么做才能盈利
电商赢了,经济输了
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
车市仅三成经销商盈利
不盈利的扩张都是徒劳
电商鄙视链中的拼多多
13年首次盈利,京东做对了什么?
加快农村电商全覆盖
阿里巴巴:股大大,权大大,还是钱大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