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乌丹星:养老产业一半海水,一半火焰

2016-12-09乌丹星

中欧商业评论 2016年11期
关键词:火焰公益养老

乌丹星:养老产业一半海水,一半火焰

主题:2016中欧-海棠花开养老产业论坛

时间:2016年10月15日

地点: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北京校区

演讲人:乌丹星 民政部养老服务业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国社会老龄化趋势日益加深。至少在本世纪中叶,每3个人当中就会有一个60岁以上的老人。现在每年大概有1 000万人跑步进入老年人队伍,预计2050年会达到最高峰(4.87亿)。

这是一个巨大的服务业市场。市场化的养老产业链分上、中、下游。上游以投资、金融和保险(包括老年人长期照护险、社会险和商业险)来拉动中游(包括地产、服务和医疗等实体),并由下游(用品、旅游、教育……)对中游作支撑。现在大兴土木、跑马圈地干的基本上是中游的事情,但上游和下游没有跟上,结果中游发展得很艰难。

从中游看,老年地产是一个典型的金融生态链,是以投资为拉动的开发建设运营管理;老年服务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的生态链构建,从人才的培养到人才的聚集;而老年医疗又是典型的专业资源的生态链,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即和养老更相关的其实是前端的健康管理和后端的康复护理,而不是中间的医疗。现在市场对医养结合的理解就是建医院,其实是错误的,我们应该更多关注老人的健康管理和失能之后的康复护理。

国外的养老大致可以分成这样几个阶段:初期政府主导,中期政府加企业,后期由成熟的企业主导。现在中国正处于第二阶段,企业在政府的引导下进入产业,政府和企业交织。这种模式下我们还在探索商业模式。目前养老企业的经营状况是:60%~70%亏损,10%有微利,30%持平,入住率达到80%,净利润在8%左右。

可以说,目前国内养老产业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政府、企业和资本都很着急,市场还未真正启动。养老行业的综合性(横跨一、二、三、四产业)、微利性、群体性、缓慢性和公益性也决定了中国养老产业最终要依靠三种力量走下去:专业的力量,只有专业度才能提升服务品质。公益的力量,没有价值观就没有更多的志愿者、低龄老人来支撑这个产业的发展,全部靠全职员工也支撑不起来。资本的力量,资本需要站在更高的视野来看待养老。

中国养老产业发展的突破一定是三个可持续,即人才可持续、发展模式可持续、自主经营可持续,单纯走商业路线不是养老的本质,单纯走政府路线不具备可持续性,单纯走公益路线不是独立的生存模式。未来养老产业要把公益元素直接融入现代商业,需要大力培育社会企业。

根据联合国的推算,中国市场真正的成熟期在2030年左右。1962~1975年出生的这批人将是养老产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10年后他们开始进入退休大潮。中国养老产业大幕已经拉开,但对于这样一个漫长的产业,我们需要用心追随、用脑思考、用腿行走、用智取胜。

猜你喜欢

火焰公益养老
养老生活
最亮的火焰
缤纷的火焰
公益
公益
公益
漂在水上的火焰
养老更无忧了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火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