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像李安那样去创业

2016-12-09周雪林

中欧商业评论 2016年11期
关键词:禅宗李安创业者

像李安那样去创业

李安导演的新片《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即将上映。不过,这部在电影技术上实现了颠覆性突破的影片,在纽约电影节全球首映上得到的反馈却并不理想。“3D、4K、120帧”的突破性技术,带来了极致的真实,反而让观众无所适从了,用评论家的话来说,“就像习惯了看玩具模型的人,突然间看到玩具的真人版”。

有人开始预言,这将是李安荣耀经历的断崖式拐点,一次全球瞩目的“滑铁卢”。如果将李安比作一位已经成功建立了企业帝国、坐拥天文数字般的股票市值、只需要玩玩富豪社交游戏的企业家,此举则不折不扣是为了一个疯狂的梦,他押上所有的财富和声誉从零开始创业,并且很可能会成为“先烈”。

不必去揣测在这次豪赌式的“创业”中,李安押上了什么,得失成败又将意味着什么。因为这关乎的根本不是“计算”,而是“信仰”。李安不是电影技术的狂人,甚至连iPad和电脑都不会用。这一次他追求极致的电影技术和体验,原因很简单:“我已经看到了更清晰的电影。而我一旦看过它,就再不能假装从来没看过。”

他没有大谈“信仰”,只是淡淡地说,“未来的电影就应该是这样的”。“创业信仰”是人们在事后对于成功者的加冕,而大量殉道者在追寻未来的路上倒下,无人知晓。但创业不就应该是这样吗?一边是草莽英雄揭竿而起,赤手空拳地打出一个未来;一边是功成名就者破釜沉舟,押上名声和财富搏出一个未来。从这个意义上说,卓越的电影艺术家有很多,但配得上“创业者”称号的大概寥寥。

前几天杂志公众号发表了一篇文章,题目是《你改变了全世界,却没一个人在乎》。文中提道,“改变世界和让人相信你的确改变了世界,两者之间存在巨大的鸿沟。” 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佐斯对此深有感触,他说:“做个发明家,往往意味着长时间被人误解。当然,你做的事情一定是你自己坚信不疑的,但很可能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善良的人们会批评你的努力……你一定要能忍受长时间被人误解。”

这就是李安这样的创业者必须承受的煎熬。迅速被人们喜爱的东西,往往只是在现有产品上经过细微的改进,因为它们看起来很熟悉。而那些改变世界的产品,在最开始几乎都不被人理解,包括那些极其聪明的人。所以,你必须“拥有像禅宗那样的耐心”。

好在,曾经枯坐六年冷板凳没有电影可拍的李安,不缺“禅宗那样的耐心”。关于未来,公号“毒舌电影”的评论最妥帖:“电影的进步,一方面靠诺兰、侯孝贤这样的守城人,他们坚持以传统方式,将手艺打造得炉火纯青;另一方面也靠李安和卡梅隆这样的冲锋战士,只要看到一丁点更好的可能性,便一往无前,开疆拓土。”

电影如此,商业何尝不是。

猜你喜欢

禅宗李安创业者
禅宗软件
青梅竹马
郭江涛:一个青年创业者的“耕耘梦
不做房间里最聪明的人
灵 山
论旧禅宗与王维的诗歌创作
落叶禅
让创业者赢在起跑线上
互联网创业者
雷士照明控制权之争对创业者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