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加强“四化”建设为抓手 推动基层学会工作迈上新台阶

2016-12-07吴钢

学会 2016年10期
关键词:四化服务创新

吴钢

[摘要]县级学会工作是基层科协工作的重要基础。本文从推进县级学会科技交流精品化、科普工作信息化、会员服务精准化和考核评估规范化四个方面入手,总结阐述了江苏省江阴市科协在提升学会服务创新能力、助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工作中的做法与实践。

[关键词]基层学会 服务创新 学会能力

县级学会是基层的学会组织,也是最贴近一线科技工作者的科技社团。江阴市是位于江苏省南部的一个县级市,市(县)科协现有所属学会(协会、研究会)33家、院校科协2家(以下统称“学会”),涵盖理、工、农、医、经济和社会科学等学科领域,会员总数达2.8万余人。近年来,江阴市科协将学会工作作为科协工作的重要基础和活力源泉,以加强学会“四化”建设(科技交流精品化、科普工作信息化、会员服务精准化和考核评估规范化)为抓手,引导组织基层学会积极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为创新驱动发展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服务,推动学会工作不断开创新局面、迈上新台阶。

一、以推进科技交流精品化为抓手,助力创新驱动发展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迫切需要大力推进科技协同创新,迫切需要建立完善的科技交流与合作机制。为激发学术灵感,启迪创新思维,培养科学精神,提升创新能力,江阴市科协把科技交流作为学会工作的重要内容,引导各学会紧贴江阴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构建科技交流平台,打造学术交流精品,建立合作交流机制,推出科技创新成果,使科技交流活动呈现出精品化趋势。

(一)开展“院士专家江阴行”活动

江阴有2万多家工业企业,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000多家,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381家,超百亿元企业18家,中国500强企业11家。工业经济是江阴的立市之本、强市之基。如何为工业企业转型升级、优化发展服务是江阴市学会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江阴建立的企业院士工作站达41家。近年来,江阴市科协已邀请50余名两院院士,100余名来自学会、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来江阴讲学考察、对接企业、指导工作,切实把科协组织丰富的科技、人才资源与创新项目引入江阴、引进企业,推动传统产业挺进高端,促进新兴产业裂变发展,助推产业结构优化提升。

(二)开展“江阴科协大讲堂”活动

组织各学会的科技专家学者走进企业、走进社区、走进农村、走进学校、走进机关、走进军营,开展专题授课、学术讲座和科技咨询服务活动。同时引导各学会举办本学科内具有影响力的学术交流活动,不断扩大学术交流的社会开放度和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度。

(三)开展优秀科技论文评选活动

印发《江阴市科学技术优秀论文评选条例》,开发科技论文网上申报和评审系统,确保两年一次的优秀科技论文评选工作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公信,有效地激发和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参与科技交流,投身创新实践。

(四)开展企会协作、金桥工程等品牌活动

引导学会因会制宜、突出重点,深入企业、融入创新,加强政产学研合作,协助企业解决在技术创新和科技开发中遇到的难题,帮助企业提高创新发展能力和经济社会效益。

二、以推进科普工作信息化为抓手,提升公众科学素养

当今世界,信息技术革命日新月异,互联网正越来越成为公众获取科普知识、科技信息的主要途径。大力推进科普工作信息化已成为推动科普工作创新的发展方向和提升公众科学素养的现实路径。以江阴成功创建首批2016-2020年度全国科普示范市为契机,江阴市科协充分发挥学会科普主力军作用,将信息化理念、互联网思维全面融人学会科普工作中,动员鼓励学会会员和科技工作者传播科普信息,使广大公众成为科普工作的参与者、受益者。

(一)组织学会参与“个十百千万”系列科普活动

为确保全国科普示范市创建工作取得实效,江阴市科协扎实开展“个十百千万”系列科普活动,力争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寓教于乐、精彩纷呈的科普活动,实现直接参与科普活动的群众达十万人以上,科普受益的群众达百万人次以上。同时,采用传统与现代、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打造基层科普馆、科普画廊、科普网站、科普报刊、科普微博、科普微信、科普电影等“七位一体”的科普宣传平台。市科协建立的“江阴科普网”发布科协要闻、学会动态及科普信息等8000余条,浏览量达21.5万余人次,被评为“江阴先进党政网站”。“江阴科普网”还建有全民科学素养网上学习与调查系统,市民朋友可以通过登录网站学习科普常识、参加网络科普竞赛活动。建成的“江阴科普”微信平台已发布科普信息3000余条,发展科普“铁粉”2800余名,极大地提高了民众对科普的关注度。

(二)大力发展学会“互联网+科普”

在促进学会加强与电视台、报社、广播电台等传统型大众传媒合作的同时,引导学会拓宽网络,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科学传播渠道,运用微博、微信、社交网络等开展科学传播,使科学知识在网上流行。目前,江阴全市80%的学会创办了会刊或简报,70%的学会建立了网站、QQ群或微信平台。江阴市医学会、江阴市心理健康协会与江阴卫计委、江阴日报、江阴网等以关注大众身心健康、倡导健康理念和科学生活方式为主旨,打造了“健康直通车”网络直播平台,开创了O2O服务新形式,为广大市民传递最新健康科普资讯。

(三)发展壮大学会科普人才队伍

加强对学会科普组织人员、业务骨干以及基层科技工作者的信息化技术培训,提升他们的信息化科普服务能力,培养造就一批实用科普人才。江阴市物联网应用协会的会长单位江苏风雷文化传媒公司,培养了一批综合运用增强现实(AR)、虚拟现实(VR)技术的人才,可以通过强化科普与艺术、创意的整合,有效地增强科学传播的吸引力。由市科协组织实施、江阴职业学院科协科普创作团队参与研发完成的科普微电影“探索宇宙的千里眼——国际30米望远镜”,得到了国家天文台研究员王益萍、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科普委秘书长周坚鑫等专家的大力指导,成了一部风趣生动、老少皆宜的优秀科普作品。

三、以推进会员服务精准化为抓手,促进科技创新创业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以科技创新为基础,是以“互联网+”为特色、以广大科技工作者为主体的新型创新创业形态。基层学会作为科协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紧贴学会会员、科技工作者的实际需求,为他们提供精准化、细致化的服务,在促进科技创新创业上有所作为、有所建树。

(一)强化科技智库建设

成立由来自学会、企业等科研生产一线50名专家组成的江阴市高层次人才专家咨询委员会,积极为江阴经济社会转型升级与优化发展出谋划策、建言献策。做好软课题研究与建言献策工作,引导学会围绕江阴经济社会发展、科技创新以及民生关切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专题调查研究,并要求形成具有较强针对性、可操作性的调研报告与科技工作者建议。

(二)强化科技人才培育

围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主题,办好科技创新创业培训、科技沙龙等活动,大力培育科学精神和创客文化,努力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2016年5月,市科协在东南大学无锡分校举办以“萃智(TRIZ)创新方法”为主题的一线创新工程师培训班,来自学会、院校科协和企业的150名一线科技工作者参加培训。通过培训,为广大科技工作者,特别是企业一线工程师搭建一个接触创新、交流创新、掌握创新的学习平台,培养造就一批高素质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

(三)强化“建家交友”活动

动员组织学会开展或参与走访慰问、参观考察、文体健身、评比表彰等科协会员日系列活动,使科技工作者的朋友圈越来越大。“科协会员日”期间举办的运动会吸引了全市近1000名科技工作者参与,营造了科协会员日作为科技工作者节日的氛围,增强了科协组织的凝聚力和科协会员的归属感。开展评选、表彰、奖励和宣传优秀科技工作者活动,每年在全市评选50名科技三创(创新、创业、创优)人才,并为他们提供免费体检服务。在江阴电视台“暨阳风采”栏目开设优秀科技工作者访谈节目,宣传优秀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的先进事迹,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风尚。

四、以推进考核评估规范化为抓手,加强学会自身建设

当前,学会工作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科协系统深化改革实施方案》,江苏省科协出台《关于实施新一轮“提升学会服务科技创新能力计划”的意见》,为学会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做好基层学会工作,必须抢抓改革发展机遇,提升学会服务发展能力,推进学会依法、自主、民主办会,实现自我发展、自我提升、自我完善。

(一)加强组织领导

按照江阴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社会团体管理工作的要求,推动学会进一步加强组织建设、规范运作行为、增强服务水平、树立良好形象。坚持每季度召开学会工作会议、学会秘书长工作例会,传达上级科协的工作要求,总结交流前阶段工作,对学会下阶段工作提出指导意见。市科协机关经常深入学会开展“三解三促”和走访调研活动,了解并帮助解决各学会在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和困难,加大对学会的指导和扶持力度,为学会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良好条件。

(二)规范考核评估

坚持开展两年一次的星级学会考核工作,在学会中营造创先争优的良好氛围,推进学会工作规范化发展。引导学会根据《江阴市社会组织评估管理办法》,积极参加由民政部门组织的社会组织评估工作。先后已有7家学会被市委、市政府表彰为“江阴市十佳科协组织”,5家学会被评为无锡市学会工作先进集体,16家学会获评江阴市“五星级学会”,江阴市水利农机学会、江阴市癌症康复协会等5个学会被民政部门评定为4A级社会组织。

(三)提升服务能力

深入实施基层学会能力提升计划,推进学会有序承接政府转移职能。鼓励支持有条件的学会,积极承接科技奖项评审、科技成果评价、科技咨询、项目论证、技术鉴定、科技培训和继续教育等科技服务职能,建立完善可负责、可问责的职能转接机制和规范及有序、常态的工作机制。江阴市环境科学学会承接了“场地环境评价专业能力培训”、“黑臭河道综合整治后评估研究”等课题,为江阴环境科学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服务。江阴市医学会承接执业医师定期考核、继续医学教育管理等多项政府部门转移的社会化服务职能,努力办成“接得住、管得好”的学会组织。

(四)深化制度建设

推动学会根据《章程》,建立健全会员管理、社团年检、财务管理、经费使用、印章管理、档案管理等各项内部管理制度,不断推进学会依法自治,形成开放透明、管理规范、运行高效的现代社团组织法人治理结构。完善学会会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制度,理顺决策机构、执行机构、监督机构的关系。完善学会办事机构建设,建立软硬件设施配备到位、人员队伍结构合理整体素质高、工作运转高效、执行决策有力的学会秘书处,不断完善有利于学会自主、自律、自立、自强发展的组织体制、运行机制和活动方式,促进学会组织健康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四化服务创新
争“四当”强“四化”努力打造过硬办公室
新环境下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的实践与思考
基于“互联网+”的业扩双向服务研究与探索
汽车维修服务中心发展连锁经营模式的相关建议
河南省“四化”协调发展评价研究
农村应急广播系统“四化”建设初探
大数据时代下图书馆的服务创新与发展
油田矿区物业服务管理理念的研究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