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教学应从了解学生开始

2016-12-06贾云杰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6年26期
关键词:加减法气球基础

贾云杰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新的课程改革可以说活跃了课堂,让课堂变得鲜活。新的教学理念、新的课程标准、新的教材、教法,使每一位教师获得了前所未有机遇,满怀信心的走进课堂,在创造性理解教材下预设课堂,使数学课堂教学变得更为精彩,尤为 “热闹”。“热闹”过后,待冷静下来,反思课堂,不难发现我们过于追求课堂教学改革的形式,而忽略了数学教学的基本出发点,丢掉了教学方法中的一些优秀传统的东西,失去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那如何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前提下,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笔者认为了解学生是我们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础。

了解学生是教学的基础,怎样才能做到了解学生呢?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

影响学生学习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己经知道了什么。知道什么对于学生理解新的事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了解学生知道了什么,也就是要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如教学《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这部分内容时,如果按照正常的教学目标去进行,不会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因为学生在学前班和幼儿园己经学了10以内加减法,甚至有很多孩子已经很熟练的计算出10以内的加减法。而编者在编排时并没有考虑到这一因素,而是把学生当作没有学前基础的孩子来编排的。教师在备课时必须充分认识到这一点。而不能完全按照教材来备,来教,从认数到数的组成,再到加减法,按部就班的教下去,这样不仅耽误了时间。 而且也收不到预期的效果。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作出响应的调整,可以把计算融入到解决问题当中,教学生怎样读题,怎样分析问题,如何解决问题,把解决问题的策略方法作为我们教学的出发点。这样老师在教学中不仅教了计算也发展了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了解学生能力基础

教师在备课时应该依据当前这节课的教学内容对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事前作一个调查或估计,再来设计教学方案。既不能低估了学生的能力,也不能高估了学生的能力,应尽量做到恰如其分。如在教学二年级下《位置和方向》一课中,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方向和位置的初步知识,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基础上,教学东北、东南、西北、西南这些方位。并能用这些词语准确描述位置关系。虽然这些生活中常用的方位对学生并不陌生,但是能够让学生看着图描述物体的位置,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很难。尤其对那些对方位不敏感的孩子来说,他们可能是发蒙的。考虑到学生的能力基础,老师让学生看中国的地图,看吉林省的地图,双阳区的地图。学生对于这些地图很感兴趣,他们想知道他们的家在哪。顺势引导他们如何看地图,为后面学习方向和位置做好准备。因此正确认识学生的能力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教师不容忽视的。

三、了解学生的兴趣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对不同的事物感兴趣。低年级学生对于玩和吃的东西很感兴趣。教师在备课时对自己授课对象的兴趣与爱好了如指掌。《分类》是一年级上册的一个内容,在教学《分类》时,我根据学生喜欢吃的这一爱好。课前,老师让学生搜集各种食品的包装盒子。比如方的圆的,什么样的都可以。学生搜集好后,自己在家里就可以先分一下类,把你认为的同一类盒子放到一起。再把你分好的每一类带来两个。学生对于这个作业太感兴趣了,每天都告诉我他搜集到了什么样的盒子了,有的孩子还为自己没有这类的盒子而难过。这是孩子自己学习分类的很好的一个学习过程,也为这节课的教学做了很好的铺垫。学生对于分类兴趣盎然。对这节课也充满了期待。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只能引导与利用学生的兴趣与爱好,而不能迎合学生的兴趣与爱好。学生的兴趣爱好中,有些是积极的、有一些是不正当的。前者对学习有促进作用可以利用,后者对学习有负面影响,需要教师的及时引导。

四、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

所谓个性就是一个人在其生活、实践活动中经常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带有一定倾向的个性心理特征。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也是不可避免的。

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体,每个人的知识基础、能力基础和兴趣爱好各不相同。有的学生性格内向,有的学生性格外向。有的学生有积极发言肯回答问题的,也有沉默善于思考的有组织能力强的,有反应快的等。因此教师在备学生的时候,必须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千万不能一把抓。如《整百整十数加减法》一课时,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六一儿童节要到了,动物园为了让孩子们感受到浓浓的节日氛围,在动物园的大门口做了一个气球门。气球门用了多少气球呢?让我们来数一数。出示信息:红气球80个,蓝气球50个。让学生提出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的问题。并请你列出算式。这个问题适合所有学生思考,不同思考水平的学生,都能从不同的角度思考。能列出不同的算式,并都能得出不同的结果,这就很好地照顾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再比如《认识角》一课的练习题的设计:

1.下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

2.数一数图形内有多少个角?

3.一个长方形桌面剪下一个角,还剩下几个角?(学生动手操作)

前两道习题是基础题,适合所有的孩子。而最后一到练习题,适合思维比较开阔的孩子。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动手操作得出结论。这样的习题设计既照顾到全体学生又考虑到个别学生。

当然,了解学生的方面很多,老师可在教学实践中,多留心观察,多总结经验,多开动脑筋,把多种的方法融合到一起灵活运用,以期达到对学生的行为、思想、情感、学习情况等做到心中有数,从而进行有的放矢的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加减法气球基础
“不等式”基础巩固
“整式”基础巩固
怎样巧算小数的加减法
做好课改“加减法” 提高课改实效
加减法的由来
“放管服”的加减法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找气球
气球
“五抓五促”夯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