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南民族地区初中英语教师教学负动机研究

2016-12-05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题项动机海南

崔 瑶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 外国语学院,海南 三亚 572022)



海南民族地区初中英语教师教学负动机研究

崔 瑶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 外国语学院,海南 三亚 572022)

基于对80名海南民族地区初中英语教师的22题项问卷调查和访谈,探索其教学负动机的生成原因,以期为民族地区初中英语教师反审自身教学提供实证借鉴,为减少或克服教学负动机提供建议与对策,旨在激发其教学对象的学习动机,提升海南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质量。

海南民族地区;初中英语教师;教学负动机

引 言

民族地区大多仍处在依靠国家“扶贫”式和“输血”式的救济中勉力维持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只有建立和实现自发自主的长效发展机制,民族地区才能走上良性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笔者认为,海南民族地区实现可持续性发展,必须夯实、提高基础教育质量,以知识滋养民族地区,使其自身迸发出源源不断的生机与活力。然而众多原因导致全国范围内的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表现不容乐观,最根本的原因还是要回溯到学校课堂的低效能导致学生整体受教水平较低。其中以不易接受的异质文化为特点的英语学科更是海南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发展的制约要素。因此,探讨摆脱英语教学困境、打破英语学习桎梏的途径则更具意义,这对带动民族地区甚或全国的整体教育成效将会产生积极影响和助推作用。作为语言学习中最具能动性的个体因素,参与英语教学的师生动机及其相关研究已然成为了热点,但以海南民族地区初中英语教师为研究对象探讨其教学负动机的成果尚不多见。

“外语教学负动机涵指外语教师曾经有强烈的教学意愿和动机,但由于某种外部影响因素或由外部因素诱发的内部因素的干扰,削弱或失去了这种驱动力,从而对其外语教学心理和行为产生负面影响,进而阻滞其教学对象的外语习得进程。”[1]可见教师最初都怀有较为强烈的原生教学动机,只是在内外部因素的作用下,日渐消减,心理的转变引发消极的教学表现,进而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成效。有实证研究表明,教学负动机是学习负动机的显著诱因,学习者的负动机表现又可直接触发教师的教学负动机,两者互相影响、互为因果。鉴于教与学双方密不可分的依存关系,教育水平的高低就要从参与教学的双方来考察。基于以前学者在海南民族地区的调研结果:“学习越差的学生越不能适应教师的教学,课业任务不能及时完成。从整体上讲,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还比较欠缺。”[2]可知初中英语教师在海南民族地区学生的英语习得成效中起着重要的助推和牵引作用。由此也可以看出,民族地区学生对教师的依存度更高,教师教学态度和行为对学生产生的影响更大。因此对海南民族地区初中英语教师教学负动机的分析可以使我们从全新的角度审视基础教育中这个群体的诉求,为其反审教学效能提供真实依据,对症提出消弭其教学负动机的措施,从而抑制民族地区初中学生的英语学习负动机,并有助于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护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从整体上提升海南民族地区教育水平和人口素质,进而实现民族地区可持续的全面发展。

一、 海南民族地区初中英语教师教学动机调查

(一)调查目的

本研究从海南民族地区初中英语教学实际现状出发,通过调查问卷、开放性访谈和课堂观摩,剖析在教学过程中导致教师教学负动机的各项影响因素的强度,以全面了解教学负动机的引发缘由,并提出相应的减退、消弭负动机的策略建议。具体研究目标为:1.导致被调查者负动机的因素以及其影响程度;2.减弱或消除教师教学负动机的措施。

(二)调查对象

接受调查者是来自海南中南部的五指山、保亭等民族地区的初中英语教师,其中汉族教师65名,占81.3%;黎族教师13名,占16.3%;苗族教师2名,占2.6%。

(三)调查工具

1.定量研究

本次采用“英语教师视角的教师负动机因素调查”问卷,是由22个题目组成的李克特五级量表,并将其归纳为干扰教师教学的学生因素、行政管理因素和环境因素。

2.定性研究

根据问卷反映的情况,课题组对民族地区的初中英语学习者、教师、学校主管教学的领导以及学生家长等做了围绕学生英语学习和英语课堂教学现状的开放性访谈,并利用下乡调研与带学生实习的机会在受访中学进行课堂教学观摩,掌握课堂教学的真实情况,获得丰富的第一手资料。

(四)数据收集

问卷数据采用SPSS13.0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研究对设计的等级量表进行了内容效度和内在一致性检验,该问卷Alpha值已达0.923。

二、 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调查结果

NO.ItemMeanStd.Deviation1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缺失,积极性较低,有较大的厌学情绪4.4500.92642对教师课堂的教授学生经常呈现“休眠”状态,教师对学生低水平的理解和接受能力感到沮丧3.88751.158283学生不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回答问题不积极,不配合老师3.92501.099774学生课上睡觉、说话、心不在焉等不当行为让教师感觉自己的努力无用3.63751.442965学生基础太差,教师都不想教了2.47501.282556教师的期望值与学生实际所得成绩不相符3.81481.117177教师的心声很少被管理层考虑和采纳3.40001.120588教师很少有被派出学习和培训的机会,更未有出国进修的可能3.78751.347239教师发展被行政管理限制2.82501.1667910教师的教学工作能够得到学校的行政管理工作的配合3.80001.1295811教师有很多进修的渠道和培训交流的机会3.42501.3758812教师缺少选用教材和考试方式等的自主性3.65001.1484713相比于自身付出,教师对其待遇感到不满意3.88751.0187314教学成果不被赏识奖励3.18751.1261415教学之外,教师还有很多诸如辅导、监考等工作4.03751.08434

续表

NO.ItemMeanStd.Deviation16工资提高会促使教师更努力地工作4.35001.0445817教师坐班制的集体办公工作效率不高3.43751.3486418教师觉得将手写教案与绩效工作相绑定是不合理的3.81251.1702419教师感觉在办公室里无隐私,情感压抑2.73751.2195020教师感觉职称评定存在不公平现象3.81251.1593721教师在此教学的自我效能感不足3.07501.1775922学校设置的班型过大,导致学生课堂参与和师生交往受限3.79631.30860

(二)分析

学生因素引发的教学负动机:题项1至6是可能引发教学负动机的学生因素。题项1的均值是4.450,为22题项中均值的峰值,标准差为22项中的谷值0.9264,显示海南民族地区绝大多数初中英语学习者的学习动机严重缺乏,英语学习状态堪忧,教师已经感受到学生较强的厌学情绪。此实验的结果支持以往学者实证研究结论:“学习者是诱发外语教师教学负动机的首要影响因子,教师教学动机受学生学习动机的干扰最大,是烈度最强的负动机影响因子。”[1]那么,着力改善、调整学生的课堂表现是修复教师教学动机的重要一环。题项5均值2.4750,是全部题项均值中的谷值,离散程度为第六高值1.28255,从数据上可推断,在学生低迷的学习状态影响下,虽也有想离开教师岗位的少数人群,但大部分教师仍由衷热爱教学,可见教师教学的原生动机强烈。根据外语动机的“可逆性”[3],可知消弭教师教学负动机的相关研究大有可为,教师教学负动机具备极大的扭转空间。题项2、3、6的均值较高,超过了中位数值3.7919,此三项呈现学生课堂的具体表现,印证了学生表现对老师教学的直接干扰较大,触发了教师的情绪感受,英语教学成效低于教师心理预期。题项4的离散程度最高,均值偏于“有点同意”,可以解释为学生的课堂不良表现确实使部分老师沮丧,心生教学徒劳无用感和挫败感,但仍有老师坚信自己的努力总会有回报,他们是民族地区教育的守望者。前六项的设置指向教学动机中的学生因素,全面呈现调查范围内的初中学生英语课堂情景,显示民族地区学生英语学习负动机已然产生,并直接影响了教师,使教师产生了低迷的教学情绪,但令人动容的是数据中却又可见大多数教师“为人师表”的坚守和执着。在开放性访谈中,教师和学校领导普遍反映民族地区学生英语学习的家庭保障和支持基本没有,困于家长自身认识和海南民族地区家庭生活方式和经济状况的特殊性,“一些黎族家长仍抱持‘教育是学校老师的事’的观念,或对孩子教育期望较低”[4]。持有这种观念的家长对孩子学习疏于监督、管理,对孩子在校表现和成绩比较漠然。民族地区儿童成长环境中接触的长辈和年长的同辈对英语就更加没有认知,家庭、公共场所没有看到、听到、用到英语的机会和条件,英语自然成为只出现在学校课堂且仅有一周三个小时左右的硬性灌输。学生对英语的无感无知无谓状态在课堂上直接回应给教师,英语教师在所谓主科课程和被学生轻视的现实的残酷撕裂中尴尬存在,教师的教学负动机主要由此而生。

行政因素引发的教学负动机:题项7至12此六项考查可能导致教学负动机的行政因子的烈度。其中只有题项10的均值超过了均值的中位数,且标准差值反映此题项离散程度不高,就此可推断海南民族地区受访初中学校中行政管理服务教学的职能发挥较好,基本上践行了服务教学的职能。题项8均值稍低于中位数,但标准差值高第四,结合题项11值高第二的高离散值,可推想教学一线教师外出的交流、培训、进修资源分配不均等,助益教师职业发展、关乎其生存质量的刚需成为极少数人专享的稀缺资源。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学校资源分配不尽合理,教师发展的机会不均等,会造成教师心理失衡,揣测自己工作环境不公平。行政管理体系机制不健全,教师若不迎合行政体制的某些非教学要求,资源和利益就惠及不到自己,学校的行政化色彩仍较为浓重。不信任学校,工作没有归属感导致教师产生的负动机衍生的负能量效应大于学生因素的影响,会让教师在除教学之外的其他教学、行政工作中带有很强烈且较难消除的排斥、厌烦、脱离感。访谈中,教师对学校行政管理的思考较少,主要是习惯了既有的体制,觉得自己的建议和意见终会被淹没,无谓挣扎的效果和结果都不利于自己,但他们仍希望相关方面关注一线教师的心声,并针对性采取措施解决实际问题。

环境因素引发的教学负动机:13至22十个题项是有关可能导致教学负动机产生的环境因子。题项16和15占据了第二和第三的高均值,可以探见教师自感教学工作强度和待遇不相符,正呼应了题项13的基于第4等级“有点同意”的较高均值和值低第二的离散程度,教师职业道德感驱动下全身心投入的劳动强度与工资待遇水平极其不对等,教师家庭生活的较重负担抑制了教师的创造力和活力,渐渐地教学生活成为苦涩的应付差事。题项17和22的较高均值可见各学校都客观存在的现实状况,如集体办公和班型过大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的课上和课后的工作效度。题项20中提到的职称评定可以说是一线教师生存的命脉和希望,与教师的生活质量和自我认同感都息息相关,不公平的评定会重挫教师的积极性,在扭转无力的纠结中会出现在自己能掌控的课堂上宣泄情绪,不能全情投入教学的极端情况。访谈中,教师们表达了教师的待遇与社会上其他职业相比较之下所遭遇的尴尬,为人师表所担负的身心压力与微薄的薪金报酬极不相称。这使许多老师对自己的职业选择产生怀疑,有的老师在教学之外已经有长期、固定的副业,甚或是教师的正业沦为了副业,这实在是值得关注和警醒的。从实际的调查可知,教学负动机的产生与环境因素有较强的正相关。

三、 教学负动机的应对策略

(一)“再生”学生的学习动机

海南民族地区基础英语教学所在的特殊场域使英语的教与学迥异于内地绝大多数地方:英语课堂教学基本上是海南民族地区学生接触英语的唯一途径,学校发的教材教辅资料是学生拥有的英语知识的唯一承载材料,英语教师就是他们能接触到的为数不多的懂英语、用英语的人,学生对英语的所知所感所获全部来自学校、来自教师,所以英语教师的课堂效度直接影响作用于海南基础英语的教育状况,教师成为了协调、融合英语教学资源和学生的重要纽带。初中一年级,教师应对学生整个初中阶段英语学习进行引导和规划,让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目标、学习任务、学习方法等有充分的了解,养成学生对英语学习的自信心和追求成功的心理。在民族地区的调研显示,大多数学生追求学习成就感的心理虽有却较弱,遇到学习上的困难容易失去信心,学习动机不易诱发和维持,甚至已经出现动机缺失和负动机的情况,但“如果负向共同作用减弱,外语学习动机水平会随之恢复”[3]。为恢复或再生学生英语学习动机,教师必须首先尊重少数民族特有的风俗习惯,迎合民族学生特殊的心理诉求,在教学方式和方法上尽可能减少英语这一异质文化给学生带来的心理压力和课堂教学中可能产生的消极因素。以往学者的研究成果显示中国学习者对英语及其所承载文化的负面态度是导致其学习兴趣下降的重要原因,教学课堂中教师要以引导为主,培养学生英语学习兴趣。教师要充分发挥少数民族学生特有的接受力、感受力和模仿能力强的优势,树立他们学习英语的信心。结合利用民族地区多元文化的特点和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教师应在课堂上引入跨文化知识,引导文化对比学习,扩展学生文化视域,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提升其自发自主的英语学习兴趣。持久的学习兴趣作为学习的内在动力,可以激发学习情感,唤起学习动机,兴趣越高,动机越强,英语教师的教学负动机亦可随之减缓、消弭,最终生成教师持续长久的教学动机。

(二)施行人本化的行政管理制度

行政因素是诱发教师教学负动机的外在因素,理论上是可以通过学校管理层与一线教师协商配合后较快解决的一项动机干扰因素。地处海南中南部民族地区的学校,行政管理层必须了解和尊重民族地区教师的观念和特点并加以正确的引导,采取人性化的管理方式,一切向教育本体回归,真正服务教学,给予教师行使教学自主权和管理参与权的空间,增强他们的归属感和凝聚力,并尽力“优化教师乐业的空间、创新的空间、成长的空间,激发教师的内在情感力量”[5]。实际上,教师群体有比物质需求更深切的精神文化需求,无论在心理还是业务层面,他们迫切需要更新专业知识和业务进修。学校在考虑教师群体心理特点的基础上,应该为教师打通更多进修渠道,争取更多培训、交流、访学平台,拓展教师自身专业知识,提高其业务素养,使教师远离职业倦怠,最终突破教学负动机的困境。同时完善教学、科研奖励机制,引导教师树立科研服务教学的意识,避免教师产生科研“只不过是一个用来评职称的工具,是一个影响日常教学工作的沉重负担”[6]的心理,发掘教师专业潜力,激发教师的成就动机。学校行政管理也需更具人本化,认真倾听教师心声,从根本上改善和解决与教师职业发展、自身成长的问题,达成行政、教学和谐一体,齐心协力服务教学的新层次、新境界。

(三)营造良好的教学工作环境

学校应该以维护一线教师的利益为政策制定的出发点,从教师角度考察其政策措施实施的合理性。对于一线教师而言,教师职称的晋升远不仅仅意味着工资待遇的提高,更重要的是职称序列是其职业水平的衡量标准,是工作能力和工作业绩的体现,是学校领导和学生对其工作付出的一种承认,是教师自我认可和社会认同的指标方向,能够直接唤起教师追求成就的心理动机。对教学成就的内在需求能够提升教师对职业重要性和崇高性的认识,使其对教师角色更具认同感和使命感。因此,学校行政管理层应关注教师的切身利益和感受,创造更好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解除教师的后顾之忧,在职称职务的晋升、奖优罚劣的实施中,必须落实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制定更为合理、全面的考核考查机制。学校管理机制的完善、透明,保证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投入程度,可使教师自我实现的需求获得满足,刺激他们的成就欲望和工作热情,使他们愿意迎接和承担更具挑战性的工作。在监考、阅卷、任课年级和班级等教学任务的安排上应该充分考虑教师个体的特殊情况和需求,在能够保证教学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下,尽量满足教师的合理诉求。群体理论认为人们在心理上总有一个加以比较的群体,在与同龄同资历不同职业的群体比较中,民族地区初中英语教师群体常会产生强烈的失落感。这种对教学不利的情感状态必须以与他们付出的劳动与艰辛相对应的薪金以及管理层创造的公平、和谐的环境来消除,从而使教师免于贫困的窘迫和来自外界环境的不良困扰,不必为追求物质利益和在争取自身生存、发展空间的挣扎中而背离投身教育的初衷,丧失对教师职业的热忱,使他们能够把全身心投入到教育事业中,争取更大的自我成就。

结 论

笔者认为国内少数民族地区相对落后的根本原因在于,囿于其地域内的低效能的教育教学未能产出迎合经济社会发展的合格人才,其中作为现行学校教育和各阶段考试中的必考科目的英语学科的低水平习得更阻隔了综合人才的长成,从而严重影响了民族地区自有人才的培养。落后的现状更无法吸引外来人才的输入,民族地区的发展始终处于无望挣扎的循环往复中,与其他地域在人文、经济、社会面貌等方面的鸿沟越来越大。这种状况于民族地区自身甚或是整个国家都是极其不利的局面,要想彻底改变国家整体教育水平“畸形式”的发展格局,改善提高民族地区人口素质,整体上提升民族地区的人文社会素养,唯有走教育振兴、知识改变的道路。民族地区的基础教育的高质量是其发展的保障和前提,其中的英语学科不仅是教学成效的重要考查因素,更能为民族地区学生提供看世界的多元视角,培养他们接纳理解异质文化的开阔胸怀,给予他们望向更广阔天地和未来的能力和勇气,使他们肩负起建设家乡的重任。本文以海南民族地区初中英语师生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真实呈现民族地区英语学科教学现状,提出针对学生因素、行政因素、环境因素三方面的教师教学动机的再生措施,望借此能够萌生民族地区初中英语师生对英语教与学由衷的兴趣和热情。此外,民族地区教师还应该提升自身教师身份认同感和职业自觉,有意识地调动、整合助益动机萌发的各方面因素,为自我实现和服务民族地区教育作出应有的贡献,从而从整体上提高民族地区的教育质量,使民族地区脱离落后的窘境,实现民族地区全面、长足的发展。

[1]李琳.中日高校外语教师教学负动机实证对比研究[J].外国语言文学,2013(2):87-93.

[2]陈慧,王家发.黎族地区英语学习成效影响因子实证分析[J].琼州大学学报,2006(2):64-66.

[3]单岩.中国外语学习动机减退十年研究:属性、热点与启示[J].外语电化教学,2015(4):10-16.

[4]宋爱芬,余咏梅,史学武.黎族儿童的师生关系、自我调节学习和学校适应[J].琼州学院学报,2015(6):55-60.

[5]单岩.民族地区英语教师教学负动机调查及其对策[J].外国语文,2015(8):134-138.

[6]黄秀兰.海南农村中学教师科研素养调查、反思与对策[J].琼州学院学报,2014(3):117-124.Middle School English Teacher De-motivation in Hainan Ethnic Areas

(编校:李一鸣)

CUI Yao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Hainan Tropical Ocean University, Sanya Hainan 572022, China)

This paper takes 80 English teachers in ethnic areas as participants, based on the interviews and questionnaire with 22 items, and explores the causes of teaching de-motivation. It’s hoped that middle school teachers in Hainan ethnic areas could get the teaching

and teaching de-motivation could be eliminated in order to arouse students’ learning motivation and enhance the quality of basic education.

Hainan ethnic areas; middle school English teachers; teaching de-motivation

2016-07-20

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HNSK(JD)13-184)

崔瑶(1983-),女,辽宁沈阳人,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践及英语教学。

H319;G645.1

A

1008-6722(2016)04-0038-05

10.13307/j.issn.1008-6722.2016.04.07

猜你喜欢

题项动机海南
Zimbabwean students chase their dreams by learning Chinese
二语动机自我系统对动机调控策略及动机行为的影响研究
动机比能力重要
幼儿家长学前教育立法需求调查问卷的编制
SINO-EUROPE SYMPOSIUM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 HERBAL MEDICINE-MARKET OVERVIEW ®ULATION POLICY
海南的云
59国免签游海南
为海南停留
高职学生价值观调查的研究变量的项目分析
12题项一般健康问卷(GHQ-12)结构的多样本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