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高速增长下农村经济增长动力分析

2016-12-01黄梦琳

智富时代 2016年12期
关键词:农村经济

黄梦琳

【摘 要】转向中高速增长是我国进入中等收入发展阶段后的新常态,处于经济增长速度的换挡期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阵痛期,维持稳定增长速度显得尤为重要。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历来受到国家重视,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稳定国家经济发展才能保持良好趋势。农村地区经济增长受制于传统的生产要素土地、资本、劳动力、制度和技术,在经济增长速度逐渐放缓的基础下如何促进农村地区保持稳定增长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本文通过分析新常态阶段农村经济增长动力因素的转变,希望对促进农村地区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提出有借鉴意义的结论。

【关键词】中高速;农村经济;经济动力

一、引言

我国处于经济新常态发展阶段,这一阶段的基本特征:一是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二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城乡区域差距逐步缩小,居民收入占比上升,发展成果惠及更广大民众。三是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从习主席提出的中国经济新常态主要特点能够看出,随着经济增速的逐渐放缓,城市和农村地区的经济增长必然符合这一发展规律。为了维持农村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稳定农村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必须重视农村经济增长动力在中高速增长状态下的转变。

我国已有学者关注影响农村地区经济增长的动力因素,刘轶夫(2015)从分析东北三省农村经济增长因素和增长效率入手,认为投资和消费能够成为东北三省农村经济增长动力,而劳动力从农村转移到城镇导致农村地区劳动力减少且外出务工收入太低对农村地区经济增长产生反面效应。孙国成(2015)通过分析制约农村经济的因素,提出释放经济发展潜力的措施,他认为应该加大农村金融市场的开放,引导正确的信贷关系为农村地区提供充足的资金;建立多元化农产品销售渠道引导资金和劳动力回流。李侃(2014)提出推动农村经济增长的拉动机制,认为投资拉动机制和消费拉动机制能较好的推动农村经济增长。以上是不同学者分析农村地区经济增长的动力因素,总体来看都是强调投资和消费在拉动农村地区经济增长的作用,经济增长受生产要素土地、资本、劳动力、制度、技术的制约,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增长速度减慢的时机,农村地区经济增长的动力因素也会随着经济的发展而有所转变。

二、农村经济发展现状

本文要讨论农村地区经济增长的动力因素,有必要了解目前我国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状况。我国农业生产总值指数显示,2004年达到近10年的增长峰值年增长率比上年增加6.1%,,2007年金融危机的影响农业生产总值指数下降到最低点3.5%。2008年经济有所恢复直至2012年都稳定在年增长率4.2%以上,直到2013年开始出现下降的苗头年增长率3.8%,2014年农业生产总值增速仍然有所减慢保持在4.1%,农村经济增长进入缓增长时期。

农村地区最重要的生产资料是土地,土地是农民进行生产的基础,农村居民家庭经营耕地面积、农村居民家庭经营山地面积、农村居民家庭经营园地面积平均每人的亩数逐年递增,10年来农村居民家庭经营耕地从2003年的1.96亩/人增加到2012年的2.34亩/人,农村居民家庭经营山地从2003年的0.19亩/人增加到2012年的0.48亩/人,农村居民家庭经营园地从2003年的0.07亩/人增加到2012年的0.10亩/人。生产资料的每年递增为农村地区提供良好的发展基础。

通过乡村从业人数和农村劳动力人口所占的比例考察农村地区人力资源的投入是否充足,通过数据我们可以看到,2003年乡村人口93750.62万人,2012年增长到97065.63万人,10年净增加3315.01万人,平均每年增加33.15万人。2003年乡村从业人员48971.02万人,2012年增长到53857.88万人,10年净增加4886.86万人,平均每年净增加488.7万人。2003年乡村从业人员占乡村人口的52.24%,2012年乡村从业人员占乡村人口的55.49%。近十年乡村从业人员所占比例逐渐增加,劳动力回流现象显著,农村地区从业人员的增加对拉动农村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农村地区的资本投入不易直接衡量,可以从金融机构对农业资金供给间接进行判断,随着我国不断重视农业发展及农村地区经济增长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对农资金供给一直处于上升的趋势,从对农贷款中可以看出,2004年对农贷款仅7190亿元,2014年达到28314亿元,近10年时间翻了两番,对农业的资金供给一直保持高速增长。农村地区资金需求大于金融机构对农业的资金供给量,但逐年增加的资金量越来越能够满足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

农村地区农产品产量和质量不断提高是显而易见的现象,这与农业技术进步联系密切。为了量化技术水平在农村地区经济增长所作出的贡献,用农业机械总动力水平来衡量农业生产中的技术投入水平。从数据变化我们看出,2004年农业机械总动力64027.91万千瓦,2014年增长到108056.58万千瓦,近10年净增加44028.67万千瓦,平均每年增加4402.9万千瓦,技术以稳定的增长速度服务于农业生产,是提高农业产量和质量,及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第一生产力。

三、农村经济增长动力分析

土地是第一生产要素也是生产的基础,如何改革土地使用权制度是刺激农村地区提高生产的重要因素,中国农村土地制度长期以来是整个农村生产力发展和财富分配的决定性因素,它较之其他各项政策对农业产生的影响更为直接、持续而深远。土地所有权归集体所有这一原则不可动摇,我国实行的所有权经营权分离,农户具有土地独立经营权极大的促进劳动效率的提高。随着我国近几年农村用地大量征用的事实,为了满足农民耕种土地的需求及人民消费粮食的需求,一是不断开垦荒地,从数据分析我们看到每年农村经营用地在缓慢增加,荒地开垦再利用能够节约土地资源创造价值。二是在土地征收过程中,要考虑农村人口密度与土地的比例,不能为了发展工业或房地产业盲目征集农户经营用地。

农村经济发展的另一有利动力因素是资本,资本的积累能够帮助农户扩大生产规模,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水平。对于农户个体而言,资金的供给能够满足生产周期循环及生产规模扩大,资金的充足还能帮助农户引进先进生产工具提高生产率和农产品质量,解决农村资金问题的有效途径是提高农村地区金融服务范围,增多金融机构及金融产品的供给。对于整个农村地区,通过招商引资,可以将一些知名企业引入到农村市场。同时,由于企业具备投资经验, 更有利于农村发展的具体情况,借助企业所拥有的人脉资源、建设经验来实现农村经济的大力发展,企业资金的注入能为农村经济发展带来活力。

劳动力也是农业生产的重要要素,即使在科技发达设备使用广泛的现代农业生产也需要人力。过去我国存在农村劳动力普遍外流的现象,大量中青年农民认为外出务工比在家务农的收入可观,更多年轻的农民工在城市打工。农业生产需要充足劳动力,农村地区剩下的老幼妇孺不足以成为劳动生产的主力军。数据表明劳动观念的改变使部分农民工回流,在乡村务农人口比例逐年提高,为了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水平需要提高农民的就业技能及全面素质,现代农业生产要求科学生产,具备丰富知识及技能的农民才能生产出产量多且质量更好的产品,普及农村地区基础教育势在必行。

现代农业生产技术进步和创新越来越受到重视。纵观农业发展历史,从手工种植、农业工具、发展到农业机械和现代化机器设备及电子信息技术的引进,农业生产效率越来越高,解放大量人力资源,生产过程控制越来越精确。随着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丰富,农民除了传统农业生产以外,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模式增加收入并丰富城市居民的生活,包括优势农产品出口模式、农产品电子商务模式、生态农业模式、乡村旅游模式、城郊都市型模式等创新农业模式都能成为农村地区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因素。

目前我国农民收入仍然依靠农产品销售为主,我国农产品市场存在这样一种普遍现象,上一年销售较好的农产品次年有很多农户种植导致该农产品丰收售价降低,反而不能为农户带来可观收入。我国既不能象日本等一些发达国家通过国内市场,维持较高米价的保护政策来保证农民收益,也不可能象美国那样,采用大规模发放补贴的方式鼓励农民休耕,以维持农产品价格的形式来保护农业,所以需要政府提前调研,合理规划农民农产品种植面积和数量,抑制“谷贱伤农”的现象,这是政府为合理促进农村地区经济所能作出的制度安排。

四、总结

农村经济的发展被反复强调,新农村建设的政策实施以来,我国为了提升农村经济的总体水平出台并实施了一系列的惠民政策,这使得我国农业得到长远发展,经济总量得到提升,农业发展规模进一步扩大。我国经济发展到目前阶段不能脱离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经历过高速发展期的中国逐渐进入中高速增长时期,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从年增长率两位数降低到2016年上半年增速为6.7%,农村生产总值增速一直低于6%,在我国进入经济缓慢增长时期,拉动农村地区经济增长的动力因素更加被重视。控制农村地区土地经营面积,增加农村地区金融服务及招商引资范围,提高农村地区高素质劳动力的数量,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并充分发挥政府的调度职能,是中高速发展期农村地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参考文献】

[1]刘轶夫.东北三省农村经济增长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J].商业经济,2015(2):16-18

[2]孙国成.对如何释放农村经济发展潜力的分析探究[J].时代金融,2015(6):80-83

[3]李侃.新形势下我国农村经济增长因素分析[J].湖南农机,2014(3):137-138

[4]许晓蕊.关于当前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分析与思考[J].特区经济,2011(2):169-170

[5]胡春阳,余吉祥,程业炳.劳动力输出大省农村经济增长的路径选择——基于安徽农村调查的影响因素 Logistic模型分析[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3(3):118-121

[6]陈秉峰.小城镇背景下农村经济发展的机遇和挑战[J].中国市场,2015(25):26-27

[7]李路.影响我国农村经济增长因素的 VAR 模型分析[J].金融教育研究,2015(1):77-80

[8]吉艳.中国农村经济动力与活力的焕发——聚焦土地制度的变革[J].上海经济,2015(5):28-33

猜你喜欢

农村经济
巴彦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问题研究
重庆市微型企业发展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