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篮球单元构建:基于运动特性的思考

2016-12-01孙立同江苏省东海县西双湖中学222300

中国学校体育 2016年11期
关键词:传接球运球投篮

孙立同 (江苏省东海县西双湖中学,222300)

初中篮球单元构建:基于运动特性的思考

孙立同 (江苏省东海县西双湖中学,222300)

初中篮球单元(以下简称篮球单元)构建是指初中学段的体育与健康课程中,以《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依据、以篮球为主题通过对篮球运动这一素材进行选择、整合、改造,继而将“教材化”的篮球中的教学内容,按照科学的逻辑顺序进行合理地排列;它由单元教学目标、为达成教学目标而精选的教学内容、优化的教学方法及单元学习评价等环节构成。篮球单元构建绕不开篮球运动的核心要素—篮球的本质特征,即篮球的运动特性或运动特质,笔者所探析的是处于初中体育课程中的“篮球”运动特性及篮球单元构建的关系,以期获得更为科学、实效的篮球单元范式。

一、“篮球”运动特性与篮球单元的理解

(一)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篮球”的运动特性

关于篮球的运动特性或者本质特征的揭示,贾齐教授对篮球内涵定义为:“篮球”属于“同一场内交错进行的进攻-防守型运动”,它以球的传递(传接球和运球)和反传递的对抗为过程,以达到本方得分(球入篮筐)和阻止对方得分为目的,并提出:“篮球”中“人-球-人”的关系是其“质的规定性”;杨桦教授认为篮球的核心实质是“强力对抗下的准确”;李明达博士在此基础上,将篮球本质定义为:以人、篮球、球篮三者融合为基础的强力对抗下的比准的体育项目。上述均是对“竞技篮球”核心或本质特征的高度概括,现审视初中体育课程中的“篮球”,对象(学练主体)为青春发育期的初中学生,且篮球运动技能相对薄弱,需要传承篮球文化、发挥“篮球”的育人价值,必须把握并保留“竞技篮球”的“本质”,并将“强力对抗”换为“适宜对抗”,即“以人、篮球、球篮三者融合为基础的适宜对抗下的比准”应为初中体育课程之“篮球”的运动特性,此是对初中体育课程“篮球”“整体性”的理解。同时,篮球运动由多种篮球基本技术所支撑,篮球教学也是将其“化整为零”—单个技术的学练,而后从“单个”到“组合”,其“零散”的基本技术也具有其运动特性,需在实际教学中探寻和提炼。

(二)篮球单元的“整体”与“单个”

篮球单元构建,首先是以整体视角构建的、以目标引领内容的“学期单元”,内容一般包括:移动、传、运、投等基本技术及其组合、专项体能、规则等。如,七年级“简化比赛规则的技术运用”目标引领下的篮球单元。其次,篮球基本技术是“比赛”目标达成的基础与保证,故有强化某一单个运动技术学习所构建的“(单个)技术单元”,这些技术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如,“双手胸前传接球单元”、“单手肩上投篮单元”。最后,介于“整体”与“单个”之间的是以一类基本技术组成的“主题单元”,如,“传接球单元”,有(单)双手胸前、(单)双手击地、双手头上传接球等学习内容;“投篮单元”,有移动中接球、运球急停、运球突破防守、3人2球定时投篮等,实际操作时,“主题”单元的内容可有机融合于“学期单元”中,数项传接球技术的习得,可增加比赛或对抗中球的“传递”次数,提升投篮命中率,更利于学生对篮球的兴趣向“志趣”发展。

(三)“篮球”运动特性与篮球单元的对应

篮球运动特性的“整体”与“零散”对应单元构建时的“整体”与“单个”,即构建“学期单元”时,整体性把握“篮球”运动特性这一要素,如,对抗下技术综合运用的关注与设计、投篮乃至投准的运动技能的形成等,方可在比赛中或类似比赛对抗的情境中真正体悟感知篮球的运动文化;构建“技术单元”时,紧扣该技术的运动特性,设计为:“铺垫”、“形成”、“强化”、“运用”等相关学习内容,其中的“强化”和“运用”,即是将技术学习置于“对抗”的情境之下,体现了“人-球-人”关系的教学主线,从而避免教学实施中习得“不中用”的篮球基本技术。

二、“篮球”运动特性在“学期单元”中的演绎

(一)篮球“学期单元”目标的指向

篮球“学期单元”目标的思考首先是运动技能目标的确立,它是单元目标4个方面预设的重点与难点。“篮球”运动特性将“学期单元”的单元目标指向—“对抗”与“投准”,即在比赛中把球投进篮筐,所以,将以“比赛”为关键词的运动技能目标层层分解至7~9年级的各学期单元,并按照比赛的质量与流畅度的层级,设计有递进性、发展性的各单元目标。如,8年级“基本参照规则的比赛”—渐少的走步违例和明显的打、推、拉犯规,渐多的运球推进、传递球和投篮;9年级的“较为正规比赛”—渐少的运、传接球失误,渐多的运球突破、合适时机的传球、基础配合和较为规范的防守,渐高的投篮命中率等。

(二)篮球“学期单元”教学内容的成分

“比赛”的目标引领单元学习内容的构建,以选择相适宜的教学内容并按照逻辑顺序科学地排列。篮球教学内容不是运球、传球、投篮等单个技术的简单集成。所谓“递进性的有理有序”,是以学生的身心特征、身体(运动)认知规律以及运动技能形成规律为理论依据,选择安排篮球基本技术、技术组合、战术和相关规则知识,按照从易到难、从“粗”到“精”、从简到繁等进行梯次递进排列,而后有机地分配至各水平段不同年级的篮球单元计划中,据此构建的篮球单元之间将呈现递进关系,所以依据上述所构建的单元教学内容实施教学,可避免篮球教学中的重复、低效和盲目,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水平段之间或学段之间教学内容脱节、割裂的问题。[4]而“篮球”运动特性,指引着教学内容的比重、时数以及创生:

1.投篮教学内容的偏重

“投准、将球投进高空处的篮筐”是篮球有别于其他对抗性球类项目的特性,此特性决定了投篮教学内容的偏重,它有3层内涵:一是注重投篮技术的(个体)规范性,以防技术走样而失准;二是丰富投篮技术的教学内容(或练习方式),如,移动中/对抗下、行进间(急停、跳起)等;三是增加投篮教学内容的课时或练习时间。

2.对抗下篮球技术学练的关注

“对抗”是篮球的特性之一,只有在对抗下习得技术才有实战意义。如,传球的2传1防、3传2防,运球突破的1攻1防,面对防守的原地投篮,都属比赛中实战的“片段提取”。传球的被抢断,迫使学生注意传球的方式和时机;运球时的丢球,迫使学生强化运球时控制和保护球的技能;投篮时的失准,迫使学生提高投篮的稳定性,以上所列举的示例同时也含有防守技术的教学内容。所以,“对抗”的过程,是学生所学所练技术的自我检视,是促进学生自主再练再提高的契机,也是评价教学效果和调整单元计划的依据。

3.篮球组合技术的设计

篮球组合技术是单个技术与实战比赛之间的“桥梁”,在初中学段篮球教学中有着重要地位,通过篮球组合技术的练习,可以强化单个技术运用的合理性和熟练性。但国内较多版本的“教参”、“教学指南”均缺乏篮球组合技术的范例,需一线教师在单元构建时重点思考。在教学内容选择方面,可依据“学情”、教学目标设计多种形式的组合—移动技术的组合,运球与传接球组合,移动与传接球、投篮组合等,如,双手胸前传球(至同伴)→变向跑→横切→接传球急停→单手肩上投篮(可加运球跨步)→抢篮板球。

4.接近或模拟比赛情境的创设

因投篮技能的欠缺,于是出现“角篮球”和“底线篮球”降低比赛难度的一种设计。“限定区域和限时的传接球次数比多”,是强化移动和传接球等技术的一种比赛形式,所以,接近或模拟比赛是以争夺球为目的、团队对抗为主要形式呈现。可通过简化规则、特定规则等来提升比赛的质量或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如,全场6对6或7对7、半场的4对4,一方连续传递球5次以上(包括第5次),此时接球的人投篮时禁止防守;或者,在设定的区域(根据学生技能水平而定),接球或运球至该区域时,对投篮队员禁止防守,投中记2分,如,该队不同的队员再投中记3分(鼓励多人得分);也可规定:通过传切配合打进的记3分等。

(三)篮球“学期单元”教学方法的切合

体育教学的方法有3种类型:直接指导型、引导提示型和发现问题型,[1]在篮球单元构建时,不同的教学内容在不同的时段应有相切合的教学方法。如,七年级初学单手肩上投篮技术,可选用“程序教学法”(直接指导型);八年级学习单手击地传接球技术,可选用“领会教学法”(引导提示型);九年级学习“2攻1”基础配合时,可选用“支架式教学法”(发现问题型)。

三、紧扣运动特性的“技术单元”构建—以“体前变向换手运球”为例

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技术是初中学段篮球单元的必学内容,是其他运球变向(crossover)的基础技术,常作为课题在各级体育基本功比赛、优质课评比中出现。该技术的运动特性可定为:以交叉步的方式人球融合超越对手。以下列表是2个“体前变向换手运球”单元(框架)(见下表)。

“体前变向换手运球”单元表

(一)篮球“技术单元”目标的指向

“人-球”关系理解的单元,其中教学目标指向技术的相对规范性,由此引领的内容都是在无对抗下预设的技术练习,是为了“教技术”而“教技术”,因目标指向的偏离而无法掌握该项运动技能。紧扣“篮球”运动特性的单元,单元目标指向对抗下技术的运用,关注该项运动技能的形成,同理并由此展开—所学习的运、投、传等单个技术的目标均指向“对抗下运用”,也呼应了“学期单元”目标。

(二)紧扣运动特性的教学内容简析

“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的运动特性中“交叉步与超越”,均与身体重心高度相关,可在第1次课设计相关的铺垫练习,如,2名学生1组沿边线追逐摆脱的“照镜子”;原地快速碎步、听指令迅速交叉步跨出(2个方向);原地换手运球、听指令:交叉步、侧肩;行进间变向换手运球、从同伴的侧平举的手臂下快速通过(低重心)。在结合球的技术学习中,低重心、利于快速起动和发力“蹬跨”的身体姿势,也是在学生尝试练习并无法“超越”之后的重要学习内容。第2次课中“铜人阵”—基于对抗下技术运用的设计,铜人阵由16名学生组成方队(人数可调整,左右间距可加大)于篮球场边线外站立,听教师指令或哨声,每列依次侧向行进,行进的方式可用“足尖走”、“螃蟹行”、“鸭子步”、“防守滑步”等,同时,于场地端线外3~4路纵队的学生依次有序行进间运球至“铜人”前(此时“铜人”听指令面对运球者且保持篮球基本站立姿势),用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技术依次快速突破阵型并到达对面端线。其中,可设计含有难度递进关系的变化,变化1:不规则的阵型行进;变化2:静止的“铜人”可伸手断球;变化3:无静止的“铜人”,也可从场地对面端线迎面行进;变化4:2队对抗,互换角色,计算顺利抵达对面端线(不丢球)的总人数。

(三)“发现问题型”教学方法的运用

“发现问题型”教学方法适用的对象是具备一定技能基础,如,学习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技术时,其行进间直线运球、原地换手运球应做到基本控制球。该方法是在攻防转换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探究、练习中提升和改进技术,所以施教过程和教学方法更为简约实效。如,该单元第3次课中“场地边线间的1攻1”,因多数学生在变向时通常采用“右变左”(习惯右手),防守者提前预知进攻者的突破路线—只需向右横跨一步,初学者则无法突破,方法1:教师将此问题抛出,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6~8名)在实践中找寻应对之策;方法2:各小组推荐代表展示讨论的解决之道;方法3:师生共同讨论、总结:加速强行超越;突破前连续换手;“晃”的假动作以及变向不换手(即内外运球)突破(拓展);双变向的运用(拓展、介绍);“阻挡”与“带球撞人”的简易区分与判罚;方法4:再次对抗,在对抗中理解和“消化”问题,以求该技能的增进。

[1]贾齐.体育课程与教学研究的方法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205-207.

[2]杨桦.论篮球运动本质、特征及规律[J].成都体育学报,2001(4):60-63.

[3]李明达.对篮球运动本质、特征及规律的再探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6):835.

[4]孙立同.义务教育阶段篮球教学内容系统性构建[J].中国学校体育,2015(8):44.

猜你喜欢

传接球运球投篮
看着自己
完形填空一则
提高学生足球接控球能力游戏三例
关于中小学传接球教学的三点思考
KYRIE IRVING'S HANG DRIBBLE 凯里·欧文 停顿运球
今天你投篮了吗
脚内侧快速传接球教学设计
“双人运球”乐翻天
投篮王和盖帽王
课例.篮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