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循证护理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6-11-30朱晓莉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6年10期
关键词:循证心绞痛依从性

朱晓莉

(盱眙县人民医院,江苏盱眙211700)

✿论著/护理✿

循证护理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朱晓莉

(盱眙县人民医院,江苏盱眙211700)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心内科接收治疗的200名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循征护理,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依从性及生活质量影响。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完全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的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活力、情感、心理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证护理能提高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依从性,改善生活质量。

循证护理;冠心病心绞痛;依从性;生活质量

随着现代生活的压力不断提高以及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冠心病心绞痛的患病率在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研究显示,有效、合理的护理对延缓冠心病心绞痛具有一定的效果[1]。本研究重点讨论循证护理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寻求最佳的护理方法,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心内科接受治疗的200名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符合冠心病心绞痛临床诊断标准[2],其中男性111名,女性患者89名,年龄25-92岁,平均年龄(67.31±11.14)岁。病程1-8年,平均(4.52±2.32)年。排除重度心律失常、急性心肌梗死等疾病的患者。所有患者按照数字随机法分成两组,实验组100例,其中男性56名,女性患者44名,年龄25-91岁,平均年龄(67.21±11.08)岁。病程1-8年,平均(4.49±2.25)年。对照组100例,其中男性55名,女性患者45名,年龄25-92岁,平均年龄(67.8± 11.18)岁。病程1-8年,平均(4.59±2.41)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有意义(P>0.05)。所有患者护理方案实施前均告知并签署知情书,并经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1.2 方 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包括健康教育、饮食护理、心理干预等一系列规范化护理。实验组给予循证护理,具体方案如下:①提出问题:循征小组建立,了解病情,提出循征护理问题,包括健康教育、合理用药、心理及日常生活和锻炼。②检索文献数据库,建立合理的护理方案。③发放健康卡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告知患者冠心病心绞痛发生的原因及治疗方法,减少心绞痛发生的诱发因素。提出药物治疗的必要性及合理服用的方法,并告知可能的不良反应及对策。讲解药物不规律性使用可能产生的危害。通过和患者交流,消除患者的恐惧和焦虑的心理。依据患者的实际身体状况,制定合理的运动方案,包括慢走、太极拳等。并通过音乐、电视等转移患者的注意力。

1.3 观察指标

比较患者的依从性:完全配合医护人员循证护理治疗计划定级为完全依从。部分配合医护人员循证护理治疗计划定级为部分依从。能配合医护人员循证护理治疗计划定级为不依从。出院前一天采用SF-36量表对患者进行生活质量问卷调查。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5.0软件,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依从性比较

表1显示,实验组患者的完全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完全依从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依从性比较[n(%)]

2.2 生活质量评价

表2显示,两组患者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活力、情感、心理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循证护理是在循证医学的影响下产生的一种新型现代的护理观念。是护理人员在护理治疗过程中,明智、准确、审慎的结合科研结果、临床经验和患者的实际情况,得出临床最佳证据,而这些证据,将为临床决策提供最可靠的依据。循证护理是一种观念,也是一种工作方式,但它又不是一种单一的观念或者是工作方式,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在临床治疗领域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循证护理在概念上强调了三个要点,第一是护理研究证据,第二是护理人员的个人护理技能和临床护理经验,第三是病人的实际情况[3]。

研究表明,循证护理这种新型科学现代化的护理概念可以帮助护理人员找出最适合病人的最佳循证护理方式,提高临床工作人员的护理工作的规范性和科学性,也预示着循证护理未来在临床医学的很多方面将会有这很大的发展空间[5]。本研究中,实验组患者接受了系统的循证护理后,患者的依从性和生活质量明显提高,观察组患者的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活力、情感、心理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也提示循证护理对延缓冠心病心绞痛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显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病情复杂,治疗周期也相对较长,这使得患者很容易对治疗方法产生悲观消极的情绪,这种悲观消极的情绪又反过来作用于治疗过程,加重了治疗难度,产生治疗-消极情绪的恶性循环,这是传统常规治疗的弊端[4]。患者采用循证护理后,恰好弥补了传统常规治疗的这个弊端,患者接受临床护理人员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和患者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的符合个人的护理计划,这种计划也会根据患者的实施病情做及时的调整,这种一对一的个人护理计划,让医生和患者对病情做出深刻的理解,同时也提高了医生和患者的治疗信心,相比于传统护理,这种良性的循环很大的提高了冠心病心绞痛的治愈率。

综上所述,循证护理提高了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依从性和生活治疗,可将其广泛应用于临床。

[1] 陈笑,唐仕肖.循征护理在胎膜早破护理中的应用及体会[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3,35(3):215-216.

[2] 许继艳,常秀武,丁瑞峰等.中西医结合治疗60例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观察[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4,21(3):111-113.

[3] 刘春艳.循征护理在手术室预防压疮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5,14(16):246-246,247.

[4] 周景想,唐明,李洁等.2029例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证候特点及组合规律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31(6):753-755.

[5] 洪普.循征护理在剖宫产术后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08(1):53-54.

猜你喜欢

循证心绞痛依从性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循证护理》稿约
循证护理在新生儿静脉采血中的应用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Ⅱ~Ⅲ期NSCLC患者术后辅助化疗依从性分析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60例
循证医学在中医教育实践中的应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6例
益气养阴法治疗稳定型心绞痛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