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先天性心脏病封堵术实施床旁心脏超声检查的应用价值观察

2016-11-30白雪萍刘达怡黄志芳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6年10期
关键词:室间隔分流心动图

白雪萍 刘达怡 黄志芳

(山西省心血管病医院,山西太原030024)

✿论著/心脏及血管病✿

先天性心脏病封堵术实施床旁心脏超声检查的应用价值观察

白雪萍 刘达怡 黄志芳

(山西省心血管病医院,山西太原030024)

目的 研究先天性心脏病封堵术中应用床旁心脏超声检查的临床效果。方法 我院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月间诊治的10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其中63例为房间隔缺损(ASD),24例为室间隔缺损(VSD),13例为动脉导管未闭(PAD)。术前通过床旁心脏超声对缺损部位、范围以及程度进行检查,手术过程运用超声心动图实施监测,封堵术成功后立即观察分流是否消失;术后1个月进行超声复查。结果 通过分析,本文所选的100例患者中,97例封堵成功,3例存在残余分流。VSD残余分流2例,PDA残余分流1例。ASD患者实施封堵后右室舒张末期前后径(RVEOD)及肺动脉内径(PAD)均比术前小,手术前后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封堵前后左心室内径(LVD)、主动脉内径(AOD)以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SD和PDA患者实施封堵操作后AOD即LVD均明显比术前小,手术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封堵手术前后RVEOD、PAD、LVE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先天性心脏病封堵术实施床旁心脏超声检查的应用价值显著,术后随访能够评价治疗效果。

床旁心脏超声;先天性心脏病;封堵术;临床效果

介入封堵术是近些年对简单先天性心脏病治疗的一种新方法,取代了过去的外科手术[1]。超声检查时近些年临床重要的一种辅助方法,对患者来说安全有效,痛苦小。床旁超声检查更利于行动不便患者的检查,患者各种手术术中检测及术后及时复查。随机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间诊治的100例先天性心脏过程病患者,术前通过床旁心脏超声对缺损部位、范围以及程度进行检查,手术过程中运用床旁超声心动图实时监测,97例封堵成功,3例存在残余分流,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间进行介入封堵手术的100例患者,所选患者均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其中46例为男性,54例为女性;年龄在7~66岁之间,平均为(43.6±2.4)岁;63例为ASD,缺损直径在9-32mm之间;24例为室间隔缺损(VSD),缺损直径在2.1~10.1mm;13例为动脉导管未闭(PAD),缺损直径在2.2~9.5mm之间。

1.2 检查方法

仪器:术前,术中及术后均使用GE Vivid-q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设定为 2.5~3.5MHz,所选患者均实施封堵术。术前对患者实施经胸超声心动图确定疾病类型,同时明确缺损的部位、类型大小以及数量。术中封堵器放置后运用X线进行监测[2],主要观察内容:(1)ASD:观察封堵器的位置,是否存在无残余分流,二尖瓣活动功能是否有影响,腔静脉及肺动脉回流情况以及心腔内血流情况。(2)VSD:观察封堵器的位置,有无残余分流,对三尖瓣、主动脉瓣是否存在影响。(3)PDA:观察观察封堵器的位置,有无残余分流,肺动脉血流情况。

1.3 统计学方法

进行统计学分析时采用SPSS15.0系统软件,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进行治疗前后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通过分析,本文所选的100例患者中,97例封堵成功,3例存在残余分流。ASD患者实施封堵后右室舒张末期前后径(RVEOD)及肺动脉内径(PAD)均比术前小,手术前后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VSD和PDA患者实施封堵操作后AOD即LVD均明显比术前小,手术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表1 先天性心脏病封堵术前后心脏功能指标比较(x±s)

3 讨 论

先天性心脏病过去多实施手术治疗,虽然能够得到良好的治疗效果的,但是因外科手术存在瘢痕,同时手术意外导致医疗纠纷概率逐渐增加。最近几年,随着医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先天性心脏病所采取的治疗方法逐渐增多[3]。先天性心脏病应用封堵术治疗患者术中情况好,创口小,并发症少,患者术后康复快等优势,逐渐的被临床医生广泛应用。通过超声心动图监测封堵器封堵治疗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以及动脉导管未闭已经广泛应用,而且临床效果显著,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传统的外科手术治疗。

实施先心病封堵术前应对患者选择,这是手术能否成功的关键,术前要严格筛查患者的适应症,判断患者是否可以进行封堵手术[4]。术前均实施超声检查,观察房间隔、室间隔缺损及动脉导管未闭的情况,残端性状以及缺损程度等等。缺损直径不超过35mm的中央型房间隔缺损,而且缺损边缘为硬缘实施封堵成功的几率相对较高[5]。VSD术前超声检查不但能够确定病变的大小、部位以及分流量,同时还能观察周围组织结构以及是否存在并发症。术中需要应用超声对封堵器位置进行监测,同时观察瓣膜是否受影响。PDA术前运用超声检查能够明确动脉导管未闭的类型,注意分流量,形态特点以及测定动脉导管未闭长度、内径,对肺动脉压进行正确评估,注意心脏有无畸形等。测量PDA的大小是决定手术是否成功的关键。

本文通过分析,ASD患者实施封堵后RVEOD及PAD均比术前小;VSD和PDA患者实施封堵操作后AOD即LVD均明显比术前小。

总而言之,先天性心脏病封堵术实施床旁心脏超声检查的应用价值显著,术前密切监测患者的各项指标,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正确大小的封堵器,通过床旁超声检查做出正确分析,术后综合分析患者的治疗效果。

[1] 王育林.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与外科修补术对左室功能及其收缩同步性的影响[D].安徽医科大学2011,22(02):845-846.

[2] 侯传举,朱鲜阳,张端珍,等.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在主动脉窦瘤破裂封堵术中的价值 [J].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11,14 (04):976-977.

[3] 陈赛君,付淑萍.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在先天性心脏病经胸小切口封堵术中的应用[J].温州医学院学报.2012,23(03):528-529.

[4] 于宏标.先天性心脏病经胸微创封堵术治疗的麻醉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5,40(33):694-695.

[5] 蒋军,焦元勇,邹君杰,等.腔内球囊临时封堵术在急性周围动脉损伤修复中的应用[J].江苏医药.2014,12(20):364-365.

猜你喜欢

室间隔分流心动图
基于4G和5G上下行分流策略研究
涉罪未成年人分流与观护制度比较及完善
超声心动图诊断Fabry病1例
王新房:中国超声心动图之父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室间隔缺损的心得体会及临床价值
NSA架构分流模式
肺动脉闭锁合并室间隔缺损不同术式的疗效分析
早孕期超声心动图在胎儿严重先心病中的应用
超声心动图诊断Loffler心内膜炎1例
一种铝型材上模整体镶嵌式分流模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