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320排螺旋CT冠脉成像在心肌桥的诊断应用

2016-11-30刘卉荣王志芳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6年10期
关键词:收缩期冠脉螺旋

刘卉荣 梅 勇 龚 欢 王志芳

(新疆乌鲁木齐兵团医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02)

✿论著/心律失常及检查✿

320排螺旋CT冠脉成像在心肌桥的诊断应用

刘卉荣 梅 勇 龚 欢 王志芳*

(新疆乌鲁木齐兵团医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02)

目的 探讨320排螺旋CT冠脉成像在心肌桥-壁冠状动脉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应用320排螺旋CT对疑似冠状动脉病变患者850例进行CT冠脉成像检查,统计心肌桥的检出率、部位、分型及厚度等,比较有无心肌桥的存在时邻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特征。结果 本组患者共计检出心肌桥123例,检出率14.47%。肌桥位于左前降支121例、中间支2例,均为单支冠脉一段受累。左前降支近段12例,中段102例,远段9例,肌桥长度与位置无关系。壁冠状动脉以表浅型多见,左前降支肌桥121例中的61例于近段检出钙化斑块70处,而其余非肌桥病例110例左前降支近段发现钙化斑块71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斑块更易发生在肌桥病例的左前降支近段,但斑块性质、管腔的狭窄程度、长度范围与肌桥的是否存在无关(P>0.05)。结论 320排螺旋CT冠脉成像能够使心肌桥和壁冠状动脉清楚的显示,其肌桥检出率高。对肌桥及肌桥附近血管的观察可尽早发现粥样斑块,对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有重要的价值。

320排螺旋CT;心肌桥;冠状动脉成像

正常冠状动脉及分支走形于心脏表面的心外膜下组织中,当一段冠状动脉被心肌纤维所包绕,在心肌中走形一段距离后又回到了心肌表面,则该段心肌称为肌桥(myocardial bridge,MB),该段冠状动脉称为壁冠状动脉(mural coronary artery,MCA)[1]。这种冠脉的特殊走形可导致心脏收缩期该处冠脉受压狭窄、甚至闭塞,引起心绞痛、心率失常,心梗,严重时可发生猝死。随着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CT,MSCT)技术的迅猛发展,尤其是心脏冠脉成像的广泛应用,心肌桥的检出率明显提高,其对冠状动脉的影响也备受关注[2]。本文对近1年我院CT冠状动脉成像(CTA)资料进行分析,探讨CT对心肌桥的影像表现特点及诊断价值。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 象

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疑似冠状动脉病变患者850例,其中男性462例,女性388例,年龄35~71岁,平均年龄58.3±3.6岁。临床症状有胸闷、胸痛、心悸等症状,部分患者伴有心电图心肌缺血改变。

1.2 方 法

CTA检查采用东芝AQUILION ONE 320排螺旋CT进行检查。检查前8小时禁食,检测心率稳定在小于70次/分才能进行正式的扫描,如果患者的心率过快,可含服倍他乐克使心率下降稳定。同时对患者进行呼吸训练,方便配合扫描检查。CTA检查步骤:患者仰卧位,放置好电极,接收到心电图信号后,患者屏气,进行常规冠状动脉平扫,范围从气管隆突至膈肌下缘包括整个心脏及大血管根部;扫描参数:管电压120kV,管电流100mAS。然后进行增强扫描,通过肘静脉注射非离子对比剂碘海醇,浓度350mg/ml或370mg/ml,剂量50ml~70ml,速度约5ml~6ml/s。采用门控技术自动触发扫描,层厚0.5mm,FOV180mm~220mm,扫面完成后传至工作站,进行平面重组、曲面重组、最大密度投影及仿真内镜等后处理获得冠脉图像,观察有无心肌桥、粥样斑块形成,结果由两名高年资医师共同确认[3]。

心肌桥的诊断标准:冠状动脉节段性被心肌包绕,且该段血管近端、远端走形在心外膜脂肪组织中[3]。按冠脉位于心肌深度心肌桥可分为表浅型,覆盖心肌厚度小于2mm;纵深型,覆盖心肌厚度大于2mm[2]。

冠脉粥样硬化斑块根据CT值分为钙化斑块(>400HU)和非钙化斑块(<400HU,其中<60HU为软斑,60HU-400HU为硬斑)进行计数分析。冠脉的狭窄程度=(狭窄近心端正常血管直径-狭窄处残余管腔直径)/狭窄近心端正常血管直径×100%。依据左前降支有无肌桥以及是否伴有斑块进行分组:肌桥组为左前降支肌桥合并粥样斑块;非肌桥组为左前降支仅有斑块存在。

1.3 统计处理

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x±s),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χ2检验。

2 结 果

在全部850例患者中,共检出心肌桥123例,检出率14.47%。其中男性62例,女性61例,心肌桥的发病率男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心肌桥多发生于左前降支[4](图1),与文献报道一致。本次研究病例心肌桥发生于左前降支121例,中间支2例,均为单支冠脉一段受累。其中左前降支近段12例,肌桥长度(22.3±7.8)mm;中段102例,心肌桥长度(19.5±8.8)mm;远段9例,肌桥长度(15.1±7.6)mm,近、中、远段心肌桥长度比较无统计学差异[3]。壁冠状动脉以表浅型多见,近、中、远段分别为10例、98例、8例,纵深型分别2例、4例、1例。肌桥组61例,发现斑块74处,近段70处,远段3处;非肌桥组110例,发现斑块125处,近段71处,中段40处,远段14处,表明斑块更易发生在心肌桥病例的左前降支近段[5](图2),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斑块可造成冠脉的狭窄(图3),但斑块性质、管腔的狭窄程度、长度范围与心肌桥的是否存在无关[6],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左前降支近段斑块比较

图1 左前降支中段心肌桥,周围血管通畅

图2 左前降支心肌桥并多发钙化斑块,管腔狭窄

图3 左前降支中段心肌桥收缩期血管受压狭窄,舒张期管腔恢复通畅

3 讨 论

心肌桥是在胎儿期冠状动脉的发育过程中,原始小梁动脉网外移失败,致使冠脉主干或其分支被心肌所覆盖,从而形成肌桥。心肌桥尸检发生率达15%~85%[7],在本次样本CTA检出率为14.47%,小于尸检的检出率,其原因与造影技术、体位等有关,心肌桥本身的长度、厚度、纤维走向,以及收缩期狭窄程度、心肌桥附近斑块等因素都可以影响医师对心肌桥的判断。冠脉造影对心肌桥的判断存在不足[8],不能很好的判断肌桥两端的边界和肌桥外侧缘,因此在测量肌桥长度、厚度等方面有较大偏差。320排螺旋CT冠脉成像有先天的优势,其良好的密度及空间分辨率,通过重建等后处理,可获得壁冠状动脉三维影像,更直观的显示出冠脉与周围心肌的空间关系。320排螺旋CT冠脉成像对心肌桥的定量、定位较冠脉造影更准确,检出率也有提高[9]。

通过本次样本研究发现,左前降支伴有心肌桥时检出动脉斑块的比例较高[9-10],左前降支不伴有心肌桥时检出粥样斑块的比例较低,表明心肌桥与其近侧血管粥样斑块的形成有关[11],这可能是由于心肌桥的存在导致近段血流在收缩期逆流,血流的改变使近段冠脉内膜损伤、内膜表面粗糙等原因,更易形成斑块[12-13];而心肌桥远段冠脉压力较低,不易形成斑块。由于斑块的形成是长期、缓慢、多因素的复杂过程,因此仅肌桥这单一因素与斑块的性质、长度及狭窄程度无相关性[14]。

心肌桥的厚度与壁冠状动脉收缩期的狭窄程度有明显相关性,本次研究不足之处在于目前CT冠脉成像还不能够在舒张期到收缩期所有时相都清楚的显示冠脉结构,未能对壁冠状动脉收缩期狭窄程度进行较精确测量。320排螺旋CT冠脉成像能够使心肌桥和壁冠状动脉清楚的显示,其肌桥检出率高,不仅对心肌桥的位置、长度、厚度观察,同时对心肌桥附近血管的观察,尽早发现粥样斑块,对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有重要的价值[9]。

[1] 刘欣,方先来,张俊安.64层螺旋CT在心肌桥诊断中的应用[J].临床医学工程,2010,17(4):38-40.

[2] 朱晓龙,杨飞,耿鹤群,等.320排螺旋CT对心肌桥-壁冠状动脉的形态特征分析[J].2016,44(3):66-68.

[3] 赵新斌,傅昱,洪波,等.心肌桥与壁冠状动脉收缩期狭窄的关系与临床意义 [J].实用放射学杂志2013,29(3):377-379转418.

[4] 石琴,李平,彭英伦,等.先天性冠状动脉变异64层螺旋CT的诊断价值[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3,32(3):339-343.

[5] 裘晟,姚果林,杨晓军,等.心肌桥-壁冠状动脉256层CT冠状动脉成像表现[J].实用放射学杂志2015,31(5):744-747.

[6] 沈丹丹,何国平,龚波,等.冠状动脉CT成像对心肌桥的诊断价值[J].临床内科杂志2014,31(2):116-118.

[7] Yam aguchiM,Tangkawat t ana P,H am l i n R L.M yocardi albri dgi ng asaf act ori n heartdi sorders:cri t i calrevi ew and hypot hesi s.[J].Act a Anat1996,157(3):248-260.

[8] 黄旅辉,陈世达,李冲云,等.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先天性冠状动脉变异的诊断价值 [J].中国医药指南 2014,31(2):116-118.

[9] 龚波,武洪林,郑建刚,等.64层螺旋CT对心肌桥相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应用[J].实用放射学杂志2013,29(9):1438-1440转1444.

[10] 王峰,李朋,李睿.孤立性心肌桥与伴动脉粥样硬化心肌桥的临床特征及比较[J].临床医药实践,2015(5):356-358.

[11] 顾玲玲综述.心肌桥-壁冠状动脉的多层螺旋CT研究进展[J].实用放射学杂志2012,28(11):1791-1793.

[12] 吴文,蔡金赞,任晓敏,等.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在冠心病介入诊疗中的研究进展 [J].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16,24(1): 40-43.

[13] 郭道通,孙占国,王彦富,等.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综合评估斑块的研究进展[J].山东医药2016,56(5):94-96

[14] 卢明明,全冠民,陈为军,等.静息态下左前降支肌桥对透壁心肌灌注影响的640层CT研究[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3,32(5):639-641.

*王志芳为本文通讯作者。

猜你喜欢

收缩期冠脉螺旋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冠脉CTA在肥胖患者中的应用:APSCM与100kVp管电压的比较
256排螺旋CT冠脉成像对冠心病诊断的应用价值
冠脉CT和冠脉造影 该怎样选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旋风“螺旋丸”
硝酸酯类药物对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有益作用研究
奇妙的螺旋
256层螺旋CT在肺撕裂伤诊断中的应用
调压方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阳亢络阻证9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