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高校体育资源浪费的制度源性分析研究

2016-11-30王志斌巫文辉

山东体育科技 2016年6期
关键词:浪费资源体育

蔡 科,王志斌,巫文辉,孙 焱

(华东交通大学 体育学院, 江西 南昌 330013)

对高校体育资源浪费的制度源性分析研究

蔡 科,王志斌,巫文辉,孙 焱

(华东交通大学 体育学院, 江西 南昌 330013)

在高校体育资源投入的过程中,体育资源配置结构不合理造成了教育资源显性和隐性的结构性资源浪费。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结构比例配置不协调、体育信息资源交流狭隘、时间资源利用不合理、土地资源利用缺乏科学规划等浪费现象,影响了体育教育效益的发挥并制约了高校体育的可持续发展。通过揭示我国高校体育资源浪费内涵的根源及其弊端性,借鉴新制度经济学对制度问题的研究方法和理论知识,试图抓住制度这个内生变量剖析高校体育资源浪费现象、利用效率低下的制度根源。针对产生的高校体育资源浪费制度性根源,结合高校体育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思路。

高校体育;教育资源;教育产权;制度性

随着高等教育社会化的发展,高校教育体制改革逐渐向深层次延伸。高校体育是高校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经济的大背景下肩负着培养高素质人才、提升全民族整体素质的重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是投资需要取得一定的效益和回报率。如果投入不能取得一定的收益,投资的部分就等同于一种资源的浪费。伴随着我国高校体育人才培养结构的转变,必须努力改善我国高校体育投资体制,提高我国高校体育资源的整体效益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在揭示我国高校体育资源浪费的表现和内涵、制度根源的基础上,从制度性层面分析,探讨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1 高校体育资源及浪费内涵

体育资源是指一个社会用于体育生产和体育生活活动所需的条件及要素,包括人力、物力、资金、技术、时间和信息等方面[3]。高校体育资源是一个具有特定内涵的范畴,是指在高校中进行体育教育或体育活动过程中为实现体育教育的目标和体育教育功能价值,并有效地辅助体育教育教学所利用或可利用的各类条件与要素,同时消耗一定的物力资源、人力资源、体育信息资源、体育场馆、财力资源和时间资源等要素的总和。高校体育资源浪费,从经济学角度分析,是指在高校体育教育内部出现的教育浪费现象,即在体育教育过程中投入并消耗的人力、物力、资金、技术、时间和信息等在高校体育教育领域未产生其应有效益和价值的现象。

2 高校体育资源浪费的表现

2.1 体育资源结构层次设置不合理

伴随着高等教育逐渐向大众化的方向发展,很多地方学校盲目升级,出现了重复建设的现象。学校在发展规模上一味追求校区的建设、基础设施的升级,但授课效率和教学质量却达不到人才培养的层次要求,落实体育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等教育目的成为口号,造成了教育人员和教学设施上的无形浪费,严重影响了体育教育、教学的质量。根据2015年上海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对相关数据统计得出:上海市毕业生总体就业率87%,制造业、社会服务业、金融保险业、教育文化业是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要行业大类,而体育管理、体育新闻传播、运动康复与健康等相关体育专业就业率偏低。据统计,上海市2015年体育类经济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为45.2%,比上一年下降了12.6%。高校在专业设置上,盲目设置相关体育专业,其相关专业设置不符合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学生教学质量无法保证,培养目的不明确,导致社会供需失衡,影响了体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前景,同时学校经济效益收效甚微,人力资源的浪费严重。

2.2 教师资源配置比例不协调

体育院校、师范类等高校中体育专任教师与体育专业学生相比所占比例偏低,体育教师编制出现有减无增的现象,但体育院校、师范类等高校内部非专任体育教师的比例却有增无减。根据2015年教育部对全国高校工作人员统计可知,高校专任教师为157.26万人,而非教学人员为236.93万人;全国在校本科生、研究生为3 352.38万人。按照教育部规定,高等学校教职工与学生之比应是1:3.3,专任教师与学生之比应为1:6.6;现今我国高等学校体育专任教师与学生的比例为0.0469:1,远远低于教育部规定的比例。在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中,对体育教师的待遇和科研经费方面的投入占总教学投入比例甚少,造成了有些高校体育教师教学积极性不高,参与教学和科学研究的动力不足,影响着体育教师人力资源潜在效能的最大发挥。

2.3 体育资源中物力资源利用效率低

现如今高校实行的管理体制是分级管理。由于各部门没有实行统一的办事标准和管理计划,同样的体育设备和器械、书籍资料重复购置现象比较多,在配置中存在不合理现象,重复和再利用率低,造成体育资源投资效益回报率低。据世界银行调查, 我国部分高等学校教室、实验室的使用效率仅有60%;根据国家教育部的统计数字, 我国高等学校的仪器设备中竟有20%处于闲置状态。据有关部门对北京中关村地区几所高校五万元以上的3 690种大型仪器调查后发现,每年开机不到400小时,开机率仅为40%[4]。高校普遍存在着体育设施、各类仪器、科研装备、场馆、实验室等设备的使用效率低的现象,很多处于闲置的状态,浪费严重。

2.4 体育资源中财政资源支出不合理

高校财力资源是指学校各项资源货币化的集中体现,主要从使用结构方面进行剖析[5]。高等体育院校、师范类等高校内部,由于非体育专任教师的人员不断增加,有限的教育经费中,人员经费开支所占比例偏高,甚至出现教育事业费被占用的现象。体育教师及体育行政办公人员中,存在着严重的行为不端和“占便宜”行为,公用体育产品和体育教育经费节约意识不强。校内办公体育用品随便领取,体育场馆设施和器材人为损坏现象严重,在教学过程中体育器材和用具节约意识淡薄,这些现象不利于高校体育事业自身的长远发展。

3 高校体育教育资源浪费的危害性

3.1 影响社会投资效益的实现

高校体育资源的投资收益主要通过产生的社会收益来反映。某些高校因为教育投资目的不明确使其培养的人才社会收益率低,造成了人才培养过程的一种浪费。高校是培养体育人才的主要基地并面向多个行业,通过输出人才能够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如果高校在培养体育专业的人才时存在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现象,其体育资源势必不能很好地产生其应有的价值。如在许多毕业生中存在着大材小用、学无用武之地的情况,致使体育人力资源的浪费,给社会才能的规模性开发带来了严重的负面效应。

3.2 个人教育投资环境受限

每个人都有个人的行为预期目的,其预期目的的选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选择项和投资项预期收益大小的考虑。在高等教育阶段,教育投资收益率的大小将影响和制约个人对教育投资支出的动力。高校体育资源浪费导致体育投资的收益率下滑,间接和直接影响了个人投资的回报率。个人投资的预期目的未能达到,个人对高校体育的信心及投资预期将会丧失,促使个人投资环境受限,产生不良循环。

3.3 不利于高校体育发展空间的拓展

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高校的教育经费受限于当地政府及国家的教育投资和预算。由于每个高校都有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发展侧重点,在有限的教育经费下,只有最大程度地发挥体育资源的效益和效率,才能在有限的发展空间中最大限度地促进高校体育的发展。当前,教育经费逐年增加,但投入高校体育发展的经费比例始终较低,在高等院校体育发展过程中,体育资源浪费现象仍大量存在,体育资源未能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和效益,如果不积极地改变这一局面,高校体育发展空间将会受到很大的制约。

3.4 家庭教育投资回报率降低

家庭对孩子教育投资比重随着社会的发展呈现出上升的趋势。父母希望自己的子女毕业后能够找到一个好的工作,父母也可以从教育投资的汇报中受益,但高校体育资源的浪费无疑会影响教育期望回报的实现,长此以往,家庭教育的投资有可能会出现逐步减少的现象,这不利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3.5 个人教育收益率受损

当前高校体育教育发展过程中,由于高校层次的定位、专业设置和课程安排不合理等原因导致的人才培养浪费现象严重。很多选择了体育类专业的学生进入高校后,期望能获得自己预期的收益。但在教育学习过程中发现自己没有得到合适的教育和培养,特别是毕业后不能收到教育投资的预期回报,严重影响了个人的发展和人生价值的实现。

4 高校体育资源浪费的制度性根源分析

从新制度经济学角度来理解高校体育领域中的制度, 内容更广泛。它是指规范、约束、协调高校领域中人们行为和关系的一套规则、习惯、信念或统一程序。它是国家、社会、教职员工和受教育者经过多次博弈而达成的用于约束教育领域的组织或个人的行为和相互关系(交易关系或法律关系)的契约关系。新制度经济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 其理论和方法对我国转型时期的教育发展具有一定的方法论和理论意义, 抓住“制度”这个内生变量, 探讨“制度”中的不同组织安排及管理方式所带来的高校体育浪费问题是一个新的视角[6]。

有效制度能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供创造性和生产性活动的空间。在没有约束的经济制度和体制下,个人过于追求效用,最终只能导致资源利用的浪费或低效益。高等院校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存在一种制度性的约束,教师和学生的行为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影响。分析其深层次原因,体育资源浪费现象与我国当前的不合理的制度因素相关,从根本上解决体育资源浪费等问题,势必要求我们从制度层面探析这一问题,同时在制度革新上要与时俱进。很多高校缺乏提高体育资源使用效率的内部动因,寻找浪费的制度性根源须从高校内部找起。高校体育是以人力资源为主要投入因素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提高高校体育资源利用率除了投入因素的影响,交易方式和关系也是非常重要的制约因素。

根据 Box-Beknhen 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原理,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鲜花椒添加量、十三香添加量及菜籽油添加量为特征值(Xi),以感官评分为响应值(Y),设计3因素3水平响应面试验,响应面试验因素及水平见表3。

4.1 高校体育投资体制不健全

在追求最大收益的预期目的时,教育投资体制对体育资源浪费现象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市场经济的发展格局中,政府仍然是高校体育教育发展的最大财政来源。高校体育发展需要政府的支持,但必须学会自力更生,政府单一的财政支持不利于提高高校高水平办学的积极性,长此以往会导致我国的高校体育市场始终表现为卖方市场的特点。每年财政对教育经费的预算都有所增加,政府在支持办学的前提下应积极提高社会办教育的积极性。我国高校投资体制中利用外资或私人投资办学的范围仍然很狭小。同时各高等学校的预决算指标通常都是以上年度的指标为依据,在资金使用过程中,很多学校不能根据本校的实际教学支出和办学规模情况作出符合本校实际发展需要的最佳分配和规划,严重制约了高校体育教育的发展。

4.2 行政化制约着资源组织方式的转变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我国高校体育管理体制现状已不符合社会对体育资源的需求。国务院实行的政府体制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高校体育教育起到了促进作用,但我国高校体育管理模式依然是较完整的政府主导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凸显出行政等级制度的内部资源组织配置等特征。以行政等级制度为主导、追求行政分利的管理模式,很容易造成体育资源浪费、人浮于事、教学和科研水平不高等问题。首先,人力资源比例不协调,行政人员编制过多。其次,行政分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教学和科研的正常进行以及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在追求行政权责时忽视了高校学术至上、管理专业化的重要性,这使得高校体育资源利用率在无形中被降低。

4.3 高校体育教育产权不清晰

明确高校体育产权是体育教育体制改革与创新的重要立足点。在实际的办学过程中,公立高校往往缺乏面向市场经济办学的活力和动力,其根本原因在于没有清晰的高校产权意识。

4.4 高校激励和约束机制不健全

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结构层次和学校产权逐渐清晰。但在产权清晰的前提下, 也不一定能保证高校体育教育机制的健全。高校的体育教育机制仍需要建构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以提高管理者和教职员工有效利用教育资源的动力和压力。在我国公立高校中, 由于缺乏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高校代理人没有提高教育资源利用效率的压力和动力, 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教育浪费现象。

5 高校体育制度变革应遵循的原则

5.1 政府与民众共同参与的原则

政府推行高校体育制度变革,要建立在对社会成员需要认识的基础上,切实尊重社会成员的自主、自由选择权。我国推行高校体育教育扩招、高校体育教育成本分担政策,从整体、长远上讲是顺应民心,利国利民的,是代表大部分人的利益的。正确地处理好二者的关系,是实行有效制度变革所必需的。

5.2 体育资源效率与公平兼顾原则

公平性原则是体育教育制度变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高校体育教育制度变革过程中必须贯彻的一个重要原则;而效率可以说是制度创新的灵魂。体育资源公平与效率始终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在一时期内,公平与效率何者优先是一个极为正常的事情。公平的相对标准是大多数人的公平,相对体现在宏观上;效率的相对标准是对国家、对社会、对个体的长远利益,高校体育教育制度变革应在两者间把握一个度,综合考虑才是关键。

5.3 高校体育教育整体与多元化的原则

高校体育教育是一种综合性的社会实践活动,高校体育教育制度变革必须遵循整体性的原则。应深切关照各个与之相关的方面,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并形成规范性的运作体系。高校体育教育办学体制、管理体制、投资体制、结构体制等制度变革应多头并进,协调进行,单一的办学形式及其相应的高校体育教育体制已不能适应社会及体育教育需求的变化。高校体育教育制度变革应该鼓励以多形式、多元化的方式来发展高校体育教育,积极应对产业化、市场化、国际化等改革潮流。我们借鉴新制度经济学的观点来探讨高校体育教育制度变革的体系问题,无疑有助于我们对高校体育教育制度的作用和变革脉络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

6 提高体育资源利用效率的对策和建议

我国高校体育资源实体身份不明确,自主办学空间有限。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教育内在规律相适应的教育体制是我国体育教育制度创新的目标。在市场化的经济环境下,高校体育改革和创新势在必行,优化体育资源配置,提高体育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体育资源的浪费是体育强国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6.1 革新高校体育的投资体制

我国高校体育教育投资体制应积极与市场结合,在有序的竞争环境中不断调整其结构和方式,建立多样化、多元化的投资机制。高等体育院校、师范类等高校在追求自身体育教育的投入产出率和社会回报率时,必须让社会成分更多地参与到体育教育资源的投入分配中去,建立灵活的投入机制及相应的高校体育发展基金作为支持。我们在市场经济中采用的股份制结构可以运用到高校体育教育管理体制中来,政府可以作为高校的股东,根据高校具体办学情况及产生的社会收益,尝试以基金、股票等多种形式,建立合理的拨款机制;同时,高校在自身建设中应积极地扩大体育教育融资渠道,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率,提高资产运作的效率和效益。

6.2 建立政府、市场与高校间的最优关系

高校体育教育体制改革的成败很大取决于政府、高校与市场之间的关系。市场化经济模式已趋于成熟,高校体育教育进行改革时,可以借鉴企业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经验,引入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价格机制,提高体育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体育教育资源浪费。以市场机制为导向,淡化政府对高校体育教育管理中的行政色彩,在相应的规则方面,放开高校体育教育市场,把市场与高校和社会、政府联系起来,恰当地运用供求、价格和竞争规律,对体育教育资源的配置以市场主导方式代替行政等级方式,将高校体育教育作为自主办学的法人实体推向市场,接受社会的选择。

6.3 改革高校体育管理体制

社会在进步,市场经济在完善,各个地区和用人单位应该破除各自为营的局面, 积极推进开放和多样化人才来源的方针。对高校体育教师采取激励性的措施和末位淘汰制度,以鼓励体育教师努力地工作;体育后勤保障改革市场化, 充分利用社会的力量和市场资源为学校体育提供后勤服务, 使之成为“自我管理、盈亏自负、自我发展”的经济实体, 从根本上解决以往制度的不足。

6.4 明确高校体育产权的主体地位

我国的法律条文中规定,高校全部资产归国家所有,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产权分界是不清晰的。高校不具有产权主体地位,其高校体育教育市场主体地位无法得到体现,这种局面势必造成产权主体的缺位,高校体育经营的效率低下。因此,政府在进行体制改革过程中应该明确高校经营的产权主体地位以及享有的财产权利。创新高校体育教育产权制度,如分配制度、教育教学制度等,以降低体育教育体制成本,减少体育资源浪费。

总之,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的提高,高校体育资源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研究逐渐兴起,我们必须对体育教育资源浪费现象引起足够的重视。不断地挖掘潜力和开发可利用资源,进一步提升和推动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资源的优化管理与可持续发展。

[1]卢现祥.西方新制度经济学[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

[2]张瑞林,秦春林.体育管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6.

[3]康军,陆阳.高校体育资源的内涵及其合理利用[J].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11,27(01):94-97.

[4]郑小凤,张朋,李兴海. 普通高校体育资源社会共享模式创新——苏州大学推行股份化有限责任公司可行性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3,3(27):56-61.

[5]王培根.高等教育经济学[M].上海: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

[6]马兆明,王健. 基于择业价值取向的我国竞技体育人力资源利用率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37(1):23-26.

[7]杨震,李艳翎. 我国高校体育场馆对社会开放的困境与优化策略[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3,36(1):91-96.

[8]虞力宏. 高校体育资源现状和配置优化的策略选择——以浙江省杭州高教园区为例[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34(2):93-96.

[9]黄睿.我国学校体育资源利用分析[J].科技文化导刊,2014(01):142-144.

[10]刘忆湘,冯鑫.论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资源社会化配置[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9,43(11):71-73.

[11]刘志斌.教育资源的开发与高校体育教学改革[J].体育与科学,2012,33(02):120-122.

[12]王新坤,马明. 辽宁省普通高校体育场馆利用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1,30(2):49-51.

An analysis of institutional source sports waste in universities

CAI Ke, WANG Zhi-bin, WU Wen-hui, SUN Yan

(SchoolofPhysicalEducation,EastChinaJiaotongUniversity,Nanchang330013,China)

In the process of college sports resources investment, the irrational allocation of sports resources causes the explicit and implicit structural resources waste of education resources. The waste phenomenons,such as the non-coordination of human resources, material resources, financial resources and the proportion of the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the narrow sports information resources, the unreasonable use of time resources, the lack of land use and other scientific planning waste affected the effectiveness of physical education play and also restricted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ollege sports. It attempts to grasp the endogenous variables of the system to analyze the waste of sports resourc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to draw lessons from the research methods and theoretical knowledge of the institutional problems in the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by drawing on the root and malpractice of college sports resource waste and institutional roots. In view of the institutional root causes of waste of college sports resources, the paper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thoughts based on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college sports development.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educational resources; educational property rights; institutional

2016-08-07

蔡科(1988-),男,助教,硕士,研究方向运动与健康促进,慢病的运动干预。

G807

A

1009-9840(2016)06-0071-05

猜你喜欢

浪费资源体育
不浪费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
我给资源分分类
资源回收
做好绿色资源保护和开发
我们的“体育梦”
激活村庄内部治理资源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