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徽派”与“扬气”——徽州与扬州传统建筑装饰差异性研究

2016-11-29邓婧旸任康康李晶岑

安徽建筑大学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门楼砖雕徽派

邓婧旸,任康康,姜 毅,李晶岑

(安徽建筑大学 建筑与规划学院,安徽 合肥 230022)

“徽派”与“扬气”——徽州与扬州传统建筑装饰差异性研究

邓婧旸,任康康,姜 毅,李晶岑

(安徽建筑大学 建筑与规划学院,安徽 合肥 230022)

装饰一直都作为建筑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给予建筑美学特征,又赋予建筑文化、历史、社会、宗教等象征意义。本文针对徽州建筑,以及徽州文化、经济影响至深的扬州传统建筑,通过分析比较,挖掘不同的地域文化、不同的历史信息、不同的建筑文化。通过装饰对比,研究徽州与扬州传统建筑的互融与差异,揭示徽派建筑与江浙建筑的内在联系。

建筑装饰;徽州建筑;扬州建筑;传统建筑

0 引 言

众所周知,明清时期的徽州与扬州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徽州与扬州是徽商建立联系的两个特殊点。徽商以经营盐业为主,清康雍乾嘉时期,徽商更几乎垄断了两淮盐政。扬州经营生意的徽商为了交通的便捷,在扬州城的东南,沿着古运河兴建了大量的住宅,这就是现今扬州城南河下一带的盐商住宅群。

徽州的地理位置特殊在三线辐集。图1以徽州为圆心,400公里为半径作圆弧。弧上有三点:下点东阳是徽派建筑之发源;中、上点苏州、扬州,与徽派建筑互融。其结果,形成包容绘画、雕塑、园林的“徽派”建筑。

“徽派”建筑通过徽商传到扬州。扬州位处长江与运河之交汇,北联京畿,南系江浙;广吸南北文化之“气”。这“气”指精神状态。表现于建筑,可理解为建筑的气质、气韵、气氛、气派、风气。扬州建筑就是有其特殊的精神状态与侈丽个性,简称谓“扬气” 。图1表明,扬州的特殊在三线交汇。

图1 徽派建筑与江浙建筑互融的辐射关系

1 徽州传统建筑装饰

徽州建筑艺术的发展得益于徽商雄厚的资本,而徽商的富有却因为各朝代礼制的严格要求,以及对于民间大体量,高等级建筑的控制,使得徽商的财力只能用于雕刻,因此徽州的三雕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走进徽州古村落,随处可见木、石、砖雕刻下的精致图案表现在徽州建筑的各个构件中。

1.1四部

徽州传统建筑的装饰特点是单一完整,简洁统一。建筑装饰主要是通过各种雕刻技艺体现在建筑外部形态,包括马头墙、屋脊、大门以及窗扇上;以及建筑的内部形态包括天井、庭院、梁架、天花吊顶等室内陈设上。而这些构件可以大致分类为正门,窗户,屋顶,室内四部。

1.1.1正门

正门坊与梁托雕成倒挂元宝状。倒挂的元宝与左右两根门柱形似一个“商”字[1],只是缺少了“口”字。如有人经过,恰好填补了“口”,这就是所谓的“商”字门(图2)。

图2 商字门

图3 冰裂纹窗

图4 三段马头墙

1.1.2窗户

窗户以木格为主,最常见的是冰裂纹(图3)。此外还有环形纹、梅花纹、万字型纹等。

1.1.3屋顶

屋顶都是两坡顶配三段叠落式马头墙(图4)。“人”字型的屋顶是徽州山区山脉的延伸,山体的再现。

1.1.4室内

室内的装饰多集中在天井周边,通过木雕技术展现在木构件上。雕刻繁简得体,与天井四周简洁的白色墙面相得益彰,形成具有浓厚徽州地方特色的空间装饰手法。在这些木雕装饰中,最负有盛名且技术性最高的便是飞来椅。徽州民居活动空间主要在二层,而二层走廊一圈则围绕着雕刻精美的飞来椅。弧线形的靠背延伸向外,突出二层楼板以及檐柱外侧。它的雕刻是徽州民居雕刻的重点,一般会雕刻虎爪、荷花等来表达人们的美好愿望或者寄托。

木构建筑之隆重者,往往有采画装饰。分类有:玺彩画、旋子彩画、和苏州彩画。徽州建筑彩画属苏州彩画。它起源于苏州。其特点表现为“纹饰纤细,颜色淡雅,与建筑是和谐一致的。”主要体现在天花上,用色强调与梁架和谐。彩画的主要式样包括了门媚画、窗媚画、屋角墙头花及轮廓墨线等,其中门嵋画继承了明清砖雕的传统,采用“挂落三杨”格局,有手卷式和字牌式[2]。

1.2三雕

徽州传统建筑的装饰的处理是砖雕、木雕、石雕,简称三雕。

1.2.1砖雕

砖雕在徽州三雕技艺中发展较早,也是最负有盛名的雕刻技术。雕刻华丽的门罩、奢侈的照壁就是砖雕运用的写照。明代之后在建筑中广泛使用,展现在门楼(图5)、门套、门楣、屋檐、屋顶、柱等处。砖雕题材从简单的植物花卉、人物、风景发展到后来有故事情节,越来越趋于复杂多变。手法涵盖了浮雕和浅圆雕。也是因为雕刻技术的越发成熟,才铸就了后期雕刻内容的丰富和精细。

图5 砖雕门楼

图6 天井中的木雕

1.2.2木雕

木雕用在梁枋、平盘斗、雀替、栏杆、飞来椅、撑拱、隔扇门窗等方面,建筑内部各处都能见到木雕痕迹(图6)。雕刻采用阴刻和阳刻,使得雕刻作品呈现丰富的层次性,避免作品平淡乏味。而木雕的内容也大多与砖雕一样,并且也与砖雕类似由明代初期的粗狂朴素逐渐向精雕细刻的方面发展。徽州地区的小木装修也是以木雕技艺为基础。

1.2.3石雕

石雕由于本身材料性质的限制,雕刻的复杂程度远不如木雕与砖雕。其出现在建筑外部空间及建筑承重部位,并且多用于礼制建筑,如牌坊、牌楼(图7)。雕刻的内容主要是植物和博古纹样,鲜少有山水人物雕刻内容。传统的砖雕手法有线雕、浮雕、平雕、圆雕、透雕,刀法技术精湛,风格古朴大方。

图7 牌楼石雕

2 扬州传统建筑装饰

由于扬州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战争前沿阵地以及和平时期的繁华港口,因此扬州不同于徽州建筑,不具有系统性、明显地域特征的装饰特性。扬州建筑的艺术特征分散的体现在建筑形式,屋面、立面、铺地,门扇、窗扇等各个细节之中。

2.1四部

扬州传统建筑的装饰特点是既受徽派影响,也吸纳北方官“气”,丰富多变,精致贴切。与剖析徽州建筑的角度一样,扬州建筑的装饰艺术也同样集中在正门,窗户,屋顶,室内四部。

2.1.1正门

扬州传统建筑门楼的分类相比较徽州建筑更加细致,主要分为五类(图8):1、平直光素型门楼,使用最广泛的门楼,造型简洁整齐。2、叠涩飞檐型门楼,基本形制是在平直光素型门楼基础之上,在额枋上部大约二至三皮砖处添加简洁的出檐。3、匾墙型门楼,主要用于大型宅院的大门及仪门处。它是扬州建筑鲜明而独特的元素4、凹入式门楼,门楼向后退形成,又可根据凹入角度分为直角凹入式、八字式等等。5、八字及凤楼式门楼,以匾墙式门楼为主体,两侧带八字门垛或腮墙及翼墙,门楼檐部随墙转折于顶部各自起楼的大型门楼做法。而这种门楼做法在徽州建筑中也有所体现。

图8 扬州五种门楼

2.1.2窗户

扬州传统建筑的窗扇根据建筑使用性质不同而不同,在住宅建筑的窗扇(图9)中,有短隔扇和合窗两类。

图9 住宅窗扇

短隔扇又称槛窗,由边框,隔心,裙板和绦环板组成,安装在建筑前后檐面砖砌槛墙或木板之上[3]。支摘窗,由支窗和摘窗组成。主要是考虑平时可以将支窗往外推开撑住。

对于隔扇窗的要求除了采光还有就是装饰,且这个装饰必须满足围护使用者的隐私。因此窗户棂条都比较细且很窄,图案规整。清后期扬州民居都大面积的使用灯笼锦花格图案。与住宅建筑不同的游赏建筑中,以花厅为例,其窗扇的作用是将花厅的游赏功能充分的发挥,窗户通透鲜有纹案与住宅有明显区别。而无论是住宅还是游赏建筑,雕刻在窗扇装饰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雕刻主要出现在裙板等处,一般采用平雕、浅刻、浅浮雕等方式。

2.1.3屋顶

扬州的屋面造型与细部装饰都折射出当地的传统文化特征。在民居中,是简单的两坡顶硬山,屋面出檐较大,坡度较缓整体形象稳重端庄(图10),有别于徽州马头墙。

在游赏类建筑中,屋顶形势则比民居建筑复杂的多,多才用歇山,连廊多为硬山或悬山顶。对于游赏类建筑不可或缺的庭院,其屋顶形势主要根据其规模大小而产生差异。小亭子用攒尖顶,大亭子多用歇山顶。

图10 屋顶

2.1.4室内

主要靠木雕,形式比徽州更丰富细致,主要是用太师壁、地罩、博古架的空间分割和家具陈设,创造室内空间环境。美人靠在扬州建筑中称“吴王靠”,与徽州不同的是没有精致的雕刻,一般用柳桉、香樟等硬木制作,与柱子采用木拉杆或铁件链接固定,其余均为榫卯链接。游赏类建筑的落地罩比徽州建筑制作精细。

2.2三雕

扬州建筑的装饰手法同样是三雕。不同的是,扬州比徽州更重雕刻。所谓扬州八刻是:砖刻、牙刻、漆刻、玉刻、瓷刻、木刻、石刻、竹刻。但是仍以砖、木、石三雕最常见。

2.2.1砖雕

扬州砖雕通常装饰在屋脊、大门门楼、砖檐、砖柱、额枋、垛头、挂落、雀替、挂牙、砖山墙、走廊、影壁、花窗等处。雕刻的手法与徽州建筑一样主要分为浅雕和浮雕。浅雕主要用于表现花草等纹样,而浮雕组要用于展现花卉、人物、动物以及戏剧这一类较为复杂的雕刻内容。题材广泛,人物、山水、花草、虫鱼、飞禽走兽。以高浮雕为主,参以浮雕、圆雕、线条的深浅刻和镂雕,而以高浮雕见长。砖雕“图必有意,意必吉祥”如:柿子与如意组合成“事事如意”,古钱与蝙蝠组合成“福在眼前”等。“鲤鱼跳龙门”,“十鹿游春”以“鹿”寓“禄”,以“十”寓“全”,以“春”寓生机。

2.2.2木雕

分大、小木雕两种。在结构构件上,如梁、枋、斗拱上的雕刻叫大木雕[3],而室内装饰细部的雕刻称为小木雕。扬州木雕的用材选材范围比徽州广,有:樟木、椴木、白杨木、长白松木、花梨木、柚木、银杏木、黄杨木、楠木、紫檀、檀香木、榉木、水曲柳、白桦木等,雕刻手法比徽州雕刻细致,包括了带底实雕、浅雕、浮雕、圆雕、浮雕。题材选择与徽州木雕类似。

2.2.3石雕

扬州石雕在建筑装饰中主要体现在台基、栏杆等构件中。使用的范围没有徽州建筑广泛,在门楼处的体现较少,但是扬州石雕的题材更为广泛,且雕刻的手法更多,它的技法包括了平雕、浮雕、透雕和圆雕。扬州的雕刻技艺相比较与徽州的雕刻显得更细致。

3 互融与差异

通过以上对比研究发现,徽州与扬州传统建筑的装饰都是四部三雕,既有共性,也有个性。扩展研究面,得到的结果亦复如是。而针对两者的关系,用互融与差异来说明徽州与扬州传统建筑的共性与个性。

3.1互融

3.1.1经历互融的徽州传统建筑

徽州包括徽州府,歙县、绩溪、祁门、黟县、休宁、婺源。这一府六县的格局始于唐代宗大历五年(770年)。徽州府就设在今歙县的徽城镇。目前,歙县与丽江、平遥、阆中并列为中国四大古城。

徽州传统建筑之形成,内在因素有四:1生活本身的需求;2传统的宗族制度。我国古代是一个以家族为单位的宗法社会。一个村落,往往是以血缘关系为核心纽带,以宗族制度为基础形成。在徽州,大到整个村落的布局,小到一个水系,一个街巷,到建筑物上尺寸样式都可见到宗族观念影响的痕迹;3传统建筑的 “群屋一体”制度,从规划到建筑讲求一个完整的形态。无论宗族大小,象征宗法势力的祠堂、展现宗族荣耀的水口等设施一应俱全[2]。村落的空间序列遵循“起—承—转—合”章法,构成完整的形态;4传统的“风水”理念。风水,这种中国特有文化的特色,它渗透在徽州人的思想观念中,引导着徽州人的审美价值取向,体现在徽州人的住宅、坟墓、村落、宗祠的选址和规划布局中,成为世代相传的风俗习惯。

徽州传统建筑之形成,外在因素之一,就是源于东阳建筑。东阳建筑之雏形成于秦汉,成熟于唐末,到明清达到鼎盛。这时,由徽商取回来,于是发展成为徽派建筑。

东阳位于浙江义乌东20公里处。自古越起,东阳民居建筑经干阑式、穿斗立贴式、抬梁式、抬梁与干阑混合式,发展为粉墙黛瓦、大木架构、前厅后堂的特色。东阳建筑的装饰,以东阳木雕为主,融入石雕、砖雕、堆雕(一种陶雕)[4]。所有这些,均为徽州建筑所取。东阳徽派建筑形成后,向东辐射到:扬州、苏州、东阳、严州(今淳安、建德、桐庐)、金华、衢州。然后再辐集回来。这就是徽州传统建筑的互融。

3.1.2经历互融的扬州传统建筑

扬州包括三区一县(宝应)代管两县级市(仪征、高邮)。城市始建于周敬王34年(前486年)。当时属春秋邗国。2015年是扬州建城2500年。在汉高祖6年(前201年)扬州名广陵,是荆国都城。以后,又是吴国都城。三国两晋时,扬州为军事前沿。到南朝宋文帝元嘉年间(公元424)扬州恢复经济。到唐高祖武德八年(公元625)改名扬州,开始繁华富庶。目前,扬州是首批历史文化名城。

扬州传统建筑之形成,内在因素有二:1城市生活特点;2官商与文人雅士的观念。扬州传统建筑之形成,外在因素就是图1所示的三条线。需要特别提到的是,徽州到扬州,目前交通388公里,相距取整400公里。过去,是徽商所走的路。陈去病在《五石脂》中称:“徽人在扬州最早,考其时代,当在明中叶。故扬州之盛实徽商开之,扬盖徽商殖民地也[5]。”吸南北之“气”的扬州传统建筑。既无北京四合院那种显赫与豪华,也看不到徽派建筑的繁缛与世俗,而是另一种典雅、温和、质朴的侈丽之气——“扬气”。 这就是扬州传统建筑的互融。

3.2差异

3.2.1单体差异

徽州与扬州传统建筑在单体方面是封闭与开放的差异。徽州民居有村舍特点,平面简单,多楼房,高墙深院封闭内敛,四水归堂,外墙实多而少孔口,马头墙是为三段。扬州民居有城市特点,平面复杂,多平房,相对开放。围墙高处可由大幅砖砌花窗组成,明快雅洁。不用担心盗贼胆敢破墙而入。扬州少用粉墙黛瓦,墙体多取清水砖本色。除了建筑布局的差异,用材方面,是“木”与“砖”的差异。徽州山区多木材,徽州建筑多木构件与楼房。如西递胡氏宗祠,用木材之粗壮,令人咋舌。徽州用石也粗壮,上面精雕细镂,花样繁多。徽州将整块石料雕刻成花窗,嵌在墙上,牢固结实,不怕风雨侵蚀。扬州木材昂贵,注意节约木材,石头也改成砖。多取平房。扬州不取“石库门”,而将门框嵌在砖砌门洞上。扬州住房中的柱础,并非那么高大壮实,讲究简朴实用;且扬州花窗都用砖瓦拼成。

3.2.2总体差异

徽州与扬州传统建筑的差别是山野与市井的差异。徽州地区是八山一水一分地,多数村落都傍山依水,住房“开门见山”,溪流蜿蜒,一派山野自然风光,无需再造假山水。扬州是两水交汇的平原。甚至是村镇民居,且因为经济的繁荣,各户多有造山设水的习俗。

3.2.3园林差异

徽州与扬州传统建筑在园林方面是秩序美与自然美的差异。徽派园林是儒家理学思想影响下的以秩序美见长的园林。着重于表现人工控制下的秩序美,形体组合偏向对称、饱满的规整形态,中轴对称,层次分明。扬州园林是文人隐逸思想影响下的以自然美见长的园林。着重再现自然美,造园要素的形体和组合呈现不规整的自由形态,不对称,空间具有很强的渗透性和流动性[6]。

3.3研究的意义

建筑是文化的结晶,不管是扬州的传统建筑还是徽州的传统建筑都代表着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与地域特征。而装饰是人类开始追求精神文明的象征。从历史的角度对徽州建筑以及徽州影响深刻的扬州传统建筑加以分析研究,可以从装饰中分析两地的文化差距,了解特定历史时期下两地经济发展状况,从两者异同中找出生活环境对于建筑装饰起到的引导作用。

[1]刘托,程硕,黄续,等.徽派民居传统营造技艺[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

[2]罗先松.徽州民居建造工艺技术探析[J].工程与建设,2008,22(6):766-767.

[3]张理晖.广陵家筑——扬州传统建筑艺术[M].北京:北京轻工业出版社,2013.

[4]张伟孝.东阳古民居室内装饰研究 [J].大众文艺,2012(6):199-200.

[5]蒋忠华. 扬州清代两淮盐商建筑遗存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13:25-30.

[6]高磊. 徽州园林与扬州园林之比较[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03.

"The Style of Huizhou" and "Yang qi"——Research on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raditional Architectural Decoration of Huizhou and Yangzhou

DENG Jingyang, RENG Kangkang, JIANG Yi, LI Jingceng
(School of Architecture and Urban Planning ,Anhui Jianzhu University Hefei ,230023,China)

Decoration has always been an integral part for architecture. It gives the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and symbolic meaning of culture, history, society and religion to the building. This paper focuses on analyzing and studying the mutual interaction and difference between Huizhou and Yangzhou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 It also excavates different regional culture, historical information and architectural culture with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between the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 of Huizhou and Yangzhou which is of deep influenced by Huizhou culture and economy. Through studying the contrast in decoration, this paper reveals the intrinsic links between the architectural features of the two regions.

decoration of architecture; Huizhou architecture;Yangzhou architecture;traditional architecture

TU241.5

A

2095-8382(2016)05-029-07

10.11921/j.issn.2095-8382.20160506

2015-12-16

邓婧旸(1989-),女,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建筑设计及理论。

猜你喜欢

门楼砖雕徽派
太谷明清民居门楼类型特征浅析
山东出土元代砖雕壁画墓群
泰兴砖雕:方寸之间见大美
徽派传统建筑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山水画般的徽派建筑
浅谈徽派“马头墙”在现代建筑中的运用与演变
宋墓与孝子故事砖雕
前门楼子九丈九
乐东古门楼
徽派建筑技艺在插画设计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