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吃了鸡腿,人就要长出鸡腿吗

2016-11-28聂闻

新作文·小学作文创新教学 2016年11期
关键词:鸡腿内化家庭

聂闻

日常生活中,看到孩子有悖于常理的言行,就可能会听到这样的说辞:“上学就学成这个样子?书都白读了!”

言外之意,学校里面教了什么、学了什么,孩子就应该成为已教、已学的那个样子。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

中午,给孩子吃了一根鸡腿,日后孩子身上果真长出一条鸡腿,你不仅觉得不可思议,也完全不能接受。如果吃了真长,那你宁肯不让吃,也不愿他成为一个怪物。吃了鸡腿,是要从中吸收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热量、营养,是个咀嚼、内化、吸收的过程,即使经过了以上消化程序,也并不是所有的成分都会被吸收利用,那些与机体不相融、消化不了的东西,是要被遗弃的。

“吃什么”不会长什么。同样,“学什么”也不一定是要成为什么或是变成什么。

因此,我们的教育,不会是因为教了什么、学了什么,孩子就一定成为什么或变成什么;而是个体根据自身需要吸收、内化一些,遗弃一些,从而又生成一些新认识出来。

人吃东西的时候,吃进许多,所吃的东西并非要全部一滴不剩地转化为营养和热量。人学到的知识,也并非原封不动地吸收、内化,而是在吸收的过程中,有所异化、转化。正是这种变异,才让创新与发展成为可能。

说这些有什么作用?当然有。

作为老师,我们每天都在和学生打交道,每天都在教知识(做着传道、受业、解惑的工作),我们时时刻刻,都在希望我们教什么,学生会什么;教什么,让学生成为什么。潜意识中的这个观念,成为每个老师职业生涯中挥之不去的情愫。如,语文课本入选的都是极具典型意义、代表性的文章,它们撒播真、善、美的种子,给人传递着温暖、信念、意志,塑造着人的灵魂。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劳动——教育,让孩子拥有知识的同时,让其也能成为书中那拥有高尚人格、高贵灵魂的人,最终成长为一个对家庭、社会、民族有用的人。可是,现实的状况是,无论小学、中学还是大学,各个阶段的教育者尽心竭力奉献一生的精力与心血,也不能保证教育出来的都是品格高尚的人。

而我这里的论述,却在残忍地告诉老师,我们所教的却不会变成什么,也不要期望能变成什么,这不是对我们教育功能的否定吗?这不是一种教育无用论吗?

“教育”一词,在我看来,是强调两个层面的内容:“教”,重在传授技能、发展智力;而“育”,重在感染、熏陶,重在成长的“培”。两者相结合,共同构成了我们熟知的“教育”。在当今的教育机制下,我们学校多的是“教”,而将“育”的内容与功能,一定程度上推向了家庭与社会。

虽然家庭与社会一定程度上能够给一个人的成长提供一些学校教育所不能给予的一些东西,但我们必须也认识到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不足与局限性。否则,有条件的家庭把孩子留在家里自行教育或丢给社会是不是就可以了?我们之所以要把孩子送到学校,除了追求一种系统化的、专业性的教育外,还在追求一种学习过程中“境”与“域”的氛围。而在家庭教育中,给予孩子的影响,相对来说要单纯得多;社会呢,给予孩子的就复杂得多。在这样的条件下,如果想让孩子向着健康、阳光方面发展,就需要个体内心有强大的自我管理与规范能力,有着强大的自我内心世界与外部环境的调控能力。否则,孩子的成长过程就或多或少出现一些让我们觉得不尽如人意的状况、现象。

再说,现在的教育环境、条件与过去有了很大的不同之处:以前,老师亦称“师父”。学生跟随老师学习,起居、饮食都在一起,是和学生生活在一起的,既是“学高为师”的师,又充当“身正为范”的“父”。老师的一言一行会影响、感染到学生的生命之中,故能做到“亲其师,而信其道”。即便这样,就是在孔子亲自教授的入室弟子中,也还是出现了像公伯寮之流的败类。

现代教育不具备古代教育的这些条件与特征,古代的教育模式也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需求。因此,作为上层建筑之一的学校教育,我们在重视知识、技能传授的同时,也一定要适当地、更多地肩负起一些“育”人的功能。即便是“育”了,结果都可能不是我们心目中的效果,学校如果重“教”少“育”或只“教”不“育”,其结果不免就更令人堪忧了。

猜你喜欢

鸡腿内化家庭
读悟化展:小古文浪漫教学四重奏
家庭“煮”夫
思辨:儿童哲学促学生道德内化的教学实践
恋练有词
内化与升华
乱世奇商(下)
吃啥补啥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
上个星期的鸡腿 最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