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高职院校军民融合式士官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16-11-26师光飞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士官军民军队

戴 月 师光飞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5)



地方高职院校军民融合式士官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戴 月 师光飞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5)

文章简要阐述了军民融合式士官人才培养模式设计的原则,对其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及质量保障体系等关键要素展开讨论,并以武汉交通职业学院船舶电子电气技术士官人才培养为例具体探讨课程体系的制定,最后提出地方高职院校军民融合式士官人才培养模式设计过程中应注意人文基础教育与专业技能教育的统一,应施行军事化管理,应强化士官热爱部队意识,应考虑士官人才培养独特规律,不宜简单叠加专业课程和军政课程。

军民融合;士官;人才培养模式

目前,关于军民融合式士官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大多数研究是基于某院校某专业领域内的研究,如朱平[1]以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提出高职院校二元培养模式,探求高职技术士官职业教育路径,关业伟[2]基于航海类专业做了一些初步的研究,提出实施“1322”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对相应专业士官的人才培养有很大的启发。本文以军民融合式士官人才培养模式为研究对象,阐述其关键要素的具体设计内容,并以武汉交通职业学院船舶电子电气技术士官人才培养为例探讨课程体系的制定,提出相关的建议,以期为同类院校军民融合式士官人才培养提供借鉴。

一、军民融合式士官人才培养发展概述

(一)军民融合

毛泽东同志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为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之路进行了积极有效的理论探索和成功实践。 之后,邓小平同志、胡锦涛同志都提出了军民融合、寓军于民的重要思想。2015年年底,习近平首次提出要“把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格局”。

(二)军民融合式士官人才培养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改革完善依托国民教育培养军事人才的政策制度。从顶层将军民融合拓展到军事人才培养领域。

直招士官是指直接从非军事部门招收士官,是根据《兵役法》《征兵工作条例》以及有关规定,直接招收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入伍,作为志愿兵役制士兵到部队服现役。士官生在校定向培养两年半,三年级下半学期,到部队入伍实习,实习合格后将正式成为军队士官。近年来,在湖北、山东、湖南、陕西、四川、甘肃等省份都有直招士官的试点高职院校,招收的专业涉及工程管理、自动化、临床医学、护理、水上运输等十几个专业大类,军民融合式士官人才培养已经成为士官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新途径。

二、关于军民融合式士官人才培养模式设计的原则

军民融合式士官人才培养模式强调将高职教育的普遍规律和军民融合士官教育的特殊规律有机结合,尤其要注意士官教育的特殊性。如人才培养模式设计的原则除应满足国家法律为主导等原则外,还应注意至少以下三个原则:

(一)军地两方应加强交流,实现有效融合

地方高等院校培养出的人才是为军队所用,人才的培养必须以军队的要求为中心。军地两方有效融合,必须注意两个问题:(1)人才培养应充分发挥国民教育的功能,这一过程中,不是指军队毫无作用,而是将国民教育的内容及方式围绕军队的需求来制定[3]。(2)军地两方有效融合,必须在军地双方各部门、各层面之间建立联系,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目前,军地两方的融合主要以例会的形式展开,难以在军地双方各部门、各层面之间建立比较广泛的联系,人才培养模式设计的过程中,依照军队提出具体的培养要求,军地两方协同制定人才培养模式,通常以文件的形式往来交流,实际的座谈、讨论太少,融合不够深入,在局部依然存在军地相对独立现象,需从军地双方各层加强交流,避免出现军地分离的“两张皮”现象。

(二)充分发挥高职教育的优势及功能

士官的培养主要在地方普通高职院校,高职教育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及服务一线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在技术人才培养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且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健全的实训室及实训基地等教育资源,地方普通高职院校应充分发挥高职教育的优势。还要充分发挥职业教育育人的功能、技术创新的功能、社会服务的功能等,促进士官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不断提高士官人才培养的质量。

明确国家、军队和地方高职院校之间的关系和职责,如果国家的主导作用发挥不明显,军队的指导地位不明确,地方高职院校的配合力度不够,都将导致士官的人才培养出现问题,破坏军民融合式人才培养的政策和制度环境。

(三)针对岗位精确培养,将教学设计向实战化靠拢

习主席在军委扩大会议上指出:“要提高军事训练实战化水平,坚持从实战需要出发从难从严训练部队,坚持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打仗需要什么就苦练什么”。地方高职院校担负着向部队输送“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高素质军事专业化士官人才的任务,更应该使教学设计向实战化靠拢,提高教育培训质量。

教学设计实战化必须以任职岗位需求为牵引,以提高学员实战能力为目标,以打赢信息化条件下的战争为标准,围绕任职岗位选择教学训练的内容,营造近似实战的教学训练条件。

要坚持从难从严,明确树立练为战的思想,以实战化要求为标准,严格制定教学大纲和教内容,坚持不降低标准,不放宽条件,不放松重点难点,不回避艰难复杂情况,不怕苦、不怕累、不怕紧,真正把实战需要的训练计划从人才培养模式设计的源头上把控好。

三、关于军民融合式士官人才培养模式几个关键要素的设计

军民融合式士官人才培养模式涉及的要素有许多,笔者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及质量保障体系三个关键要素探讨士官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

(一)人才培养目标

建立军民融合式军队人才培养模式,必须确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在满足普通高职教育基本的“育人”目标外,士官的培养目标至少还需包括以下三个要素:

1.士官必须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及身体素质。习近平同志提出了“能打仗、打胜仗是强军之要”的重要思想[4],身心健康是士官能打仗、打胜仗的基本条件,士官需了解运动生理学的基本知识和军事体育训练标准的相关知识,了解心理学和军人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具有充沛的精力、坚定的意志和较强的集体观念。初步掌握军事体育训练的基本动作要领,能承受艰苦工作环境的考验,具备强健的体魄。

2.士官必须具备过硬的职业素质。依据士官的工作岗位,设置合理的职业课程体系,夯实学生的基本职业理论基础,提高士官生的动手能力及实践经验,为“能打仗、打胜仗”提供坚实的职业素质保障。

3.士官必须拥有坚决献身国防的意识。近期有报道指出,士官有中途退伍的现象,对军队造成一定程度损失。士官入伍不是打工,士官入伍不是为了就业,士官必须要有长期献身军营的打算,在培养的过程中,必须注重爱国主义思想教育,敬业精神,自觉与党保持高度一致。士官的培养不仅要培养其具有健壮的体魄,健康的心理,良好的专业技能,还要注重培养其具有敬业精神,端正入伍动机,听从党的指挥,做好为国防献身的准备,从思想源头上减少士官中途退伍的现象。

(二) 构建有效的专业和军政融合的课程体系

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等,结合专业的知识构架,综合考虑军队训练的基本要求,设置专业课程和军政课程体系等,必须遵循三个成长规律:大学生的成长规律、专业技能的成长规律、军事人才成长规律。采用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军政课程、体育训练、军队实习五线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的方式。武汉交通职业学院船舶电子电气技术专业士官人才培养按照电子、电力、控制三者缺一不可的“铁三角”专业知识构架,构建专业理论知识与军队“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同时完善课程及实训体系建设,创建与课程体系有机结合的实训室及实训基地[5],具体课程体系构建如图1,其专业课程设置如表1,军政课程设置如表2。

图1 船舶电子电气技术专业士官课程体系构建

表1中,将船舶电子电气技术的专业课程与士官的专业要求有效融合,培养士官生关于电力、电子、控制在舰船上应用的知识与技能,形成知识体系。表2的课程主要是为了全面锻炼士官的身心素质,如士官班学生二年级可以带低年级学生班主任,辅助教官对新生施展军训,三年级上半学期独自对新生开展军训,提升士官生的管理能力;还可以组建士官乐队,提升士官生的艺术赏析能力,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

表1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船舶电子电技术士官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表2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船舶电子电气技术士官“军政素质”课程体系的构建

(三)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

1.以军队为指导,以学校为核心,建立教学质量标准体系。建立一支由军队院校专家、企业专家和高职院校专业教师构成的学历层次高、职称高的专业教学团队,能够保证较高的教学水平。在军队的指导下,参考教高〔2010〕8号文件、教职成〔2011〕12号文件、教政法〔2016〕6号文件精神及教育部门有关文件精神和总体要求,军地双方制定出包括军政思想方面、军事方面、身心方面、专业方面、艺术方面、创新方面等所有课程的课程标准、考核方式、考核标准、毕业标准等教学过程标准体系。

2.军队参与,引入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在军队的参与下,引入学校以外的第三方质量评价体系,对人才培养过程及质量进行监控,可以在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中建立毕业生回访制度,加强学校与部队士官的联系和感情交流,收集建设性的意见,对人才培养模式的修订起到积极的参考作用。在培养的前、中、后做全面的评估,保障人才培养有效、高效、有序地进行。

四、地方高职院校军民融合式士官人才培养模式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应注意人文基础教育与专业技能教育的辩证统一

军民融合式士官人才培养模式应军队的要求而设计,在这过程中,高职院校容易强化军队的需求而忽视高职院校本身“育人”的职责,这是在订单式人才培养中存在的误区。注意士官生基础人文礼仪教育,教做人的道理,教做事的态度,教为人处世的基本礼节,在人际交往中能表现出阳光健康的心理;注意培养艺术欣赏能力,广泛培养士官的兴趣爱好,使之与专业基础及技能教育辩证统一,为将来成为合格的士官奠定基础。

(二)应坚持施行军事化管理模式

士官生不同于普通高职学生,多数高职院校在士官培养的过程中都会实施军事化管理,但因为普通高职院校本身的体制难以适应军事化管理模式,施行得不够彻底,往往会出现士官生被普通高职学生同化,军人素养变差的现象。在人才培养模式各个环节设计过程中,应强化军事化管理模式。

士官生的管理应该由军队指派服役军人或退伍军人担当,将课堂等同于岗位工作,加强课堂管理,养成良好的学习和工作习惯,如开展无手机课堂,上课将手机放入专用手机袋;暑假组织学生融入到军队实习,体验军营的生活,返回校园后,继续严格施行军事化管理。

(三)应强化士官生热爱部队、献身国防的意识

士官生能否成为合格的士官,不仅仅专业知识的学习、自身能力的提升,热爱部队、献身国防的意识十分重要。目前已存在士官生毕业不愿入伍和中途退伍的现象[6]。在人才培养模式设计过程中,应强调士官生爱部队、爱国家的意识。在提升士官生管理能力的同时,增加士官生的军人素养,如让二年级士官生承担班导师工作;在学校开展大型活动的过程中,让士官生承担站岗和维持现场秩序的工作;安排士官生去红色教育基地参观学习,去军队实习,接受红色教育基地的教育及军队的感染等。

(四)应充分考虑士官人才培养规律

地方高职院校在培养专业士官之前,通常都会有相应的非士官专业支撑,并且有较强的专业基础。在士官人才培养的实践中,有的院校仅在原有的非士官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上简单加上军队对士官培养的要求,这么做事实上会产生很多的后遗症,如专业课程和军政等课程的简单叠加使得教学任务严重超负荷,士官生难负其重;课程标准与教学目标发生偏离等。

士官人才培养具有自己独特的规律,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不可在原有非士官专业的基础上简单改进或添加,硬生生地去满足军队的要求,而是要在军队的指导下从全局思考,充分考虑士官人才培养规律,广泛调研,反复论证,然后在实践中加以修正和完善。

[1]朱平.军民融合背景下高职专业技术士官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以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职业时空,2015,11(9):19-24.

[2] 关业伟.定向直招士官培养机制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3,(2):67-69.

[3] 廉中龙.军民融合式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探讨[J].中华少年,2016,(11):297-298.

[4] 程炜.牢记能打仗、打胜仗是强军之要[J].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13 ,26(2):34-37.

[5] 师光飞,戴月.船舶电子电气技术专业实训室及实训基地建设的思考[J].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2014,16(3):68-73.

[6] 邓忠开,叶洋萍,周翔田.直招士官:奉献精神不可少[N].中国国防报,2009-11-02.

2016-05-16

戴 月(1958-),男,湖北洪湖人,武汉交通职业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院长,主要从事高职教育教学研究。师光飞(1979-),男,湖北十堰人,武汉交通职业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讲师,主要从事高职教育教学研究。

10.3969/j.issn.1672-9846.2016.03.011

G712

A

1672-9846(2016)03-0046-04

猜你喜欢

士官军民军队
三张捐款收据见证军民鱼水情
开战!过年也不停火的古代军队
定向培养女兵士官教育管理要突出“四心”
论新时期士官院校教学改革
军队的4月1日
咱是士官
我院成立士官学院
军民融合 新引擎
以太行之力 促军民共赢
让军民融合之花绚丽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