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设计及实现

2016-11-26

长江丛刊 2016年9期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高职院校系统

明 婧



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设计及实现

明 婧

【摘 要】高职院校在飞速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注重师资等人力资源的管理,提升高职院校整个管理系统的运行效率。通过分析现阶段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以及人力资源系统的总体设计,并进一步提出了实现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高职院校 人力资源管理 系统 设计

一、问题提出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普遍采用以下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一是单机运行的事务处理软件;二是面向整个人力资源部门的小型局域网管理系统;三是基于校园网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等。高职院校依然采取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其难以有效推进管理系统设计的发展。因此,高职院校要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构建,让其发挥更大的作用,彰显其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优势。

二、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总体设计

(一)系统要求

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比一般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功能要更完善、先进,至少要满足以下功能:一是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要有良好的人机交互界面;二是计算机操作人员不需要设限,随时随地就可以操作;三是不仅可以简单方便的修改原始数据,而且还可以多条件修改;四是数据查询方便,而且可实现自动化输入关键数字;五是支持方便简单删除无用的数据。

(二)系统技术性能

系统技术性能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安全性,将登录用户分为不同的等级,并且赋予不同的识别方式,确保数据库中的数据安全;二是易用性,B/S架构是当前最为流行。此架构避免了在用户端系统上的升级,并且操作简单,后期不需要维护;三是实用性,在进行人力资源相关信息填写时候,在信息提交的过程中程序会与系统中的既有数据进行核对,自动检查数据的正确性,相关信息填写之后其还会在系统中自动生成表格,降低了用户操作的使用难度,提升了系统应用的便捷性;四是创新性,ASP技术对于人力资源部门填报的数据进行形式转换,用户可随时修改并查看依靠WEB方式填写的内容,还可以从相对方角度对其进行审视。

(三)系统设计的管理理念

科学化的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管理理念要渗透以下几点内容:一是要始终以激励机制为核心,在这个核心的外围,存在战略性职能、操作性职能,以及人力资本增值体系、人力资本分析体系、人力资本构建体系三种体系,甚至还存在人力资源战略、人力资源技术、人力资源流程以及人力资源制度四大视角;二是打造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性职能和操作性职能两大职能。其中操作性职能是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运行的基础,随后,战略性职能的作用与日俱增;三是人力资本构建体系、人力资本增值体系和人力资本分析体系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三个体系,使得整个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中管理对象不断增值。

三、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实现

(一)基本人力资源管理子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对基本信息、工作履历、任职履历、工作考核、奖励处分以及社会关系情况等对象的管理是基本人力资源管理子系统的主要功能,从这些功能出发,将其分为不同的业务模块:登陆公共操作模块、添加公共操作模块、浏览公共操作模块、查询公共操作模块、删除公共操作模块、统计公共操作模块以及输出公共操作模块等等。基本人力资源管理子系统是最基本的系统,主要被人力资源部门使用。除此之外,还有任职履历管理模块、工作考核管理模块、奖励处分管理模块以及社会关系管理模块等。

(二)系统公共操作模块的详细设计与实现

对于系统公共操作模块的设计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对程序设计的“表示层—业务层—数据层”的三层架构等设计,高职院校一般是采取B/S架构来实现的。表示层、业务层、数据层三层结构是J2EE系统程序的主要方面,并有相对应的SQL数据库,而且这些数据库还有对应的存储位置,方便了对数据库的操作;二是模块设计的“职能模块—业务模块—公共操作模块”的三层架构。系统能够通过不同业务功能对用户进行权限限制。除此之外,为了确保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中所有信息的安全性和保密性,系统设置登录公共操作模块、浏览公共操作模块、查询公共操作模块以及修改添加公共操作模块是非常重要的。

(三)安全设计

高职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开发是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基于Web认证的角色权限管理是对用户身份进行验证的重要途径,需要知晓的是,用户身份信息和用户权限信息的存储是身份认证的两种模式,一般而言,采用第二种模式的要多一点;另外,还有对数据安全的保护,不仅要保证数据的一致性,还要采用视图机制来自动屏蔽数据库中的物理表名。最为常见的是,对人力资源管理信息采取加密或者口令措施。

四、结语

为了提升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效率,提升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的水平,相关部门有责任不断完善和更新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设计出与时俱进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并且加大软件和硬件设施的投入,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实现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应用。

参考文献:

[1]戴璇.基于B/S结构的高职院校教学资源管理系统设计[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4,02:134~135.

[2]王敏.基于B/S模式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以某高职院校为例[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03:33~36,50.

(作者单位:重庆建筑工程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人力资源管理高职院校系统
Smartflower POP 一体式光伏系统
WJ-700无人机系统
品“助读系统”之妙
直扩系统中的窄带干扰抑制
直扩系统中的窄带干扰抑制
浅析省级人才市场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具体措施
珠三角高职人力资源管理毕业生就业方向浅析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