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

2016-11-26陈吉娜崔旭阳

长江丛刊 2016年17期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王 莹 陈吉娜 崔旭阳 李 菁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

王 莹 陈吉娜 崔旭阳 李 菁

【摘 要】近年来,社会就业压力不断增大,使得高校毕业生不得不面临严峻的择业和就业问题。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高校毕业生充分了解自己的能力和职业特点,从而有助于他们进行合理的职业定位,提高就业能力,间接减缓当前的就业压力。思想政治教育,在帮助高校学生满足自身工作需求的同时,有利于其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以便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基于此,本文以 “思想政治教育对高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为课题进行研究。首先,对本文相关的重要理论概念进行界定。其次,从教育的对象、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教育功能四个方面对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的关系进行阐述;再次,指出当今高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最后,为使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更具科学性,本文对如何开展思想教育工作提出了一些指导性建议,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关键词】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职业生涯规划

一、相关理论界定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是个人满足自身需求的媒介。在当今社会,职业不仅是利用个人知识和技能,参与社会分工,创造价值,满足自身物质和精神需要的途径,也是高层次需求的媒介。由于不同的人所处的社会环境不同,个体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不同,因此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需求,从而使得每个人的职业倾向也各有不同。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可以有效地将个人能力与个人愿望相结合,客观分析个人与社会因素,从而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目标。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的是大学生在充分了解自身能力和需求的基础上,经过综合定位与客观分析,在权衡“想做的事”和“能做的事”的基础上,为适应某一职业的相关要求,对自身进行的有针对性的强化。

对于大学生来说,通过合理制定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一方面,可以帮助大学生从容面对就业竞争,另一方面有助于他们准确、顺利地找准步入社会的切入点。

(二)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以社会广泛认可的思想、政治、道德观念作为行动的准则,对个体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指导,使其社会活动、社会实践具有一定的计划性与科学性。

为引导高校学生在职业生涯中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双赢”,我们可以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对他们的思想观念做出科学指导,从而帮助高校学生对职业生涯进行规划,这便是实现对大学生职业生涯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二、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的关系

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思想政治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够提高大学生思想素质,进而指导他们科学合理地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目标。因此,对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之间关系的探究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一)共同的教育对象

当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说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而大学生是一个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由此,对大学生的培养成为各国人才培养的重点,而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职业生涯规划和思想政治的教育都占有重要地位。职业生涯规划和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大学生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的满足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对大学生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具体来说,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而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帮助大学生科学合理地制定职业生涯规划。二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互作用的。

此外,从教育的内容和教育的方法角度来看,由于每个大学生都有其不同的特征,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都需要根据每个人的实际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大学生的特性采用不同的教育内容实行不同的教育方法,就这一点上来说,两者之间存在共同性。

(二)一致的教育目标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目的在于能够使大学生比较客观地进行自我认定、了解自己的需求、最终准确地找到步入社会的切入点。在此基础上,通过不断地完善自身各种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可以较好地实现自我价值。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其目的在于提高自身内在素质,帮助大学生在社会活动中保持清醒头脑,明确个人的价值追求,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因此,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都是一致的,其实质都是为了培养社会所需人才,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家崛起奠定坚实的人才支撑。

(三)相通的教育内容

从教育的内容上来讲,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具有一定的相通性。职业生涯规划,就是帮助大学生更好认清自身的长处与需求,准确进行自我定位,从而引导大学生针对既定职业目标进行相关素质的培养。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道德教育不仅是为了树立大学生正确的道德品质,更为重要的是,它可以帮助他们以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引导其自身的社会实践。从人性本恶的理论假设出发,大学生在其职业生涯上必然会追求私利,而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道德教育恰好能够对大学生进行精神上的约束,以免为所欲为。

由此可见,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道德教育为职业生涯规划的制定和实施提供精神支持;职业生涯规划的实现,又推动了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二者的有机结合,能够帮助大学生扬长避短,更好的实现自我定位,增强实践能力。

(四)互补的教育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互补性主要体现在:当代大学生的突出特点是拥有一定的社会生存能力,具备一定的职业生涯规划素质,但其思想政治素质不过硬,自我意识过强,这样往往会使其在思想道德上出现一些偏差,在缺乏教育引导的情况下,不能够明辨是非善恶,有可能导致走向歧途;而另一方面,如果大学生有着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但无法正确的认识和评估自己,不知道自己的兴趣所在,不能正确地进行自我定位,缺乏一定得社会生存能力,那么他将无法在职场中立足。因此,从这一角度来说,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实现有机结合,互相弥补各自不足,使大学生了解自身的优势,增强他们的就业信心,从而最大限度地促进大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三、当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当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职业生涯规划是全世界大学生共同面临的重要问题,早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西方就有学者提出了“生涯发展”的理论。在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才明确地提出职业生涯规划这一概念。纵观我国职业生涯规划理念的发展,仅有20多年的历史,研究时间相对较短,缺乏足够的实践经验,因此在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

1、缺乏针对性教育

目前我国各高校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一般采用专题讲座、课程引导等形式进行,指导形式单一,且这些方式多以理论教学为主,内容简单,缺乏实践的检验与指导,不能较好的提高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和能力,无法充分地发挥出职业生涯规划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事实证明,一些高校简单通过课堂理论教育、思想疏导等方式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实践是远远不够的。单纯的理论性知识传授,只会使学生陷入似懂非懂的误区,这种脱离实际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会让学生误以为思想政治教育只是一种墨守成规的说教,而且还不能调动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兴趣,会使大学生无法清晰准确的定位自己,进而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

2、缺乏连贯性教育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连贯性主要在两个方面有所体现:一是时间的连贯。时间的连贯主要是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贯穿整个大学教育全程,使其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系统化的教育,而非在临近毕业时草草的开展几堂讲座或指导课了事;二是投入的连贯。投入的连贯是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有专门的教师队伍、专门的理论与实践教材,以满足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思想政治教育的顺利开展,而非临时抽调。任何教育都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是如此。达到大学生职业生涯科学规划和思想政治素质提高的目的不能一蹴而就,它需要时间的积累和过程的历练。

大学阶段是学生学会从学校迈入社会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的职业生涯规划对于大学生科学、客观地自我认定,树立正确的思想都有很大影响。因此,必须从时间上和投入上确保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连贯性。

3、缺乏前瞻性教育

一是教育队伍缺乏前瞻性。教育队伍的强弱,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质量有直接影响,大部分高校职业生涯规划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师资队伍一般由高校辅导员、心理教师及就业指导机构的专职人员在学生毕业之时,临时抽调组成,在课程结束后便各自回到原本工作岗位。他们一般都只能在完成繁杂的日常工作之后,才能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使得教育效果大打折扣。

二是教育机制缺乏前瞻性。主要表现为:一些高校并不注重建立长远机制和提高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的竞争力,而是只看重提高就业率这个硬指标,认为只要学生找到工作他们便完成了任务,不注重就业的层次、质量等问题。这说明高校没有找准就业问题的本质。

(二)当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

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思想品德、政治立场、行为方式的重要引导方式,职业生涯规划是大学生客观自我认定、科学制定目标、逐步实现个体需要满足的过程。而在实际生活中,二者没有完全融合,因而也没有达到预期中的效果。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

1、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理念不明确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主要通过进行职业道德素养的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其具备基本的辩证观点,从而对自己进行客观的认知和评估,对社会环境产生清晰的认识,提高自身的就业竞争力和职业素养。

在当前的教育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还没有很好的实现有机结合,而是在各自的领域内进行发挥作用。教育者如果忽视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就不能调动他们乐学、乐知的内在动力,进而难以帮助大学生进行精准定位。因此,树立正确的大学生就业规划理念,重视教育客体主体性的发挥,激发其主动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是当下思想政治教育最应重视的部分。

2、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视不够

第一,职业生涯规划缺乏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有较高的学识和较强本领,对其未来职业之路有一定的帮助,但如果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对是非辨别能力尚弱,把这些能力随意的用在违背社会发展进步的事情上,就可能造成极其恶劣的后果。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的融合存在其合理性和必要性。

第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方法不完备。高校对大学生开展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仍处于传统的理论“灌输式”模式,忽视了学生是否真正接受、是否及时理解消化。同时,在大部分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上,教师往往泛泛而谈,其内容无法满足学生实际的就业需要。这样,不仅偏离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目标,而且严重丧失了教育的意义。

3、大学生个体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认识不清

无论是思想政治教育还是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其最终受益的目标群体都是大学生。因此,大学生只有全面地、正确地看待职业生涯规划,并将之应用到实践中去,才能发挥其应有的功效,进而对个人的学习、生活、工作产生有利的指导作用。

当前,许多大学生并没有在受教育的过程中真正掌握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科学正确的方法论,因此也就很难对自己的择业行为、就业去向、职业目标做出判断,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发挥作用。

此外,由于大学生缺乏对社会实际的深入了解,实践经验不足,长期的形而上的思维导致部分大学生产生盲目乐观和眼高手低的现象,这种思想投映到职业生涯规划中,其结果是致使一些大学生认为职业生涯规划是没有必要的,甚至认为所制定的职业生涯规划是不切实际的。

四、实现思想教育对职业生涯规划的科学指导对策

(一)在职业生涯规划中融合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借助思想政治教育丰富多样的内容、方法,对高校教育工作者进行教授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教育者在抓住具有普遍意义的教育规律、学生成长规律、社会发展规律的前提下,有针对性地开展具体教学工作,将解决就业难问题作为教学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巧妙地将变通后的思想政治教育思路和经验与职业生涯规划相揉合,使学生的就业、择业、创业等方面的问题得到切实有效的解决,也使思想政治教育内涵的更为丰富和深刻。

(二)充实职业生涯规划思想政治教育队伍

职业生涯规划中,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学生工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育人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必须提高教育队伍的专业性,设立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专职教师,增强工作的实效性。高校可以实行不同于传统班主任工作制的指导教师制,做好指导教师与辅导员的工作职责分工,辅导员负责大学生的日常管理,而指导教师则可将工作重心定位于学生的学业导师,以职业生涯规划为主要工作,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学业指导、心理辅导和生活向导,这样可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实现师生共成长、同发展,构建起以人为本、互相协作、动态长效的学生职业生涯工作体系。

(三)改进职业生涯规划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于职业的定位与需求也在不断地变化,这就要求在职业生涯规划中,思想政治教育应转变教学思路。积极采用多层次、多维度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多讲授与他们年龄段和知识结构相匹配的内容。由此逐步形成学生自我成长、自我教育的习惯,并自觉地将个人发展方向同社会需要有机协调在一起,将被动灌输转化为主动探索。这样有利于学生将课堂上的教育内容内化为自身的思想观念,并约束实际生活中的行为。

五、结语

因此,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都是为大学生的成长和对未来职业生涯取得成功而服务的,所以二者进行有机结合显得十分必要。本文通过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关系的探究,结语了当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思想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成因,进而提出了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指导建议,以期能够为高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张向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创业教育结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5(04).

[2]王乐.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的有机结合[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01).

[3]金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对接探索[J].理论观察,2014(02).

[4]王伟.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及对策[J].山东师范大学,2014.

[5]马金骏.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J].中国电力教育,2010(24).

[6]胡天生.以生涯辅导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创新[J].思想理论教育,2010(17).

[7]黄海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思想政治教育[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1(2).

[8]钟谷兰,杨开.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作者单位:(西安邮电大学)

基金项目:本文系西安邮电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项目编号:CXW2014-3。

猜你喜欢

职业生涯规划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反思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2013年第三届大学生演讲比赛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