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西第二产业在新时期下的承接与转型

2016-11-25左荣昌

老区建设 2016年14期
关键词:经济带江西转型

左荣昌 杨 柳

江西第二产业在新时期下的承接与转型

左荣昌 杨 柳

[提要]为了抓住国家建设长江经济带这个战略发展机遇,江西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在坚持绿色、环保、节能的理念下,积极主动地融入长江经济带中实现第二产业的有效承接与转型。通过对第二产业承接与转型过程中系列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系列对策,以期能实现江西经济的绿色腾飞。

长江经济带;昌九工业走廊;产业承接;产业转型

江西处在长江经济带的中下游,在产业承接及推动产业转型方面有许多优势。如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处在长三角、珠三角、闽南三角洲区域;国家促进中部崛起、促进革命老区崛起、促进鄱阳湖经济区的发展以及打造长江经济带等系列政策优惠;江西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及相对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和较低土地使用费用等,对于那些因生产成本逐渐上升的企业来说,有着强烈的吸引力。

一、江西第二产业承接

1.承接现状

目前江西承接省外的第二产业转移的范围很大,种类齐全,主要可以分为三大类:第一类,劳动密集型产业,包括纺织业,服装鞋帽制品业、化学原料制造业和金属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等;第二类是资本密集性产业,包括黑色、有色金属冶炼;第三类高新技术产业,包括电子设备制造业的发展,电气机械以及器材制造业、医药制造业等。江西丰富的资源为有色金属冶炼的发展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南昌科研院所集中、人才集中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打下了基础。从上可知江西承接的产业门类广,资本、劳动力、高新技术密集性产业兼有。

2.承接标准

(1)环境容量。环境容量,是指某一环境区域内对人类活动造成影响最大的容量值。环境容量包括绝对容量和相对容量,前者是指某一环境所能容纳的某种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后者是指某一环境下,在污染物的积累浓度不超过环境标准规定的最大容许值的情况下,每年所能容纳的某污染物的最大负荷值。产业承接的过程中,环境容量是科学遴选标准之一。江西总体上的环境容量是很大的,但是每个地区的环境容量又是各不相同的。如赣南属于多山地区,如果过多地承接矿产资源开发产业的转移,则有可能导致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以及固体废弃物污染等系列环境恶化问题;此外,对于自然景观区而言,应该杜绝重化工业引进和发展,尽可能地保护其生态环境,促使其良性地可持续发展,此外,对于重化工业也应尽量搬离城市的中心,避免对城市造成更大的污染。因此,在产业承接的过程中,以环境容量为参考,因地制宜地承接轻工业和重化工业落户江西。

(2)资源优势。自然资源是支撑我国工业化开展的基础,在我国的发达地区,自然资源满足不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再加上城市化扩张的速度过快,经济发展同环境承载力之间的矛盾突出。因此,充分利用江西的环境与自然资源优势,缓解发达地区经济发展与环境承载力之间紧张关系。

第一、江西的矿产资源丰富。当前,江西已被探明的矿产有171种,已探明储量的111种,位居我国首位的有12种,列为前十的有66种,稀土、钨等稀有矿产的储量居于我国前列。因此,江西可以大力引进稀土开发和有色金属冶炼的先进设备与技术以及相关的企业落户江西,促进稀土和有色金属冶炼产业的顺利升级,减少环境污染,减少能耗提高产能,这样既利用了江西的资源优势又发展了经济。

第二、气候优势,大力发展农业加工产业。江西环境污染较少,气候湿润,光热充沛,农业发展禀赋良好,是全国重要粮油茶等生产基地,也是绿色农副产品的发展基地。应大力引进农副产品的生产加工设备、技术、人才、企业入赣来投资建设,并藉此打造自主品牌,增强产品的竞争力,繁荣江西的经济。

第三、水力、渔业资源丰富。江西拥有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泊鄱阳湖,它每年注入海的水量达到了黄海、淮河以及海河注入海的海水的总量;拥有的鱼类占到了122种,豚类两种,已鉴定的贝类88种。因此,江西可以大力承接发达省份的水产品加工产业,大力引进水产品加工业的设备与技术,通过对水产品的精深加工,扩充其产业链,提升产品的品质和市场上商誉,打造江西的特色品牌,扩大其在省内外的市场占用率。

(3)竞争能力。竞争能力是江西在融入长江经济带过程中承接产业移转的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我们进行产业承接的过程中其实就是进行科学选择的一个过程,我们可以接受发达地区淘汰的产业,但是我们不应该承接那些没有前途的产业落户江西,为此在选择的过程中我们主要考量的是产业同构和核心技术。

第一、产业同构。产业同构是指一个地区产业的重复率,对于江西来说,本省如果已经有了一定规模的产业,那么则应该慎重地引入,对于重复投资建设而言,最后的结果则只能导致恶性竞争,大打价格战,严重影响了产业的良性发展。昌九工业走廊、赣州和景德镇以及上饶等工业园区,都要加强产业同构的政府或者行业的协调,避免重复建设和重复投资,影响产业的良性发展。另外对于江西目前比较缺乏的高科技新型产业,这些高科技新型产业的一个特点就是产业周期长、产业竞争能力强。江西要依据自己的人力和自然资源的发展优势,有针对性地大量地引进这些新型产业、技术、设备或者人才入赣进行建设和投资。

依据装置整体结构方案设计,为保证装置调节角度及位移距离精度,实现装置自动控制,选取PLC作为控制核心。通过激光测距传感器进行风筒出风口距掘进端头的距离测定,根据距离信号反馈,驱动步进电动机实现距离前后调节,使其保证在5~10 m范围内,且在5~10 m范围内时,PLC控制器执行设定程序,驱动齿轮转向机构和叶片开合机构的步进电动机工作,实现不同工况下其角度和口径的变化。利用增量式编码器进行角度偏转的反馈,确保最佳风场调控规则在智能调控装置上角度偏转的准确性。智能调控方案如图8所示。

第二、核心技术。核心技术是一个企业或者一个行业竞争和发展的一个制胜法宝,江西在进行国内外产业承接的过程中要特别地注重对于产业技术的引进特别是核心技术的引进。因此,江西在承接国内外产业进行转移的时候,不但要承接企业的生产部门落户江西,还要鼓励企业的设计、研发部门也落户江西;在引进后还要加强对这些技术进行消化吸收,通过再创新,进而获得自主知识产权,最终创立自主的品牌,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

3.产业承接的对策

(1)以昌九工业走廊的升级为战略支撑。目前江西已经形成了以南昌和九江为支点的昌九工业走廊,昌九工业走廊是江西融入长江经济带的一个战略支点,通过加强“双核”的联动发展,在加快昌九一体化的过程中,快速地融入长江经济带中,以促进产业的转型升级,发挥江西东临浙、闽,连接湘粤,北靠鄂皖而共接长江的地理位置优势,加强区域间的联动发展,以实现区域生产要素,包过原料、劳动力、资本、技术、人才、管理经验的互通有无,从而做强长江经济带,以促进长江经济带一体化的高度发展和实现昌九产业带的示范引领作用,以点带面推动江西快速融入长江经济带,实现江西在中部的崛起。

(2)加强城市圈间的交流与合作。扩大环鄱阳湖城市圈与长江经济带中其他城市圈间的交流与合作,除此之外,江西还需以环鄱阳湖城市群为依托,加强与长三角、长江中游、成渝三块区域城市群的交流与合作。首先,应增强环鄱阳湖城市圈内部的交流与合作,由于鄱阳湖的通航条件有限,因此有必要加强南昌、九江、鹰潭和景德镇间的高速公路和城际铁路的建设,增强环鄱阳湖城市圈的密切联系,提升整体的竞争力。其次,在提升环鄱阳湖城市群整体实力的前提下,通过加强立体交通走廊建设,以交通促进与长三角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的交流与合作,以实现资本、原料、技术、人才、产品、管理经验等要素在长江经济带进行有效地流通,以促进江西的产业进行转型升级。

二、江西第二产业转型

1.资本要素

资本对于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江西相对长江经济带中的湖南、湖北等省份来说,大型企业和国有企业都相对较少,而很多中小企业很难从银行能得到充足的贷款,融资普遍比较困难。因此,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昌九产业带必须加强区域间的协调与合作,避免对资本比较缺乏的江西进行重复投资与建设。九江市临近港口,长期以来形成了资本密集型临港工业,以及外贸出口业,这有着它的天然的优势,但是昌九工业走廊的许多其他地方,存在产业重复投资建设,这就分散了投资资本,一定程度上构成了投资浪费,也削弱了昌九产业带规模集聚的效应。为解决这个难题,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解决产业转型的融资问题。

(1)打造九江资本密集型产业基地。九江应发挥其临港优势,以资本密集型临工重化工业为主,加强临港出口业的发展,减少资本的浪费。避免重复建设可能引起的产能过剩、恶性竞争。重复建设使产业发展趋于同一,使得区域主导产业也只能小规模、低水平的发展而且也造成了内部恶性竞争的隐患。目前,在两市部分行业,如电子信息、汽车零部件、纺织业、食品等行业未能形成有效的分工与协作,存在较为严重的低水平重复竞争现象。因此政府必须防患于未然,合理地规划包括昌九产业带在内的区域经济建设,避免产能过剩和恶性竞争。

(2)扩大政财政府投入。政府应加大对于工业转型升级的财政投入,扶持昌九工业走廊的升级与转型,强化对于产业的资金支持。对此,江西省财政应统筹设立专项资金,联合地方政府或行业协会,政府可以通过股权投资、贴息等方式集中支持工业的转型升级,并以财政的带动作用,吸收更多的社会闲散资本投入工业转型升级当中。

(3)动员银行等金融机构,加大对于产业转型的资金支持。①在企业融资上,对产业转型升级的重点项目贷款实行保证金制度,以解决江西省广大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②对于江西的中小企业而言,依据银行的信用评级制度,很难获得银行的评估审查获得相应的贷款。政府可以对符合贷款的项目进行贷款贴息政策,以获取银行的贷款。③加强与银行的合作。江西省可以加强与进出口银行和国家开发银行等之间的合作,大力争取银行对于技术创新、技术改造、新技术引进等方面进行融资,助推产业进行转型升级。

(4)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进行工业园区建设。加大对工业园区的建设力度,获取规模化聚集的效应。目前江西建立了多个开发区,包过九江开发区、上饶工业园区、宜春工业区、抚州金巢开发区、南昌经济开发区、共青城开发区等,江西通过加强对这些工业园区建设,结合自身丰富的和相对廉价的劳动力资源,依托铁路、公路、水运等交通便捷的方式,有针对性地吸引省外企业来赣投资发展。

2.技术要素

(1)打造南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南昌应以技术性产业为主导,发挥南昌的人才储备和高校集中的优势。南昌是江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科教、技术资源丰富、发达,以铁路、公路、机场及赣江航运等为主体的综合交通便捷,对于高新技术产业以及高端装备制造业等技术、资本密集型产业具有较强的支撑力和吸引力。此外南昌在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材料、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以及航空制造、汽车装备制造领域有较好的发展基础,拥有国家级的南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江西省留学生产业孵化中心以及多所高校科技园等,南昌的科技优势明显。未来发展的路上,整个昌九工业走廊上,“两翼”要形成明确的分工与协作,南昌与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发展方向,九江要依托港口重点发展资金密集型的临港工业,以此来防止两者间出现较为严重的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实现两者间良性的联动发展。

(2)加大对于技术的引进吸收。技术引进和吸收是推动江西进行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该省的研发机构少,研发的经费不足以及研发的专业技术人才也低于长江经济带中较为发达的省市,因此,技术的引进对于发展中的江西是至关重要的,也是江西的一个重要的经济政策。但是,江西要克服我国企业普遍存在的“重引进、轻消化吸收”再创新现象。江西省在鼓励技术引进的过程中更要对引进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和再创新,以减少对引进技术的过度依赖,增强本省的技术创新能力。

(3)加强技术研发创新,加大扶持力度。如果一个产业缺少技术进步的话,只能在低端领域内重复开发,通过压低价格的手段,相互竞争,长期以来将影响整个制造业的进一步的发展。因而,发展中的江西应更加重视技术的开发与创新。为了加强企业对技术的创新,按照江西省科技厅发布的文件:从2014年至2017年,省财政厅科技开发类经费的80%投向企业研发,其中80%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时优先支持龙头企业建立自主创新的平台,加强节能减排科技创新的研发,积极引导企业加强与省内外科研院所及高等院校研发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加强与研发机构的紧密对接,建立企业的创新平台。

(4)增强对知识产权司法、行政执法保护,促进企业的转型升级。江西省在第二产业中要解决的一个突出的矛盾就是该省相对缺少核心专利和知名的品牌。因此江西需加强重点领域内的知识产权的执法,加强对于知识产权案件司法审理,大力打击各类侵权行为,通过立法和司法保护来激励各种技术的升级改造,提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创新能力,促进产业由低端向高端发展,只用对创新成果受到知识产权的有效保护和转变经济的发展方式,提升产业的竞争力,实现第二产业顺利升级和良性发展。

3.品牌要素

江西的品牌现状。品牌,一般包括品牌的名称和品牌的标志,它是企业的一种无形资产,是企业进行竞争的利器。目前,江西有中国的驰名商标品种9件,包括赣南脐橙、泰和乌鸡、南安板鸭、江铃汽车、金圣卷烟、庐山云雾茶、中华猕猴桃、凤凰相机等,但是相邻的湖北就拥有中国驰名商标60件,对此江西必须加快培育龙头企业,构建工农业生产基地,以基地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打造出更多的优势产品,建立起属于本省的品牌。

(1)加强品牌设计。品牌的设计包括产品的设计和价格定位。产品的设计包括产品的包装设计、产品的质量要求、产品的各种标牌设计、产品的色系等,以达到造型美观,构思新颖的要求。另外品牌所使用的文字、图案、符号,应力求简洁,给人以集中的印象。这样的品牌既能表现出企业或产品特色,又能吸引顾客,扩大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2)加强品牌的宣传。品牌的形象塑造与推广是企业获得成功的重要途径。品牌推广除了商品销售及“口碑”传播外,大体上可概括为两种类型:一是“直销式”推广;二是中介式推广。前者是通过企业参与或举办的社会活动面对面地向现场的特殊消费者宣扬品牌;后者主要通过媒体广告和专栏评论、专题报道等向社会宣传品牌。

(3)加强对品牌的保护。品牌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对于市场的开拓拥有强大的扩张力。以1998年的评估为例,“红塔山”的品牌价值为361亿元人民币,但是在菲律宾却遭到抢注,这意味着“红塔山”海外无形资产的流失。对此,江西在打造自身品牌时,应加强对于商标等知识产权的注册登记与保护,并对本省的品牌的侵权行为,积极地进行起诉和应诉,做到进攻与防御并举的品牌发展战略。

三、结语

江西为了抓住“长江经济带”的建设所带来了重大的战略发展机遇,应积极主动地进行产业的承接和转型,为避免“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老路,江西的产业,特别是第二产业的承接和转型应牢牢把握“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实现江西经济的绿色腾飞。

[1]魏博通.江西承接沿海产业转移的识别与分析[J].特区经济,2012,(3).

[2]王平安.产业一体化的内涵与途径—以南昌九江地区工业一体化为实证.[J].经济地理,2014,(9).

[3]卜显忠,谢英亮.江西省可持续型矿业经济的发展途径分析[J].现代矿业,2010,(6).

[责任编辑:上官涛]

左荣昌(1991—),男,华东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民商法专业硕士,研究方向为知识产权;杨柳(1983—),女,中国政法大学硕士,研究方向为法院审判管理工作。(江西南昌330013)

猜你喜欢

经济带江西转型
江西银行
人口转型为何在加速 精读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一条江的嬗变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之路
陕西呼应长江经济带
“四优四化”,河南农业转型进行时
习近平论长江经济带发展的“五个关系”
聚焦转型发展 实现“四个转变”
青花瓷里觅南山——江西
丝绸之路经济带媒体合作论坛联合宣言签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