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差异教育视域下潜能生转化四部曲

2016-11-22沈春丽

中国德育 2016年17期
关键词:生字差异效果

任何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人的成长也是如此。真正的教育应该是为孩子的一生做准备,把我们的教育活动放置在孩子整个生命成长的视野中,或许,教育的天地就宽广了。

我曾经接手过一个班级,班级中有几个潜能生。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找到了他们学习不理想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很快就取得了一定效果。可经过一个假期,到新学期开始,我发现他们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反弹。

为什么转化了的学生在一段时间后会发生反弹呢?思考许久,我终于找到了症结所在:他们的行为转化还停留在不稳定阶段,刚刚养成的好行为只是一时的改变而已,并没有成为持久的习惯。我应该再多些鼓励和耐心,给予他们再长一段时间,陪伴他们一起克服困难,转化效果就会巩固了。于是,我及时修正了转化策略,调整了教育方法,时时关注他们的变化,终于和他们一起等到了期待的效果。

通过这件事,我体会到教育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差异进行动态关注是必不可少的。教育是一个过程,不是一次课堂学习或几次谈话就能实现的,它有自身的特定周期和固有节奏。学生是有差异的,每个学生都是与众不同的个体,具有不同的身体特征、个性心理、兴趣爱好、家庭环境等。学生的差异决定了教育过程的动态性和复杂性。有的学生容易转化,有的学生转化之后会出现反弹。在转化过程中,只有密切关注学生的动态表现,及时调整教育策略,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具体来说,对学生的转化工作需要做到以下四点。

一、动态测查

测查是了解学生情况的重要方法之一。测查,顾名思义,是指测量和调查。通过测量和调查分析,全面了解学生在心理上量的差异和质的差异。只有了解学生的优势和潜能以及存在的问题,才能为他们制定特定的教育训练计划,促进他们的发展。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经常对特定学生进行测查,保持测查的动态性。因为,每一次教育行动的效果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每一次测查,既是对上次教育行动的后测,也是对下次教育行动的前测,因为测查结果不仅关系到对教育效果的分析、评价,也关系到后续教育工作的开展。差异测查除了对教师采取教育措施有帮助之外,还对每一位测查对象有帮助。在差异比较中,学生能明确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从而更好地扬长避短。

笔者曾经对一个学生第一课的生字掌握情况进行过测查,12个生字他只掌握了5个。然后,我把剩下没有掌握的7个生字按偏旁部首进行归类,他又记住了5个。剩下的2个生字除了讲解意思外,我还通过相应的动作帮助他记忆,他一一都记下了。过了一段时间,我再把所有生字放在一起测查,12个生字他记下了9个,还有3个没有记牢,我要求他继续识记。如此反复,最终他记下了12个生字。过了一段时间再考这12个生字,他又有2个不认识,我又继续引导他记忆生字。

二、教育跟踪

教育的过程是长期的。学生成长的脚步时而迅猛时而缓慢,所以教育跟踪必不可少。教育跟踪主要围绕学生的思想、情感、行为、心理等因素进行,通过及时了解学生动态,调整教育行为,以期更好地达成教育效果。

教育跟踪的方式有多种,口头的、书面的,在课内课外,校内校外都可以进行。跟踪执行得好,教育行为的调整就会及时,效果就会好。教育跟踪有必要进行真实、客观的现场记录,这些行为记录是后续教育行动改进的依据。

这是笔者曾经做过的跟踪记录:

1.2006年3月2日

第二课的生字,我对他进行课前辅导,课上提问,他认识了几个,逐个字进行过关。放学时,仍然有2个生字不认识。

2.2006年3月17日

“莺”字我是这样引导他的:“鸟”跟什么样有关?他说:“跟动物有关。”“对,有一种鸟,它很爱唱歌,天天在树丛里唱着动听的歌,它叫‘夜莺。这个字就念‘yīng。”他记住了。而教“嗓”字时,我则摸了一下他喉咙告诉他嗓子的位置,他说这是“bó”,我告诉他正确的读音后,他记下了。

3.2006年3月25日

第三课“丁丁冬冬学识字”,归类识字,为了区别几个形近字,我加入了手势。如:“抡”,我做了一个抡的手势,他记住了。

在校内进行教育跟踪比较容易执行,校外教育跟踪则需要家长的支持与配合。我一般通过打电话对学生放学后的思想和行为进行跟踪。我班有一个男生,经常完不成作业,与家长沟通多次也没有效果。有一天晚上,我打电话询问他作业完成情况。我告诉他每隔半个小时后,我将打电话问他作业完成情况,直到作业完成为止。这样,在我打第三次电话之前,他主动打电话过来说作业完成了。如此往复,一段时间后,他竟然能够主动完成作业并告知我。我把此举扩大到其他几个作业完成不好的学生身上,都很奏效。

三、措施调整

教育不是工业化生产,设计好程序,机器就会按程序生产出自己想要的作品。我们的教育效果往往因人而异。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思想、霍华德·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都说明差异化教育的必要性。因个体间存在的差异,导致教育接受程度、速度等方面的差异。教育就是要根据学生个体差异进行针对性教学,以使教育效果达到最大化。差异教育包括调整教育目标、教育方式方法、教育内容以及教育节奏等等。

教育过程中有很多这样的调整行动。以我教过的班级为例,最初我与学生交流是现场面对面进行的,后来发现有时候通过文字交流更为深入,于是在班级中就开设“悄悄话”信箱,与学生进行个性化的私人交流。有了网络QQ之后,就利用QQ进行交流,接下来就是微信了。网络只发挥聊天的功能远远不够,后来我就摸索着建立晨读群、晚读群,同学们除了聊天还进行相互学习、分享学习经验等。之前我班有迷恋网游的学生,我发现后,就让他们承担班级网络作文的打字任务。此举既完成了打字任务,还使他们的作文水平得以提高,更令人欣喜的是他们的网游乐趣逐渐减退,学习习惯有了改进,学习成绩也有所提高。

四、“亮点成星”

“亮点成星”是指善于找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多肯定,让其成为学生为之自豪的亮点,进而逐渐发展为优势领域,改变落后的现状。我在教育过程中时常运用这种方法。因为决定一个人最终成败的往往不是智商,而是情商。亮点成星主要在于塑造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的闪光点成为学生转变的突破口。

杨,性子慢,字迹难以辨认,成绩落后。我发现他有不懂就问的习惯,于是给予表扬,他很高兴,思考得更起劲了。我发现他在学习应用题画线段图时接受较快,就因势利导,大加赞扬。他有信心了,也有耐心和毅力了。仅一个月,他的数学成绩就达到班级中等水平。

路,对语言符号不敏感,记不住拼音,生字掌握有困难,但口语表达流畅,语感好。于是,我把他的作文改了又改,还经常作为范文读给班上其他同学听,这样坚持下去,他的作文水平大有提升。

颖,学习起来相当吃力,但她是一个非常向上的孩子。我把她的积极向上打造成一种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把她的照片放在班级展板上,要大家向她学习,之后她的成绩越来越好。

其实,只要教师善于发现,班级里的每个学生都有亮点,都能成星。

任何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人的成长也是如此。真正的教育应该是为孩子的一生做准备,把我们的教育活动放置在孩子整个生命成长的视野中,或许,教育的天地就宽广了。我们的每个学生、每个老师都是独特的,所以,我们的每一节课、每个班级都是不同的。正是因为这些不同,我们的教育工作才充满智慧和艺术,这也使得教育工作更加让人满怀期待、激动人心!

【沈春丽,辽宁省鞍山经济开发区宁远镇小学中心校,高级教师】

责任编辑/赵 庭

猜你喜欢

生字差异效果
相似与差异
关于“口”字的教学分析
斯诗私塾
找句子差异
男女生的思维差异
在高中数学中渗透“解题差异论”的实践研究
灵动耳环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
生字变身
伪装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