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太极拳和八段锦在改善冠心病病人焦虑、抑郁情绪中的应用

2016-11-22伍永慧陈偶英罗尧岳晋溶辰何诗雯

护理研究 2016年32期
关键词:八段锦太极拳冠心病

伍永慧,陈偶英,罗尧岳,晋溶辰,何诗雯



太极拳和八段锦在改善冠心病病人焦虑、抑郁情绪中的应用

伍永慧,陈偶英,罗尧岳,晋溶辰,何诗雯

[目的]比较太极拳和八段锦改善冠心病病人焦虑、抑郁情绪的效果。[方法]将120例伴焦虑、抑郁的冠心病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太极拳组、八段锦组、太极拳+八段锦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冠心病二级预防药物治疗和心内科健康教育;太极拳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简易24式太极拳运动训练,每日1次,每次3遍,每周5次;八段锦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八段锦运动训练,每日1次,每次3遍,每周5次;太极拳+八段锦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太极拳及八段锦运动锻炼,每日1次,每次3遍,每周5次。所有病人均在出院当天和出院3个月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焦虑、抑郁情绪。[结果]4组干预后SAS、SDS得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太极拳组、八段锦组和太极拳+八段锦组与对照组干预后SAS及SDS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太极拳组、八段锦组和太极拳+八段锦组干预后SAS与SDS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太极拳和八段锦能有效改善冠心病病人焦虑。

冠心病;太极拳;八段锦;焦虑;抑郁

我国冠心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已成为心血管系统疾病的主要致死原因[1]。有数据表明,约有40%以上的冠心病病人合并焦虑、抑郁,大部分冠心病病人存在潜在的焦虑、抑郁因素[2]。这些负性情绪可增加病人再发冠心病的危险性,影响康复进度,常预示不良的预后,降低病人的生活质量[3]。Krogh等[4-5]研究提示,运动可以有效改善病人的焦虑、抑郁状态。太极拳和八段锦是中国传统健身项目,本研究旨在比较太极拳和八段锦运动锻炼改善冠心病病人焦虑、抑郁状态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4年6月—2015年9月就诊于我省某三级甲等医院伴焦虑、抑郁的冠心病住院病人120例,根据入院先后顺序进行序贯法编号,再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太极拳组、八段锦组和太极拳+八段锦组各30例。对照组:年龄52岁~79岁(58.90岁±6.22岁);男21例,女9例;冠心病病程2年~9年(5.70年±2.02年);有吸烟史16例;高血压病17例,糖尿病10例,高脂血症10例;干预前SAS评分(56.33±7.01)分,SDS评分(55.27±3.98)分。太极拳组:年龄52岁~82岁(59.33岁±6.93岁);男21例,女9例;冠心病病程3年~9年(6.03年±1.54年);有吸烟史17例;高血压病19例,糖尿病12例,高脂血症10例;干预前SAS评分(57.30±3.46)分,SDS评分(56.47±6.27)分。八段锦组:年龄49岁~67岁(58.77岁±5.45岁);男19例,女11例;冠心病病程3年~9年(6.13年±1.91年);有吸烟史19例;高血压病16例,糖尿病12例,高脂血症12例;干预前SAS评分(55.67±4.33)分,SDS评分(55.50±3.51)分。太极拳+八段锦组:年龄50岁~67岁(59.47岁±5.32岁);男23例,女7例;冠心病病程3年~9年(6.07年±1.84年);有吸烟史17例;高血压病18例,糖尿病11例,高脂血症9例;干预前SAS评分(56.63±3.64)分,SDS评分(55.30±4.59)分。4组病人年龄、性别、冠心病病程、冠心病可控危险因素(吸烟、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以及干预前焦虑、抑郁评分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冠心病诊断符合1979年WHO制定的冠心病诊断标准[6];焦虑、抑郁诊断符合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以及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标准[7]。

1.2.1 纳入标准 ①符合上述诊断标准;②纳入本研究前14 d内未使用其他抗焦虑、抑郁类药物;③无认知、 运动功能障碍和运动训练禁忌证;④本人及家属知情同意,并签订知情同意书。

1.2.2 排除标准 ①药物以及酒精依赖病人;②存在明显的家族性精神病史或神经系统疾病病人;③难以完成随访的病人。

1.3 干预方法

1.3.1 对照组 给予冠心病二级预防药物治疗和心内科健康教育,如健康宣教、讲座、健康手册及视频、动机访谈等。

1.3.2 太极拳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简易24式太极拳运动训练,包括10 min准备活动,太极拳练习3遍,每遍之间休息5 min~10 min,锻炼后放松活动10 min,锻炼中根据身体状况自行调整速度,平均每次锻炼时间60 min。每周5次,连续锻炼3个月。

1.3.3 八段锦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八段锦运动训练,包括10 min准备活动,八段锦练习3遍,每遍之间休息5 min~10 min,锻炼后放松活动10 min,锻炼中根据身体状况自行调整速度,平均每次锻炼时间60 min。每周5次,连续锻炼3个月。

1.3.4 太极拳+八段锦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太极拳及八段锦运动锻炼,包括10 min准备活动,太极拳或八段锦练习3遍,每遍之间休息5 min~10 min,锻炼后放松活动10 min,锻炼中根据身体状况自行调整速度,平均每次锻炼时间60 min。每周5次,连续锻炼3个月。每周太极拳或八段锦锻炼不少于2次。

运动量遵循由小到大、循序渐进、能耐受的原则,锻炼后心率基本达到个人最佳6min步行距离后的心率。

1.4 评估工具及标准 采用自制的病人一般情况调查表、SAS[7]及SDS[7]进行评估,4组病人分别于出院当天和干预3个月后进行焦虑、抑郁评分。

1.4.1 焦虑自评量表 是Zung教授于1971年编制,用于评价有无焦虑症状及焦虑的严重程度。该量表共有20个陈述句条目,每一个条目相当于一个相关症状,每个症状按1级~4级评分。20个条目总分为粗分,在心理卫生评定时常用标准分,为粗分的1.25倍取整数部分参与统计分析,分值的高低反映焦虑的程度,标准分≥50分为存在焦虑状态。

1.4.2 抑郁自评量表 是Zung教授于1965年编制,用于评价有无抑郁症状及抑郁的严重程度。从量表构成到具体评分方法同SAS类似。20个条目总分为粗分,在心理卫生评定时常用标准分,为粗分的1.25倍取整数部分参与统计分析,分值的高低反映抑郁的程度,标准分≥53分为存在抑郁状态。

2 结果(见表1)

表1 4组病人干预前后SAS与SDS评分比较 分

3 讨论

太极拳是一种适合老年病人的有氧运动方式,长期锻炼有利于老年病人焦虑状态的改善,提高其生活质量[8]。魏德样[9]的研究也表明,太极拳锻炼能有效减轻人们的抑郁和焦虑水平,促进人们的心理健康。本研究结果显示,伴有焦虑、抑郁的冠心病病人在进行了3个月的太极拳或八段锦运动锻炼后,太极拳组、八段锦组、太极拳+八段锦组病人的SAS、SDS评分均显著下降。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太极拳和八段锦运动锻炼能有效改善冠心病病人的焦虑、抑郁状态,与前述研究结果一致。太极拳组、八段锦组、太极拳+八段锦组3组干预后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太极拳和八段锦在改善冠心病病人焦虑、抑郁状态方面具有相同的作用,病人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其中一种或者两种进行锻炼。影响冠心病的危险因素较多,社会心理因素对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以及转归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众多研究发现,抑郁是冠心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10],冠心病病人焦虑的发生率在 11%~42%[11-12]。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病人常常对疾病产生非常强烈的负面情绪,这种负面情绪对冠心病病人的预后所产生的影响甚至超过各种已知的危险因素,致使病人接受治疗的依从性显著降低,影响治疗与康复,严重的负面情绪甚至导致冠心病病人拒绝治疗,自杀身亡[13-15]。不良心理还能导致冠心病病人应激反应过大、机体抵抗力降低、内分泌功能紊乱,不仅影响了治疗效果,而且增加了其他疾病的发生率[16]。Nicholson等[17]的研究结果显示,有抑郁表现的病人冠心病发生的危险及由冠心病引起的死亡危险比无抑郁表现者高80%,而且抑郁症状越明显,发生冠心病的概率就越大。有效控制冠心病的危险因素能够减少30%的急性残疾、50%的早死和60%的慢性残疾[18]。因此,医务工作者应教会冠心病病人缓解焦虑、抑郁的方法,减少由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导致的不良后果。

4 小结

太极拳和八段锦是我国传统的体育运动项目,属于中小强度的有氧运动。太极拳动作中的内三合心法“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整合了人体各器官系统之间相互协同工作,使人体全身各器官的功能得到锻炼和加强,并对人的精神和心理产生良好的积极影响[19]。八段锦以人自身形体活动、呼吸吐纳、心理调节相结合为要素,具有调神、调息、调形的作用,通过八段锦锻炼使人体精、气、神和谐统一,达到心身全面健康的和谐状态[20]。太极拳与八段锦能够有效改善冠心病病人焦虑、抑郁状态,且对场地和设施要求较低,简单易学,可作为冠心病病人康复中的常规锻炼方法进行推广。

[1] 余群映.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中发生室颤的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14):27-28.

[2] Meijer A,Conradi HJ,Bos EH,etal.Prognostic association of depression following myocardial infarction with mortality and cardiovascular events:a meta-analysis of 25 years of research[J].Gen Hosp Psychiatry,2011,33:203-216.

[3] Yohannes AM,Doherty P,Bundy C,etal.The long-term benefits of cardiac rehabilitation on depression,anxiety,physical activity and quality of life[J].J Clin Nurs,2010,19(19/20):2806-2813.

[4] Krogh J,Nordentoft M,Sterne JA,etal.The effect of exercise in clinically depressed adults: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J].J Clin Psychiatry,2011,72(4):529-538.

[5] Alan Rozanski.Exercise as medical treatment for depression[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2012,60(12):1064-1066.

[6] 刘绍应.盐酸马普替林治疗冠心病合并抑郁焦虑症的临床观察[J].中外医疗,2012,31(22): 4-5.

[7] 戴晓阳.常用心理评估量表手册[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133-136;153-156.

[8] 潘悦,杨楠.太极拳对老年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1,14(1):74-75.

[9] 魏德样.太极拳锻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一项元分析研究[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7(5):111-116.

[10] Khayyam-Nekouei Z,Neshatdoost H,Yousefy A,etal.Psychological factors and coronary heart disease[J].ARYA Atheroscler,2013,9(1):102-111.

[11] Huffman JC,Celano CM,Januzzi JL.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epression,anxiety,and cardiovascular outcome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J].Neuropsychiatr Dis Treat,2010,6:123-136.

[12] Tully PJ,Cosh SM.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 prevalence and comorbidity with depression in coronary heart disease:a meta-analysis[J].J Health Psychol,2013,18(12):1601-1616.

[13] Udell IJ,Steinemann TL.Orthokeratology:does it live up to expectations[J].Am J Ophthalmol,2013,156(6):1073-1075.

[14] 赵三梅.护理干预对心肌梗死患者心理健康与生活质量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18):59-61.

[15] 赵清珍,刘超,刘刚,等.西酞普兰治疗冠心病合并抑郁患者的疗效观察[J].新医学,2013,44(10):701-704.

[16] 聂明卿,顾志莉,章杰,等.心理护理对冠心病介入治疗病人焦虑情绪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1,30(4):504-505.

[17] Nicholson A,Kuper H,Hemingway H.Depression as an aetiologic and prognostic factor in coronary heart disease:a meta-analysis of 6362 events among 146 538 participants in 54 observational studies[J].Eur Heart J,2006,27(23):2763-2774.

[18] 郭依桂.社会支持和心理辅导对冠心病患者焦虑状态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5,34(1):93-95.

[19] 武桂新,胡玉玺.传统太极拳的运动医学研究现状[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2):3005-3007.

[20] 罗雪琳.浅析八段锦的养生功效[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0,2:43-44.

(本文编辑范秋霞)

Application of Tai Ji Quan and Eight Duan Jin in improving anxiety and depression of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Wu Yonghui,Chen Ouying,Luo Yaoyue,et al

(Nursing College of Hu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Hunan 410208 China)

湖南省中医药管理局中医护理特色技术重点研究室开放基金项目,编号:2014006;湖南中医药大学青年教师科研基金项目,编号:19。

伍永慧,助教,硕士研究生,单位:410208,湖南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陈偶英(通讯作者)、罗尧岳、晋溶辰、何诗雯单位:410208,湖南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

R473.54

A

10.3969/j.issn.1009-6493.2016.32.00

1009-6493(2016)11B-0-0

2016-04-19;

2016-10-17)

引用信息 伍永慧,陈偶英,罗尧岳,等.太极拳和八段锦在改善冠心病病人焦虑、抑郁情绪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6,30(11B):4050-4052.

猜你喜欢

八段锦太极拳冠心病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太极拳的『绝世秘籍』
茶、汁、饮治疗冠心病
中医导引法——八段锦(五)两手攀足固肾腰
中医导引法——八段锦(四) 摇头摆尾去心火
中医导引法——八段锦(二) 左右开弓似射雕
中医导引法——八段锦(一) 两手托天理三焦
太极拳的“教”与“学”应“以点带面”
警惕冠心病
冠心病室性早搏的中医治疗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