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春是一颗明亮的水晶

2016-11-22王晓玲

大江南北 2016年5期
关键词:麻风病人番禺麻风病

王晓玲



青春是一颗明亮的水晶

王晓玲

她,一个来自内蒙古科尔沁草原的普通女孩;她,又是一个把10年青春都奉献给了公益事业的热心女孩。她的名字,叫费明晶。

12年前,费明晶从内蒙古来到长沙的一所专科大学里读书,当时,她的梦想是毕业后做一名出色的教师。在校三年,她好几次去戒毒所、精神病院等单位实习,也开始接触到了这些特殊人群,渐渐地,费明晶萌生了要为这些特殊人群服务的想法。

毕业前的最后一次实习,费明晶接触到了一个更为特殊的人群——麻风病患者!当她决定要参与这项公益服务的实习时,父母再也坐不住了,他们不远千里从草原赶到长沙,要求费明晶改变这个计划。父母对她说,这个工作不仅无法创造什么光鲜耀眼的事业和成就,反而还会使自己陷入非常危险的境地。好好的青春光阴,怎么可以用来浪费在这里?妈妈劝她说。

“妈妈,我的青春,就让我自己做主吧!”费明晶这样回答妈妈。

费明晶的态度,最终还是打动了父母。毕业后,她进入了广东番禺的一个麻风村,并在那里住了下来。长期以来,为了防止传染,麻风病患者一般都被隔离在麻风村进行治疗。可是因为社会的误解,许多患者在康复后仍然会承受严重的社会歧视,而这种歧视,甚至还延伸到了为麻风病人的康复提供服务的社工身上。有一次,费明晶在番禺街头派发相关的宣传资料,一名路人接过后只扫一眼,就急忙把它扔给了费明晶,并用厌烦和恐惧的口吻问她:“你有没有麻风病?”

这次的经历虽然对费明晶打击很大,但为患者服务的热情,却使她依旧坚守着自己的信念。擦干了眼泪之后,费明晶继续投入到派发宣传资料的公益活动中去,继续去慰问和帮助身边的麻风病患者。

一天又一天,费明晶走遍了广东省内的每一个麻风病康复村。每天,她倾听患者的声音,帮助他们的生活,开展社区自助、医疗互助等。因为出色的工作表现,现在的费明晶已从一名普通社工转变成了一个小小的项目管理人。尽管如此,她的薪酬依旧低得几乎只够维持基本生活。2013年秋天一次同学聚会上,同学们个个都出手阔绰,只有她一个人,还在做公益事业,寒酸得不得了。在这种差距面前,费明晶笑着对自己说:“既然是自己的选择,就已经准备好了要远离奢华!”

物质生活虽然不富足,但是她那颗火热的公益心,却赢得了社会的认可和尊重!也正因为有了她长期的努力,渐渐地改变了周围普通百姓对麻风病患者的态度。在番禺当地,以前有80%到90%的资金靠国外基金会支持,但现在来自于本地筹资和零散捐款的资金却高达60%。经济压力得以缓解,费明晶又开始考虑怎样能多给予患者精神上的陪伴,点燃他们追求生活的信念之灯!

“只要有人需要,我就会一直在这条路上走下去!”她在自己的日记里这样写道,“青春可以是一缕三月的春风,青春也可以是一条潺潺的河流,但我的名字——费明晶,注定着我的青春可以是一颗明亮的水晶,一颗在麻风病人心里发光的水晶!”

猜你喜欢

麻风病人番禺麻风病
团练与善后: 广东洪兵起义前后的番禺士绅与地方秩序(1853—1858)
日本向麻风病患者道歉
唐诗中的番禺
英国红松鼠携带麻风病菌株
番禺祠堂对联初探
花溪区2016年麻风病治愈者生存与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麻风村护士刘大飞:病人的心灵守护者
消除麻风在行动
麻风病人的守护神
浙江省麻风病防治人员对麻风病的知信行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