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比较视野下综合性大学电影教育的现状与反思

2016-11-20

电影新作 2016年5期
关键词:通识综合性影视

刘 帆 黄 华

比较视野下综合性大学电影教育的现状与反思

刘 帆 黄 华

近年来,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和大众文化的突进,电影创作被迅速“祛魅”,其“魅”主要是由专业化程度极高的“影像工具和技艺”造就的,电影的数字化过程,也是电影创作祛魅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电影教育也逐渐“去精英化”,一些由国内综合性大学“宽而浅”的通识式电影教育培养的非专业院校的力量进入电影工业并取得实绩。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表征了综合性大学电影教育已经成为专业电影教育的重要补充,有逐渐从边缘向中心演进的态势。相对于“窄而精”的电影专业院校教育,国内综合性大学电影教育在理论视野构建和人文素养培育上占有优势,但相较与国外综合性大学的电影教育,前者在电影教育理念、学生培养模式、课程配置以及师资结构上还有较大的差距。

比较视野 综合性大学 电影教育 去精英化 课程结构

一、国内电影教育的简况

“自1934年以来,中国电影教育自觉发展至今已有81年历史。”①严格来讲,中国内地的专业电影院校仅有“北京电影学院”一所,但因为电影与电视、电影与戏剧的同源性和亲近性,在中国传媒大学、中央戏剧学院、上海戏剧学院中亦开设了相关的影视专业,这些学校是传统和一般意义上影视人才培养的“国家队”,而北京电影学院更是其间的龙头和主体,甚至中国电影的“第五代”悉皆出自该校。北京电影学院、中国传媒大学、中央戏剧学院这些专业影视院校电影人才的培养模式为传统的“苏联模式”,即所谓的专才模式,其培养目标是为影视行业内“编、导、演、摄、录、美”各个岗位培养专业人才,其本科教育的主体目标是培育行业内创作型人才。以北京电影学院专业为例,截至2014年,该校的14个学院共设有戏剧影视文学、导演、摄影、表演、戏剧影视美术设计、录音、制片管理等10个本科专业,而每个专业下又设有不同方向,共计有38个专业方向,几乎囊括了所有涉及电影制作的岗位,其专业化程度之高,人才培养口径之细可见一斑。有研究者甚至认为“就有关电影学科专业设置的整体性来说,北京电影学院是最完整科学的”②。该模式的教学特点主要是以传授实践/实战性极强的技能/技艺为主,学生具有较强的影视素养,特别是在所学的各个专业方向上都极为专精。然而,正是由于“专业化”和“精英化”的培养目标及其之上的课程与实践体系保障,这种培养模式较少涉及所学核心专业课之外更为广泛的人文类、社科类、政经类课程,于是整体而言学生缺少更为宏阔的人文素养和相应思维模式。

近年来,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和大众文化的突进,电影创作被迅速“祛魅”,其“魅”主要是由专业化程度极高的“影像工具和技艺”造就的,电影的数字化,去胶片化的过程,也是电影祛魅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电影教育也逐渐“去精英化”。这种趋势体现在,电影/影视教育的门槛——教育资源和教育成本——愈来愈低,于是有愈来愈多的高校开始开设影视相关专业,据目前的不完全统计,“现在全国开设影视专业的高校,包括开设在艺术学院、传播学院和中文系的,已经有八百多所。”③与专业院校的专才培养模式相比,综合性院校的电影人才培养模式则偏向于“美国模式”,即所谓的“通才教育”也称“通识教育”,旨在培养掌握此领域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以及电影史专家、电影理论学者、电影文化研究者等学者型人才。通识教育在韩国被称为“融合教育”,有着多样化课程配置的优势——“通过不同学科间的交叉融合得以培养全方位人才,且通过多重学问和不同艺术类型间的交流,帮助开发个体独创性,还能使学生发现专业性不足并及时予以补充。”④

在国家重点建设的“985”和“211”高校中,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暨南大学、厦门大学、重庆大学、西南大学、西北大学、上海大学都设有电影相关专业,其中重庆大学、上海大学还专门成立了电影学院。然而在综合性大学中,影视类本科专业的类别很少且集中,最常见的两个本科专业就是戏剧与影视文学和广播电视编导。而其教学特点在跨专业的通才教育的基础之上,要求学生掌握编、导、演、摄、录、制片等影视相关的理论知识及基础实践课程,课程以教授电影/电视史论、文学史论、基础编导的知识为主,以教授电影操作实践课程为辅。以西南大学为例,其通识教育课程与专业理论课及实践课程的比例大约为3:5:2。学生的文学与影视史论素质、人文素质较为全面,但相对于专业院校而言,专业化程度较低,其学校教育有着“面广而不深”的特点。

然而最近几年,一些由国内综合性大学“宽而浅”的通识式电影教育培养的非专业院校的力量进入电影工业并取得实绩,如郭敬明、宁浩、韩寒等。这些非电影专业学院出身的导演开始进入主流商业电影体系。曾经被电影学院、戏剧学院等专业院校垄断的电影工业人才主流壁垒正在被打破,非专业院校中成长起来的创作者,特别是综合性大学电影教育培养的创作者,正在进入主流。同时,在每年备受关注的、作为国内有着指标性意义的学生影像作品比赛“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大学生原创影片大赛”中,获得重要奖项的作者里来自综合性大学的作者比例也越来越大,令人瞩目。如在2014年的该项赛事中,来自复旦大学的章漱凡同学的作品《马梗子的奇妙青春》获得了“最佳剧情长片”奖,而西南大学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学生则蝉联了2013和2014两个年度该项赛事的“最佳纪录长片”奖。以上这些现象在一定程度上表征了综合性大学电影教育已经成为专业电影教育的重要补充,有逐渐从边缘向中心演进的态势。

二、美国综合性大学的电影教育

以南加州大学U S C、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纽约大学为代表的美国综合性大学长期以来不断地为好莱坞电影工业体系输送着源源不绝的专业制作人才,成为其维持高度发达的影视产业正常运转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而这些综合性大学的电影学院根基于好莱坞的电影工业的蓬勃发展,又因此成就了不少闻名世界的电影奇才:如毕业于南加州大学(以下简称USC)的《星球大战》的导演乔治·卢卡斯、《达芬奇密码》的导演朗·霍华德、《阿甘正传》的导演罗伯特·泽米吉斯、《约翰·列侬的理想世界》的制片人大卫·沃尔普等⑤;毕业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以下简称UCLA)的《教父》的导演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辛德勒名单》的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以及毕业于纽约大学的《禁闭岛》的导演马丁·斯科塞斯、《卧虎藏龙》的导演李安、《卧底》的导演斯派克·李⑥等等。众多的杰出的电影人纷纷毕业于美国综合性大学的现象,正是美国的综合性大学电影教育模式符合社会和电影工业需求、具备长期可持续发展的佐证。本部分将以USC以及UCLA为例,浅析美国综合性大学电影教育的特点与优势。

(一)以跨学科通识教育为主的课程结构

以USC、UCLA为例的美国综合性院校的电影教育的共同出发点是:无论学生以后的就业方向是制作创作还是理论研究,都应该使学生具备良好的人文社科素质。为此这些高校一般都会明文规定电影专业的本科生必须学习从属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历史哲学和文学艺术四大领域的专业课程,并以“通过学分制框定了学生的知识结构”的方式保证此规定的实施,以期达到开拓学生视野,培养批判性思维,以及将人文素质与专业实践融会贯通的能力的教学目的。“大类方面要求学生在艺术、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方面都有一定的课程学习,细分方面则使学生在天文、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数学、人种学等等方面都可能有所涉猎,这使学生从艺术这样一个单一的视角走出来,能够有广阔的触角、开阔的视野,利用深厚的人文知识和自然知识来思考艺术本体和艺术创作,好莱坞电影题材的广泛性应该也与这种广博的人才培养模式有一定关系。”⑦

具体而言,为达到培养学生厚重的人文素养的目的,美国综合性大学的电影教育往往均采用学分制度框定学生知识结构的培养模式。以USC为例,在南加州大学的电影学院下设5个专业:影视制作(Production)、动画(Animation)、互动媒体(Interactive Medium)、剧作(Writing)、评论(Critical Study)⑧。在其学生专业的学习中,有近三分之二的学分需要从电影专业课程之外的艺术、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领域的课程获修。“无论是本科电影批评专业还是电影制作专业,在毕业所需的128个学分中,仅规定了40多个学分(电影批评为46学分,电影制作则为40学分)必须在电影学院所设本科课程中修得。”此外,电影学院的本科生必须“专修并通过6门开设在人文或社会科学学院的通识教育课(General Education Classes),这些课程范围广泛,从西方文化传统到东方文化传统,从世界历史到东亚社会,从西方文学经典到第三世界文学,体现了本科教育强调跨学科教学的宗旨。就专业课程的设置而言,一般仅要求学生必修电影和电视方面的基础课,并不特别强调个人作品的生产。拿电影制作专业来说,剧本写作、电影制作、摄影、导演或电视制作方面的必修课程仅占20多个学分,其他10多个学分则分别属于电影史和电影风格分析等范畴。”⑨

同样,位于美国西部的UCLA的电影电视数字传媒学院为了达到培养出具有浓厚的人文知识的影视人才的教学目标,更是制定出不直接招收高中毕业生的策略:只招收已在本校其他院系修满两年课程学分的学生。这使得学生可以在头两年的学士学位课程中,可以集中精力完成通识教育和大学所需课程的准备工作。待完成通识教育课程后,于第三年,系统地学习电影、电视和数字媒体等影视方面的所有课程。并于大四完成电影制作、电视节目制作(或叙事纪录片)、编剧、动画、数字媒体或电影与媒体方面的研究课题,此外必须完成至少一次专业实习。⑩

(二)专业课程中突出实践课程

秉持着培养“Film-maker”(影视制作人)的核心教学思想,为好莱坞电影工业体系输送专业制作人才成为USC培育电影人才的主要目的,因而其影视制作的专业课课程结构尤其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总的来说,在其课程结构中,实践课占据了其专业课程的大部分比例,而来自专业领域的兼职师资队伍以及以评讲学生作品为主要形式的实践课程构成了其成功的实践教育两大要素。

1.师资来源——业界专业人士

USC、UCLA一直与好莱坞电影工业界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他们不仅能经常邀请好莱坞当红的制片人来给学生讲座、授课,而且还从业界聘用了大量兼职教师构成了学院的主要教师队伍。以USC影像艺术学院的教师队伍为例,全体教师中全职教师仅有88人,而兼职教师则多达200人。这些老师或许是娱乐圈内电影、电视剧以及电视节目的制作人,也可能是刚刚从片场回来的导演、摄影师、灯光师。⑪目前,该校有两位剪辑专业的教授都是曾经获得过奥斯卡最佳剪辑奖的权威人士。这些来自专业领域的老师凭借其丰富的实战经验对学生进行最专业的指导。此外,凭借好莱坞得天独厚的优势,USC、UCLA等美国综合性大学还常常邀请来自世界各地的专业领域的知名人士和学者为不同年级的学生开展许多能开阔学生眼界的专题演讲会。由于在专业领域做电影或者做电视节目工作的工资大大高于在校任职的全职教师,许多真正有制作能力的人才都不愿完全委身于大学教师的岗位,从而使得美国高校电影教育中兼职教师数量大于全职教师数量。然而事实上,聘用业界教师不仅有利于老师将自身价值最优发挥,更是对学生获得在校的全职老师无法传授的最专业、最前沿和最实用的实践技能和最新鲜的业界需求大有裨益。

2.授课方式——评价学生作品

无论是在评论专业还是影视制作专业中的实践课程,每一位教授都是以评讲学生作品的形式为主来进行授课的。课堂前,老师会布置命题作业,而学生则在自己在对实际操作知识不甚了解的情况下完成作业,尽管可以通过自己学习、或者同学之间的交流以及请教高年级同学等方式减少犯错次数,但作业不可避免会漏洞百出。在这样的情况下,老师针对学生作品中出现的错误传授最专业的操作规范和流程,并耐心地告诉学生们在实际工作中需要了解和遵守的若干规范和细节,学生则因此对这些知识点印象深刻,并在今后实践作业中不断改进、熟练,直至对专业电影制作技术完全掌握,游刃有余。⑫

三、比较视野下国内综合性大学的电影教育状况与反思

与美国综合院校电影教育旨在为影视产业输送人才的“创作型人才”培养目标不同的是,目前在我国综合性大学电影教育依旧是以理论性课程培养为主。虽然没有哪一所高校明确地将自己的培养目标定位“理论型人才”,但专业院校凭借其得天独厚的软硬件设施与教育资源,以创作强者自居,对其他综合性大学的电影教育不屑一顾,认为综合院校的电影人才是只能从事远离一线实战、远离业界核心的“万精油”,与此同时,不少综合性大学也很明显认同了这一“培养理论型人才的目标定位”,并将此“定位”内化吸收,使得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及培养模式上无一不体现出对于创作实践教育的有意避让,形成了“理论压倒实践”的课程结构。⑬

(一)以人文学科为主的通识教育

1.比例较小的通识教育课程

如前所述,美国学府教育的课程简单地分为两大板块,即跨专业的通识教育课程及专业电影教育课程。其通识教育课程是除了电影之外的来自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历史哲学和文学艺术四大领域的专业所开设的课程。而国内的综合院校的电影教育的课程划分结构则是:通识通修课程以及学科专业课程和开放选修课程,看上去种类较多,实则比例是大大缩小了。以南京大学文学院的戏剧影视文学专业为例,通识通修课程含通识教育、思政、英语、军事、体育等,累计周学时43学时,43学分;学科专业课程含平台课程、文学、戏剧、影视、剧本写作等理论型和理论加实践型课程,累计周学时47学时,47学分;开放选修课程含本专业、跨专业、就业创业及公共选修等课程。如果按照美国学府教育的课程划分结构分为跨专业课程和专业课程两大板块的话,南京大学的通识教育课程仅占全部课程的31%,如再除去思政、英语、军事、体育四门的通识通修课程,然其贯穿四年的通识教育仅仅只有14分的“通识教育课程”及8分的“开放选修课程”,比例只占到总课程的14.6%,大大小于南加州大学的69%的通识课程比例。

2.过于偏重人文知识的通识教育

此外,与美国通识教育注重广含艺术、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跨专业的课程不同的是,国内影视教育的通识知识主要来源于开放性选修课程以及电影专业所在院系的专业课程,如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新闻传媒专业的课程等,“致使课程体系中文学艺术、新闻传媒等内容占很大的比重”,⑭这种课程结构培养出的人才虽然具有鲜明的人文哲思气质,但是对于社会科学、历史哲学及自然科学其他三大领域的学习触及不深,使得学生局限于文学艺术的单一视角,无法拥有更广阔的触觉、开阔的视野,由此造成其艺术创作缺少发展的土壤和氛围。毋庸置疑,艺术、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方面的教育对于开拓学生视野,培养批判性思维,以及培养出将自身人文素质与专业实践融会贯通的能力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故而,目前国内综合院校电影教育通识教育仅仅倾向于人文学科的情况值得重视,亟待解决。

虽然国内综合性院校通识教育课程占总课程的比例太小,但是目前已经有一些高校开始意识到了通识教育课程尤其是跨专业的课程对于培养影视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的重要性,不仅逐步改革了课程结构,扩大了跨专业课程在总课程中所占的比例,也开始了通过学分制度框定学生知识结构的安排。例如武汉大学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就要求学生在毕业前需要修满的140个学分中,跨专业学分必须至少修满22个学分,而且明确规定必须在交流与写作类、数学与推理类、人文与社会类、自然与工程类、艺术与欣赏类、中国与全球类、研究与领导类各自修满2到4个学分。

(二)过多的史论课程与过多的史论型专业教师

1.以史论课程为主的专业课程结构

目前,国内综合性大学电影相关专业的课程门类主要是“四门主要理论课程:电影史、电视史、中外电影理论、中外电视理论以及由这四门主课延伸出来四门二级课程:国别(地区)电影史研究、作者(大师)研究、作品(类型、栏目)研究和视听语言分析”⑮这“四大四小”八门课显示了综合院校电影教育以专业理论课程为主的课程结构特点。“电影学的实际教学结果不是培养学生的拍摄能力,而是以在课堂上讲授电影知识为主体。实际拍摄已经成了教学的点缀。这是一个本末的问题。似乎大学教育就是课堂授课,天经地义,但这是一种曲解教育本质的谬误。”⑯

以南京大学文学院的戏剧影视文学专业为例,其专业核心课程中理论性课程就有戏剧艺术影视概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中国戏剧、外国戏剧、中国电影、外国电影、视听语言、中国电视剧研究、外国电视剧研究、电视艺术理论、电视剧策划、现代电影理论、电影大师研究、外国电影专题、影视文化理论与批评、中国话剧经典作品研读、曹禺研究、昆曲艺术、古代戏曲作品精读、中国传统戏剧舞台艺术等22门,约占总课程量的71%,而以影视剧写作、影视制作为代表的实践性课程只占到专业课程的29%。

同样,以武汉大学艺术系中的戏剧影视文学专业为例,在其专业核心课程中理论课程就有西方电影史、东方电影史、外国戏剧史、戏剧影视批判方法、电影理论、中国戏曲史、中国话剧史、影视艺术前沿、艺术导论、名剧鉴赏、视听语言、当代视觉艺术、散文写作、英语戏剧评析、电影大师研究、东方戏剧专题、外国文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电影音乐、昆曲与京剧艺术赏析、美学、经典艺术作品研究、电影艺术与大众文化、电视剧专题等课程,其中理论课程占据了课程量的78%,而纯粹的实践教学仅占到专业教学的22%。

2.以史论型教师为主的师资结构

师资队伍中大量文学出身的教师是目前国内大多数综合院校电影专业普遍存在的首要问题,中国电影受到传统“影戏”的影响,在电影教育中对文学的重视往往高于欧美地区,诚然,文学创作为电影创作提供了大量素材、故事。但是电影教育不单单需要培养讲故事的逻辑思维能力,更需要培养的是学生利用视听语言进行艺术创作的能力。大量文学出身的教师授课必定会影响学生在电影专属的视听语言方面的学习。

此外,目前很多高校的电影院系不仅从课程结构方面局限了学生的知识结构,更以论文量化标准限制了教师的事业发展方向,“教师职称评定等一系列晋级的要件不是有作品,而是有专著和文章,有学位以及获奖。如此一来,常写文章的教师比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较早获得职称评定的要件,职称高,分量重,导致在电影教学领域中文字压倒创作,理论压倒实践的现状。”⑰这一方面使得大量教师“一窝蜂”地投身于论文的写作中,“他们的资质要求与传统人文和社会科学学科相当,不仅在加入教师队伍前必须取得博士学位,而且在业绩考核上也聚焦于专著的出版和研究论文的写作发表,遵循‘发表还是灭亡’(Publish or Perish)的体制化学术逻辑。”⑱另一方面教师的实践创作成果也从不作为个人学术成果评价的依据。这种对创作行为不予以鼓励的评价体系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了具有创作实践能力的教师进行创作的愿望,教师在任职岗位上的创作热情日益消减。

结语

国内的综合性院校的电影教育与专业院校相比,明显地呈现出“面广而不深”的特点,即人文知识面较广,但专业化程度较低。然而,如果与世界一流的美国南加州大学等院校仔细比较,不难发现,两者虽然在课程设置结构上有“一定的趋同性”即“初期的学习偏重于通识基础教育,高年级才专注于专业课程教育”⑲,但是从教学效果来看,国内综合院校的电影教育不仅专业化程度太低,通识教育的“面”实际上也不够广。此外,我们必须认识到只有当创作出来的作品积累到一定的数量后,理论才会有萌芽的土壤和条件,在优秀的电影作品都十分稀有的情况下,大量的综合性院校的本科教育放弃以培养创作型人才为主的教学目标,退而求其次地追求培养理论型人才、学术型人才显然是不切实际和浪费资源的,并且理论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应该重点针对硕士乃至是博士研究生阶段,而不是作为电影专业的本科生的培养目标被提出。

总之,当前稳步发展的国内电影产业以及综合院校多学科的基础和优势为综合院校培养出优秀的创作人才提供了良好的外在条件,然而,我们也应该意识到,硬件设施水平的提高并不直接意味着学生创作水平的拔高。要想充分利用这些硬件设施培育出合格的电影创作人才必须解决上文中提出的关于综合性院校电影教育“通识教育面不够广”以及“专业化程度不够高”的两个问题。

【注释】

①刘小磊.从电影教育萌芽到学科体系建立——记中国电影教育的初创[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13(03):07-11.

②侯光明.试论北京电影学院的办学特色及未来发展[M].首届电影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中国电影教育研究中心,2014:2.

③龚艳,彭吉象.电影教育访谈[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13.(01):01.

④崔祯仁[韩].范小青译.数字时代的电影教育[J].现代传播,2015(03):139-143.

⑤南加州大学官网简介:https://cinema.usc.edu/ programs/index.cfm.

⑥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校友简介:http://www.tft. ucla.edu/alumni/.

⑦王海洲.通识基础教育在影视教育中的价值以美国两所大学为例[J].北京电影学报,2006(1):63-66。

⑧南加利福利亚大学影像艺术学院官网:http://dramaticarts.usc.edu/programs/undergraduate.

⑨孙绍谊.美国的学府电影教育[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9(4):64-70。

⑩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电影电视数字传媒学院官网:http://www.tft.ucla.edu/programs/film-tv-digitalmedia-department/undergraduate-degrees/.

⑪王碧鹤.美国电影学院的专业人才培养[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4(2):105-108.

⑫林韬.美国南加州大学电影学院的教学方式[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7(1):99-106.

⑬见赵宁宇.电影教育的某种倾向.电影艺术[J],2006(05):08-10.

⑭童启富.关于电影强国目标下电影专业教育发展的思考[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4(4):42-48.

⑮吴冠平.浅谈影视艺术学科的学术评价体系建设[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6(1):81-84.

⑯赵宁宇.电影教育的某种倾向.电影艺术[J],2006(05):08-10.

⑰赵宁宇.电影教育的某种倾向.电影艺术[J],2006(05):08-10.

⑱孙绍谊.美国的学府电影教育[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9(4):64-70.

⑲王海洲.通识基础教育在影视教育中的价值以美国两所大学为例[J].北京电影学报,2006(1):63-66.

刘帆,西南大学文学院戏剧影视艺术系副教授;黄华,西南大学文学院戏剧影视学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通识综合性影视
当文学作品扎堆影视化
文学转化影视,你需要了解这几件事
基于C50混凝土综合性能的水泥优选试验研究
高校通识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践研究
新商业模式下新商科通识课建设的思考和探索
国外舰载直升机助降与牵引装备综合性能对比分析
基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作文教学策略
影视声音中听觉思维的建立与培养
我国大学通识教育的现状与路径构建研究
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