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主持人寄语

2016-11-20

电影新作 2016年3期
关键词:传记片影戏期刊

周 斌



主持人寄语

周 斌

这一期的“电影史研究”栏目共汇集了四篇文章,具体内容涉及以下几个研究方向:

其一为朱鹏杰的《共通性与差异性:对中国电影民族性的探讨》,此文属于中国当代电影理论批评史研究。作者对新中国“十七年”期间电影界关于电影“民族化”问题的论争和探讨进行了回顾总结,认为电影人对中国民族文化传统资源进行了发掘,并集中研究了民族文化传统与电影艺术间的共通性和差异性,从而为电影民族化提供了理论储备和实践路径。虽然中国传统艺术与电影艺术在结构、写实风格、视觉化叙述等方面有共通性,但在写意传统和意象、意境营造方面却有所不同,所以如何吸取“写意”传统的理论资源,具体探讨意象、意境对于中国电影的影响,便成为电影“民族性”讨论的重要内容。由于当时客观环境的影响及理论储备的不足,故而这样的探讨没有充分展开,在建构中国电影美学体系方面尚有待于进一步努力。显然,作者关于中国电影民族性探讨的概述和总结,对于中国电影理论和电影美学的建构来说是十分有益的。

其二为孙慧的《1889年〈申报〉影戏广告研究》,此文属于中国近现代电影报刊史研究。作者着重对1889年《申报》的影戏广告进行了检视和梳理,认为该年度的影戏广告仅出现在10月和11月,仅有万花楼和桃源趣两位兼顾书寓弹唱京调等各色演出的广告主,但该年度的影戏广告呈现出了“人比片重要,地比戏重要”的特征。相较于1888年,该年度放映的影戏虽然在内容和形式上无太大革新,但影戏的放映者或带来影戏的人,很可能是推动电影发明的Muybridge。此文所进行的一些具体考证和分析,有助于进一步深化早期电影史的研究。

其三为游溪的《与时代同发展,与电影共繁荣——20世纪80年代中国电影期刊述评》,此文属于中国当代电影期刊史研究。作者对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电影期刊进行了较全面的梳理和评析,认为80年代是中国电影期刊发展的黄金时代,在改革开放和思想解放的语境下,电影期刊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新面貌与新格局。电影期刊在反思和探索中完成了现代性转向与建构,既保留了改革开放初期电影界的各种史料,又铭刻着中国电影创作与电影理论在变革时代发展的特殊印记,在中国当代电影期刊发展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此文有助于我们通过电影期刊的概述更好地了解和认识新时期国产电影创作与电影理论批评的发展情况和前进轨迹。

其四为吴凑春的《不一样的人物谱系——论台湾传记片的创作》,此文属于台湾电影史研究。作者通过对台湾传记片创作历史的回顾及对若干影片的评析,认为台湾传记片创作从1932年的无声电影《义人吴凤》起步,此后在不同历史时期先后拍摄了一些所谓“复国”“抗日”“励志”等主题的影片。由于特殊的地域、历史、体制等各种因素,台湾传记片构成了与大陆传记片不一样的人物谱系,同时它也参与了华语传记片类型的构建。此文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台湾传记片的创作历史和基本情况。

作者简介:

周斌,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主任。

猜你喜欢

传记片影戏期刊
期刊简介
吟 荷
情怀永不褪色
热爱照亮生命
期刊审稿进度表
关于电影《戈雅传》的两点思考
佟晶心影戏研究方法及其理论贡献研究
期刊审稿进度表
简说江玉祥著《中国影戏与民俗》(修订版)
期待您的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