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借助地缘优势深化与中亚能源合作

2016-11-19卫灵

唯实 2016年4期
关键词:中亚地区能源安全中亚国家

卫灵

“一带一路”宏伟规划为能源外交、能源安全创造了新的机遇,对促进中国和中亚区域的能源合作,推进区域能源互联,提升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中亚能源吸引亚太消费大国高度关注

亚太大国纷纷把能源进口多元化作为保障能源安全的战略选择,其主要原因:一是中东地区局势的不稳定以及近年来中东地缘政治结构的变化,使得石油供应安全问题尤其突出,开拓新的石油来源渠道是应对良策;二是全球能源需求普遍增长,尤其是亚洲地区石油消费量的迅速增长已使其成为石油缺口最大的地区,其中中国和印度作为新兴大国是油气消费量增长最快的国家,各国政府面对紧张的能源需求形势,在保障能源安全问题上普遍增强了紧迫感;三是中亚地区多年来靠出口能源赚取外汇,已成为又一重要的能源供应地,为各国能源进口多元化战略的实施提供了客观条件。中国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能源消费增长迅速,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能源探明储量较低,原油产出与消费之间的缺口不断加大,对外依存度不断上升,2013年石油和天然气的对外依存度已经分别达到58.1%和31.6%,石油消费量高达4.98亿吨,天然气消费量1676亿立方米,开辟多元化进口渠道实属当务之急。

日本所需能源几乎完全依赖进口,所以实现能源供应渠道多元化成为21世纪日本的强烈渴求。鉴于中东地缘政治结构和形势的复杂性,它除了在传统能源供给地中东地区开展积极的能源外交以外,很快把目光瞄向了俄罗斯和中亚地区国家。近十年来,日本出台了“基本能源政策”,强调能源多样化,以保障能源供应安全,减少对中东石油的依赖程度;又推出《国家能源新战略》,明确日本能源来源必须实施多元化战略;同时日本政府积极推动与中亚国家的合作,分别与乌、哈、塔、吉等国启动日本—中亚外长级对话机制;日本首相则前往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试图通过深化与中亚国家的能源合作,提升国家能源供应安全系数。但是由于地理因素的影响,日本与中亚国家的能源合作受到一定限制。

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石油消费国,对石油的进口依赖度高。美国政府一方面通过军事和政治干预,对原油的重要产地中东地区拥有了空前的控制力,另一方面把获取中亚里海地区的油气资源,纳入其能源安全战略。据美国国务院估测,里海地区蕴藏的石油储量仅次于波斯湾。2000年后美国把目光投向中亚地区,通过经济援助、军事合作、政要外交等途径,积极向中亚国家施加影响,在此基础上推出“大中亚计划”,力求在中亚区域发挥引领作用。美国是对哈萨克斯坦石油开采领域投资最多的国家,占哈开采投资总额的1/4。反恐战争更使美国获得契机。通过军事渗透手段,美军插足中亚地区,美国“里海能源工作小组”在国家安全委员会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力求控制中亚里海油气开采和输出的主导权。

印度是经济快速发展、能源消费迅速增长的新兴大国,严重依赖进口原油。1991年~2001年十年间,印度石油消费增长了83.5%,从日均119万桶增加到218万桶。据《印度2013年能源统计》报告,2011~2012财年印度人均能源消费较1970~1971财年增长了5倍。美国能源情报署统计,印度已成为世界第四大石油和石油产品消费国,仅次于美国、中国和俄罗斯。印度70%的石油和天然气依赖进口,这使得印度高度重视能源外交,并实施能源进口多元化战略。印度为了国家的能源安全,也为了打击反印恐怖活动,有意跨越巴基斯坦和阿富汗,与中亚国家开展合作。印度与乌兹别克斯坦早已签署了能源和军事合作协议。印度积极参与修建土库曼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天然气管道。2015年12月13日,四国天然气管道建设正式动工。这条名为“TAPI”的跨国天然气管道全长约1800公里,从土库曼斯坦东部道列塔巴德气田,经阿富汗坎大哈、巴基斯坦奎达,至印巴边境的印度小镇法济尔加。预计2018年底竣工,2019年投入使用。建成后,每年可从土库曼斯坦输出330亿立方米天然气。

作为油气出口大国的俄罗斯,可以说是美国欲争取中亚地区主导权的一大对手。俄罗斯视中亚为自己的传统势力范围,是保障国家西南部安全的缓冲地带,当美国把注意力转向中亚地区时,俄罗斯也把中亚外交放在外交的优先位置,利用中亚国家在经济、安全问题上对俄具有传统性依赖的优势,加大对中亚国家的影响力。鉴于能源安全的特殊战略意义,俄罗斯借助自身丰富的油气资源和在输送设施上的优势,加强对中亚能源输出的把控,努力提升其在欧亚能源格局中的分量。

当亚太大国高度关注中亚地区的油气资源时,中亚的能源输出就不可避免地卷入大国的能源争夺之中。中国作为与中亚接壤且石油消费量迅速增长的国家,如何借助地缘优势寻求我国能源安全途径,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背景下,深化与中亚的能源合作,是需要加以认真研究的重要问题。

“一带一路”战略下发挥中国地缘优势

中亚国家紧邻中国,是古代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也是维护中国能源供给和能源安全的重要地区之一。拓展中亚区域合作对实现中国能源进口多元化、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哈萨克斯坦2005年的石油探明储量就达54亿吨,石油年产量达到6300万吨。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也拥有相对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储藏。乌兹别克斯坦的潜在油储量估计超过50亿吨,天然气储量则超过5.5万亿立方米。土库曼斯坦天然气探明储量为7.94万亿立方米。根据官方报道,土库曼斯坦的天然气远景储量约为22.8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三位。得天独厚的地缘经济与政治因素,使得中国在中亚地区的影响不断增强,也为开展与中亚国家能源合作创造了有利条件。

与亚太其他能源进口大国相比较,中国是唯一与中亚国家接壤的国家,共同边界长达3000多公里,这使得中国发展与中亚国家的关系更具有地缘优势。西部新疆地区与中亚国家间存在着跨界民族,如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塔吉克族、乌孜别克族等,在历史上相互间有着密切的经济文化交往,新疆少数民族与中亚国家的民族宗教信仰、生活习惯、语言文化相通相融,这为国家间互利合作提供了地缘政治经济和民族文化上的便利。此外,中亚各国由于没有出海口,希望借道中国发展对外贸易,新疆地区与中亚国家开展经贸合作自然具有了更多的优势。当然,各跨界民族的客观存在,也凸显深化与中亚国家关系对国家经济政治安全的重要意义。

中国经济长期快速增长、国际影响力迅速攀升,这对于经济相对落后、政治文化由社会主义国家转型而来的中亚国家,产生了较强的冲击力和影响力。如何消除贫困、使民族国家从解决温饱走向富裕,中国发展模式被视为一种有益的借鉴模式。崛起的中国对中亚国家的综合性影响力不断提升,中亚国家关注中国的改革和经济建设,对与中国开展合作,产生比较浓厚的兴趣。目前中国领导人积极传播欢迎周边国家“搭便车”的外交理念,更将促进中亚国家与中国合作的欲望,提升合作的动力。

中国与中亚国家的能源政策有较强的互补关系。中亚国家出口结构相对单一,对外贸易依存度高,各国政府努力在为油气资源寻找市场。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均把能源合作作为对外合作的优先方向,推进能源出口多元化;中国拥有巨大的能源市场,不断扩大油气进口量,加之国内大型企业对外投资规模也在扩大,使得与中亚国家之间的合作趋势稳定,未来潜力较大。中石油、中石化正通过承建项目、购买股份、石油贷款等方式和中亚国家开展积极的油气开发合作。

中国与中亚国家的经贸合作已有一定基础,而上海合作组织又为有序推进区域经济合作搭建了重要平台。上海合作组织是冷战后建立的、最能体现平等、互利原则的国际组织,该组织强调经济与安全合作是成员国合作的两个优先方向,而能源合作则是经贸合作的重要内容。2013年9月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在吉尔吉斯斯坦举行会议,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指出:要把上合组织打造成成员国命运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成立能源俱乐部,建立稳定供求关系,确保能源安全。成立能源俱乐部的构想早些年已经提出,俄罗斯从本国能源战略利益考虑,主张上合组织框架下的多边能源合作,并积极推进能源俱乐部的建立。

从目前来看,哈萨克斯坦与中国能源合作发展稍快一些,2006年开通的中哈原油管道是中国第一条境外原油运输管道,这条管道从哈萨克斯坦的阿塔苏经过中哈边界的阿拉山口进入中国,阿塔苏—阿拉山口石油管线全长962.2公里。至2013年底,中国自该输油管道累计输入原油超过6000万吨。按照双方规划意愿,还要加大输油量,今后会增加到每年2000万吨。在天然气方面,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项目建设已先后在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开工。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分为A、B、C、D线路,2012年,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的A/B线建设已全部完成,以后将每年保证向中国输送天然气300亿立方米。至2013年,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C、D线也都相继开工建设。这一项目将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紧密联结合起来。从未来20~30年中国能源消费的增长势头来看,保障中亚能源的长期稳定供应,对中国能源安全意义重大。

探索有效路径,巩固和扩大能源合作

中亚地区,俄美两国的争夺尤为激烈。俄罗斯作为对该地区有影响的传统大国,一直将中亚看作自己的“地盘”。俄罗斯加强与中亚国家的军事、政治、经贸关系,并且长期引导中亚国家的能源输出经由俄罗斯油气管道,由俄罗斯转手卖出,这样既从过境运输中获得经济收益,又强化中亚国家对俄的依赖度。而美国则借助阿富汗战争,向中亚地区进行军事渗透,并提出所谓“新丝绸之路计划”,以绕开俄罗斯向外输出中亚油气,从而削弱俄罗斯对中亚国家的影响力。面对复杂的中亚利益争夺环境,中国需要发挥地缘政治经济优势,巩固和扩大与中亚的合作。

中亚的地缘经济政治结构虽然复杂,但是也给中国提供了区域经济合作的机会。目前与中亚国家合作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首先,努力打造中国—中亚自由贸易区。在古代丝绸之路的路线图中,新疆至中亚地区是重要走廊;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中国西部与中亚国家位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地带,是国内路线向西延伸的关键性区域。为此,可以先行建设中国—中亚自由贸易区,参照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韩自贸区的谈判和建设经验,打造中国与中亚五国的自贸区。把中国—中亚自贸区作为对外发展的重要平台,向外辐射,而能源合作将成为该自贸区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其中。如果构建中国—中亚自由贸易区难度较大,也可以先通过新疆与中亚国家的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开展,通过姐妹城市的构建,带动中国—中亚自贸区的建设。

其次,中俄联手深化与中亚国家的战略协作。俄罗斯一向视中亚为其传统势力范围,密切关注这一地区的经济政治的政策走向,对大国在该地区活动及相关变动极为敏感。尽管当前外部环境迫使俄罗斯在战略上加强俄中友好,以平衡与西方大国的紧张关系,但是中国在中亚地区影响的扩大,恐怕也不是俄罗斯所期望的。考虑到俄罗斯既是能源出口大国,也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的重要国家,同时由于历史、文化的原因,俄罗斯与中亚国家仍存在某种特殊关系,中国进一步与俄罗斯深化战略关系,探索有效的多边合作模式,是在中亚地区实现能源安全战略所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

再次,将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与中亚国家的发展战略对接。习近平2013年首次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倡议就是在中亚大国—哈萨克斯坦:一是中哈经贸关系发展顺利,中国是哈萨克斯坦最大贸易伙伴,哈也是中国在中亚地区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二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与哈萨克斯坦的“光明之路”经济发展战略不冲突,可以形成对接。2015年5月习近平访问哈萨克斯坦时,纳扎尔巴耶夫总统表示,哈方支持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愿成为丝路建设的重要伙伴,并做好丝路建设同“光明之路”经济发展战略的对接,加强与中国在经贸、产能、能源、科技等领域合作。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要顾及与中亚各国发展战略的对接性,如,乌兹别克斯坦制定的2015~2019年发展纲要,土库曼斯坦制定和实施的天然气出口多元化战略,吉尔吉斯斯坦出台的《2013~2017年稳定发展战略》,塔吉克斯坦2015年年初发布的国家战略(2015~2030年)。总之,要让当地感受到在丝路建设中能够受益,愿意深化合作,而基础设施建设、能源开发、互联互通、现代农业等,都是合作的重点领域。

(作者系中国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黄 杰

猜你喜欢

中亚地区能源安全中亚国家
中国企业对中亚直接投资的政治风险量化评估分析
谈能源安全不能只看能源本身
中亚地区与中国气候变化的关系
民国时期新疆驻苏联中亚地区使领馆设立原因
能源安全与能源—经济—环境系统建模文献综述
中国与中亚地区油气资源合作开发模式与前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