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小学古诗“引导想象”教学策略

2016-11-19朱绮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16年4期
关键词:古诗教学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朱绮

摘要:古诗词具有简洁、篇幅短小而意蕴丰富的特点。学生要充分了解诗中意境,就要靠自己的想象补充和领悟。因此,在教学中运用“引导想象”教学策略,对于优化小学古诗教学,提高学生的整体认知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小学语文 古诗教学 引导想象 教学策略

古诗作为小学语文教材中的阅读内容,在教材中比例的增加,充分体现了人们对于古诗的重视以及古诗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古诗学习的目标是这样表述的:诵读优秀的古诗,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诗人的情感,认识新字,理解词义,感受语言的优美,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

我在从事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发现我们的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想象力逐渐消退。但是,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并且是知识的源泉。”无论是学习语文,还是今后从事科研活动,丰富的想象力是必不可少的。”对于孩子来说,用古诗来打开他们想象的世界,既是教育的目的,又是他们天性的需要。

课堂上用什么策略让孩子们充分地感受理解古诗呢?孩子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是建立在对事物感知的基础上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是从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但这种抽象思维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根据小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通过联想来理解课文内容,是符合他们认知心理发展特点的。古诗词具有简洁、篇幅短小而意蕴丰富的特点,很多古诗就是一幅幅精美的画卷,学生要充分了解诗中意境,诗句的言外之意,就要靠自己的想象补充和领悟。因此,在教学中运用“引导想象”教学策略对于优化小学古诗教学,提高学生的整体认知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上述思考,我提出“小学古诗‘引导想象课堂教学策略”。

一、课堂上运用“引导想象”策略的具体方法

1.演一演。古诗的语言比较抽象,小学生理解起来往往感到困难,但通过表演,可以把抽象的语言还原成具体的场面,减缓理解坡度,开启想象大门,领会诗的意境。有的古诗简洁地描写了人物之间的交往,教这类古诗时,可启发学生想象其中的情节并扮演角色,演出课本剧。

如上《回乡偶书》时,让学生扮演诗人和孩童,让学生想象两人遇见时的对话、动作、神态,然后进行表演,学生兴趣高涨,演起来惟妙惟肖。

“贺知章”弯腰驼背地上了场,慢悠悠地在路上走着。这时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孩出现了,看到贺知章一副惊讶的表情。

小孩儿(好奇地问):“您是谁呀?从哪里来的?”

贺知章:“我就是这个地方的人。”

小孩:“那我怎么不认识您呀!”

“我走的时候,你还没有出生呢!”贺知章摸摸“胡子”说。

“那我应该叫您老爷爷了,请您到我家做客吧!”小孩子热情地拉住贺知章的手。

“谢谢你,小朋友,你真是一个好孩子。”贺知章很高兴的样子。

这样的表演,不但记忆积累了古诗文,而且还训练了学生的想象力,培养了学生的表演能力,提高了文学审美能力,促进了对古诗文的理解。

2.媒体辅助。有些诗,通过观看多媒体课件演示,能帮助学生感受诗中的画面美,加深对诗的理解。如教学《咏柳》时,先出示柳树的图片,请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看到的柳树,然后再学习古诗,学生能够以自己描述的情景为依据展开想象,进而理解古诗的内容,学习之后,再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描绘一幅柳树的画面,很容易使学生感受到古诗的画面美。

3.联系生活。如王安石的《元日》描绘的是人们喜迎除夕,忙碌愉快的情景。教学时可启发学生联想自己过年时的心情,使他们脑子里呈现出喜悦的画面,再介绍一些旧俗,学生会展开想象从而感受到诗中的画面美。

4.感官刺激。如骆宾王的《鹅》其中“红”“绿”“白”“清”等词,能引起视觉上的美感,“歌”有听觉感受,“浮”“拨”等动词有触觉感受,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用眼、耳、鼻、皮肤等多种感官去感受,感受诗中有声有色、有静有动的画面美。

5.画一画。可采用“吟诗作画,以画讲诗”的教学模式去打开学生的心扉。这是因为古代诗歌大多数都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情并茂的。因此,可让学生去创造诗中的形象,根据诗中所写的景物,把它画在纸上,再让学生从画中去体会诗人的感情。通过为诗配画,让学生透过诗中展现的图景,去捉摸诗人的感情脉搏,体会诗人的感情波涛,领会诗的深远意境。

6.对对子。《忆江南》的教学片段:

师:让诗人这么想着、恋着、梦着的江南是怎样的?仔细读读词,找到词中的句子。

生:这一句是写江南的美景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自由读,指名读,男女分组读)

利用巧对对子的游戏,既显现了两幅画面:太阳出来,朝霞映照得浪花比火红;春、天到来,江水绿得像蓝天宝石一样,又感知了古诗词对偶和对比的方法。

7.音乐渲染。古诗文中很多富有韵律、节奏,诵读起来朗朗上口的诗文,很受孩子们的喜爱。配乐朗诵诗是一种创设意境,以想象为主的教学方法,目的在于启发学生思维,发挥学生想象。反反复复诵读这些经典古诗文,可以加深学生对诗意、诗境的理解,有利于在学生头脑中形成诗文意境与绘画形象互补、融合的想象意境。

8.写一写。比如,在《长相思》中,“故园无此声”可以让学生想象词人故园是怎样的?动笔写一写,再与征途的“苦”“寒”比较,得出思乡情感之浓。这样的操作,即使原作只是一段概念化的短文,也能通过具象化的手段而化之为一段形象生动的好文章。这中间,学生的思维必将活跃起来,表达兴趣的提高,是不言而喻的。

总之,古诗作为中华民族优秀的灿烂文化,仅以想象入手是远远不够的,但它却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我会以这良好的开端为良机,进一步去探索,让古诗在孩子心里生根发芽。

猜你喜欢

古诗教学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关于高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研究
古诗教学如何激发情感体验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古诗教学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