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对高校德育工作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2016-11-19盖美娜

山东青年 2016年4期
关键词:网络对策影响

盖美娜

摘 要:网络技术的发展不仅给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且对高校的德育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变化,网络背景下对高校德育的研究已经成为一个热门的课题。本文旨在分析网络对高校德育工作的影响,针对消极影响提出相应的对策,促进高校德育工作的发展。

关键词:网络;高校德育工作;影响;对策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 2015年发布的《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表明,截至2015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68亿,网民中学生群体的比重最高为24.6%”[1],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学生占据了网民的的一大部分,大学生思想尤为活跃,易于接受新事物,他们的思想和行为方式都深受网络的影响,大学生是我国网络的主力军,几乎无时无刻不再受到网络的影响。我国传统的高校德育工作有着丰富的经验、方法及模式,但是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传统的高校德育已经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受到了巨大的挑战,高校德育工作如何在网络的背景下开展,利用网络的积极影响,克服网络的消极影响,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一、网络的含义

网络也可称为“互联网”。在1997年7月,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就对互联网作出定义:“互联网专指全球最大的、开放的、由众多网络相互连接而成的计算机网络。它由美国ARPA发展而成,数据传送采用TCP/IP协议方式进行。”[2]在这里研究的网络指国际信息互联网络,特指集通信网络、计算机、数据库以及用电子产品于一体的电子信息交换系统,它能使每个人随时随地地将文本、声音、图像、电视信息传递给设有终端设备的任何地方或个人。[3]

二、网络对高校德育工作的积极影响

1. 丰富了高校德育工作的内容

网络上有着海量信息资源,互联网是一个交互型的大系统,将世界各地的信息汇集在一起。网络具有及时性、交互性、多元性的特性,可以及时将新的信息传递到各个角落。所以说网络能够丰富高校德育工作的内容,高校德育工作可以从网络上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任何内容。高校教育者可以在大量的信息中选取符合德育教育的典型案例、时政材料等,制作质量更高的教育文本,更好的服務于德育教育,为德育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2. 改变了高校德育工作的方法

传统的德育方法是单向的,教师大多采用的是灌输式、说教式、命令式的方法,如报告、墙报及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等活动是常见的教育方法,在网络环境下,传统的模式受到挑战。网络的普及为高校德育提供了新方法,网络可以集图画、视频、声音等为一体,改变了原来的单一式教学,转变为双向型、互动型教学,使高校德育工作更加活泼生动。

3. 提供了高校德育工作新平台

网络为高校德育工作提纲了新的平台,教育者可以不需要再局限于课堂面对面的教学,可以通过网络教学平台、网络课堂等进行德育工作,一些经典的德育教育片、专家讲堂等都可以通过网络对学生进行教育,提高教育教学的效果;教育者也能即时掌握学生的情况,通过网络与学生进行互动,如电脑、QQ、微博等,学生有问题时不能与老师当面谈,可以借助聊天工具进行交流,教师有针对性的进行帮助。

4. 提高了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首先,网络更新了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大学生一般局限在高校校园中,很少有接触外界的机会,网络的发展为大学生接触外界提供了便捷的渠道,极大的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使人们的思想更加活跃,以前大学生的思想是保守禁锢的,网络则给大学生带来了闻所未闻的新思想、新观念,解放了他们的思想;其次,网络提高了大学生的民主意识。在网络世界中,一切都是虚拟的,大学生可以自由的发表自己的观点,表达自己的想法,进行思想情感的交流,并且不受时空的局限,有利于大学生民主意识的提高;最后,有利于大学生具备创新精神。网络是不断更新升级的,网络里的信息也在不断完善,大学生每天都在接触网络世界,接受新事物,知识也在不断更新,网络为大学生积极创新提供了条件。

三、网络对高校德育工作的消极影响

1. 西方意识形态对我国进行文化渗透

西方发达国家凭借网络技术的优势对我国进行文化渗透,大力推崇西方西方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严重冲击了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企图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大学生虽受过高等教育,但他们涉世未深,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成熟,辨别是非能力不强,容易受到西方不良文化的侵蚀,不利于高校德育工作的正常开展。

2. 对德育内容、德育方式形成挑战

网络最大的特征是不可控性,任何人或团体都能不分国籍、民族在网上发布消息,网络信息纷繁复杂,良莠不齐,各种黄色、暴力、反政府的言论充斥在网络中,大学生是网络的主力军,虽然可以从网上获取大量的信息,但是他们辨别是非能力不强,易受到不良内容侵害,对高校德育内容形成挑战;我国传统的德育教育多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但是网络给了大学生较大的自主权和选择权,大学生不再喜欢单一古板的教学,更倾向于开放的、互动的教学。

3. 不利于高校管理者的管理

大学生利用网络一部分原因是为了获取相关专业知识,但是大多数人的目的还是用于打发无聊的时间,上课时经常会有学生带着电脑,做一些与课堂无关的事;还有一部大学生上课用手机查答案,更有甚者利用网络考试作弊;也会有教育者上课时间接电话等现象存在。这些都对高校的管理者形成了挑战,不利于管理。

4. 危害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网络具有虚拟性、娱乐性等,容易导致大学生沉迷于虚拟的网络世界,大学生对网络游戏入迷,网络游戏等具有暴力倾向,久而久之容易造成性格孤僻,暴力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网络主要是人机互动的模式,大学生长期沉溺网络聊天,不喜欢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交流,容易造成其与现实的社会生活隔离,人际关系受到不良影响。

四、应对网络对高校德育工作消极影响的对策

1.加强网络立法和相关部门监督

首先,必须要加强网络立法,使网络的运行时时刻刻符合法律的要求。虽然我国现在已经针对互联网领域颁布了较多的法律法规,但仍有不法分子钻法律的漏洞,大肆传播黄色、暴力、西化的信息,因此,要完善互联网法律体系,健全方位的法律法规。

其次,要加强网络监管。一方面要开发网络安全技术。网络已成为一种发展趋势,网络的开放性及隐蔽性使信息快速传播,其中不仅有我们需要的信息,也不乏有大量的有害信息,但对网络的态度不能一味地堵,所以要通过开发网络防火墙等高科技安全技术,将不良信息屏蔽在外,留下有用的信息,一旦发现不良信息能够马上删除,营造一个绿色的上网环境,使大学生免受不良信息的侵害。另一方面,学校要加强干预。国家有相关的互联网法律、法规,学校行政管理部门也应该制定符合本校的校园网络管理制度,校园网实行实名登记制度;学校网站技术人员要保持高度警惕,及时发现并删除有害信息。

2.改革高校德育内容及方法

首先,创新高校德育内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方面网络思想和道德教育。高校网络思想教育目标是能够增强学生的辨别能力,自觉的抵制网络不良思想的侵袭;网络道德教育的目标是强化学生的网络伦理道德意识,促使大学生能绿色上网,不触碰道德底线,培养大学生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意识和能力。另一方面,网络法律教育。网络法律教育目标是增强大学生的网络法律意识,使他们的行为能够自觉遵守法律的规范。

其次,创新高校德育方法,传统的“灌输式”模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必须对其进行改革,将其变为“参与式”、“互动式”的教育方式。一方面教师要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教学,机械的灌输只会让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上课易走神,而采用互动式的教学易于提高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大学生能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中去。另一方面,建设“红色网站”。高校德育工作可以利用网络的即时性、覆盖广等特点进行宣传教育,建立红色网站,宣扬主流文化,红色网站的制作应该结合大学生的实际,严肃中不失活泼,添加吸引人眼球的内容,从而促使大学生的思想能够紧跟时代的主旋律,端正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

3.建立网上德育工作队伍

当前德育工作的开展主要是在大学开设思想政治教育课,但教师毕竟与学生的接触少,难以在有限的时间完全掌握并掌握所有学生的思想动态,而与学生接触频繁的则是辅导员,辅导员能够为学生起到表率作用,必须要提高辅导员尤其是青年辅导员的思想政治素质;高校要加强对辅导员的培训,使他们能熟练的使用计算机, 从而为高校网络德育的开展提供条件。辅导员可以在网上开展“网上信箱”或创建班级微博群、微信群等,方便与学生之间进行交流,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不受时空的局限。

4. 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

第一,要培养大学生的政治素养。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观察时事政治的能力,保持高度的政治警惕,明辨是非,不被错误的思想所左右。第二,要培养大学生的道德素养。互联网虽具有虚拟性,但大学生还是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人,他们的素质相对较高,一定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严于律己,绝不在网上随意发表不良信息等,通过自己的行为去感染身边的人。第三,要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大学生要明确在网络传播虚假信息要受到法律的惩罚,坚决不发表虚假或对社会有危害信息,并且自觉做到发现网络中的有害信息要及时举报。第四,要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网络的交互性虽给人们的交流提供了便利,但大学生如果经常沉溺于网络,在網上与人交流,会限制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长此以往易造成心理疾病;部分大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甚至不惜逃课等玩游戏,不仅耽误了学业,也不利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大学生接触社会较少,心理尚未完全成熟,网络上的黄色暴力信息也会冲击大学生的心理,所以一定要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防患于未然。

总之,高校网络德育工作是近年来一项重要的课题。网络在为高校德育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消极影响,这就需要学校、大学生自身乃至全社会共同努力,建立健全网络法律法规,改革高校德育内容及方法,建立高素质的网络德育师资队伍,大学生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使高校德育工作顺利开展下去。

[参考文献]

[1]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5)。参见网址:http://www.ce.cn/xwzx/gnsz/gdxw/201507/23/t20150723_6022843_3.shtml。

[2]谢海光:《互联网与思想政治工作实务》,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页-第4页。

[3]张鸿燕:《网络环境与高校德育发展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8页。

(作者单位:青岛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青岛 266000)

猜你喜欢

网络对策影响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没错,痛经有时也会影响怀孕
油气集输系统信息化发展形势展望
基于网络的信息资源组织与评价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基于网络的中学阅读指导
扩链剂联用对PETG扩链反应与流变性能的影响
基于Simulink的跟踪干扰对跳频通信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