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供给侧改革”视域下高校育人工作的实效性研究

2016-11-19余波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三严三实供给侧改革

余波

摘 要: “供给侧改革”理论中有关有效供给和结构性改革的整体思路可以为我们高校的育人工作提供有益的帮助。“三严三实”教育这样的高校主题育人活动也借鉴和遵循这一思路更能真正意义上取得成效。

关键词: 供给侧改革;三严三实;育人工作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8153(2016)04-0001-03

近一时期有关“供给侧改革”的讨论已然成为了大家共同关注的焦点话题。它之所以能够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不仅仅是因为它所反映出来的在经济层面上国人对于中国经济整体下行趋势下求改革、保稳定、促增长的强烈愿望,同时也是因为它给我们带来了其他层面的更深层次的思考和想法[1]。

简单意义上来讲,所谓的“供给侧改革”就是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方法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以扩大市场的有效供给,以期进一步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更好地满足人民和社会的需要[2]。这一措施的出台实际上表明了中央对于当下引起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问题已经有了全新的思考。即仅从需求侧着手解决经济困局很难有所突破的情况下,强调要从供给侧与需求侧双侧入手进行改革,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更加强调提供有效供给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那么,这一改革思路对于社会其他层面的工作影响和作用又如何呢,它是否也能够给社会其他层面的工作提供必要的借鉴和指导呢?

一、“供给侧改革”思想给高校育人工作带来的新思考

事实上如果我们将“供给侧改革”的相关理论思路引入到对高校具体实践工作的考量时,你会发现其实在高校的很多具体工作方面也有着相似的问题,同样也需要有相同的革新勇气。就拿高校的育人工作来说,其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也存在着教育供给与实际需求之间相互矛盾,不够协调和平衡的问题,而此次的“供给侧改革”理论的出现正好给了我们一次重新审视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成效的机会。

(一)从源头上强调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要出“精品”

在以往很多的时候,高校的育人工作总是以“面广量大”为幌子、以“难以做到面面俱到”为托辞示人,因此在开展具体的育人工作时往往会犯“走过场”,“一窝蜂”等形式主义错误,往往是“任务下来惊天动地,活动结束偃旗息鼓”,亦或是流于形式,毫无特色和有针对性地开展育人工作,而育人对象的实际需求无法得到及时和有效的满足。这就造成了“有效服务”与“实际需求”之间的“背离”。而此次的“供给侧改革”理论在强调供给对需求的满足的同时,更加突出了“有效供给”的重要性。比照高校的育人工作这就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不光要提供育人服务,更要提供“服务精品”。

(二)从结构上强化改革创新的重要意义,要有“长进”

此次的“供给侧改革”思想不仅强调了“有效供给”的重要性,同时也强调了“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性。也就是说要用结构性调整手段来实现有效供给的目的,同时通过有效供给的实现来进一步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资源的有效配置。事实上高校的育人工作也应该多多借鉴这一双赢模式将育人工作与育人对象的实际需求有机联系在一起,通过不断地创新和丰富具体的育人工作手段和方法来实现和满足不同育人对象的实际需求,并且通过育人对象的反馈与实际育人工作的总结来进一步提升和完善育人工作机制与育人工作模式,以期实现互利共赢的目标[3]。

(三)从动能上突出效率、公平和可持续,要有“张力”

应当注意的是在强调“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性之时也并不否认“需求侧改革”的必要性。供给侧与需求侧的结构性改革应当同步推进,不能顾此失彼。习近平总书记在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时曾经强调“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很明显,供给侧与需求侧是矛盾统一体的两个方面,不能只强调一侧的重要性而忽略了另外的一侧。这是因为,中国经济运行正面临着供给侧和需求侧都亟待结构性调整的双重压力,只有坚持供给侧和需求侧的同步结构性调整,在突出效率的基础上,坚持公平而科学的态度来对待供给侧改革和需求侧改革,才能实现这两者的新的平衡,也才能实现经济的稳步增长和可持续增长。

因此,在高校育人工作中同样也必需要兼顾到“教育供给”与“对象需求”这两者之间的平衡。既要突出育人效率(强调有效供给和满足教育对象的实际需求),也要兼顾公平(不能厚此薄彼),还要为两者的可持续发展留有“余地”(保证各自发展的空间),也只有这样做才能更好地处理和解决两者之间的平衡问题,也才能更好地促进两者的相互协调和共同进步。

以近期在高校中间开展的“三严三实”教育活动为例来进一步阐述笔者对“供给侧改革”整体思路下高校得以实现自身育人工作实效性的一些想法和建议。

二、“供给侧改革”视域下高校“三严三实”教育工作的新要求、新思路

“三严三实”教育活动是为了深入贯彻和学习党的十八大会议决议以及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而开展的一项专题教育活动。它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给全党开出的又一剂“药方”。活动至今也已进行了一段时间,这“药方”的效果如何,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的“功效”,是否是“对症下药”,公众的反响如何等等这些问题也成为了社会公众议论的焦点[4]。

就拿高校来说,通过此次“三严三实”教育活动使教育工作者们更加明确了高校育人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即育人工作一切要“以人为本”,一切要“以服务对象的实际需求为念”,要突出强调育人的内容和具体的工作方法必须与服务对象的实际需求相结合,要从“供给的源头”给予服务对象以最大的满足和最好的体验。为此,应该在如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一)在进行“三严三实”教育时要精准定位,要使教育实践活动最大限度地惠及广大师生员工

“三严三实”教育学习活动在高校已经开展过多次,但学习的效果不够理想。究其原因,除了学习者个人因素外,最主要的问题还是活动的“定位不够明确”。哪些人该参加哪些教育学习活动,学习活动的目的、意义和学习方法等这些内容往往没有跟学习的对象一一交待清楚,因此,很多学习者对活动本身不够了解,对学习的内容也不能掌握,自然也就谈不上学习兴趣了。尤其是此次“三严三实”教育活动主要对党员干部特别是县处级以上的领导干部,这就使得在高校中间的党外人士和普通师生员工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很多甚至是“冷眼旁观”,不会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即使参加了学习也是心不在焉、敷衍了事。

有鉴于此,我们认为应当加大对“三严三实”教育学习活动的宣传力度,要让广大高校师生都明了这场教育学习活动的目的和意义。要让他们明白这场活动不光是对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提出的要求和规定,更是对全体民众在“如何为人”和“怎样处事”两方面提出的共同要求和期望。因此,高校在进行“三严三实”教育学习活动中要最大限度地扩大活动的影响,要将更多的高校师生都纳入到日常的教育和学习活动中来,而且要能够提供出最切合广大师生需求和最令广大师生满意的活动内容和学习形式,最终的活动成效也要由广大师生和人民群众来评议和检验。

(二)在进行“三严三实”教育时要统筹协调,强调分类指导和分层学习,以最大限度地彰显育人工作的实效性

与以往的教育实践活动不同的是此次的“三严三实”教育活动主要针对的是县处级以上的党政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因此在具体的教育实践活动中我们就应该进行必要的区分。如在教育学习的对象上,要将对领导干部的教育活动与普通党员、普通群众等区分开来;在教育学习的内容上,对于高校的党政领导干部主要是对照要求以自查自究为主,对于普通党员主要是民主评议和比照条件自我提高为主,对于广大党外群众主要是以常规理论学习和政策了解掌握为主。这样一来就可以使得我们的育人工作可以针对不同群体的不同学习要求和条件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服务工作,这也可以使我们的育人工作更具有实际的意义和效果。

(三)在进行“三严三实”教育时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根据不同服务对象的实际情况灵活多样地采取多种教育手段和教育方法

当前我国已经全面进入了信息化大数据时代,伴随着互联网技术和多媒体手段的不断更新与进步,人们获取教育资讯和进行教育学习的方式和途径也不尽相同。因此,高校在开展相关教育学习活动的时候,除去必要的集中讨论与集中研习外,我们更加应当注重分散教育与个别学习的重要性。为了实现“全员受教,人人学着”的目标,教育工作者们在继续做好传统媒介载体(如课堂、宿舍、图书馆等)的教育服务工作的同时,要更加重视非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如有线网络服务终端、无线移动服务终端等)的作用和力量。不仅自身要学会熟练掌握和使用好这些新设备,新条件,而且要尽全力去占领和保证这些最前沿的理论宣传与教育实践的阵地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从而成为宣传主流核心价值观,充分表达主流价值理念的育人高地。

三、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的育人工作必须正确处理好教育供给与实际需求之间的关系,要努力拉升自身的工作效率。唯有如此,“三严三实”教育活动主流育人工作也才能够真正意义上取得成功与成效!

[参考文献]

[1]崔建民,陈东平.党的建设研究报告(2016版)[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17-21.

[2]吴敬琏,厉以宁.供给侧改革引领“十三五”[M].上海:中信出版社,2016:182-186.

[3]领导干部“三严三实”学习读本编写组.领导干部“三严三实”学习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中心, 2015:87-101.

[4]任仲文.践行“三严三实”要求:人民日报重要言论汇编[M]. 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4:74-102.

猜你喜欢

三严三实供给侧改革
弘扬礼仪文化与践行“三严三实”
践行“三严三实” 做师生满意的党员干部
简析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的“严”与“实”
浅谈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要把握的基本点
浅析农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房地产去库存有何妙招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人才领域也需“供给侧改革”
韩媒:抓住中国“供给侧改革”新机遇